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雪夜暢談

柴哲威越想越是心驚.

他素來知曉李元景的勃勃野心,可是這個時候在背後謀算這些事,一旦東征之戰發生什麼意外情況,連鎖反應之下,稍有不慎就會使得帝國陷入動亂甚至分崩離析.

這簡直就是在玩火!

難道為了一個高高在上虛無縹緲的機會,居然就將江山社稷棄之不顧?

游文芝看著柴哲威的面容神情,小心說道:"無論太子穩固儲君之位,亦或是晉王成功奪嫡,上位儲君,對于大帥來說,都非是好事.可若是荊王殿下異軍突起……那才是大帥的機會."

柴哲威斷然道:"本帥絕無可能與那些野心勃勃之輩摻合在一起!吾柴家固然諸多非議,卻是大唐開國之功勳,這一點毋庸置疑.豈能附庸那等心機叵測之徒,置江山設計于不顧,一手將帝國推到水深火熱之中?若是那般,本帥百年之後,亦無法面見家父!"

這話說得很是大義凜然.

然則他自己心中所想,卻是荊王成事之幾率實在是太小,就算廢黜了太子還有晉王,哪怕不是晉王,也還有魏王甚至吳王,如何能輪得到他李元景?想要在陛下手底下謀逆成功……簡直癡心妄想.

絕不能和李元景攪合在一起.

游文芝最是了解柴哲威,知道他說得冠冕堂皇,心中忌憚的卻是李元景成功之幾率太低,不值得將身家性命搭上去冒險,便小聲說道:"大帥兵權在手,何必以身犯險?只需將左屯衛牢牢掌控在手,待到局勢漸趨明朗,自可左右逢源,奇貨可居."

柴哲威沉著臉,略作沉吟,緩緩頷首.

坐山觀虎斗,若是當真有朝一日朝局紊亂,自可手握重兵稱量天下,誰占據優勢便倒向誰,然後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將風險降低最底,卻可輕易成就從龍之功.

嗯,這個可以有……

游文芝見到柴哲威意動,便繼續說道:"所以,若是有人拉攏大帥? 切不可一口回絕? 大可將話語說得模棱兩可,屆時進可攻? 退亦可守."

柴哲威頷首贊同.

若想重振門楣? 複現父母在世之時柴家的輝煌鼎盛,手中的兵權便是最大的倚仗.

如今他手提重兵坐鎮玄武門外? 扼守皇宮大內,無論是誰意欲問鼎大寶? 都要爭取他的臣服.

*****

西域? 弓月城.

夜半之時,北風席卷著鵝毛一般的大雪在廣袤遼闊的天地間恣虐,吹打著營門口的旌旗獵獵作響.

佇立在營門的衛兵一動不動,宛若石雕一般? 任憑鵝毛大雪掛滿甲胄橫刀.

北風凜凜? 威風颯颯.

中軍帳內,一盆炭火燃得正旺,兩杆短矛支起架子,一杆長矛穿著一條羊腿橫放其上,炭火將羊肉炙烤得焦黃? 一滴滴羊油滲出來滴落炭盆之中,"滋滋"作響.

濃郁的肉香充斥著營房.

薛仁貴用一柄銀質小刀從羊腿上將羊肉割下一塊? 用鐵筷子夾在對面坐著的李孝恭碗里,而後自己也割了一塊.


李孝恭裹了裹身上的狐裘? 夾起羊肉蘸了蘸醬料塞入口中,滾燙濃香的羊肉瞬間充斥味蕾? 嚼了幾口咽下? 又端起面前的酒碗喝了一大口? 捋著胡子長長的籲出口氣,贊歎道:"這特娘的才是生活啊,這幾日差點凍死老子!"

似乎置身于軍營之中,使得這位郡王殿下忽然又回到往昔金戈鐵馬的崢嶸歲月,將這些年豢養起來的驕奢之氣沖刷得一干二淨.

薛仁貴也蘸著醬料咬了一口,苦笑道:"大帥自當坐鎮交河城才是,何以頂風冒雪數百里親臨一線以身犯險?若是您出了半點差池,末將真真承受不起."

原本應當坐鎮交河城安西都護府的李孝恭于今日午後忽然出現在弓月城,登時將薛仁貴嚇了一跳,還以為大食人是不是繞過了弓月城,輪台城防線突入交河城,端了安西軍的老巢,害得這位郡王不得不狼狽奔逃趕赴前線……

"嘿!"

李孝恭嘿了一聲,又喝了口酒,嘖嘖嘴,道:"你小子看不起老子是吧?想當年老子跟著陛下南征北戰沖鋒陷陣的時候,你小子還穿著開襠褲喝奶呢!不過是區區數百里,當初一夜奔襲都不止這麼遠,如今怎地就走不得了?哼哼,若是年輕十年,老子一人就將大食人殺得狼奔豸突,哪里輪得到他們在西域這般囂張放肆!"

好漢不提當年勇,這等話語薛仁貴也就聽聽,也不知誰下午抵達弓月城的時候自馬背下來兩股戰戰,臉色都快凍僵了……

自是不能揭上司的短,所以薛仁貴道:"眼下大食人雖然勢大,吾軍節節敗退,不過一切尚在掌控之中.大食人人多勢眾,不過糧秣短缺,雖然襲掠了諸多西域胡族搶奪牲畜糧秣,亦是杯水車薪.如今嚴冬已至,天氣一天冷過一天,廣袤西域盡是大雪覆蓋之下的戈壁黃沙,想要獲取補給難如登天.所以局勢已然漸漸穩定,再者前日有戰報送抵末將手中,越國公河西大捷,擊潰吐谷渾數萬精騎,已經順勢前來西域增援,再有十天半月就將抵達輪台城,皆是兩軍彙合一處,愈發穩妥."

任何年代,補給都是戰爭的根本.

單單依靠兵強馬壯,絕難百戰百勝,若無相應之補給供應,士兵饑餓戰馬掉膘,用不著別人來打,自己就士氣崩潰了.

大食人本就不事生產,素來依賴以戰養戰,可是自大食人入侵西域之初,薛仁貴便果斷采取堅壁清野之策略,一邊躲避敵人之鋒芒迂回作戰,一邊節節後退,每次棄城都將來不及運走的物資焚燒一空,使得大食人只能搶奪一座座空城,卻得不到亟待補充的糧秣輜重,還得不斷的分兵守衛戰局的城池,否則一旦安西軍殺個回馬槍將城池重新奪回,會立即斬斷大食人的退路.

而且今年的冬天來得早,大雪來得更早……

李孝恭欣然道:"你小子領兵打仗的本事,頗有本王當年之風范!一味的猛沖猛打,悍不畏死,那是程咬金,尉遲恭那等蠢貨的做派,真正的一軍之主帥,就應當因地制宜,靈活應對,而非是一腔血勇與強大之敵人硬撼!尤其是你堅壁清野這一招,使得那是真的好!"

甚至挑起大拇指,以示贊賞.

事實上,非但是李孝恭,即便是遠在長安的朝廷諸臣,也對薛仁貴這一手表示誇贊.

因為堅壁清野不僅斷了大食人以戰養戰的補給之路,更逼得大食人不得不將屠刀砍向那些西域胡族,將這些胡族祖祖輩輩積攢下來的家底一搶而空,甚至凶性大發屠殺殆盡.

大唐掌控西域,這些胡族一直離心離德,各懷機心,一邊跟大唐做著生意,享受著絲路帶來的巨額財富,一邊跟突厥人眉來眼去,暗中勾結,始終未曾真正歸順.

然而大唐需要絲路來賺取財富,就不能對這些祖祖輩輩生活在西域的胡族大開殺戒.殺戮只能帶來仇恨,使得參預的胡族愈發抵觸大唐之通知,西域之穩定自然無從談起.

總不可能將這些胡族都殺光吧?

可是薛仁貴堅壁清野,逼得大食人對這些胡族舉起屠刀大肆擄掠,這就怨不得大唐了.

等到戰勝大食人,西域那些不服大唐統治的胡族都已被大食人清剿一空,西域便算是真真正正歸屬于大唐之版圖,大可依照以往之政策不斷征召刑徒,貧民充斥西域.

百年之後,唐人將會真正意義上占據西域之領土……

薛仁貴面對誇贊有些赧然,誠實道:"這等計策雖然出自末將之手,不過卻是因為曾經受過越國公之點撥,順勢而為罷了……"

李孝恭捋著胡子,奇道:"哦?說說看,難道房二那厮老早就預料到會有大食人入侵西域,故而早早訂下錦囊妙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