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頑強巨獸

在14日,依然由艦隊與艦載航空兵擔綱.

不過,這次換了個位置.

艦隊官兵到"狹夷"號上去,操作高射炮"攔截"來襲的"敵機".

為了逼真,還使用了遙控無人靶機來模仿敵機.

簡單的說,就是讓艦隊官兵用"狹夷"號的高射炮,攔截飛來的靶機,檢驗該艦的防空作戰效率.

此外,也是為了找到有效的攻擊戰術.

這麼安排,其實跟紐蘭海軍有關.

按六局提供的情報,紐蘭聯邦的設計師與工程師參與了"狹夷"號的設計建造,而且狹夷海軍已經把"狹夷"號的設計圖紙交給紐蘭海軍,還派遣設計人員前往紐蘭聯邦,或許會參與紐蘭海軍新式戰列艦的設計建造工作,可能會把"狹夷"號上面一些有價值的,比如說集中部署高射炮的設計方式利用起來.

要說,紐蘭海軍還沒有快速戰列艦呢,更別說使用快速戰列艦的經驗.

等"北卡"級建成服役,紐蘭海軍首先得解決使用快速戰列艦的戰術,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從狹夷海軍取經.

據此推斷,紐蘭快速戰列艦在防空火力配置上,會傾向于狹夷快速戰列艦,而且會更加強大.比如像帝國海軍一樣,采用40毫米機關炮增強中近程的火力密度,用20毫米機關炮取代高射機槍.

正是如此,才需要借助"狹夷"號尋找有效的攻擊戰術.

耽擱一天,其實是需要一天時間,讓造船廠的工人堵上被航空魚雷與航空炸彈弄出來的窟窿.

到15日,第二個主角到來.

沒錯,就是"旭海"號.

幾天之前,"旭海"號還在浦州造船廠里維修.

為了參與測試,不但暫停了維修工作,還特別為一門主炮換上新炮管,並且帶上所有型號的400毫米炮彈.

"旭海"號的任務,就是測試400毫米炮彈的威力.

這項測試持續了足足半個月.

主要就是,每次命中之後都要停下來,安排技術人員到"狹夷"號上測繪,把炸開的窟窿堵上後,再重新開始.

關鍵還有,要測試的炮彈太多了.

鬧到最後,連"魯河"號都來湊熱鬧,順帶測試了350毫米炮彈.

第41特混艦隊在15日離開測試海域,白止戰與趙禹也在當天搭乘巡邏機回國,所以兩人是在事後知道的測試結果.

跟之前理論計算結果差不多.

"狹夷"號是空有6萬噸的艦體,防護能力比"旭海"級稍微好一點,也就只是好一點而已.

老式的400毫米穿甲彈,質量950千克的輕彈,對"狹夷"號的威脅微乎其微,要在大概7000米的距離上才有50%的機會擊穿"狹夷"號的主裝甲帶,對炮塔與司令塔,等重點防護部位,縮短到5000米都未必能擊穿.在交戰距離擴大,進入曲射交戰階段後,輕彈沒辦法擊穿"狹夷"號的水平裝甲.

新式的400毫米穿甲彈,即1080千克的重彈,在8千米到17千米的區域內,均能夠擊穿"狹夷"號的裝甲.即便在交戰距離擴大到20千米的時候,都有30%的概率擊穿水平裝甲.

關鍵是最新式的穿甲彈,重達1280千克的超重彈.

這種在戰後才正式定型投產,還沒配發給艦隊的新式穿甲彈,幾乎能夠在全射程范圍內打穿"狹夷"號的裝甲.

關鍵就是,平射時的穿甲性能都非常強悍!

只不過有一個前提條件:用99型55倍徑400毫米艦炮.


根據海軍後來做的研究,還跟制造炮彈的材料有關.

這個發現,讓帝國海軍開始探索用超硬金屬制造穿甲彈的可能行,並投資開發生產與加工超硬合金的工藝.要不然,帝國海軍也不可能率先開始用鎢合金制造穿甲彈,在戰爭後期還用來制造航空穿甲彈.

至于350毫米炮彈,哪怕是650千克的新式穿甲彈,對"狹夷"號也沒有威脅,幾乎在全射程內都無法打穿其裝甲.

當然,這並沒讓人感到意外.

這個結果,等于把所有老式戰列艦打入了冷宮,就連"龍興"級都不例外.

"龍興"級的400毫米艦炮,受到藥室容積的限制,無法使用超重彈,甚至沒辦法把重彈的威力全部發揮出來.因為無法利用現有炮塔安裝99式400毫米艦炮,而更換炮塔不但成本高昂,還非常麻煩,得占用船塢,所以從戰時效費比的角度來看,"龍興"級連改造價值都沒有.

結果就是,好不容易從澄江港里打撈起來,修複了的老式戰列艦,在大戰期間全都成為了支援登陸部隊作戰的炮艦.

拿"狹夷"號當靶子的測試還沒有結束.

後來,在排出艦體里的海水,堵住被炮彈炸出來的窟窿,拖到深水海域後,進行了最後一輪測試.

在最後一輪測試中,有兩個主角,輕巡洋艦與潛艇.

使用的全都是重型魚雷.

這次測試,變相證明了由申普與朱華聖提出的戰術的正確性.

當時,是先由一艘潛艇,朝"狹夷"號的左舷齊射6條重型魚雷,並全部命中,導致左側艙室進水數千噸,左傾接近20度.

如果是一艘已經建成的戰艦,恐怕已經傾覆沉沒了.

接著,由一艘輕巡洋艦,朝其右舷發射了4條重型魚雷,同樣是全部命中.

結果,"狹夷"號不但沒有沉沒,還因為右舷艙室進水,把傾斜給扳正了,准確說是把左傾減少到了6度.

在挨了10條重型魚雷之後,"狹夷"號依然頑強的漂浮在海面上!

到第二天,在完成了全部的測繪工作之後,才由輕巡洋艦用4條魚雷將其擊沉.

其實,在最後的魚雷攻擊中,帝國海軍還測試了磁近炸引信.

可惜的是,因為試制的引信沒能正常工作,所以沒有獲得有效的測試結果.

在第三次挨了重型魚雷之後,"狹夷"號都還在海面上掙紮了差不多半個小時.

直到艦尾完全沉沒,把艦首抬離海面,由于巨大的自重使艦體從中間折斷,才迅速沉到海底.

這也證明,巨大的艦體本身就是生存力的保證.

當然,這也變相證明了建造大型航母的必要性,采用薄裝甲與小分艙,同樣能夠提高航母的生存能力.

通過這次測試,排除了所有針對大型航母的質疑聲.

從此開始,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帝國海軍的航母越造越大.

當然,這一系列實彈測試都是秘密進行的,要不然也不會安排在旭海進行.

在對外宣稱上,"狹夷"號被當成廢鋼鐵賣給了高巨王國的拆船企業.

其實,送去拆掉的是"狹夷"號的姊妹艦,在長泣遭到破壞的二號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