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國運

第一百九十七章國運

直接面對敵國的軍區,將領最起碼也要有極大的自主權,這是常識.

李侍郎見他頗為不悅,便做罷了,想來齊楚浙黨與勳貴之間,正是關系極佳的時期,不會因此而心生齟齬.參戰將官都提拔重用了,只落下了毛文龍一人,這也是馬城有意為之,上表請功的時候單單忘了他,也有些禦下的手段在里面.果然不出兩日,毛文龍就忍不住了,在外面求見.

馬城欣然將他請進大營,落座,要看看他會怎麼說.

毛文龍果然是個不會做人的,憤然道:"總鎮大人既不用標下,便請賜戰馬五百匹,軍械若干,標下自取雙城去."

馬城一笑,這就是個刺兒頭,與同僚合不來,和上司找別扭,部隊里也不缺這樣的人,又臭又硬的頑固派,總而言之就是不合群,耍性格.

遞一碗魚羹過去,毛文龍惶恐道:"標下無禮,敢問總鎮大人意欲何為."

馬城不理,只平靜道:"你曾多次深入朝鮮,以你之見,朝鮮如何."

毛文龍錯愕,也小心謹慎起來,良久方忐忑道:"太祖欽定朝鮮為不征之國,總鎮大人何意?"

馬城平靜道:"你若不願,便不必答了."

毛文龍扭捏了良久,方豁出去了:"朝鮮君臣,皆反複無常小人爾,昔遼沈大戰,標下領兵至義州,本欲聯合義州朝鮮屯軍馳援遼陽,卻被朝鮮大小道員百般敷衍,逼的末將無處可去,只得輾轉流落荒島."

馬城一笑,終于肯定這個刺兒頭,是個極端的民族主義者,難怪此人與東林黨格格不入了.

稍一沉吟,便正色道:"本鎮給你五百兵,一千匹馬,軍械糧草充足,你可敢去占據義州."

毛文龍木然道:"大人何意,義州,如今不是在建虜手中麼."

馬城不悅道:"你不敢去?"

毛文龍沉吟良久,方咬牙道:"標下領命!"

馬城方笑著提點道:"義州多山,建虜兵力入不敷出,不會來管你這幾百人,機靈點吧,打不過不能逃麼."

毛文龍心思逐漸活絡起來,又忐忑道:"只是義州往南便是朝鮮,朝鮮若降,標下怕是難以立足,若朝鮮人不從又如何."

馬城冷然道:"你手中的刀子是紙糊的麼."

毛文龍先是錯愕,然後大喜:"標下懂了,不從便殺到他從!"

馬城不悅:"這是你說的,本鎮可未曾說過."

毛文龍已經呵呵笑了起來,會意道:"標下失言,想那義州除了朝鮮人,有七成是漢民,標下此去當大有可為."

馬城端茶送客,毛文龍知機告退,心領神會的挑選新兵去了,總要挑一些意志堅定殺過人的.

四下無人,馬城臉色越發陰沉,良久方起身離去.

翌日,于房中擺宴,款待欽差.

李侍郎在島上將養了些時日,臉色紅潤,極喜愛這島上出產的魚蝦,倒有些樂不思蜀了.

杯酒下肚,李侍郎沉吟道:"這幾日士卒日夜操練,馬總鎮是要登岸攻襲麼."


馬城笑道:"正要攻取雙城."

李侍郎拍桌贊道:"壯哉,極好!"

馬城又勸了幾杯酒,才問起錦州甯遠戰事,這位欽差大人來了島上便一字不提,立知不妙.

果然李侍郎苦笑答道:"聖上千般叮囑不可泄露天機,就是怕墮了將士們的士氣,錦甯大敗,損兵折將,建奴大軍十萬正圍攻錦州,已然圍城一月有余."

馬城心中一沉,又問道:"開原如何."

李侍郎安撫道:"少將軍放寬心,開原無恙."

馬城才松了口氣,明知必敗仍無名火起,錦甯出兵是為援朝,如今朝鮮毫無抵抗就降了,建奴也退了,大明兩萬精銳卻全軍覆沒了,錦州城只有五千兵,被十萬建奴日夜圍攻,這打的是什麼爛仗,荒謬之極,轉頭就被不征之國賣了個干干淨淨.

李侍郎也沮喪道:"如今聖上已調集大軍,救援錦州,死守山海關."

馬城木然問道:"何人為帥."

李侍郎打起精神道:"帝師孫公,當朝尚書."

馬城一滯,不出預料自然是孫承宗領軍,天子對這位老師是極信重的,生死存亡,終將統兵大權交給了最信任的老師.

李侍郎振奮起來,期待道:"尚書大人是知兵的,如今九邊,山東,直隸之兵云集關內,二十萬眾,兩倍于奴,解圍錦州當不在話下."

馬城不置可否,錦甯防線先天不足,換誰領兵都是必敗之局,從山海關到錦州三百里山路,便是援錦大軍覆滅之地.以明軍現有的戰斗力,換成自己領兵也是必敗,錦州外圍是天然的打援戰場,沒有比這更致命的了.仗越打越大,越朝著失控的方向發展,若孫承宗再敗,則建虜入關已成定局.

十萬大軍,或攻破山海關,或從錦州翻山越嶺,抄近路去科爾沁草原入關.

長江以北,盡在建虜兵鋒鐵蹄之下,天文數字的財富,幾十萬百姓被擄掠,勢大再不可制.雖然絕望仍是書信一封,寫給孫承宗,只委婉提醒山海關至錦州,三百里糧道該如何維持,錦州多山,若大軍中伏又該如何.與孫承宗有過一面之緣,知此人也是極頑固的,只是委婉的提出疑問,如此而已.

又上書一封謝恩,請天子早做准備,在京畿一帶布防備戰.

送走欽差李侍郎,馬城在房中枯坐一夜,終究還是不能坐視,暫時停止建設東江鎮,鐵騎登岸一路直搗黃龍,逼迫建奴自錦州城下撤圍.又一封密信送去山海關,交孫老大人親啟,請尚書大人多謝耐心,鐵騎從鎮江登岸取雙城,長驅直入攻擊沈陽,則錦州之圍立解,切記,切記.

此一封密信效果如何,還不可知,想來孫老大人會權衡利弊.

一鎮總兵,自是指揮不動當朝尚書,三軍主帥,只能盡人事,聽天命了.

備戰,整軍,三千騎兵,一萬新募步卒傾巢而出,只在皮島海域保留了完整的水師,此戰,馬城也孤注一擲了.

兩日後,清晨.

馬城身披寬大的棉甲,站在船頭高處,狠聲訓斥道:"此為國運之戰,如勝,則我等名留青史,若敗,則皇明立國兩百四十載,盡喪我等之手,當如何!"

"萬勝,萬勝,萬勝!"

"殺奴,殺奴,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