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文武俊傑,長安四害

柴令武猝不及防,被這一拳打的慘叫一聲,身形踉踉蹌蹌後退了七八步才勉力站穩,搖搖晃晃的終是沒倒下,伸手一摸,已是鼻血長流.
李泰目瞪口呆,嘴里喃喃說道:"又是如此,又是如此……一拳,只是一拳,只打鼻子,這特麼專業打黑拳啊……"
要說柴令武並非如此不堪,自小那也是打熬過筋骨的,拿得刀槍耍得棍棒,只是年初的時候父親柴超剛剛去世,柴令武無人看管,愈發放浪形骸,酒色掏空了身子,反應,力量均不及以往一半.加上房俊暴起突然,猝不及防,這才被一拳打個正著.
可他柴令武從小到大橫行長安,哪里受過這般打?
頓時惱羞成怒,大吼道:"你敢打我?大伙並肩子上,打死這個王八蛋!"
他這一吼,身旁七八個少年頓時一擁而上,圍住房俊拳打腳踢.
反正有柴令武和李泰在場,只要不打死了,那就沒啥事兒!
可房俊豈是柴令武那般的繡花枕頭?
將錦袍下擺往腰帶里一掖,猶如一頭猛虎一般,不退反進,一個箭步便沖入人群,當真是虎入羊群一般,別人打他一拳,渾事兒沒有,可是挨得他的一拳,卻頓時有人慘嚎著倒地.
力氣比別人大,抗擊打能力比別人強,縱使人數差了數倍,也完全不是一個等級.
魏王李泰自持身份,自是不會加入混戰,可他站在一旁觀戰,卻是越看越心驚,越看越膽顫!
這房二動若脫兔,敏捷似猿,又力大如牛,以一敵十,卻是勇悍無論,一往無前!
這要是放在戰場上,那妥妥的一斬將奪旗的猛將哇!
李泰悄沒聲息的後退幾步,以免自己被卷入戰團,心里暗自慶幸,幸好沒有根房俊正面沖突,否則若是這棒槌惱起來不管不顧,一拳把自己給撂倒了,那還不丟死個人?
這一群少爺自然不是房俊的敵手,幾個回合便趴下一半,余下的也個個鼻青臉腫,不敢近前,只是大呼:"來人!來人!"
他們各自帶著的侍衛,家丁原本都守在寺外,聞聽召喚,頓時一窩蜂的沖進寺門,跑到大雄寶殿這邊來.一看自家少爺被人打得像條狗,這還了得?當下嗷嗷叫著沖過來將房俊團團圍住.
他們有人,房府也有人,還有韓王妃從韓王府帶來的侍衛,也跟著沖進來,見到這麼多人圍著一個打,差點沒氣死,一言不發加入戰團.
這下熱鬧了,雙方幾十人混戰一處,拳打腳踢手摳牙咬,亂成一團.
旁邊看熱鬧的躲閃不及,也被卷入其中,尤其是一些女眷,被那些家丁侍衛趁亂摸一把掐一下,嬌嗔尖叫不絕于耳,自己的男人怎能忍得?
于是,戰團越滾越大,人數越來越多,只把個清源寺佛門淨地鬧得雞飛狗跳,混亂不堪.
魏王李泰站在一邊,身前身後皆是侍衛守護,卻是看得目瞪口呆.
一時間大殿門外鬼哭狼嚎,大部分香客盡皆卷入其中,香燭與貢品齊舞,衣帽與鞋子亂飛,其間夾雜著男人的怒吼慘嚎,女人的嬌嗔尖叫,怎一個亂字了得?
直到LT縣令帶著縣衙三班衙役聞訊趕來,這場鬧劇方才稍作收斂,一些無辜被卷入其中的香客見事不妙,紛紛退出.可是當衙役阻止仍在斗毆的侍衛家丁,又引發了一場混亂.
"特麼的,老子挨了打,你還拉我?"
"爾等小小的衙役,也敢在老子面前耍橫,汝可知老子的老子是誰?"
"臥槽,本少爺的袍子被你拽壞了,趕緊賠錢!"
這幫子二世祖被房俊打個夠嗆,好不容易侍衛家丁都上來了,這才稍稍挽回局勢,場子還沒找回來呢,居然就被這幫衙役攪和了,如何不惱?
當下也不管什麼衙役不衙役的,一個小小的藍田令,給自家提鞋都不配,哪兒涼快哪兒呆著去!

推推搡搡,衙役與家丁,家丁與侍衛,又亂成一團.
藍田令氣得渾身直哆嗦:"豈有此理,簡直豈有此理!居然不把國家公器放在眼里,爾等這是要拒捕嗎?"
人群里倏地飛出一直鞋子,也不知誰丟的,正巧砸在藍田令額頭,把他官帽都打歪了.
藍田令滿臉血紅,差點氣得背過氣去,嘴唇都哆嗦了:"簡直無法無天,你們給本官等著……等著……"
可是"等著"半天,也沒等出個所以然來.
他也不傻,瞅瞅在場斗毆的都是什麼人?
駙馬都尉,襄陽郡公柴令武,房玄齡的二公子房俊,鄖國公張亮的長子張慎微,莒國公唐儉的五公子,駙馬都尉唐善識……
觀戰的是魏王李泰,韓王妃,房玄齡夫人盧氏……
對于這幫人來說,什麼律法都是扯蛋,正所謂刑部上大夫,這些人就是凌駕于法律之上的存在!能治他們的,就只有陛下的金口禦言.
可是陛下會治他們的罪嗎?
治是肯定治,但是如何治?傻子也知道,不過是象征性的打打板子,罵幾句罷了.
陛下一向對武勳貴戚頗為優容,卻養成了這些武勳貴戚的後代囂張跋扈的性情,平素天不怕地不怕,視律法如無物,胡作非為惹是生非,已經成了長安城百姓公認的"害蟲".
便在此時,寺門外一陣喧嘩,緊接著急匆匆腳步聲響,又是一彪人馬氣勢洶洶的殺將進來,為首一人隔著三丈之外便大吼道:"誰特麼吃了豹子膽了,敢驚擾我房家嬸嬸?"
那人步履矯健,幾步便跑過來,大吼一聲"給我打!"
下山猛虎一般沖入戰團,身後的跟隨紛紛叫嚷著不甘落後,也不管什麼衙役不衙役,上去就打,有的時候打昏了頭,也分不清哪個房府的,哪個是別家的,先打了再說,戰況瞬間擴大,亂成一鍋粥.
藍田令一見來人,心說這不是英國公李績的次子李思文麼?頓時無語的拍拍額頭,好麼,這下子"長安四害"算是聚齊了……
何謂"長安四害"?
往日與這長安城中,年輕一輩有姣姣者三人,被市民戲稱為"長安三公子",便是李績次子李思文,柴紹次子柴令武,以及侯君集獨子侯世傑.
這三人均是年少英俊,家世顯赫,才華亦在年輕一代中堪稱出類拔萃,卻性情虛浮,貪圖享樂,平素欺行霸市,好勇斗狠,大出風頭,市民盡皆敢怒不敢言.
只不過最近房玄齡的二公子房俊異軍突起,接連惹出幾樁好大的禍事,可謂聲名鵲起,便有好事者將之與那"長安三公子"歸為一處,戲稱為"長安四少".
有在此四人的名字中各取一字,稱其為"文武俊傑,長安四少",但是私底下卻更多人稱呼"長安四害"……
藍田令淚往心里流,暗道這"長安四害"的名號真是起的太特麼貼切了,老夫是要被這四個混蛋禍害死啊……
同長安令周傅一樣,藍田令也不願管此事,可他沒有周傅的人脈,內閣中樞沒有一個類似于馬周的人往上邊遞話從而轉移視角,從中脫身,便只能硬著頭皮抗雷……
為啥說是"抗雷"呢?
眼前這破事兒不管不行,那是藍田令的職守,放任不管便是玩忽職守,嚴重失職;可要是管,他還真就管不了,這一個個毛頭小子後面都杵著一尊大神,他一個藍田令,小胳膊細腿兒的,能搬得動誰?說不得一個處置不當,就把哪位牛人給得罪了,到那時候哭都沒地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