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對策

"主公,公達先生如今便住在了文卿先生府中."李儒將手中的工作做完,提了一嘴荀攸的事情.

陳默對荀攸上心也不是什麼秘密.

"知道了,如往常一般便好,莫要安排人跟蹤或是監禁."陳默點點頭,隨即囑咐了一句,是個人都不想要被監視,更何況荀攸這樣的人才,看得太緊,反而會讓荀攸反感,這幾天的接觸來看,荀攸對自己還是比較看好的,如果派人跟蹤,監視,說不定會適得其反.

"主公放心,在下知道."李儒點點頭,如今的陳默對人才還是有著足夠吸引力的,甚至朝中不少昔日反對陳默的公卿,如今都漸漸站到了陳默這邊,這可不只是陳默魅力的問題,也有利益相關,陳默對世家的態度一直是保持拉攏的同時進行限制,但這限制的同時也會給另外一些好處補償,逐漸將這些世家捆在自己這里,成為自己的支持者.

再加上陳默如今的勢力已足以跟袁紹比肩,自然也能吸引到更多世家的支持,荀氏應該也不會例外.

就李儒所知,荀家在曹操處有荀彧,在袁紹處有荀諶,陳默這邊雖然也有荀棐和荀表,但這兩人,在荀家的分量是比不上荀彧和荀諶的,而在陳默這邊的地位也比不上荀彧和荀諶在曹操和袁紹那里的地位.

以陳默如今的勢力,荀家至少也該有個足夠分量的人物在這里才對,荀攸來的恰到好處,未必沒有荀家的意思在其中.

當然,這些只是李儒的推測,是否真是如此,李儒也不敢確定,只是如今那些大家族都在做這樣的事情,李儒猜測荀家也會如此才對.

"入冬之後,伯甯送來一份書信,今年云中一帶匈奴人有些不老實,不過被郭缊給鎮壓了,這新任匈奴新任單于欒提呼廚泉文優可有了解?"陳默沒再管荀攸的事情,每年秋冬之季,就是匈奴,鮮卑最活躍的時候,不過匈奴盤踞在河套之地,水草豐茂,按理說,不該沒事找事才對,但最近匈奴人開始襲擾云中,陳默覺得有些不太對.

"呼廚泉乃于夫羅之弟,主公可有印象?"李儒點點頭回道.

"自然,當年這于夫羅在我麾下一段時間,後來被騸了,聽說還在天子身邊服侍過一段時間?"陳默點點頭,對他來說,于夫羅別看是南匈奴單于,但當時單于之位被奪,有家不能回的于夫羅也就是個小人物,跟當時的白波賊混在一起,最大的貢獻,恐怕也只是給陳默提供了一批悍不畏死的匈奴騎兵.

不過那批匈奴騎兵現在死的也沒幾個了.

"怎的?這呼廚泉要為其兄長報仇?"陳默挑眉道.

"是否報仇不知,不過據云中細作來報,最近兩年,南匈奴與拓跋鮮卑部往來密切,去歲于夫羅之子曾想率部寇掠關中,被華雄將軍擊退,華將軍一直追到美稷,奪回牛羊戰馬數萬之事,主公當記得吧?"李儒笑道.

陳默點點頭,去年華雄帶回來的牛羊戰馬數以萬計,算得上一場大勝.

"在那之後,呼廚泉不敢南下,便開始移居云中一帶,與拓跋部往來密切."李儒道.

"拓跋部在西部鮮卑之中,並不算太強."陳默去過云中,也了解過一些西部鮮卑的事情,現在西部鮮卑之中,勢力比較出眾的是沒鹿回部,族長乃竇氏,拓跋部跑到云中附近,顯然是有如匈奴一般,占據一塊土地休養生息的打算.


不過南匈奴能夠占據河套這麼多年,是當年漢庭將河套之地封給了南匈奴,而南匈奴也是內附進來的,可不是打進來的,這拓跋鮮卑難不成還想強搶漢家疆土不成?

"派人弄清楚他們要做什麼."陳默皺眉道,匈奴也好,拓跋部也罷,陳默是不怎麼在意,但若兩家聯起手來,就不得不重視了:"鮮卑那邊,最好設法挑撥其內斗."

打仗紀律松散,戰力也堪憂,但這些草原民族擅騎射,來去如風也讓人很頭疼,想了想,陳默又道:"派人告訴那欒提呼廚泉,讓他回來吧,這河套之地是大漢封給他們的,只要他們願意繼續做屬國,沒人會為難他們."

"主公是想……"李儒不確定的道.

"放近了打,太遠的話,太耗糧草,最好幫他們定居下來,若呼廚泉乖巧些,讓他修養,若他敢亂動,就換個單于."陳默扔下手中的筆,皺眉道.

如今陳默的主要精力放在羌人和馬騰,韓遂身上,就算真要對匈奴或是鮮卑動兵,也不可能有太大聲勢,最好能夠速戰速決,所以拉近一些,先安撫,真要動手也方便一些.

"喏!"李儒點點頭,這辦法的確不錯.

呼廚泉繼位單于不久,收拾上幾次,令他威望全失的話,匈奴對付起來就容易多了.

至于鮮卑那邊,陳默的確有些鞭長莫及,能夠挑動鮮卑內斗的話,短時間內,也沒辦法來這邊搗亂.

"可惜,能敗卻不能滅!"陳默有些遺憾,鮮卑,匈奴擊敗容易,但想要消滅卻幾乎不可能.

"此事也非主公一人所想."李儒寬慰道,從古至今,邊患一直都存在,不知多少人想要徹底滅絕胡人,強如秦始皇都未能將匈奴徹底根除,大漢四百年來,與匈奴,鮮卑的戰爭也不少,但最多也只是令其元氣大傷,匈奴衰敗,便有鮮卑崛起,就算現在把鮮卑也打的不行了,還會有其他民族崛起,大漢很難將草原也納入大漢的版圖,除非建更多的長城,把整個草原都給分割成一片片的,但這恐怕比滅絕胡人都難.

"不說這個."陳默點點頭道:"徐州局勢如何?"

"劉備已經開始嘗試與袁術結盟,只是具體能否結成尚未可知,不過孫策在得了護漢將軍之號後,已經開始籌備攻打吳郡,袁術派往江東的太守也盡被孫策架空,這孫郎確如主公所言,頗有手腕,待其一統江東之後,或許真能取代袁術."李儒感歎道.

到時候孫策與劉備聯手,曹操再想攻破徐州可就難了.

"曹操攻徐州,恐怕便是袁孫交手之時."陳默歎了口氣道:"劉備怕是守不住."

理想狀態自然便是劉備跟袁術聯手擋住曹操,但陳默很清楚,這點很難,若孫策跟袁術正式開戰,劉備是幫袁術還是幫孫策?或者他根本無暇插手,曹操肯定會趁此機會攻占徐州,到時候孫策取代袁術也好,或是袁術滅掉孫策也罷,都無力再跟占據了徐州的曹操作戰,到那時,中原三足鼎立的局勢就徹底穩了.


陳默便是有心插手,恐怕也阻止不了,曹操已經在陳留,許縣一帶駐軍,防的就是陳默出兵襲擾其後方,而陳默這邊,也要處理馬韓之事,只希望劉備能夠撐到陳默滅掉馬韓,到時候,陳默還能出兵陳留,颍川,牽制曹操,為劉備分散一些壓力,怕就怕劉備根本撐不到那時候,便要被曹操所滅.

"主公,若此時呂布能夠出兵襲擾汝南,或許比更有效一些."李儒躬身道.

呂布?

陳默聞言思索片刻後,點頭道:"這個倒是可以一試,不過……聽聞呂布在南陽四處招賢,招的如何了?"

"根據南陽細作來報,有不少勇武之士來投,其中有黃巾余黨."李儒笑道.

"也是,以溫侯之勇名,確實會吸引來不少武將,但……"陳默點點頭,有些好笑道:"我記得他是要招賢才對."

呂布的榜文陳默看過,意思很明確,是希望能夠招到有識之士相助,管理南陽才對.

"南陽士紳,怕是不願相投."李儒搖頭道,別說呂布如今實際上相當于一個南陽太守,就算當初董卓權傾朝野之時,也沒見什麼士人來投,依附董卓的,多半另有目的甚至直接就是想要接近董卓加以相害,曹操,王允皆是如此,陳默也是借董卓之勢為自己牟利,如今呂布招賢,能有人投才是怪事.

"但他若連後方都無人幫其料理,如何有能力出征曹操?"陳默搖頭歎道:"我來幫他一把!"

"主公欲派人相助?"李儒驚訝道.

"你願意去?"陳默反問.

"這……"李儒聞言默然,自然是不願意的,長安待著多舒服,他跟呂布可沒多少交情,就算有,呂布是塊什麼料李儒很清楚,打仗還行,但若為主公,這人並不適合,哪怕暫時輔佐,李儒也不是太願意.

"你與呂布怎樣說也同朝為官,你都不願,何況他人?"陳默搖了搖頭道,陳默身邊能夠獨當一面的謀士,就這麼幾個,賈詡,李儒,徐庶,滿寵,哪個放出去都不舍得,荀攸現在都沒投效呢,就讓人家去呂布那里,這等于是把荀攸往門外推,沒這麼做事的.

"那主公之意是……"李儒有些不確定的看著陳默.

"自有妙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