第三部分 第72節:南方的夢(6)

一個是隆武帝的葬禮。隆武帝是死在清軍占領的福州,他的遺體當然不可能送到安平。鄭成功祭祀了隆武帝賜給他的衣服。

另一個是他母親的葬禮。

接著他奔赴文廟。在那里舉行了一個儀式。

文廟是祭祀孔子的地方。當時的讀書人幾乎毫無例外的都是儒生,平常都穿著寬大的儒服。鄭成功也是身著儒服,來到文廟。

他跪在祭壇前,朗聲說道:

“小生成功,昔為儒生,今成孤臣。儒生時,讀書史,習禮儀,志以文章仕君。然而,今已成孤臣,不得不執干戈,參兵事,以圖武功興國。自今日始,脫此儒服,披彼戎裝。特在此恭敬稟告。”

文廟的院子里一切都准備好了。

柴束上已經點著火,火焰愈燒愈旺。鄭成功凝神地望著這火焰。他的眼睛通紅,流下了幾滴眼淚。

接著,他脫下儒服,把它投進火中。

旁邊的台子上放著禦林軍的連環鎖子甲和頭盔。鄭成功把鎧甲披在身上,把頭盔戴在頭上。

這簡直像在演戲,有人甚至會認為這是裝模作樣。不過,對鄭成功來說,這個文廟儀式是非舉行不可的。

一個原因是為他的愛國激情找一個理論根據。所以盡管有點像演戲,他也不能不借助于這種形式。

另一個原因是為了同孔教訣別。

作為一個儒生,必須要絕對地“孝親”。父母不管有多大的過錯,做子女的絕對不能反抗父母。

可是,鄭成功的父親已經投降了清朝。鄭成功已下定決心,堅決抗清。結果必然要反抗倒向清朝一邊的父親。

“我不當儒生了!”鄭成功心里做了這樣的決定。

鄭成功穿好戎裝,朝著聚集在文廟院子里的幕僚們掃視了一眼。

“還是不能把大家收攏到一起啊!”鄭成功看到站在院子里的那些人,心里不由得這麼想。鄭家的將領有不少人沒有來參加今天的儀式。

統帥鄭芝龍走後,要把鄭家的人收攏到一起是十分困難的。

由鄭芝龍的長子鄭成功來繼承父位,從形式上說是沒有問題的。但鄭成功今年才二十三歲,他是否有這個能力還是個未知數。再加上他母親是日本人,鄭家有些人對這一點很反感。

“鄭聯沒有來!”鄭成功發現他的堂兄鄭彩、鄭聯兄弟沒有來。鄭彩早已率軍去了廈門,沒有出席這個儀式不值得奇怪。但他的弟弟鄭聯昨天還在安平城里見過他。

“鄭聯干什麼去了?”鄭成功回到家里,這麼問甘輝。

“跑到廈門去了。”甘輝回答。

“沒打招呼吧!”

“沒有。他恐怕對您沒有向他打招呼還感到不滿哩!”

在鄭家最露骨反對鄭成功掌權的就是鄭聯。

鄭聯稱鄭成功是“日本囝仔”。他曾公開揚言,鄭家統帥的寶座絕不能輕易地讓日本囝仔鄭成功拿去。這些話一般都是在酒後說的。這個人喝點酒就喜歡撒酒瘋。

凡是鄭成功干的事,鄭聯統統反對。鄭成功不承認浙江政權,魯王被趕到海上,鄭成功不願援助。因為他不能寬恕魯王曾和隆武帝作對。

可是,鄭家也有人主張要迎魯王,倡首的就是鄭聯。

“廈門島已成了監國魯王的天下吧?!”鄭成功仰首望著天花板說。

“鄭家的水軍幾乎全跟鴻逵將軍走了。”甘輝說。

“這麼說,我就沒有兵了。”

“剛才彙集在文廟里的人,大概都願跟隨您的。”

“大約有多少人?”

“我看有百把人左右。”

“只有百把人?!”

“不必灰心!這百把人可都是當將領的人才。兵是隨時可以招募的。”

“可是,沒有親兵的話……”

在鄭家,雖然有些人之間感情上不融洽,但同宗同族的思想把他們聯系在一起。目前馬上還不會出現同族相斗的局面,只是圍繞領導權的各種形式的斗爭將是不可避免的。在這樣的時刻,親兵的多寡確是個關鍵問題。

“那就創辦親兵。可以創辦起來的。”甘輝說。

“創辦?!怎麼創辦?”鄭成功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