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 搶麥之戰(上)

李冰剛渡河黃河,立刻有斥候來報,一千吐蕃士兵正在金城縣以南三十里處麥田里收割麥子,縣城是空城,但斥候卻發現吐蕃士兵收割好的近萬石小麥在縣城內晾曬.

這個消息讓李冰大喜,他一邊派人去稟報主帥,一邊率領五千軍隊向南面麥田殺去.

走到半路上,河西軍斥候發現前方來了一支牛車隊伍,約千余輛牛車,運送著裝得滿滿的小麥,趕大車的車夫都是漢民,旁邊還跟著一支百余人的吐蕃騎兵.

五千唐軍立刻躲進官道西側的一片樹林內,紛紛張弓搭箭,當這支車隊靠近時,李冰一聲令下,數千支箭射向百名吐蕃騎兵.

這輪偷襲打得吐蕃騎兵措手不及,紛紛中箭落馬,瞬間被射殺大半,還有十幾名騎兵掉頭便逃,卻被唐軍騎兵殺出,截斷退路,後面也殺出一支騎兵,將這十幾名吐蕃士兵包圍,在一片絕望的突圍叫喊聲中,唐軍騎兵一擁而上,亂矛刺出,干掉了最後的十幾名騎兵.

千余名車夫嚇得紛紛跪在地上求饒,"我們是被迫的,不給他們運麥就要被殺死!"

唐軍士兵好言安撫了他們,一名車夫頭領被帶了上來.

"你們是哪里人?"李冰問道.

"啟稟將軍,我們都是渭州農民,被他們抓來強迫割麥."

"你們有多少人?"

"大概有上萬人,我們都在南面割麥,吐蕃士兵在周圍監視我們."

李冰安排數十名手下帶著他們運糧去黃河岸邊,他則率領五千士兵向南面殺去.

'嗚--’

吐蕃士兵也發現了遠處殺來的唐軍,他們急吹響了號角,正在麥田里監工的九百名吐蕃騎兵從四面八方趕來,迅速集結.

沒有了吐蕃士兵監工,田里割麥的百姓趁機四散奔逃,但吐蕃士兵已經顧不上他們,他們大喊著,催馬向唐軍殺去.

吐蕃步兵一般使用短劍和盾牌,但吐蕃騎兵卻是使用長矛,吐蕃騎兵和唐軍騎兵轟然撞擊在一起,雙方激烈地在麥地里厮殺起來.

.........

一個時辰後,郭宋率領三千增援騎兵趕到激戰之地時,戰斗已經結束了,九百吐蕃騎兵已被全殲,唐軍也傷亡了一百余人.

"陣亡了多少弟兄?"郭宋問道.

"回稟使君,陣亡了六十九名弟兄,傷一百零七人,其中九人重傷,軍醫正在搶救!"

這時,割麥的一萬余農民並沒有逃遠,他們發現唐軍獲勝,又陸陸續續重新返回,渭州已經被吐蕃占領,他們都不敢回去.

一名中年男子被帶上來,他向郭宋躬身行一禮,"卑職陳曜,是天水縣縣令,參見郭使君."

郭宋指著周圍百姓問道:"他們都是天水縣百姓?"

"有一些是,大部分都不是,但都是渭州人,他們家人都被吐蕃軍擄掠走了,卑職家人也一樣,青壯男子被留下來割麥."

"什麼時候被擄掠走的?"郭宋問道.

陳曜想到被擄去的妻女,忍不住哽咽起來,好一會兒才平靜下來,對郭宋道:"大概是二十幾天前吧!"

郭宋回頭問一名軍醫道:"甘州的難民大營中有渭州百姓嗎?"


軍醫點點頭,"有不少,都是從鄯州城解救出來的."

郭宋對縣令陳曜道:"我們在半個月前攻下了鄯州城,解救了三十余萬被擄掠的隴右百姓,里面有不少渭州人,估計就是你們的家人,他們現在都在甘州."

陳曜狂喜得大叫一聲,跳了起來,不顧失禮地奔跑回去給眾人宣布這個消息,一萬多人頓時歡呼起來,他們原本都絕望了,現在忽然聽說家人被解救了,怎麼能不讓他們激動萬分,不少人激動得失聲痛哭.

陳曜又被帶上來,他抹去眼淚歉然道:"卑職高興過頭,失禮了."

郭宋點點頭,"我們北岸有八萬團練新兵在搶割麥子,也都是和你們一樣,你們去北岸參加割麥,最後大家返回河西,和家人團聚."

消息傳出,眾人一起大喊道:"我們願意效勞!"

郭宋並不想南北岸分開割麥,那樣會分散兵力,一旦吐蕃大軍殺來,會面臨十分不利的局面,先集中人力割完北岸的麥子,再割南岸的小麥.

他令李冰焚燒並深埋了吐蕃士兵的尸體,帶著一萬多民眾渡河北上.

連續五天搶收小麥,黃河北岸的北岸的小麥已經被搶收結束,所有收麥人員又轉戰黃河南岸搶收麥子,運送小麥的隊伍在官道上絡繹不絕,大車隊伍,騾驢隊伍以及駱駝隊伍在官道上行進,從高空望去,延綿近百里,氣勢極為壯觀.

郭宋擔心的吐蕃軍殺來蘭州的情況並沒有出現,斥候傳來了消息,鄯州的一萬吐蕃軍也在鄯州搶收小麥,吐蕃軍之前搶掠的人口和物資被河西軍截胡,那麼搶獲糧食就成了吐蕃軍目前最大的任務.

時間到了九月下旬,小麥進入完全成熟期,黃河南岸的小麥也被搶收完畢,唐軍和收麥大軍便揮師向西,前往西面的河湟谷地,那里是隴右最著名的糧食產區,也是這次搶麥的重點.

河湟谷地位于湟水和黃河之間,一部分在蘭州,但大部分都在鄯州,延綿數百里,這里土地肥沃,灌溉有利,陽光充足,自古便是人口聚居之處,唐軍在鄯州和蘭州救走的百姓,一半以上都是來自河湟谷地.

在長達兩百余里的產糧帶,吐蕃軍隊在西北方向收麥,而河西搶麥大軍在東南方向割麥,兩支敵對大軍暫時顧不上作戰,都在竭盡全力搶收小麥.

這時,河西唐軍已經改變了運輸方式,從陸路運輸改為水路運輸,利用大型皮筏子沿著黃河運送糧食,先抵達金城縣以西約五十里處的烏逆水河口,然後沿著烏逆水北上河西,到達涼州最南面的烏城守捉,從這里上岸,再用大車,牲畜和駱駝隊轉運到百里外的姑藏縣.

走水路不僅每次的運輸量極大,而且也大大減輕了陸路運輸的長途跋,由數十只巨型皮筏子運輸,岸上有健牛拉拽,一次可運輸兩萬石小麥.

隨著收麥進程加快,各種風險也在迅速積累,九月的最後一天,一場小規模的沖突率先爆發.

鄯州龍支縣以北,一支五十余人的唐軍斥候隊正沿著官道向西疾行,這時,他們前方左下角的樹林內忽然撲棱棱飛出一片驚鳥,校尉韓清立刻勒住了缰繩.

他擺手止住了手下,一名手下低聲道:"恐怕有伏兵!"

韓清抽出一支鳴鏑,張弓一箭向驚鳥上空射去,'咻--’鳴鏑發出刺耳的聲響.

這時,從樹林內沖出數十名吐蕃騎兵,聲音尖利地大喊大叫,向他們沖來.

是吐蕃巡哨,韓清也厲聲喝道:"結陣作戰!"

五十名唐軍立刻組成五支作戰隊伍,每隊十人,由一名旅帥統領,這也是斥候軍特殊所在,他立功機會多,士兵大多比較級別高,沒有火長和隊正,底層的軍官直接都是旅帥和校尉.

唐軍作戰十分講究陣型,騎兵也一樣,配合默契的陣型能使戰斗力加倍.

吐蕃騎兵卻沒有什麼陣型,他們一直依靠悍不畏死的凶猛來擊潰對方.

這是一場勢均力敵的作戰,雙方都是五十人,都是各自地精銳之軍,但唐軍的裝備明顯強于對方,唐軍士兵是明光鎧,鷹棱盔,長矛,戰刀,圓盾,還有射程可達三百步的角弓,而吐蕃軍則是皮甲皮盔,腰佩短劍,長矛稍顯粗陋,弓箭射程也遠不如唐軍.

唐軍騎兵在疾奔中抽弓搭箭,韓清冷靜地下令道:"射擊對方首領,最左邊的黑皮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