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盟友的價值

要說的話,能不能徹底打敗紐蘭聯邦,一直就是帝國高層在"能否取得全面勝利"這個問題上的主要分歧.

這個問題,也是帝國內部矛盾的主要誘因.

前面已經提到,徹底打敗紐蘭聯邦的難度實在是太大了.

在大戰爆發前,特別是大蕭條到來後,帝國高層每年都組織陸軍與海軍進行戰略級別的兵棋推演,其實就是想找到一條萬全之策,依靠有限的投入,在有限的時間內徹底擊敗紐蘭聯邦.

雖然推演的結果都是八九不離十,但是這些推演對帝國的總體戰略產生了巨大,而且是決定性的影響.

最有代表性的,是讓帝國高層加強了跟迢曼帝國的往來,再一次把迢曼帝國當成不可或缺的盟友.

原因也很簡單,在孤軍奮戰的情況下,就算帝國能夠取得最後的勝利,甚至通過軍事占領來吞並紐蘭聯邦,也會付出極為慘重的代價,完全是得不償失,並且因此喪失稱霸全球的機會.

在一次推演中,帝國甚至因為對紐蘭聯邦實施軍事占領爆發內亂,最終在大規模內戰中分崩離析.

雖然只是推演,但是絕不是危言聳聽.

付出巨大代價,去打一場就算贏了都毫無意義,更別說有好處可撈的戰爭,帝國的軍民肯定不會答應.

顯然,有盟友的話,就不一樣了.

更加重要的是,如果能夠同時從兩個方向,甚至是三個方向發動進攻,攻打紐蘭本土的難度就會降低許多.

按照推演,在某些情況之下,甚至能夠逼迫紐蘭聯邦無條件投降.

只是,不管怎麼打,關鍵都在迢曼帝國那.

放眼全球,能夠跟梁夏帝國合作,而且實力足夠強大的,也就只剩下迢曼帝國.

此外,在迢曼帝國取得西大陸的霸權之後,也就能從夕落洋東岸出發,借助布蘭王國與雪島,以及其他的島嶼為跳板進軍孤大陸,攻打紐蘭聯邦東海岸地區,比如進行大規模戰略轟炸.

至于兵力,顯然不是太大的問題.

以迢曼帝國的實力,在掃蕩了西大陸,擊敗洛克共和國,駱沙聯邦與布蘭王國等實力強大的夙敵之後,完全能夠動員1000萬左右的兵力攻打紐蘭聯邦.如果像羅利王國與斯班王國這樣的仆從國足夠的給力,哪怕只負責後勤保障,也能讓迢曼帝國把更多的兵力用于正面進攻.

至于迢曼帝國所欠缺的東西,比如投送兵力與運送物資的戰艦與貨輪,梁夏帝國都能夠提供.

此外,在戰勝布蘭王國之後,不但能控制布蘭王國的造船廠,後續還能奪得布蘭王國的艦隊.

這樣一來,迢曼帝國或許能獨當一面.

除此之外,迢曼帝國在孤大陸地區的影響力也有十分巨大的價值.

迢曼帝國跟紐蘭聯邦南面的墨西哥一直保持著良好關系,或許能夠說服墨西哥參戰.

要說的話,在拉丁語系的西方國家中,迢曼帝國的影響力遠遠超過了梁夏帝國,具有不可取代的價值.

打到現在,讓羅利王國與忒爾共和國等實力不算太弱的國家參戰,幾乎都是迢曼帝國的功勞.

如果能夠讓墨西哥參戰,也就等于開辟了第三條針對紐蘭聯邦的戰線.

關鍵還有,墨西哥也是兩洋國家,因此帝國軍隊可以在墨西哥西海岸登陸,避免了強攻紐蘭本土.


如果能夠在墨西哥上岸,再北上攻打紐蘭本土,作戰難度會降低許多.

當然,還有墨西哥的港口與機場.

總而言之,真要能夠說服墨西哥的話,那也肯定是迢曼帝國,而不是梁夏帝國.

此外,斯班王國在南孤大陸仍然有一些影響力,至少能夠提供一定的幫助.

比如同樣在紐蘭的南面,跟佛羅里達半島隔海相望的古巴島,哪怕早已經不是斯班王國的殖民地,說的也是斯班語.

其實,即便在紐蘭聯邦,特別是南部地區,就有不少來自南孤大陸的移民.

說服斯班王國參戰,在遠征孤大陸的戰爭中發揮積極作用的,同樣得依靠迢曼帝國.

正是如此,帝國才一直跟迢曼帝國保持著良好關系,並且再次跟迢曼帝國結盟.

此外,帝國在此之前實施的戰略,比如在穩住東望洋的戰局之後,通過強攻基布要塞進軍陸心海,以及在開戰之後,頂著巨大的壓力派遣遠征航空兵大隊去迢曼帝國作戰,無條件的為迢曼海軍提供援助等等,無一例外的都與戰略目的有關,讓迢曼帝國在夕落洋方向上有更大作為.

換個角度來看,這也是在為自己服務.

有趣的是,在大戰爆發之前,准確說是在上次大戰結束之後的那幾年,帝國上下都沒有想過要再次跟迢曼帝國結盟.

按當時的觀點,協約集團在上次大戰中戰敗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迢曼帝國在錯誤的時間做了錯誤的事情.

其中,最嚴重的錯誤就是讓紐蘭聯邦放棄中立,以同盟集團成員身份參戰.

用當時的話說,如果紐蘭聯邦再晚幾個月參戰,協約集團就能夠打敗駱沙帝國與洛克共和國,並贏得全面勝利.

當然,這些都是馬後炮.

現在這個局面,迢曼帝國在夕落洋上對紐蘭聯邦構成的威脅越大,帝國在東望洋上遇到的阻力就越小.

其實,相關的影響早已顯現出來.

為了支援布蘭王國,也為了削弱迢曼帝國,紐蘭聯邦在參戰之前,就以志願方式向布蘭王國派遣了大批飛行員,此後打著租借的旗號,向布蘭王國輸出了數千架作戰飛機,僅重型轟炸機就超過4000架,還援助了大批主要用來制造作戰飛機的物資,包括被當成戰略物資的電解鋁.

如果沒有紐蘭聯邦,布蘭王國早就被迢曼帝國干趴下了.

可問題是,正是不斷為布蘭王國輸血,加上後來的駱沙聯邦,讓紐蘭聯邦無法在其他方向上投入足夠多的力量.

最典型的,也就是戰略轟炸.

說得直接一點,如果沒有向布蘭王國部署幾千架轟炸機,在對迢曼帝國進行戰略轟炸的行動當中損失數千架轟炸機,而是把這些轟炸機部署在奧洲,或者其他方向上,比如投降之前的狹夷皇國,戰局肯定不是現在的樣子.

提前一年動用轟炸機向獅泉海峽布雷,就算無法徹底的封鎖海峽,也肯定能夠癱瘓這條海峽,讓帝國海軍花費更多的時間攻占獅泉城,然後就必須推遲攻打中轉島的行動,或者是暫時放棄進軍波沙灣的計劃.

這些都說明了迢曼帝國的重要性.

只是,並不是說有了迢曼帝國的支持,就一定能夠取得最終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