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至德

太子又看了一眼偏殿角落處那只銅鶴滴漏,計時已至亥時六刻,有些心緒不甯,叫來一位小宦:"李輔國呢?他去哪了?"

那小宦稟告:"李宅使正在東廡房,幾位顧命大臣正在商議最後的細務."

太子拍了拍額頭,失笑:"我倒忘了,他也是顧命了."

又問:"外面為何這麼吵?"

那小宦道:"百官正在含元殿前候宣."

太子又失笑:"把這個給忘了,呵呵……來了多少了?"

小宦又道:"瞧著總有三,五百人,還在陸續抵達."

太子深吸了一口氣,來回踱了兩圈,終于有殿中監進來稟告:"太子殿下,顧命六大臣請見."

太子連忙坐定:"宣!"

高力士打頭,緊跟著楊國忠,陳玄禮,房琯,李輔國和元載,六人魚貫而入,在太子跟前一字排開,盡皆拜倒.

太子連忙叫起,問:"諸卿還有何事?"

高力士看了一眼楊國忠,楊國忠自袖口中取出一本絹冊,奏道:"殿下登基大寶後,當宣誥令,除安逆叛賊外,大赦天下,這是詔書擬稿,時日太急,政事堂為殿下代擬了,請殿下過目,如無不妥,便請用印."

小宦呈上,太子匆忙看了一遍,點頭:"可."

楊國忠又掏出第二本絹冊:"此為殿下當宣之第二份詔令,請殿下過目,定朝堂上下之序,以安天下."

太子這回看得仔細了一些,詔令直接確認了六位大臣的顧命身份,授予八人官爵.

拜顧佐為太師,加吳國公,原吳國公李僾晉南吳郡王.

驃騎大將軍,知內侍省事高力士,加尚書令,開府儀同三司,爵封齊國公.

中書令楊國忠,爵封衛國公.

龍武將軍陳玄禮,加冠軍大將軍,兼領羽林軍,爵封蔡國公.

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房琯,拜侍中,爵封新鄉侯.

十王宅使李輔國,遷內射生使,加千牛將軍.

戶部度支郎中元載,晉戶部侍郎,參知政事.

這些都是之前就定好的,太子為了早登大寶,原本也沒什麼意見.但眼見今日就要在登基之時宣詔,心里又有些不舒爽,別的不說,高力士的尚書令和楊國忠的衛國公,怎麼看怎麼刺眼.

猶豫片刻,最終還是喟然歎息著點頭同意:"可."雖說已經身在含元殿,冕服也穿上了,通天冠也戴上了,可謂冠冕堂皇,可畢竟離登上寶座還有最後一步,尚差不到兩刻時,就堂下這幾位,惹惱了他們,真能把自己的大事給搞壞了,不同意不行啊.

只見楊國忠又取出了第三本詔令,太子展開看時,眼皮子不禁狂跳.

這是議罪的詔令,議的是嫡長子廣平王的罪,罪名是窺伺大寶,行刺重臣.


雖說元凶唐淞元,劉駱谷和李庭堅已死,雖說知情者馮不七和魏八風沒有救活,雖說程三收獄後死咬牙關就是不認,但還有一個程元振.

起初,程元振在劉玄機的刑罰下同樣表現得很是硬氣,哪怕搬來老虎凳,他也堅決不松口,但在洛君指名薛定圖負責審訊後,程元振沒有撐過一個時辰.

程元振的供詞表明,廣平王雖然沒有明說刺殺顧佐,但"給姓顧的一點教訓","孤不想再見到此人"之類幾乎明示的話語卻沒少說,為了相助唐淞元,他還提供了那句詩.

至于勾連劉駱谷和李庭堅,程元振堅決否認出自廣平王的授意,他認為這是唐淞元自行其是,目的應該是救出被大理寺收押的安慶宗.

至此,案情應當是水落石出了,雖然"孤證不立",但立還是不立,實質還是看六位顧命大臣的意思.就連太子黨的中堅李輔國和元載二人,都以為事實很清楚,證據和條理性完全自洽,無可辯駁.

罪名既然認定,如何定罪,就需要太子定奪了,這是顧佐的意思:是誰的人就由誰解決.

這個問題當然要解決,太子明白,這或許就是攔在他登基之前的最後一道障礙了.

沉吟片刻,太子問:"顧先生是什麼意思?"

高力士道:"太師之意,畢竟是殿下之子,無論如何要替殿下考慮,此乃國之體面,因此,殿下說怎麼懲處,便怎麼懲處."

太子歎了口氣,廣平王畢竟是自己的親兒子啊,虎毒尚且不食子,況為人乎?最理想的處置辦法,就是削職去爵,讓那逆子向顧先生賠禮道歉.等將來顧先生氣消了,再慢慢加回來就是,這個兒子,他還是很看重的.

但……既然事涉大政,也就說不得了!這個逆子,背著自己干下如許勾當,窺伺大寶之說,其實並不一定就冤屈了他!

"褫奪王爵,貶為庶人……"說到這里,見高力士,楊國忠和陳玄禮等人都在皺眉,于是又頓了頓,咬著牙加了一句:"廢除修為!"

這句話說完,太子繼續察言觀色,如果這幾人依舊不滿意,說不得也只能一杯毒酒了.

卻見六人盡皆叩首,齊道:"遵旨!"太子終于松了口氣.

楊國忠道:"尚有一事,太師詢問,沈妃應當如何處置?"

太子問:"此事當不牽連沈妃吧?"

楊國忠道:"殿下誤會了,沈妃乃太師師姐,太師想要保全沈妃,他建議,沈妃可與廣平王和離,請殿下做主."

元載建議:"沈妃賢孝,和離之後,也當由朝廷奉養,可封夫人."

太子點頭:"那就賜爵……越國夫人."

一旁的起居郎下筆如飛,太子則詢問六位顧命:"卿等還有本章麼?"

眾人皆答"無",于是李輔國起身高呼:"迎太子入宣政殿,受百官朝拜!"

太子終于把心放下了,暈暈乎乎被六顧命擁入宣政殿.他一屁股落在寶座之上,望著殿中由顧佐領銜叩拜的文武百官,以及延伸至殿外的數百名京師八品以上官吏,只覺猶如身在夢中,腿肚子都在隱隱發顫.

"孤……終于是朕了!"

正月二十八日夜,子時,太子李亨于宣政殿即皇帝之位,改元至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