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大政

現在天下的錢幣花樣可就多了,竇建德發的是夏五銖,一種比大業白錢還要粗糙易碎的銅錢,在河北,山東流行.

人們不太愛用,用的最多的竟然還是前隋的開皇五銖錢,說真的,若是楊堅沒生下楊廣這麼一個兒子,應該足以與任何開國明君相提並論而無絲毫遜色.

蕭銑那邊就比竇建德聰明多了,畢竟那里聚集了很多治政的人才.

他們把大業白錢收集起來重新熔制成開皇五銖,質量上肯定差了不少,可式樣上卻與開皇五銖無異,于是南邊的人被糊弄著用了起來.

別說,還真比重新發錢要省時省力的多,成本也是極低,只是今年冬天,蕭銑覺的天下群雄都要臣服在他面前了,于是鼓搗著開始弄他的梁五銖了.

至于其他諸侯,都沒有發行新錢的興趣以及那個實力,很多地方在此時都開始以物易物的進行交易,可見戰爭讓經濟產生了非常大的倒退.

晉地的小銅錢是何稠親自監制,費時兩三年才制成的新錢,樣式簡單,質地堅韌,不易磨損破壞,比五銖錢稍小一些,輕了一半左右,十進制的簡單換算關系也讓它更加容易得到人們的認可.

這是晉地在李破治理下群策群力的一個典型表現,出現了一種比開皇五銖更容易流通,也更好用的制式錢幣.

之外還有"晉銀",一種和銅錢差不多的銀幣,在中原地區同樣是一種頗為新穎的創新之舉,甚至在長遠看來,為金銀進入流通環節提供了條件.

這個議題在各省已經議論了一段時間,爭議比設立折沖府要小的多,各省的官員們都很喜歡這種開元通寶小銅錢.

而李破的意思很明確,和竇建德,蕭銑都不一樣,在發行新錢的同時大規模召回舊錢,讓新錢盡快完全取代舊錢的地位.

所謂錢能通神,統一的幣制,和統一的文字一樣,都是取得正統性的一部分,人們只要認同了新錢,差不多也就認可了這個政權的合法性.

這一點在晉地的地面上表現的尤為明顯,想來在關西也是如此,比如出身關西的官員們對新錢沒多少抵觸,就是一個很好的開頭.

此時有事晚來的楊恭仁和王澤兩人也已就座,不管是設立折沖府,還是發行新錢都和他們關系不大,只是參與朝廷大政是他們為官生涯的一部分而已.

錢幣上大家說的不多,因為沒什麼爭議,只戶部尚書蘇亶為此做了一番比較詳細的宣講,大概就是科普一下這個錢幣的制作過程,以及它的優缺點.

新錢的缺點不多,最大的一個就是他和五銖錢在重量上相差太多,也許會讓人們擔心它不夠分量,讓自己吃了虧等等.

于是在如何兌換五銖錢的方面也產生了一些困難,所以現實也逼著新錢發行之後,必須將舊錢都收回來,不然錢幣流通上會遇到很多麻煩.

這些缺點和困難都還在接受范圍之內,所以等蘇亶說完,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很快就達成了一致意見,准備明年春天,天氣暖和一些之後立即頒下詔令,開始和晉地一樣發行新錢.


接下來還有關于田賦的改革,律法上的一些改動,以及一些人事任命,耗費了一天的時間,一個個議題或通過或重新發回各省商討,由于人到的比較齊整,所以議題一個接著一個,讓這次小朝會上的眾人過的非常充實.

同時這也是冬天里第一場重要的朝會,差不多就是對于今年政軍兩事的總結以及對來年該做什麼的議論和商討.

王澤修訂隋律,將收取貴族田賦的標准納入到了律法當中,這次也明確的提了出來,這種舉措在承平時節幾乎不可能通過,這觸動了貴族群體最根本的利益.

可現在就充滿了無奈的意味,皇帝告訴大家要共度時艱,等天下太平了咱們再改嘛,現在大家都出了力,天下一統之後,難道朕會忘記你們的功勞嗎?

如果現在諸人都惦記這點小利,那還能指望你們什麼呢?

百姓餓了肚子要造反,逃亡,府兵們餓了肚子不願為你去征戰,甚至和百姓一樣揭竿而起,這都是不久前發生過,或者說是正在發生的事情,難道說還不夠讓人警醒嗎?

大概意思就是特殊時期特殊對待,等到天下太平的時候,再來議論修改一下嘛,充滿了溫水煮青蛙的意圖.

在晉地施行起來阻力並不算大,關西嘛,門閥勢力要多一些,可是否會受到極大的阻力還不很清楚.

在這種小朝會上也看不出什麼,在冬天里提出來,就是想讓眾人有個消化的時間,各省一討論,等消息傳開,就能曉得輕重了.

李破不怎麼擔心,和之前在折沖府中設學堂一樣,都是有阻力也必須推行下去的項目,在人口大減的今日,若在貴族身上還不能收取一定的稅賦,那日子也就不用過了.

這些還都是開胃菜,等到合適的時機,開科取士才是重頭戲.

晚間李破也沒有放臣下們離開,將留守京師的幾位大將軍也請了過來,在兩儀殿擺下宴席,招待這些重臣們.

好在李破治下沒有賀若弼,劉文靜那樣的大嘴巴,更沒有什麼太子,秦王之爭,官位缺職也很多,不需眾人爭搶,所以宴上眾人談談說說,一派君臣融洽的景象.

眾人更是挨個的來拍馬屁,用詞講究,花樣翻新,哄的李破很是高興,加之宮里的菜肴越做越和他口味,于是也就多飲了幾杯.

茶為滌煩子,酒是忘憂君,這是李破新長的見識,不過你想做個祛煩忘憂之人,並不是喝茶飲酒就能夠做到的.

這次宴飲的都是他治下最頂尖的那群人,即便他是皇帝也斷不敢縱情肆意,說話時都得在腦海中先轉上三圈再出口.

皇帝都是如此,遑論臣下了,所以飲酒都很節制,談論朝野趣事的多,說正經事的少,時間稍微長一些,各人的性格,才情,思維是否敏捷,智商是否在線等等就都分出了層次.

那滔滔不絕,顧盼飛揚的不一定有多高明,那沉默寡言,神情陰郁的也不一樣有多少城府……


李破笑看眾人,眾人也在時刻觀察著皇帝,這就是宮中宴飲重臣的節奏,誰若掉以輕心,異日身首異處的時候你也別埋怨.

像李淵辦的百獸宴就不同了,那是君王為了愉悅自己而設下的宴席,其間宴請的人物都是京師"名人",嚴肅性上沒法跟李破這里相比.

李淵是正經的貴族出身,喜歡享受,當了幾年皇帝,還是不改初衷,在天下紛亂的今日,多少有些不合時宜.

冬夜來臨的快,吃吃喝喝,沒有歌舞相伴,頗有些無趣.

可你要問參會之人是否這麼想,那一定會得到否定的回答,大家都很想多參與幾次,因為這位皇帝勤于政務,好像很少與臣下相會,那麼來宮中參與宴席的機會也就會顯得越來越珍貴.

在宮門落鎖之前,眾人紛紛辭別而出,李破也有些累了,晃晃悠悠的奔清甯宮尋婆娘說話去了.

這樣的小朝會一連開了三天,大致上將明年要做的大事都梳理了出來,皇帝案前的奏折一下就多了起來.

臣下們都想趁這個機會多多進言,如果能拿到這次小朝會上來討論那就最好不過,因為那也就證明你上奏的事情非常重要,而且皇帝和同僚們大多認為可行.

而朝臣們的功勞就在其中,和軍功不太一樣,沒那麼明確,可日積月累下來,就是你為政的資曆了.

哪一天你升遷了,成了宰相了,回頭望去,你上奏的每一件事情,都不是徒耗工夫,皇帝會看在眼里,同僚們同樣會看在眼中.

忙了幾天,李破終于稍稍輕松了下來,冬天里皇帝過的要比之前好的多,沒什麼急著要辦的事情.

蜀中戰事進展還算順利,因為沒有像姜維那樣的名將屯兵在側,得去專門對付他,所以張倫和宇文鑊兩部成功彙合于綿谷,正在准備進攻劍門.

蜀中郡縣的抵抗並不激烈,也沒有遇到大軍決戰的情形,只是天氣和道路太糟糕了,只這一路行軍,就讓張倫部吃盡了苦頭.

雖然一路上沒有遇到激烈的戰事,可經曆了無數次騷擾,給張倫以及部下的將領們一個很不好的印象,蜀中的人們已經窮瘋了,眼見大軍路過,也要下山來搶奪,讓人煩不勝煩.

于是李靖的作用便凸顯了出來,正是他建議在入蜀之前准備充足再行起兵,讓大軍的損失變得可以承受,不然的話,很可能此次入蜀就將成為一次失敗的教訓了.

宇文鑊部也並沒有在漢中停留,只留下了五千人馬,令各部降軍配合他們對周圍郡縣進行清理,並打通前往隴右的道路,然後率大軍主力輕取百牢關,南下綿谷,與筋疲力盡的張倫部彙合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