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新三件

在過去幾個月,變化最大的是艦載航空兵.

去年年底,第41特混艦隊在完成實彈測試後,留在旭海的主要任務,就是讓艦載航空兵完成換裝之後的適應訓練.

關鍵還有,3種主力艦載機全部更換!

要說,變化最小的其實是艦載戰斗機,更換的只是最新批次,把之前裝備的"哮天"移交給二線部隊.

與前面前三個批次的"哮天"比,第四批次的"哮天"更換了發動機.

整個大戰期間,不管艦載機,還是陸航的作戰飛機,在改進時首先考慮的都是更換功率更大的發動機.

原因也很簡單,提高發動機的輸出功率是提高飛行性能的最簡單辦法.

采用最大輸出功率達到1800馬力,緊急輸出功率能達到2000馬力的新式發動機,第四批次"哮天"的最快飛行速度超過了每小時575千米,為大戰爆發後,飛得最快的艦載戰斗機.

此外,其他飛行性能也得到明顯提升.

最顯著的就是爬升速度.

以緊急狀態起飛時,爬升到6000米高度所需時間,由8分鍾縮短到了6分鍾,遠遠超過其他艦載戰斗機.

要在大約2年之後,"哮天"的這個爬升速度記錄,才會被F6F超過.

當然,在那個時候,帝國海軍的主力艦載戰斗機已經不是"哮天"了.

相對而言,其他方面的改進較為有限.

要說的話,也就是使用了功率更大的語音電台,工作距離提高到250千米,具備有限的編隊指揮能力.

此外,"哮天"的多用途性能得到了加強.

在通常情況下,第四批次"哮天"的載彈量提高到了1000千克,不但遠超之前所有艦載戰斗機,還比"黃蜂"的早期型高一倍.雖然第四批次"哮天"在出廠的時候沒有針對對地打擊做專門強化,但是在服役之後,部隊官兵在第四批次"哮天"的翼下安裝了8個火箭彈外掛點.

靠優秀的起降性能,"哮天"是大戰期間使用最為廣泛的艦載機.

與戰斗機相比,魚雷攻擊機與俯沖轟炸機,就不是新批次那麼簡單了,全都換成了最新型號.

取代"黃蜂"的是輕轟-4型"朱雀"俯沖轟炸機.

嚴格的說,"朱雀"是第一種在大戰爆發之後完成設計,與開始量產的艦載機.

雖然早在大戰爆發之前就已立項,而且完成了前期招標,但是直到去年的第二季度,也就是4月,這種新式俯沖轟炸機的設計工作才全部完成,並且通過了海軍驗收,在當月獲得海軍訂單.

此外,"朱雀"是第一種專用艦載俯沖轟炸機.

陸航也參加了前期研制,只是在進入正式采購階段之前,打了退堂鼓,轉而采購另外一種俯沖轟炸機.

有趣的是,陸航選中的"獵鷹"俯沖轟炸機其實在海軍的招標中,因為太笨重而敗下陣來的"魚鷹".關鍵是,陸航後來對這種俯沖轟炸機也不夠滿意,只采購了幾百架,並且很快淘汰給二線部隊.

陸航一直沒有采購"朱雀",主要是面子問題.

要說的話,"朱雀"跟"黃蜂"相比,有點像"哮天"跟"台風"的對比.

雖然單論性能,"黃蜂"在大戰初期的俯沖轟炸機當中,並不算糟糕,後期型已經算得上非常強悍了,各方面都超過了99艦爆與SBD.從戰果來看,"黃蜂"是帝國海軍在戰爭初期的頭號功臣.但是到戰爭中期,特別是隨著交戰范圍擴大,"黃蜂"固有的缺點也被迅速放大.

比如,速度慢,航程短,載彈量低等.


要說,"朱雀"的性能優勢,也就體現在這幾點上,特別是航程.

"朱雀"可是帝國海軍第一種最大航程超過2500千米,掛上500千克炸彈後,作戰半徑能達到750千米的艦載機.

正是如此,"朱雀"還是帝國海軍第一種被選為偵察機的俯沖轟炸機.

取代"飛魚"的是輕攻-4型"霹靂"魚雷攻擊機.

如果說"朱雀"是大放異彩的話,那麼"霹靂"就顯得很平淡無奇了.

跟"飛魚"相,"霹靂"在主要性能上的最大提升,只是把最快飛行速度提高到每小時475千米,對海作戰半徑到達了700千米.在其他方面,比如爬升率,巡航飛行速度與敏捷性都沒有多大提升.

當然,肯定更加的結實,也意味著更加的笨重.

要說,這也沒什麼好奇怪的.

在三種艦載機當中,魚雷攻擊機的載彈量最大,而且攻擊階段需要在超低空以最快速度飛行,對機身結構強度要求最高,往往還要多一名乘員,所以使用相同的材料制造機體,魚雷攻擊機最為笨重,如果用相同的發動機,或者是技術水平相當的發動機,飛行速度也肯定最慢.

正是如此,面對"魚雷機陷阱"的不止是帝國海軍,而是所有列強的海軍.

只是在制海作戰中,魚雷攻擊機又是不可或缺的艦載機.

梁夏海軍與紐蘭海軍都在加緊建造後條約型戰列艦,而實彈測試證明,魚雷是對付戰列艦的頭號利器.

更加要命的是,後條約型戰列艦,無一例外的把多出的噸位主要用來增加防護.

隨著艦載航空兵迅速的發展壯大,相對傳統的威脅,也就是大口徑穿甲彈,艦載機投下的魚雷與炸彈更有威脅.

結果就是,從條約時代開始,列強格外重視戰列艦的水平防護與水下防護.

到後條約時代,水平防護基本到了天花板,重點加強的就是水下防護!

如此一來,就得增加魚雷的威力,也就是加大戰雷頭裝藥量.

此外,隨著戰艦的防空火力增強,肯定要通過提高魚雷射程來增強魚雷攻擊機的戰斗生存率.

這些要求,都導致航空魚雷往大型化方向發展.

結果就是,要想提高魚雷攻擊機的載彈量,因為不可能無限制的擴大機體,所以只能降低或犧牲其他性能.

正是如此,帝國海軍才沒有對魚雷攻擊機的性能提出太多過分的要求.

在總體上,魚雷攻擊機的基本飛行性能依然是遠遠比不上俯沖轟炸機.

為此,艦載航空兵針對魚雷攻擊機存在的缺陷,對攻擊戰術做了調整.

現在,所有的指揮官都轉飛"朱雀",而且在常用攻擊戰術當中,魚雷攻擊機被放在最後面.

這麼安排,主要就是為了避開防空戰斗機.

當然,海軍也不是完全沒有要求.

對魚雷攻擊機來說,最大的要求就是航程與載彈量,這也是"霹靂"相對于"飛魚"提高幅度最為明顯的地方.

從這個角度看,"霹靂"算得上優秀的魚雷攻擊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