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卷:湖廣之爭之第四章:菜市口公審(二)

鶴雖然心中怒氣未消,但首輔韓爌已經同意了孫慎行 建議,也只有聽聽史可法他們是怎麼解釋的了。

北京城無疑是建城以來最熱鬧的一天,順天府衙門聯合五城禦史巡防衙門將會在接下來的五天內,在菜市口公開審理在北京城內造謠生 事,蠱惑人心,煽動百姓,毀壞天子聲譽的一百三十七名人犯,到時候全城百姓都可去觀看審判,朝廷將公平審判,依律定罪。



這菜市口本來是每年秋決殺人的地方了,為什麼選擇了這個地方 了,一是這個地方全北京城沒有人不知道,就是全國都是有名的,不怕百姓們不認識路,第二呢,對這些造謠生事的人造成一種心里壓力,要知道那里是砍人的地方,跪在那里受審,首先在膽氣上就上就矮了一大截,不是十惡不赦的人是不會跪在那地方的,還有就是那地方夠大,現成的台子,不需要費多大心思准備工作就能完成,也是史可法等人怕時間拖久了對他們不利,也對朝廷不利,所以要快,只要把事情做實了,內閣也就只能讓他們做下去了。

史可法也早已料到刑部和內閣不會任由他們違抗指令的,而且這件事最好也是要跟內閣解釋一下的,蠻干是不行的,他不是那種愣頭青,派誰去給內閣的大臣解釋呢,最好的人選還只有黃宗羲,他父親黃尊素是吏部尚書,又是七位內閣大臣之一,派他無最合適不過了。

黃宗羲自然是當仁不讓,這件事只有他去最合適了,所以內閣的傳票一到,他就隨來人一起趕往內閣辦公所在地文淵閣而去了。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史可法為官不僅清廉,而且還是一員能吏,順天府在他的治理下,百姓安居樂業,犯罪率明顯降低,加上他打擊地方惡勢力,規范商戶經營,百姓一提到他,都交口稱贊,都說皇上給他們派了一個好官。自然皇上的聲譽在百姓中就更高了。

百姓們一看順天府張貼地布告,說知府史可法大人要公審哪些造謠生事、破壞社會穩定的不法分子,還不蜂擁向菜市口而去。

由于不可能一下子審完所有人犯,有些還是從犯,所以史可法將公審定為五天,每天審理二十到三十左右,由自己,周文元以及幾位禦史大人間或進行審理,畢竟他們不可能這五天都干這件事情,還有許多公務要處理。所以就輪流著來了。



聽完黃宗羲的解釋,幾位內閣大臣面面相覷,韓爌更是長歎一聲 道:“諸位大人,雖然史可法和周文元等人違抗了內閣發出的指令。但他們的這幾個年輕人的考慮卻無一不在情理和道理之中,這件事大家有什麼看法?”

“你們真是初生的牛犢不怕虎,為什麼事先不跟幾位大人們通報一聲呢?”黃尊素別提多開心了,兒子是越來越成熟穩重。這句話明里是訓斥黃宗羲,實際上根本就是贊許之意。

“後生可畏呀!”徐光啟閉上眼睛感歎了一句道。

素來專挑別人毛病的孫慎行,此刻他冷冰冰的臉上居然露出了一絲笑意。朝黃尊素道:“長江後浪推前浪。黃老弟。令公子前途無量 呀!”

“老大人謬贊了,他闖下這麼大的禍。都是我平日理疏于管教,教導無方呀!”黃尊素忙道。

楊鶴心里面別提多難受了,怎麼一下子風向全轉變了,但心里卻不得不承認,這幾個年輕人考慮地有些道理,但他們公然抗命,難道就這麼算了不成?當即站出來道:“韓閣老,列位大人,雖然史可法等人抗命是屬有因,但他大可先跟我們說明原因,他這先斬後奏算什麼?以後內閣發出的指令,下面的官員豈不是有原因都可以不遵照執行了,本官認為此風不可開,更加不可助長!”



憑良心說,楊鶴的這番話到不失公允,也得到所有內閣大臣的認 同,但怎麼處置涉及此事的官員,還有這件事真的做了,出現什麼後 果,誰來承擔責任?

“那以楊大人的意思,該怎麼處置?”韓爌沉吟了一下,問道。

“最起碼先停了他們的職。”楊鶴道。

“萬萬不行,楊大人難道忘了剛才黃賢侄說的話嗎,以什麼理由停他們地職,你難道想把火引導內閣,引到朝廷中樞來燒嗎?”孫慎行第一個站出來反對道。

“那諸位大人,你們說怎麼辦?”楊鶴一賭氣,坐了下來。

“這件事牽扯到朝廷三品大員,內閣似乎無權處置,咱們還是上奏皇上,聽他老人家聖裁吧。”周順昌站出來道,他管的是工部,忙的不可開交,哪有時間在這位跟他們磨磨嘰嘰,早就想回他的工部衙門辦公了,皇上改革,倒是把他工部原來比較清閑地衙門改成最繁忙的衙門,所以他是急著要回去,出了個不是辦法卻沒人能反駁的辦法。

皇上早有明旨,五品一下包括五品,內閣可以直接罷或者免還是降職,五品以上的官員必須要皇上禦批才可決定任免還是罷官、坐牢、殺頭,這件事涉及到正三品地順天府知府,內閣的確沒有權力罷免,除非你手上有聖旨,那生殺予奪的權力就都有了。


“那就聖裁吧。”韓爌一錘定音道,如非迫不得已,他也不想得罪皇上地兩位寵臣,年輕人,誰沒有一個沖動地時候?

楊鶴一聽急了,交給皇上聖裁,皇上重傷一時清醒,一時迷糊地,等他老人家裁決,估計到時候什麼事都沒有了,但是他一個人的細胳膊怎麼擰地過眾人的大腿呢?

如今的菜市口是人山人海,把個四通八達的街心給堵了嚴嚴實實 的,里面的人別想走出來,外面的人也別想擠進去。

“肅靜,肅靜!”史可法這一拍驚堂木,大喝兩聲之後。不到十秒鍾的時間,整個菜市口全都靜了下來。

“列位鄉親,父老,本官是順天府知府史可法,昨夜本官連同五城禦史巡防衙門地諸位同僚在這京城抓人了,要問這抓的是什麼人,想必你們都還熟悉,有的甚至朝夕相處過,本官抓他們,不是因為別的。是因為這些人別有用心,散播謠言,蠱惑人心,詆毀當今聖上,他們有的說當今聖上是篡位之君,有的說當今聖上遇刺重傷是上天的懲罰,那麼本官今天就當著全城的百



問他們,他們的良心究竟是黑的,還是給狗吃了!”

圍觀地百姓們悄然無聲,靜靜的等候著史可法如何當眾審理這些 人。



“把人犯帶上來!”史可法一拍驚堂木大喝道。

“威…威…武…武!”

不消片刻。兩個衙役押著一個五尺高的漢子來到史可法的面前。

“草民高永壽叩見知府大人。”

“起來回話!”





“謝大人!”

“轉過去,對著這里所有的百姓回答本府的問話!”

“是,大人。”高永壽猶豫了一下,最後不得不轉過去。面對全城的百姓。

“本府問你,你那里人士,做何營生?”

“草民山東人士,在鳳來樓做事。”

“在鳳來樓到底做什麼事?”




“就是。就是龜公。”高永壽被趕出皇宮之後,雖然朝廷也可憐他給了他些銀子讓他返鄉種地或者做點小買賣,總歸餓不死。但他是個享福享慣的人。由簡入奢易。由奢入簡難,很快就花光了朝廷給的銀子。萬般無奈之下進了鳳來樓做了龜公,由于他曾經是個內侍宦官,很會察言觀色,因此很快就被鳳來樓的老板賞識,當上龜公地頭,他對現在的朝廷可謂是恨之入骨,如果不是新帝繼位,他又怎麼會淪落到這種地步?

“哈哈”零星幾聲笑聲傳來,很快就聽不到了。

“高永壽,本官問你,你為什麼說五台山上面有個什麼紫陽的真 人,他說夜觀星象,說當今聖上篡位妖星,而東南方那一顆被妖星壓制的才是真正地帝星,而今皇上遇刺重傷,你則又說妖星不長久,帝星將大方光芒,成為天下之主!”

“不錯,紫陽真人就是對我這麼說的,致于是不是真的,我一個平頭百姓又怎麼知道?”高永壽倒也爽快的承認了下來。

“那紫陽真人現在在何處?”

“紫陽真人是半仙之體,騰云駕霧,呼風喚雨,我怎麼知道他現在何處?”高永壽頭一昂,裝出一副視死如歸地樣子道。

“既然這個紫陽真人有如此本事,你可曾親眼看見?”

“神仙的本事豈是我等凡人能輕易見到的。”

“那好,本官問你,紫陽真人為何要將這些告訴你,而不告訴別人呢?”

“這個我怎麼知道,紫陽真人半仙之人,他又沒有告訴我原因?”

“好,本官問你,這個紫陽真人是在何時何地怎麼告訴你這些地,你給本官翔實道來!”

高永壽好像料到史可法有此一問,想都沒想就道:“今年四月初九晚上,我與紫陽真人在醉仙居相遇,他親口對我說地。”

“巧了,這個醉仙居地老板昨晚好像也讓本官給拿了!”史可法呵呵一笑道,“來人了,把醉仙居的烏大老板帶上來。”

這醉仙居地老板什麼不好姓,偏偏姓烏,因為他十個駝子,身體比較肥胖,走起路來,一搖一拐的,活像一只直立行走的大王八,正好他們也是一家人,都姓“烏”。

“小民叩見青天大老爺!”烏老板跪下道。

“起來回話!”

“本官問你,這位名叫高永壽的人你認識嗎?”

“認識,他是我酒館的常客,豈能不認識。”烏老板忙點頭道。

“今年四月初九晚上他去過你的酒館喝酒嗎?”

“容小人想想!”烏老板低頭沉思了一會兒道,“小人記得好像是去過,當時不止他一個人,與他對飲的還有一位道長。”

“那,那位道長你認識嗎?”

烏老板忙搖頭道:“這我哪認識呀,那位道長就來過小店一回!”

“就去過你的酒館一回,你就記住那麼清楚?”

“那天酒錢是我付得。”高永壽插話過來道。


“對,對,是這位高客官付的,我想起來了。”烏老板恍然道。

“原來是這樣,這麼這位紫陽道長是個酒肉之徒了?”史可法問 道。

“不是的。”

“剛才你明明說與他對飲,現在又說不是,難道當本官個眾鄉親可欺嗎?”史可法厲聲喝問道。

“他是與我對飲,但並非酒肉之徒!”高永壽連忙辯解道。

“一個出家人,喝酒吃肉不是酒肉之徒又是什麼?”

“我們只是飲酒,並沒有吃肉。”高永壽有些慌張道。

“高永壽,本官看你還怎麼狡辯下去,來人了,傳鳳來樓的柳月姑娘!”

高永壽和烏老板一聽到傳“柳月”這兩個字頓時渾身輕顫起來,露出恐懼的神色。

“小女子柳月參見大人。”

“姑娘請起!”

“本官問你,四月初九晚上你可曾服侍過什麼人?”

“回稟大人,小女子那晚沒有服侍過什麼人,那晚小女子月信到 了,因此沒有接客。”

“那前天晚上呢?”

“前天晚上高總管安排小女子服侍一位道長。”

“那道長法號你可知道?”

“那道長法號紫陽!”

“賤人,你胡說什麼,本總管前天什麼時候讓你服侍過什麼紫陽道長!“高永壽氣急敗壞的沖上去要打柳月,卻被兩個虎背熊腰的衙役摁倒在地。

接下來根本就是水到渠成了,五台山根本就是佛教聖地,又怎麼會有什麼真人道長的呢,再有高永壽利用自己在妓院工作的機會乘機向前來尋歡作樂的士紳貴族傳播謠言,破壞皇上的名聲,還有那個烏老板,背景不簡單,不能在百姓面前太過于深究,暫時收押。

史可法既不用刑,又沒有恐嚇,用事實證據一下子就將一個天大的謠言戳破在眾百姓面前,不僅贏得一陣有一陣的掌聲,而且圍觀許多聽信謠言的百姓都暗自後悔,自己怎麼就那麼容易上當呢!

接下來史可法和周文元輪流上陣,將傳播制造謠言的別有用心之人一一繩之以法,贏的百姓一個有一個叫好之聲。

五天下來,即便再有謠言說朝廷和皇上的壞話也沒有人相信了,就因為這件事,千古名臣之中史可法的位置是跑不掉了。

如果您喜歡這本書,請來cmFu.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