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莫須有

北疆夷人入籍了大明之後,有啥好處吶,便可買賣土地,蓄養奴隸,從事商業甚至入朝為官,成為帝國在法理上承認的大明人.考慮到北疆邊民的出身,生活習慣,多數人在軍中立功受獎之後,會在遼闊的北疆買一大塊地,買幾個畜奴,一家人優哉游哉的做起地主來了.邊

民可買賣土地,蓄養奴隸,然而想要入朝為官,或者在軍中得到提拔升遷,可就不太容易了.這也是大明帝國吸取了唐代的教訓,為了避免什麼山貓野獸,心懷叵測者混入帝國的權利結構,帝國對這些邊民官員的考察是十分苛刻的.

考察都考些什麼吶,筆試,考中原的風土,人情,曆史,文化,這些是明面上的文章.暗地里帝國遍及北疆的情報機構,還暗中考察這些邊民官員的祖宗三代,有沒有什麼汙點,這就和後世的政審制度差不多了.什

麼,你一個邊民西夷不了解漢唐曆史,不喜歡穿大明的服飾,那麼對不住了,便一輩子做個炮灰下等兵吧.什麼,你祖上仇視大明,甚或做過對不起大明的事情,那便上了外務省的黑名單,此生和做官無緣了.

這也是大明帝國的一項創舉,創造了一套類似政審的考察制度,對邊民夷人官員,將領的升遷管理的極其嚴苛.有效避免了唐代中後期群魔亂舞,什麼山貓野獸走狗也能竊取國家權利的弊端.

這套制度是不是管用吶,自然是很管用的,如此這般挑選出來的夷人人才,個個對大明忠心耿耿.可見辦法都是人想出來的,優待夷人也得有個分寸,不然的話,難免再鬧出來安史之亂的那樣的笑話.開

城十年,五月.突

厥城,外務部的衙門設在城內深處,廢棄的舊突厥王城所在,獨自占據了城東南的一個角落.進進出出的黑衣軍兵十分忙碌,不時有各色人等牽著馬,或背著火槍從門前經過,卻對這個不起眼的小衙門知之甚少.官

廳內,十分安靜,安靜中想起一個聲音.

"名單,報上來了麼.""

報上來了."外

務部衙門的官員,上有總制,下有吏員,軍兵,總制等為正官,正官分為長官,佐貳,正官之下有首領官,首領官下為吏員.吏員不入流,也即流外官,衙門中的具體辦事人員,他們沒有品級.

司吏是吏員的一種,它負責的職事甚廣,像突厥城內這樣的衙門,所設司吏不下數十人.而它又分作兩類,一種"收俸收名",一種"收俸不收名",前者是正式吏員,後者為試用吏員.換句話說,也即這樣的吏員不入流,並且臨時的,這便是大明新政對吏制的一次嘗試.


隨著帝國重商主義的國策施行,資本主義的興起,封建品級制度顯然不合時宜了.又隨著權利重心的轉移,再維持著三六九等的嚴格品級制度,實非必要,並且早晚有一天越來越臃腫的官僚隊伍,會對帝國財政造成沉重的負擔,並且造成權利職能的混亂.

並且,還會造成封疆大吏權柄過重,催生割據造反的可能性.譬如說一個北疆西伯利亞行省的巡撫衙門,這個衙門的權利有多大,管錢糧麼,管稅收麼,管軍工武器彈藥的生產麼,弄不清楚.再譬如說一個巡撫衙門里的正三品佐貳官,他的職權有多大,倘若地方和中樞機構發生分期又該聽誰的吶,鬧不明白.

故此取消官員品級制度,精簡地方衙門機構早已成為必然.打從開城十年起,大明帝國只屬于中樞的機構,多數取消了複雜的品級制度,改成了精簡的,純粹的執行機構.譬如新成立的外務部便是如此,在這一點上大明帝國和後世的日不落帝國,走上了兩條截然不同的路.這

個事情很容易理解,日不落帝國的海外殖民地與本土相隔萬里,就需要一個權柄極重的殖民地總督來決策.然而大明帝國擁有一個強有力的中樞朝廷,故此不需要一個手握權柄的封疆大吏.日

不落帝國是聯邦制,這是因為人少,離得遠,無法完全控制殖民地.然而大明帝國便不同了,大明人口眾多,又擁有強大的常備大軍,強而有力的中樞朝廷,故此形成了中樞集權直接控制地方的帝國體制.

聯邦制免不了分崩離析,曾經強大一時的日不落帝國早晚會沒落,各個聯邦早晚會變成一盤散沙.然而中樞集權制的大明帝國卻完全不同,強盛一時的帝國正在悄無聲息之間,同化,消化著廣袤的殖民地,並且將一個個行省納入版圖.所

以說明末那些年,倘若不是天災,人禍,黨爭,昏君各種複雜的因素作祟.大明王朝本來已經擊潰了海上來犯的西方對手,並且以開放的姿態發生著變革,是很有機會在世界的東方重新崛起的呀.

在與西洋人的戰爭中,未嘗敗績的大明王朝,卻憋屈的亡于流寇與建虜的兩面夾擊,憋屈呀.日不落帝國不過是個噱頭,談不上什麼世界性的帝國.中興的大明卻快速建立起,一個實打實的世界性帝國.

書歸正傳,外務部衙門里進進出出的吏員,以年輕的士官居多.元帥行轅報上的入籍名單,按例是要經過外務部考察的,這些個年輕的士官一個個都是黑面佛,眼睛里不揉沙子的.這也是第一次,新成立的外物部情報機關亮出了猙獰的獠牙.這

一審查,還真審出點問題來了,某年某月某日,和尚軍某軍尉家中祭祀,不祭菩薩,不拜真人,非要祭拜什麼長生天.你這樣搞是什麼意思,瞧不起全真正教的那些個真人麼.啪

,一個臉色陰沉的年輕外務部情報官員,將一枚鮮紅的大印蓋了上去,不准入籍.耗時半月,外物部查出來有問題的和尚軍入籍士卒,總計一十八人,統統以莫須有的罪名打了回去,便只有兩個字,不准.和尚軍總鎮楚奇不服,跑來找大元帥告狀,馬燦瞧著這十八個人的名單,眉頭大皺,這罪名真是莫須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