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2)

李善長不傻,他周圍的人也都幫他謀劃.朱元璋的挽留不過是虛應故事,官樣文章,是在表現他的不忘勳臣的恩寵,是在示恩,也是給這位開國老臣留夠了面子,李善長豈可當真?

于是李善長又接連上了兩道泣血頓首,誠惶誠恐的辭官表.朱元璋終于忍痛割愛,賜他榮歸故里了.

這一天是李善長帶著家口回老家濠州的日子.

長江邊上一溜十幾條大船整裝待發,帆也升起來了.

陳甯,詹徽,陸仲亨,郭興,費聚,吳楨等官員都來為李善長送行.李善長站在碼頭上,眾官為他敬酒.

李善長眼含著淚,說:"老朽真不敢當,本來想悄悄走的,卻還是驚動了各位."

李善長心里有一種無以名狀的失落感.皇上明知他今日啟程返鄉,卻毫無表示,他本人不來,至少要委派一個欽差隆重地送上一程啊!最終皇上還是沒給足他面子,也叫這些朋友同僚們看著冷清,這是他心里酸楚的原因.

郭興說:"丞相勞苦功高,平時待我們如兄長,你今日榮歸故里,豈能不送?"

費聚說:"你才五十七,怎麼就不叫干了?"語中有不平之意.

陸仲亨用力踩了他腳一下.

李善長說自己老了,糊塗了,辦了些讓皇上不放心的事,此次歸鄉,當老守田園了,望各位好好盡職盡責,為皇上出力.

陳甯說:"說不定哪一天,皇上又會想起丞相的好處,一紙詔書召您回來呢."

李善長苦笑說:"不可能了,覆水難收啊,覆水難收."他把手里杯中酒全倒進口中,正要告辭登船,有人喊:"皇上來了!"

李善長一驚,舉目望去,果見大路上黃羅大傘,鹵簿儀仗浩浩蕩蕩而來.真的是朱元璋來送行了?他頓時感到少有的滿足和榮耀,甚至對方才心中的抱怨都有自愧之感.

朱元璋的大駕驚動了來送行的百官,都跟在李善長身後向朱元璋擁過來.

當朱元璋走下帝輦時,見李善長,李存義和送行官員俱跪于地上,便招呼說:"都起來,你們跟著跪什麼,你們和朕一樣,是來送行的呀."

眾人起來後,朱元璋對身後的汪廣洋,胡惟庸說:"我和胡丞相,汪丞相是來送李善長履任,而非歸隱."

大家都有點愕然,你看我,我看你,難道又不讓他致仕了嗎?

汪廣洋說:"李丞相將是中都的監修官."原來是這麼個官兒.

此前朱元璋已頒詔在濠州興建中都宮城,他要把自己的故鄉也修成與金陵一模一樣的宮城,使故鄉披上皇家的聖潔之光,成為陪都.他今天送行時宣布李善長執掌中都修建之事,並說屈尊百室先生為社稷再出一把力,算是老驥伏櫪吧.

這雖不是什麼大差事,不可能與丞相相比,畢竟可以說李善長沒有完全回家養老,皇上總算給他找了個營生干,也就心滿意足了.朱元璋又說也有讓他休息一陣的意思,說不定哪一天,你還得回來為朕出力呀!


這話雖不可認真,聽起來卻極舒服.

胡惟庸捧上了大印.李善長接任後,說:"謝謝皇上大恩,這叫李善長備加惶恐,只有鞠躬盡瘁為國盡力了."

朱元璋把他拉到一旁,親熱地說:"還有件事要借丞相大名呢."

李善長說:"皇上請明示."

朱元璋說他從前就相中了常遇春的女兒,想聘為朱標的太子妃,沒想到常遇春會猝死,就沒來得及下定.朱元璋想請李善長充當這個媒人.

李善長心情大為改觀,他笑著說這是皇上看得起他,豈有不願之理.他此行正好去常遇春老家,就按禦旨下定.

幾個太監在云奇帶領下抬上了兩口紅箱子,朱元璋說:"這是聘禮,請帶上."

對于李善長來說,今天是不快的日子,卻意外地得到了補償.



轉眼間會試,殿試結束了,舉世矚目的召見新科進士慶典在華蓋殿隆重舉行.從朱元璋起,大臣們全穿上了大典的吉服,華蓋殿里外張燈結彩,細樂奏鳴,鍾鼓之聲悠揚,南京城如同過節一樣洋溢著喜悅氣氛.

劉基恭恭敬敬地送上了名單及考卷,說:"啟稟陛下,下面要上殿來的是會試中二甲的第一名傳臚."

朱元璋拿起那張差不多有一丈長,三尺半寬的宣紙卷子,先看糊名處,不禁念出聲來:"楚方?又是他?"

劉基說,正是那個給皇上呈上珍珠翡翠白玉湯的舉子,他的才學不古板,立論又振聾發聵.

朱元璋看了看卷子不禁大加稱贊,楚方果然才學出眾,這文章寫得不落俗套,朱元璋說他曆來不喜歡因襲.他傳諭,宣他上殿.

劉基親自站在丹墀上喊:"宣會試二甲一名傳臚楚方上殿!"這喊聲一遞一聲地傳出去,喊聲余音久久不散,一時鍾鼓和樂大作.

少頃,明眸皓齒無比端莊的楚方玉款款上殿來,她的風度吸引了殿下群臣所有的目光.

在眾人矚目下,楚方玉站到了朱元璋面前.

朱元璋滿心歡喜,竟破例地開了句玩笑:"傳臚今天不是來獻珍珠翡翠白玉湯的吧?"

楚方玉笑笑說,珍珠翡翠白玉湯不過是果腹之物.今天想在聖上跟前說的是一味藥.

"一味藥?"朱元璋不解,眾人也都不知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