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章 悄然運轉



"對,咱家能在岳麓書院外邊開草編鋪子,自然就能在萬劍山莊下賣點心了."林華對生意最是熱衷,聽得這話第一個附和,興奮出謀劃策,"要我說啊,不如再開個車馬行,專門走湖州到京都這條路,家里給園哥兒送東西方便,順帶還能賺點兒辛苦銀子."

"湖州特產也多,不如京都這里再開個鋪子,跑空車的時候就運特產,總能補回本錢."

這次說話的是林保,他先前去接妻兒,路上也多有見聞.

"那就索性再帶著丫鬟小厮吧,總有人給園哥兒洗涮做飯,跑腿兒傳信啊.不是說風家小氣到不給米糧做飯嗎,咱們家里自己帶過去."

董氏也跟著參合,老太太心疼孫子,可是不管會不會傷了誰的臉面.

見此,老爺子同林大山夫妻也就沒有再說什麼.說到底,小子們都大了,他們要走什麼路,只要不是歪門邪道,家里就只有支持,不會攔阻.

第二日水生帶了消息回去,風萬里等人歡喜壞了,雖然林家提出兩月後才能讓林園去萬劍山莊,而且到了山莊只跟著劍老學藝,不會參合山莊任何問題,風萬里也痛快答應了下來.

畢竟只要林園進了萬劍山莊,就一切都好說,學了萬劍山莊的劍術,以林家人知恩圖報的脾氣,就一定虧不了萬劍山莊.

更何況林園起碼要學個七八年,甚至十幾二十年才能藝成,這期間發生點兒什麼,誰也說不准,說不定兩個家還能做個親上親呢…

不提風萬里這里如何打著如意算盤,只說,沒過兩三日,林貴林禮林佳幾個也回來了.

雖然還缺了林榮林平和林護兩個,但家里人基本聚全了,都是平安無事,特別是太平港的後路已經打下了,林家老爺子帶了兒孫們在一個晚飯後,鋪開紙筆,把家里以後的發展,一邊商量一邊寫了下來,然後又分派下去.

林大海帶了林保負責三個山莊加一起的農田,包括要建雞場,還有新添加的豬場.

林大江夫妻幫著家里拾掇完府邸和農莊院子之後,就帶了林華去興州,孫家的親事盡量定下來,然後再去一趟太平港.林榮自己一個人,雖說要外聘船工幫忙,但建船塢造船可不是小事兒,他一個半大小子絕對不成.有林大江把關,總是個助力.就是劉氏過去,也能保證這些孩子們吃好穿好,順帶也是送沐姑娘過去同林榮彙合.

林大河的任務不用說,就是把家里熟悉的幾樣生意在京都鋪開,一來,這是家里的銀錢來源,二來,鋪子是對外的,也是家里的耳目.

林大山還是准備大考,待得周山長到來,請他老人家幫忙協調一下,讓趙三生和顧天澤在京都考秀才.這點兒想必不難,因為周棟這次也要下場.即便周山長不出手,先前送過謝禮的那些包教授等人,隨便一個也能幫忙,大不了再送兩本書罷了.

消息傳出去,怕是都會因此打破頭,搶著給林家幫忙.

林榮和林平林護在太平港,林華繼續回興州,生意重新安頓好,處置完孫家之事後,就去湖州萬劍山莊把點心鋪子和車馬行開起來,方便以後家里人走動,照料林園.

林仁林義這次也要挑大梁,獨自負責一個門面.林仁主攻點心,京都的點心鋪子就歸他了.林義則要開一個飯館,不必太大,但從選址到人手,都要他自己張羅,算是家里給他機會練手.

至于林貴林禮和林佳,都同林安一起讀書,先考個秀才回來再說.若是有閑暇,就幫著兒家里處置雜事.

馮氏依舊掌管家里的灶間,劉氏出門在外,周心秀就接管家里的賬冊和人情過往.

老爺子和董氏總管全局,嬌嬌就是狗頭軍師的角色,哪里需要支援,她就去哪里.另外,她還要兼任一個總設計師,山莊的規劃設計.


哪里留著建書院,哪里統一建村莊,哪里建豬場雞場等飼養區,哪里建學堂,她必須心里有數.

至此林家就像一台終于拼回了所有零件的機器,開始靜悄悄的運轉起來.

而北茅那里,終于又接到了林家招人手的消息.

十里八村再次沸騰了,特別是年輕後生們,老人還有落葉歸根的想法,不願意離開故土,但是年輕後生們,各個都是心里長草,盼著出去看看大千世界.

特別是在學堂里學過寫算的小子們,還有就已經在府城做過差事的,懂的東西多了,看見的東西多了,也就野心更大了.

這次,林家在京都紮根,老太爺封了國公爺,得了府邸農莊,肯定要把鋪子繼續開起來,把學堂繼續建起來,甚至還有旁的安排.

他們投奔過去,就是工錢同原來一般,但可是京都啊,吃的住的,看的聽得,完全同北茅這樣的小縣城.若是運氣好,抓到機會,興許就一飛沖天了.

所以,各家老人都在猶豫,兒孫們卻是紛紛打著小算盤,或者干脆拾掇行李了.

而林家村里,也開了宗祠,聚集了全村老少,里正接了老爺子的信,可是比旁人更清楚明白.

老太爺一家准備在大越最南邊再開一處新家園,經營好了就是一個新的根基.

北茅雖然是故土,但不得不說,實在太貧瘠了,一年小半是冬日,若是落雪早,莊稼都收不回來,全家都要餓肚子,而且離得含山關太近了,說不定什麼時候蠻人就殺進來了.

太平港那里雖然同這邊的風土人情萬全不同,但卻四季如春,種莊稼一年恨不得能收三茬,海里的魚也是撈不完,只要勤快一些,絕對不會餓肚子.

再說了,人挪活,樹挪死.

在不掘動北茅這里老底兒的前提下,支援一下太平港,讓年輕人們出出力,興許又是一個新天地.

雖然十里八村的鄉親們也在准備,但說到底,他們都是外人,只有林家本族才是一條心.

自家的基業,總要自家人去掌管.

族老同里正都是一樣的心思,關了宗祠大門,道理掰碎了說給族人們聽,大伙兒也是挺了胸脯兒,紛紛表示絕對支持.

商量到最後,整個林家村分一百人出來.

林五爺好新奇,脾氣急,又不服老,堅持帶領眾人去太平港紮根兒.幸好他家里就一個兒子,老伴兒早死,兒子兒媳加孫兒,總共四口,倒也沒有多少牽絆.

其余就都是年輕人了,有剛剛成親的小兩口,有沒成親的後生,最多的還是十歲出頭,馬上要在學堂畢業的半大小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