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2)

劉基說這小把戲也只能騙騙胡大海這樣的憨人罷了,朱元璋必不信.

宋濂道:"你不同于我,向來胸中懷有治國平天下的大志,常以趙普自居,正應該出山,建功立業,人家請你來了,卻又百般作態,我不明白你是怎麼回事?是真的想讓朱元璋三顧茅廬?"

"那倒不是."劉基說.

宋濂說,"在婺州,在蘇坦妹墳地上他請過你,他也親自來過武勝村,今天又派兩位大將軍,也夠得上隆重了."

劉基說,當今亂世,梟雄四起,他逐個地訪察過,能成大事者只有這個朱元璋.但是他殺蘇坦妹一事,太讓讀書人心冷,他的心也就灰下來了.

既然騙不過朱元璋的眼睛,他還會再來的,宋濂問他打算怎麼辦?

"走一步算一步吧."劉基說,朱元璋是個雄才大略之人,但他出身微賤,未必容人,他出手是非常狠的.

宋濂卻另有見解,說朱元璋所占領之處,減免百姓稅賦,對騷擾百姓的軍隊嚴加懲處,他的心還是很善良的.

劉基的看法更獨到,仁政和善良是兩回事.心地狠毒的人也可以施行仁政,那是為了打江山,保社稷所必須;得人心者得天下,但得到了,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善良只是人的一種稟性,這種人反而不一定會用仁政來收買人心.仁政說到底是一種治國手段,而非發自善心.

宋濂道:"這真是獨到之見.我講了這麼多年的《論語》,並沒從孔子施行仁政的字面上得出你這樣的結論."

"孔子不過是坐而論道罷了."劉基說,"如果他真的當了君主,他也許是南轅北轍的另一個孔丘了."

一席話說得宋濂不住地點頭.



沒請到劉伯溫,宋濂,朱元璋罵了一聲"廢物",心里不痛快,什麼一死一瘋,他斷然不信,認為那是人家愚弄胸無點墨的胡大海.

朱元璋今天回家比哪天都早.他在後花園石橋上一出現,金菊馬上迎過去,說:"夫人等你呢."

失蹤多日的馬秀英早回來了,朱元璋故意不理她,這在他們夫妻間還是很少見的.

"她還知道回來?"朱元璋沒好氣地說.

馬秀英笑吟吟地迎了出來,說:"你氣色不大好,又為什麼事生氣?"

朱元璋揀了個臨湖長椅坐下來,說:"你不告而行,我還能不生氣嗎?"

馬秀英說:"那是好幾天的事情了,也不至于氣到今天!"

朱元璋早猜到馬秀英的失蹤與郭甯蓮有關,她必是到廬州去請郭甯蓮了,還不是空手而歸.朱元璋有氣,故意不提這個茬,卻突然冒出了另外一句不相干的話:有錢人都不是好東西!

馬秀英有點莫名其妙.朱元璋告訴她,不久前他把那個富甲天下的錢萬三找來了,叫他出銀子修金陵城牆,他答應得好好的,卻一連幾天不露面,再去找時,人早跑了.朱元璋問馬秀英:"現在如果抓到他,你猜我怎麼處置他?"

馬秀英相信朱元璋會殺了他.

"那太便宜他了."朱元璋說他想出個好辦法,弄一百個金元寶,一百個大銀錠,全拴在他身上,把他沉到長江里去.

馬秀英臉上的笑容沒有了,目視著盛怒的朱元璋,一時不知怎樣回答.朱元璋的這一面令她很陌生.這是一種天生的仇富心理嗎?

金菊來了,說:"飯菜都快涼了."

朱元璋站起來,說,"走,吃飯,民以食為天啊."

餐廳里,除了張氏,郭惠,朱標,還有朱標兩個弟弟,沐英,他們在靜靜地等待,朱元璋到來之前,誰也不敢動筷子.

朱元璋在小丫環手中的銅盆里洗了手,坐到主位上,說:"吃吧,等我干什麼!"

朱標第一個動筷子,張氏說:"慢慢來,別噎著."她給孩子們夾著菜.

朱元璋跟前摞了一大堆盤子,還在穿梭一樣上菜.朱元璋皺起了眉頭.馬秀英發現了他的表情,悄悄附金菊耳畔說了幾句什麼.金菊走到通往廚房的門口,擋住了繼續往上端菜的丫環.

偏偏又叫朱元璋看見了,他重重地放下了筷子,問是誰的主意,上這麼多菜?

張氏說,今天是你的生日,我叫他們多弄了幾個菜,孩子們也借點光,換換口味,打打牙祭.

朱元璋這才記起今天是九月十八,他的生日.人家是好心,他不好發作,他說:"謝謝岳母,其實,過不過生日都無所謂,討飯的年月,我早把生日都忘了."

張氏笑道:"提那個干什麼!"

朱標夾了一塊肉,卻把肥肉剔出來扔掉了,飯粒灑了一桌子.朱元璋坐過來,什麼也沒說,用筷子把桌上的飯粒一粒粒夾起來送到嘴里.
幾個孩子瞪大眼睛望著父親.

朱元璋說:"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李紳的《憫農》你們誰會背呀?"

幾個孩子都舉手:"我會,我會."

老二朱搶先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朱元璋說:"所以,糟踏了每一粒糧食都是不對的,天下還有很多吃不飽飯的人呢."

這一說,朱標帶頭,朱,朱,全都把灑在飯碗周邊的米粒拾起來送到口中.

馬秀英欣慰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