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空前

一陣短促的慘叫過後,漆黑大門緩緩打開,黑衣黑甲的軍兵蜂擁而入,將院中哀嚎的叛黨亂槍打死.

砰,砰,房中射出幾顆銃子,這火槍一響,呂安便如同狡兔一般,躥了出去,一個前撲滾到了石級之下.

"啊!"幾

聲慘叫,幾個反應稍慢的軍兵,倒了下去.砰

,砰,砰,院子里槍聲大作,叛黨躲在里屋不停開槍,內務部軍兵竟一時攻不進去,隔著門窗對射了起來."

姥姥!"呂

安氣的破口大罵,爬了過去,一伸手將一個受傷的下屬拽了過來,十余人躲在石級之下,嚴重冒火."

大人,昨日制造局,給咱送來了一批震天雷,不如……"呂

安沉著臉,低喝道:"搬來!"

不久,十多個軍兵從外頭,頂著幾面精鐵大盾,抬著一箱子震天雷,沖了進來,銃子射在精鐵大盾上,發出絢爛的火星,躲在精鐵大盾後頭的軍兵,卻毫發無傷."

好家伙!"呂

安輕叫了一聲:"這也是制造局送來的?""

稟大人,正是!"

呂安心中不由得贊歎起來,這樣可以抵擋銃子的精鐵大盾,造價必然十分昂貴,制造局那些同袍們是用了心的.十余個軍兵頂著沉重的大盾,一步一步的挪了過來,打開箱子,露出一顆顆黑乎乎的震天雷.

呂安在近處細看,對此物早有所耳聞,大明軍中早些年常用此物,裝填火藥,砒霜,用于兩軍陣前制造些混亂.然而此物威力太弱,用于戰陣之上威力實在有限,用于捉拿亂黨卻正合用.制

造局給內務部打造的這批震天雷,內里放的有鐵片,有毒藥,炸開之後,鐵片飛出,毒藥迷茫,鐵片四處飛射可嵌入盔甲之中.畢竟黑火藥的威力不夠,那鐵片嵌入盔甲里的深度卻不是太深,雖也炸開了兩三處裂縫.

然而這房內的叛黨並沒有盔甲可穿,此物便是殺人越貨的神器,也不需能炸開鎧甲,只要能釋放毒煙,炸的聲音夠大便足夠了.

"上!"

一聲低喝,幾個黑衣軍兵抄起震天雷,點著了,冷不防跳將起來,狠狠撞開窗戶便擲了進去.轟

,轟,幾聲巨響,震天雷炸開後,房內響起一陣淒厲慘叫聲.滿地碎片,有鐵片,有鐵釘.門窗都受到了波及,被砸出一個一個的小洞,一時間院中滿是煙霧,過了好一會兒,耳朵還是嗡嗡響.部

下賽過來一塊沾了水的棉布,呂安胡亂掩住口鼻,低喝道:"沖!"又

是一陣雜亂的銃聲過後,二月間的南京陰冷中,透著肅殺,大明帝國的權力更迭大戲,漸入佳境.

二月中,內務部,警備局.新


成立的內務部以丁文朝為總管,又分成南北二司,二司各設立四大局,偵緝局,情報局,民事局,警備局.呂安憑借遼王馬城的賞識,一躍成為警備局主事,而後,內務部在百年間幾番擴充,最終發展到十二局並立,成為一個龐然大物.

這樣一個龐然大物,也是南北兩位總理大臣,鉗制地方的左膀右臂.直到大明盛世百年之後,紛亂四起,後人方知中興時代的攝政王馬城,是何等的高瞻遠矚,內務,外務二部是何等的重要.二

月末,警備局.

內務部南方司警備局,雖是個新衙門,卻得到了遼王馬城的全力支持,各種精良的裝備,合用的物事不停調撥過來.

院中,百匹駿馬不時揚起四蹄,互相磨蹭著.呂

安瞧著這些駿馬,不由得心中歡喜,這時代一個善戰的將領,對于駿馬的喜愛是一種偏執."

果然神駿,下官,多謝殿下的抬愛."一

旁,一個白面斯文的官員,笑著說道:"呂大人可知道,此為何馬?"

"大宛馬."

"此漢之天馬也,又稱西極馬.漢武帝曾為此馬,做西極天馬歌,大人可知道麼?"

呂安動容道:"哦,這倒不知."只

聽得那官員,高聲吟道:"天馬徠從西極,經萬里兮歸有德.承靈威兮降外國,涉流沙兮四夷服." 呂

安心中頓時波瀾橫生,月明星稀,夜風冰寒,作為大明帝國第三代少壯派中的翹楚,他腰杆挺的筆直.

開城九年,三月初.

肅殺威嚴的南京城,迎來了權力更迭大戲的主戲,約有三分之一的觀風使,因各種原因將會被更換.有些是年歲已高,無法勝任.有些是犯了朝廷的忌諱,被就地革職.三分之一人數的觀風使有多少人吶,共計三百八十二人. 這

些觀風使,或是百行各業的翹楚,由朝廷考察後直接任命.有些則是地方名流,由地方監察官員,百姓推舉,真真是大明帝國最有名望的一群人了.觀風使兩年一會,監察地方,制衡官府,在大明帝國的體制里,是一個極其超然的存在.

馬城的努力,也只能到此為止了,也總不能在這時代搞什麼民選吧.

三月,肅殺後的南京城,又熱鬧了起來.被革職的觀風使紛紛離京,新當選的觀風使們欣喜若狂,開城九年的南京有人哭,有人笑,喧囂非凡.卻正如呂安所言,王爺在這里坐鎮,任誰也翻不出什麼浪花.三

月中,大明帝國中興後,第一次舉國參與的大朝義,終于召開.鍾山,六朝祭壇郊外選了一塊空地,臨時搭起彩棚,里面放置了事先做妥的寶座.各部官員,觀風使都穿戴著禮服,由禮兵臨引導,亦步亦趨進了會場.禮

炮同時鳴響,崇禎帝,馬城並肩行來,頓時鍾山歡聲雷動.沉悶的禮炮聲中,卻總顯得有些詭異,不曾見到半個穿軍服的將領,這又是大明新政中的核心法令,將領,軍方要員不得干預政事.將領不得干預朝政,這可是曆朝曆代從未有過的創舉.

這是曆代有識之士,幾千年來一直追求的夢想.時至今日,馬城覺得時機成熟,軍中第三代少壯派成熟了起來,再憑借他如日中天的個人威望,終于可以將這條政令落到實處了.就憑王爺一句話,大明軍中上到總督要員,下到統兵將領,便無人敢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