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逃人

河東裴氏有了搖擺之意.

沒辦法,戰火一起,能最先聞到味道的就是他們.

而這些門閥大族的生存之道也是如出一轍,兩邊投注這種事情做起來不要太輕易,而河東裴氏家大業大,已有超越晉陽王氏成晉地第一門閥之勢.

他們投下的賭注,可不止兩邊兒,李密,竇建德,王世充,甚至蕭銑之處,都有裴氏子弟的身影.

所以說,不管誰成了贏家,聞喜裴氏還是聞喜裴氏,就像裴世清自己所言,裴氏能傳承千載而不絕于世,就是因為他們從不居于絕地.

晉陽王氏衰落之際,與河東裴氏相比,差了可不止一籌.

只是今次裴氏此舉,確實是有點出于無奈的味道了,因為李定安崛起于並代時間太短暫了,勢頭卻極為凶猛.

誰也沒有想到,李元吉能把晉陽輕輕松松給丟了,更沒人能想到,代州邊塞夾于突厥和李唐之間,卻能神乎其神的北擊突厥,南攻李唐,硬生生在短短兩年不到的時間里打出了一片天地出來,隔年就將戰火燒到了裴氏的家門口兒.

事起倉促之下,下注下的就有些忙亂,雕琢痕跡也就重了些,難免落了下乘.

這種兩軍征戰在即,一州刺史卻派族人通敵的事情,裴氏可很少去做呢.

……………………

而正值裴氏殫精竭慮,陷入左右搖擺之時,一群衣衫襤褸,蓬頭垢面的家伙,從太行山中鑽了出來.

一出太行山狹道,一群人喘著粗氣,木然的看了前方半晌,眼中才有了些光彩,有些人一屁股坐倒在地上,痛哭失聲,有的嘶啞著嗓子歡呼了起來.

半晌,一個頭發稀疏,形容枯槁的老者被人攙扶著來到前面.

老者低頭看地,仰頭望天,回頭又看了看巍峨的太行群峰,終于也是老淚橫流,泣不成聲.

這一年多的時間里,他是將一輩子的苦頭都吃足了.

他是何稠,不說有隋以來,千載以降,像他這樣的工程大家,可謂是絕無僅有,能與他相提並論者,也就是同時代的宇文愷一人而已.

古之大匠,皆要居于他們之後,不是他們技藝有多精湛,能造出木牛流馬那樣的花樣出來,而是古之匠工沒有一人能有他們這樣的機會,參與那麼的工程建設.

統籌全局之功,沒誰能比得上他們二人.

如今宇文愷已歿于洛陽,世間只剩下了一個何稠.

從江都被裹挾到河北,在宇文化及逼迫之下,當了一段時間的工部尚書.

等到宇文化及身死,眾人作鳥獸散,大部分最後都成了竇建德的俘虜,何稠則比較幸運的沖出了亂軍,慌不擇路之下一路逃進了太行山.

這是竇建德實力比較虛弱的明證,很多隋臣應該成為他的俘虜,卻都在落網之中跑掉了,而何稠正是其中之一.

更為幸運的是,要是別人大冬天的鑽進太行山,很可能就此出不來了.

可有何稠和他的幾個學生在,尋找到水源,指揮著護衛們在水邊兒伐樹造屋,又去各處射獵,竟然安然度過了大業十四年的冬天.


等到天氣稍暖,一群人終于探得狹道,一路跋涉從太行群山中鑽了出來.

這個時候,他們的激動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大業十四年的經曆對于他們來說,簡直就像噩夢一樣.

如今雖說前路茫茫,不知所歸,可也算是劫後余生了.

皇帝死的時候,他們沒死,大軍連番征戰,許多人都死了,他們依舊還活著,魏縣城破,那麼多的人倒在了刀槍之下,他們卻又幸存了下來.

太行大雪,嚴寒四塞,他們竟然未減一人的度過了難熬的冬日.

他們就是活生生的奇跡……

何稠老頭兒累的不輕,半晌擦了擦老淚,吩咐眾人就地紮下營地,任憑他是當世大匠,此時也容不得他太講究了.

眾人都是精疲力竭,于是大家只能湊到一處,點起幾堆篝火,拿出肉干來艱難啃咽.

老頭一覺睡到大天亮,被人叫醒之後,感覺身體確實難以支撐了,便讓人伐木造車,拉著他前行.

也不用打問,這里肯定是上黨郡,潞城應該就在前方不遠的地方.

有的人想到人丁密集的地方投宿,也有的人建議去大城,這個時候他們中的多數人已經沒有去琢磨投誰不投誰的心思了,他們只想安心的睡上一覺,吃上點熱乎的飯食.

當然,他們中大多數人都是關西驍果,李淵正是他們投效的最佳對象.

可何稠老頭兒估計是受夠了身不由己之苦,不想被像貨物般送去李淵面前,執意前行,不讓眾人招搖.

他在一群人當中威望挺高,沒辦法,一群人能活下性命來,全拜老頭兒所賜嘛.

何稠的小兒子在山中跌斷了一條腿,臥在車上就勸父親去投河東裴氏,因為這麼走下去可不是辦法.

如今上黨也已是荒涼一片,遇到些人對他們也是視若無睹,避之唯恐不及.

後來打問了一下才知道,晉地戰亂估計也不比河北差了,李淵正跟北邊的李定安較勁兒呢,各處抽調人馬,硬拉民壯,讓上黨十分的不安穩,到處都在滋生匪患,像他們這樣很像流民的家伙,一點都不稀奇.

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碰到官軍,被拉去當民夫了.

而且上黨這里有隋室舊臣,也在整軍備戰,至于是守土啊,還是想捅李淵一刀子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一群吃了大苦頭兒的人,都戰戰兢兢了起來.

而他們一直在朔流而上,向西北方向行進,估計用不了多少時候,出了上黨就是西河郡和臨汾郡交界之處,那里可是二李相爭的戰場了呢.

何稠聽到河東裴氏的這個名字從兒子嘴里冒出來,就狠狠瞪了兒子一眼,若非兒子斷了一條腿,估計老頭兒就能劈頭蓋臉的先給他幾巴掌.

這怨氣可不是毫無來由,皆都在于裴矩身上,楊廣近臣當中,對裴矩有好感的還真就沒幾個.

尤其是在天下大亂之後,眾人私下議論,皆言裴矩搬弄權柄,蒙蔽至尊,才至有今日之禍,像什麼殺突厥寵臣,絕好于突厥啊,像什麼三征高句麗啊,都一股腦的扣在了其人腦袋上.


在何稠看來,裴矩那樣的讒佞之徒比虞世基還可惡呢.

老頭哼哼了幾聲,大聲吩咐眾人,"走,咱們去晉陽."

眾人大驚,不去臨汾郡或是絳郡,或者干脆留在上黨也就算了,怎麼不南下反而要北上?去投李破李定安?那和投竇建德有何分別?

老頭兒言之鑿鑿,"吾與晉陽王氏有舊……再者說,李淵本為宗室,竊居皇位,吾為先帝近臣,怎能侍之?"

眾人沉默,好吧,這個說法跟死里逃生他們的說起,著實沒有任何的說服力,他們中的大部分人現在只想盡快回去關西,跟家人團聚.

老頭終于受不了眾人的目光,扯下了虛偽的面具.

"你們也不想想,這兵凶戰危的,總要尋一個托庇之處才成,這周遭只晉陽大城最近,不管誰勝誰敗,咱們在晉陽城中都穩若泰山……"

"想回關西故土?路途遙遙,又有誰願護送咱們一路走過去?李定安勝了,定要席卷晉地,咱們在何處安身可免淪于戰火?"

好吧,老頭說的有一定的道理,可也很是牽強.

其實歸根結底,是其不願托庇于河東裴氏之故,再有就是一路行來,把他給走怕了,要早知道這麼艱辛,他肯定在魏縣就降了竇建德了,何必吃這麼多的苦頭兒?

而且,最為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他是工程大家,遍觀晉地,只有晉陽城看在了他的眼中,認為那里是人力難以攻破的地方,最是安全不過,離著上黨也近.

至于人家收不收他,他根本不屑去想,他何稠走到哪里,都是有用之人.

隋帝楊廣用他,宇文化及那奸賊也待他如上賓,竇建德對他追索的那麼急,都追進太行山里面了,那肯定不是想要他的人頭,而是想用他何稠之才干.

不是他持才自傲,要是讓李淵知道他來了上黨,也一定會叫人派上一支大軍來護送他去西京長安才對.

是的,他這一身技藝,比那些謀臣勇將還要吃香的多呢.

他若去了晉陽,那李定安還不倒履相迎?

可說實話,他去晉陽的決定確實是長途跋涉之後,懼于旅途的產物兒,關西太遠了,他怕死在道兒上.

而老頭兒明顯沒有裴世清那麼有說服力,當晚,一些隨行的人就偷偷跑了.

好在,這種事情不論是何稠,還是其他人都見慣了,從江都開始到河北,逃散的關西驍果可不是一個兩個,不然的話,竇建德又怎麼可能輕易攻破魏縣?

眾人都不太在意,只是老頭兒怕走漏了風聲,開始催促眾人前行.

一路走的不太輕松,因為他們這是要從唐地去投敵,自然不能暢通無阻.

當他們這一群"乞丐"出了上黨,遇到李破麾下游騎的時候,比裴旭卻要晚上幾日呢.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