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准備(一)

和何稠說話其實很輕松.

何稠年紀在那里擺著,正到了隨心所欲不逾矩的時候,他在李破面前早沒了初來時的戰戰兢兢.

現在他說話很隨便,不滿意了就抱怨幾句,高興了就咧開嘴呵呵笑幾聲,看上去喜怒隨心,很是自在的樣子.

可要知道,何稠既是個貴族,又曾任高官.

楊堅雄才大略,可晚年對功臣們極盡猜忌,當年曾助楊堅開創盛世,赫赫有名的那些人大多不得善終,何稠卻還能活下來,並得楊堅臨終相托,這絕對不能歸功于簡單的幸運二字.

實際上,若非看准了李破的性情,絕不會因細故而罪于臣下,他可不會如此自在的跟漢王交談.

又說了一些時候,見李破沒有絲毫不耐,何稠晃了晃腦袋,道:"看臣這記性,主公召臣前來,可是有事相商?"

李破收起笑臉,點了點頭,"今年說不好要動大兵,工部需有所准備,而且我想問問,能有什麼法子讓黃河變成通途?"

這可真是個大題目,何稠撫須沉吟良久,過河作戰……那不用問了,肯定是去攻打李唐,在戰略上,何稠並非沒有想法.

猶豫了半天,才問了句廢話以做引子,"主公有意西向乎?"

見李破點頭,他才又道:"如今有風陵渡口在手,主公為何不取洛陽以固根基?一意與李唐糾纏,所謂兩虎相爭,必有一傷,豈不讓他人漁利?此前戰罷,蕭銑勢力頗張,此番再戰,恐為他人嫁衣啊……"

李破揚了揚眉頭,心中並無不喜,這年頭的臣子們文武兼備,各個不能小瞧,尤其是何稠這樣的老臣,以前可沒少領了兵,你要是對他們的說法不以為意,有可能便成自取其辱之舉.

只是他心意已決,尋常說法可動搖不了他的決心,遂輕輕搖頭笑道:"尚書多慮了,以今日之局,下洛陽不難,可竇建德去歲頓兵于黃河北岸,觀望良久,也未敢渡河,蕭銑稍入河南,便適可而止."

"此皆忌另外兩家相攻而已,我若為之,也定要與蕭銑,竇建德兩人交惡,相互糾纏之間,李唐趁勢坐大,我便有首尾不得相顧之憂."

"再者,河南四戰之地,種不得糧食,又不能得東都之便,號令群雄,得來無益."

"反觀李唐,地有四塞,易守難攻,以之窺視天下,其勢勝旁人多矣,今不能制,後必為其所並,現下所慮者,唯其緊守黃河沿岸要隘,使我不得寸進."

說到這里,李破呵呵笑了起來,接著道:"尚書若能助我渡過黃河天險,削平李淵只反掌事爾,尚書之功定為眾人之首也."

這些戰略上的話題,何稠不是沒有聽過,只是一來呢,他在東都為官多年,對洛陽的印象那叫個深刻,若不親眼去瞧一瞧,你想說服他放棄東都,簡直是不可能的.


二來呢,旁人的諸般說法,遠沒有漢王殿下親口娓娓道來有說服力.

實際上,這是李破自己的首尾,和臣下們在一起討論戰略的時候真心不多,這麼一來,也就造成了軍人們以漢王馬首是瞻,文臣們則專心內政的局面.

好處很多,壞處也不少,像何稠這樣的老臣見縫插針的談一談天下大局,就成了很平常的事情.

這還不算,從長遠考慮的話,一旦遭遇重挫,也就很難預料後果會怎樣了.

何稠艱難的點著頭,像是被說服了,心里到底怎麼想,他自己明白,極為擅長察言觀色的漢王殿下,同樣清楚,倔老頭這是有不同意見,只是沒說出來給他辯駁而已.

李破清楚歸清楚,卻不會再說什麼,因為何稠所言的戰略並不能改變他的心意,多說無益,他要做的是發揮臣下們的長處,而非是一個個的去給臣下們解釋他的意圖.

人心齊不齊,看的不是大家的想法一致不一致,而是大家在做的事情對大局有益就可以稱之為眾志成城.

何稠終于不再挑戰李破的耐性,開口道:"主公到過遼水岸邊,當知黃河與遼水不同,河水過于湍急,能夠立于其上者,多為浮梁……"

因為年紀的關系,何稠說話確實偏于嘮叨,節奏也很緩慢,可論起在建築上的造詣,別說當世,就算是前後一千年的人們加起來,能夠超過他的,也是屈指可數,其中還有人是借著時代變遷,技術進步的條件,才能勉強勝出一籌而已.

所以李破聽的聚精會神,也不出言打斷.

書房之中,也就只剩下了何稠的聲音在響起.

"所以,前隋文皇帝在位時,詔工部修建渠道,便有聯結南北,通渠天下之意,後來成之在大業年間."

說到這里,人家還歎了口氣,才繼續道:"可見黃河之上立橋之難……其實更難的是長江,綿延數千里,水寬而深,湧動前行,如海似淵,根本無法立橋于其上."

你這還能不能說點有用的?李破被抻了半天,終于有些不耐,很想掐著老家伙的脖子,讓他趕緊說正題.

何稠這邊依舊不緊不慢,老家伙才不管你有多著急呢,除非想好了,不然在考慮事情的時候,他們無法像年輕人一般,想到哪便能說到哪,他們的思維其實是斷斷續續的.

"南北二水,分隔天下,令其為通途,難比登天啊……其實……歸根到底,是橋樁難立而已,若有一天,有物能沉而不浮,堅而難觸,又無慮水之鏽蝕,或可一試?"

這明顯說的是鋼筋混凝土嘛,李破眨巴著眼睛想著,就算你能想象得到,可我也得有那本事給你弄來才成啊.

何稠或許很願意跟李破討論一下純技術問題,可眼前這個家伙,從來都是人為技術再好,也要為人所用才行,更重要的是現實意義,所以他不會給何稠描述一下,以後橫貫長江的大橋到底有多雄偉壯觀.


他只是深沉的道了一句,"這麼說來,還是要以索橋過河?唉,怕是到時候傷亡很重啊."

何稠挑挑眼角,瞅了他一眼,心說,強攻過河哪有沒有傷亡的好事?您把這樣一個大難題扔給老夫,和遼水岸邊楊二將建橋之事拋出來有何區別,動動嘴而已嘛.

其實問題很簡單,過河的橋要建的穩當些,不然上橋的人一晃都掉下去了,或者橋直接散了,那才叫個糟糕.

之外呢,就是橋面盡可能的寬一些,好容大軍通行,再有就是對面岸邊有人把守,造橋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像宇文愷就是栽倒在了這樣一個坑里,再也沒有爬出來,魂斷遼東.

何稠可不想落得宇文愷一樣的下場,好在時間還多,能讓他好好想想該怎麼辦,尤其是眼前這位漢王殿下並非是楊二那厮,很有些寬容的模樣.

當然了,你要是讓他因為橋梁之事在黃河岸邊損兵折將,碰個頭破血流,那回過頭來把他何稠埋了,也很正常.

所以何稠瞑目苦思,沒想橋梁怎麼建,先就想找個替死鬼出來,而不出預料的,云定興的模樣順勢就出現在了老家伙的腦海之中.

還別說人家因私廢公什麼的,這樣的技能是官員和貴族們所必備的素質,只有具備了如此心腸,和這樣的思維,才能走的更穩更遠,一般來說,一心為公的人早晚為他人所戮,這才是官場的鐵則.

李破這回是真不曉得老頭在走神,看其為難的樣子,倒也在他"預料"之中,沒等何稠自己開口,便笑著安慰道:"此事不急于一時,尚書回去細思便可,但大兵動時,工部要做好准備……"

看著何稠拱手聽令,這才加了一句,"有何良策,盡早報來,河邊駐守之人頗眾,讓他們先做起來才好."

其實以何稠之能,此時已有了些想法,只是他再沒多說什麼,因為大軍征戰,容不得半點疏忽,他確實要回去好好想想,再跟工部的人商量一下,才好報到李破面前.

老頭走的時候有點遺憾,說了這許多時候,卻不能顯出他的本事來,讓他有些難受,不得不說,這人年紀越老,越偏于自負,和當年遼水岸邊臨危受命的那個太府卿,左屯衛大將軍,銀青光祿大夫到底是不一樣了.

李破倒沒失望,叫何稠過來,一個是為了造橋之事,二來則是讓工部有所准備,今年這場硬仗,不論是面對潼關,還是那條大河,都讓工部顯得尤為重要.

說起來何稠來到晉陽已有兩年多光景,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不論是今年完工的倉水城,還是蒲坂之戰,再有渡河攻風陵渡口,軍中工匠都起到了顯著的作用.

可以說,何稠彌補了晉地軍旅不善攻城的短處,漸漸讓步軍發揮出了應有的戰力,都讓李破非常滿意.

此次動兵,有沒有意外之喜李破不知道,可他明白,今次一戰,關鍵之處在于戰略,同樣也在于工部的表現.

而接下來,自然也就輪到了戶部,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