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中古時代-隋唐時期 5

節度使的設置是唐代重要制度之一。始設于睿宗景云二年(711)。本來是設置于沿邊各地,有利于捍禦外來的強敵,保障邊陲的安全。迄于玄宗開元年間,全國亦只有安西(駐地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北庭(駐地在今新疆吉木薩爾破城子)、河西(駐地在今甘肅武威)、朔方(駐地在今甯夏回族自治區靈武)、河東(駐地在今山西太原西南)、范陽(駐地在今北京)、平盧(駐地在今遼甯朝陽)、隴右(駐地在今青海樂都)、劍南(駐地在今四川成都)等節度使和嶺南五府經略使(駐地在今廣東廣州)。這顯然和當時的行政區劃沒有什麼關系。

安史之亂爆發,西北防邊的軍力皆相繼內撤,參預平定亂事。因為勘亂的需要,立有軍功的將帥,也都授與節度使的稱號。爭戰既在內地進行,征發調用也就和有關的地區多所牽連,涉及行政事務。肅宗乾元元年(756)頒布的詔書說:“近緣狂寇亂常,每道分置節度,其管內緣征發及文牒兼使命往來,州縣非不艱辛,仍加采訪,轉益煩擾,其采訪置來日久,並諸道黜陟使便宜且停,待後當有處分。”也就是在這一年改成觀察處置使③。實際上這樣的使號已逐漸成了節度使的兼銜。《舊唐書·地理志·序》更說得具體:“至德以後,中原用兵,刺史皆治軍戎,遂有防禦、團練、制置之名,要沖大郡,皆有節度之類,寇盜稍息,則易觀察之號。”這樣說來,節度使所轄的地區竟可與道相混淆了。就在這樣的局面之下,道的制度並未明令廢除。由于節度使的轄地大小不一,因而各道之中,節度使的數目也多少不等。也有一些節度使的轄地伸入鄰近的另一道之中,參差不一是可以想見的。節度使的置廢分合也多所變更,難得一致,茲參照有關的記載,以憲宗元和八年(813)為准,列舉如下:關內道鳳翔節度使,治所在今陝西鳳翔;涇原節度使,治所在今甘肅涇川;邠甯節度使,治所在今陝西彬縣;鄜坊節度使,治所在今陝西富縣;靈武節度使,治所在今甯夏回族自治區靈武;夏綏銀節度使,治所在今陝西靖邊北;振武節度使,治所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和林格爾北;豐州都防禦使,治所在今內蒙古自治區烏拉特前旗東北;隴右經略使,治所在今陝西隴縣;丹州防禦使,治所在今陝西宜川。

河南道陝虢觀察使,治所在今河南三門峽西;汴宋節度使,治所在今河南開封市;鄭滑節度使,治所在今河南滑縣東南;陳許節度使,治所在今河南許昌;徐泗節度使,治所在今江蘇徐州;蔡州節度使,治所在今河南汝南,兼有淮南道的申、光兩州地;淄青節度使,治所在今山東東平北。

河東道③ 《舊唐書》卷四○《地理志》三。

河中節度使,治所在今山西永濟蒲州城;河東節度使,治所在今山西太原西南;澤潞節度使,治所在今山西長治,兼有河北道邢、洺、磁三州地。

河北道河陽三城懷州節度使,治所在今河南孟縣西北;魏博節度使,治所在今河北大名東北;恒冀節度使,治所在今河北正定;易定節度使,治所在今河北定州;滄景節度使,治所在今河北滄州東南;盧龍節度使,治所在今北京。

山南道山南東道節度使,治所在今湖北襄樊;山南西道節度使,治所在今陝西漢中;荊南節度使,治所在今湖北沙市北;金商都防禦使,治所在今陝西安康。

淮南道淮南節度使,治所在今江蘇揚州;壽州團練使,治所在今安徽壽縣。

江南道浙西觀察使,治所在今江蘇鎮江;浙東觀察使,治所在今浙江紹興;鄂岳觀察使,治所在今湖北武漢,兼有淮南道的安、黃、蘄三州;江西觀察使,治所在今江西南昌;宣歙觀察使,治所在今安徽宣城;湖南觀察使,治所在今湖南長沙;福建觀察使,治所在今福建福州;黔州觀察使,治所在今四川彭水,兼有山南西道涪州地。

劍南道西川節度使,治所在今四川成都;東川節度使,治所在今四川三台。

嶺南道嶺南節度使,治所在今廣東廣州;桂管經略使,治所在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邕管經略使,治所在今廣西南甯;容管經略使,治所在今廣西容縣;安南都護節度使,治所在今越南河內。①唐代節度使的轄區因其力量的強弱和作用的大小,經常發生變化。元和以後,變化益加頻繁,史家早已有“禹跡九州,瓜分臠剖,或並或析,不可備書”的歎息。不過隴右道還應再加論述。隴右道于安史亂後,即為吐蕃所據有。吐蕃雖未嘗效法唐朝,在其國內劃州設縣,但在據有唐的疆土後,卻仍遵循唐朝舊貫,並未稍有改置,唐朝恢複版圖,仍是原來的州縣設置。宣宗大中三年(849),唐始得秦(治所在今甘肅天水)、原、安樂(治所分別① 《唐會要》卷七八《采訪處置使》。

在今甯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和同心東北)三州,其後張議潮又以瓜、沙、伊、肅、甘(治所依次在今甘肅安西東南、敦煌西、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甘肅酒泉、張掖)等十一州歸國,尋又取得淳州(治所在今甘肅武威縣),隴右道大部皆已恢複,因在其地設置秦州節度使(治秦州)、涼州節度使(治涼州)和瓜沙節度使(治瓜州),與其東各道相仿佛。

節度使轄區雖是軍事設置,節度使兼領采訪、觀察等官銜,其所轄的區域也就和道相仿佛了。而且有些節度使轄區就沿用道的名稱,山南東道節度使和山南西道節度使就是具體的例證。不僅名稱相同,就是節度使的駐地和道的治所,也都還是同一地方。因而兩者就容易混而為一。憲宗元和三年(807),“史官李吉甫撰《元和國計簿》,總計天下方鎮凡四十八,其鳳翔、鄜坊、邠甯、振武、涇原、銀夏、靈鹽、河東、易定、魏博、鎮冀、范陽、滄景、淮西、淄青十五道不申戶口,“每歲賦入倚辦,止于浙江東西、宣歙、淮南、江西、鄂岳、福建、湖南等八道”①。這是當時正式文書,又見于史書的記載,應該是了無訛誤的。可見節度使轄區和原來的道已混為一談,也可以說元和三年這一年,全國共有四十八道。而元和八年則為四十七道。

① 史倉海:《中國曆史地理綱要》第五章《統一的王朝行政區域的劃分》,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年版。第四節唐代的羈縻州制度及渤海、南詔的疆域區劃羈縻州制度的創立及其設置的地區隋唐兩代,周邊各族種類既多,分布地區亦廣。各族情況不盡相同,其所設施,亦因時因地而有所差異。大抵以游牧為生涯的民族,皆隨畜遷徙,居處靡常。有的雖有城郭廬舍,也往往未能經常居處①,與以農耕為生涯的民族迥異。這些以游牧為生涯的民族也曾分部落治理其疆土。如突厥就有別部①,契丹分其國人為八部②,靺鞨亦有數十部③。由于沒有固定的住處,因而難于備悉其中的具體區分。

唐時,這些從事游牧生涯的民族在內降之後,唐朝就按照內地久已通行的制度,在它們的疆土上設置州縣,並設置都督府以統轄所設的州縣。當時在回(回)紇的土地上曾設置過六府七州④,在黨項的土地上曾設置過四州⑤,都是具體的例證。這樣設置的都督府和州縣,一般都用本部落的人為都督、刺史、縣令,這是和內地的州縣不相同的,為了互相區別,這樣的設置一般稱為羈縻州。這是唐代特有的制度。

《新唐書·地理志》論羈縻州的設置,謂始于太宗平突厥之時。貞觀四年(630),頡利可汗破滅,唐因分其故地,左置定襄都督,右置云中都督,二府統之⑥。可是在《地理志》中就有不同的記載。《地理志》中所載的以奚族土地所建的羈縻州中有鮮州和崇州,以契丹土地所建的羈縻州中有威州和慎州,皆謂在武德時就已經建立。並謂鮮州和崇州乃是由饒樂都督府析置的。而饒樂部督府始置于唐初,中間曾經廢止過,至貞觀二十二年(648)複置。如所言無訛,則羈縻州制度自唐初即已有之。核實而論,若追溯其淵源,還應上及隋時。唐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宜賓)所屬的“諸蠻州”中,就有昆州、協州和曲州。這三州都是隋時所置,隋末亂離時廢除,唐高祖武德元年(618)開南中複置。可能當時尚無此羈縻州的名稱,故不為人所重視。按照唐時的規定,羈縻州制度有都督府和州縣的不同等級。都督府有領州的,也有不領州的。州也有領縣和不領縣的分別。這都是斟酌當地具體情形而有增損的。都督、刺史、縣令不僅以其本部落人為之,而且皆可以世襲。舉凡關內、河北、隴右、劍南、江南、嶺南諸道皆有羈縻州。關內道的羈縻州是以突厥、回紇、黨項、吐谷渾諸部設立的,分隸于單于、安北二都護府和夏州(治所在今陝西靖邊北)、靈州(治所在今甯夏回族自治區靈武)、慶州(治所在今甘肅慶陽)、延州(治所在今陝西延安)四都督府。河北道的羈縻州是以突厥的別部及奚、契丹、靺鞨、降胡、高麗諸部設立的,分隸于安東都護府和營(治所在今遼甯朝陽)、幽(治所在今北京)二州都督府。隴右道的羈縻州是以突厥、回紇、黨項、吐谷渾的別部及龜茲、于闐、焉耆、① 《舊唐書》卷十四《憲宗紀》上。

① 《新唐書》卷二一六上《吐蕃傳》上。

② 《新唐書》卷二一五上《突厥傳》上。

③ 《舊唐書》卷一九九下《契丹傳》。

④ 《舊唐書》卷一九九下《靺鞨傳》。

⑤ 《舊唐書》卷一九五《回紇傳》。

⑥ 《舊唐書》卷一九八《黨項羌傳》。

疏勒、河西內屬諸胡、西域吐火羅等十六國設立的,分隸于安西、北庭兩都護府和涼(治所在今甘肅武威)、秦(治所在今甘肅天水)、臨(治所在今甘肅臨洮)、洮(治所在今甘肅臨潭)四州都督府。劍南道的羈縻州是以羌、蠻諸部設立的,分隸于松(治所在今四川松潘)、茂(治所在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縣)、嶲(治所在今四川西昌)、雅(治所在今四川雅安)、黎(治所在今四川漢源)、戎(治所在今四川宜賓)、姚(治所在今云南姚安)、瀘(治所在今四川瀘州)諸州都督府。江南道的羈縻州是以蠻部設立的,皆隸于黔州(治所在今四川彭水)都督府。嶺南道的羈縻州也是以蠻部設立的,分隸于安南都護府和桂(治所在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邕(治所在今廣西南甯)、峰(治所在今越南越池東南紅河之南)三州都督府⑦。

應該指出,這些羈縻州最初都是設立在周邊各民族的疆土上。如為回紇所置的瀚海、燕然、金徽、幽陵、龜林、盧山六府,即分別設于回紇、多覽、仆骨、拔野古、同羅、思結諸部①。可是到後來有很多的羈縻州竟然僑置在唐朝的版圖中,貞觀初年為突厥諸部所置的定襄和云中兩都督府,後來就分別僑置于甯朔縣和朔方郡②。甯朔縣在今陝西靖邊縣東,當時屬于夏州,而朔方郡就是夏州。這僅是當時僑置羈縻州的一例,當時像這樣的僑置實甚繁多,殆不勝枚舉。這顯示著唐代的力量己難以控制有關民族的疆土。至于西域吐火羅等十六國所置的羈縻州,則已隨安西和北庭兩都護府的失陷和隴右交通的阻塞,而無由聞問。當時未在吐蕃境內設置羈縻州。對于吐蕃的疆域及其間的區劃,唐人亦鮮有記載,詳情無由知悉。

渤海的疆域及其行政區劃從事農業生產的地區,人習定居,有城郭邑聚,故能仿照隋唐皇朝的典章,劃土分州,以相治理。高昌遠在西域,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東南,猶有其故城遺址。迄高昌亡時,其地共有三郡五縣二十二城③。高昌亡于唐太宗貞觀十二年(639)。其時唐已恢複州制。高昌猶沿襲隋時舊規,故仍以郡相稱。高昌曲氏傳國九世,曆時一百三十四年②。大體皆在隋唐以前,入唐後僅有二十余年,即告滅亡,未能據以覘唐代的影響。其時在疆域制度方面最受唐代的影響的,當推渤海和南詔。渤海在唐的東北,南詔在唐的西南。南北雖各不同,所受的影響都相當巨大。

渤海盛時,其國土有今吉林、遼甯兩省的東部,黑龍江省的東北部,南有今朝鮮的北部,東有今烏蘇里江以東迄于日本海。其國內共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五京各領一府,府皆領州,領州多寡,則因地而異,不盡相同。最多可以領到九州,少者亦可有二州。上京龍泉府,乃肅鎮故地,府治在今黑龍江甯安東京城。上京之南為中京顯德府,府治在今吉林敦化北。東京龍原府,亦曰柵城府,為■貊故地,府治在今吉林琿春。南京南海府,為沃沮故地,府治在今朝鮮咸興。西京鴨淥府,為高麗故地,府治在今朝鮮慈城東北鴨綠江南岸。五京所領諸府之外的府為長嶺府(治所在今吉林樺甸⑦ 《新唐書》卷二一五上《突厥傳》上。

① 《新唐書》卷四三下《地理志》七下。

② 《舊唐書》巷一九五《回紇傳》。

③ 《新唐書》卷四三下《地理志》七下。

南)、扶余府(治所在今吉林四平)、鄚頡府(治所在今黑龍江阿城)、定理府(治所在今俄羅斯境內蘇城)、安邊府(治所在今俄羅斯境內奧耳加)、率賓府(治所在今俄羅斯境內雙城子)、東平府(治所在今黑龍江密山東興凱湖畔)、鐵利府(治所在今黑龍江依蘭)、懷遠府(治所在今黑龍江同江)、安遠府(治所在今俄羅斯境內伊曼),另外還有郢、銅、涑等三個獨奏州①。獨奏州猶如現在的直轄州,這是隋唐兩代都少見的。

南詔的疆域及其行政區劃南詔的疆土據《新唐書·南詔傳》所載,乃是居于永昌、姚州之間,鐵橋之南,東距爨,東南屬交趾,西摩伽陀,西北與吐蕃接,南女王,西南驃,北抵益州,東北際黔巫。永昌在今云南省保山縣。姚州在今云南省姚安縣。鐵橋城據說在劍川北三日程③。劍川今為云南劍川縣。依此推求,鐵橋城當在今云南維西縣東北金沙江畔。唐時,爨有西爨和東爨,亦即白蠻和烏蠻。兩爨雖各有居地,大要在曲靖和宣城之間①。曲靖即今云南省曲靖縣。宣城之地雖無考,亦當在今云南省東部。摩伽陀未知確地,據樊綽所記,南詔之西有大秦婆羅門國和小婆羅門國,未見涉及摩伽陀②。按唐時安南通往域外的道路,其中一途經過南詔的羊苴咩城(今云南大理),再至于摩揭陀國③。摩揭陀即摩伽陀④。然此國在今印度境內,恒河之南,距南詔甚遠,不當與南詔毗鄰。大秦婆羅門國當為大婆羅門國之訛。其國在永昌北,彌諾國江西,小婆羅門國當在今印度阿薩密南部,自阿薩密北部以西至于恒河流域,應為大婆羅門國⑤。阿薩密和恒河距南詔皆仍屬過遠,亦難據以為言。然大婆羅門國在彌諾國江之西,彌諾國江當即彌諾江,此江為今緬甸境內的親敦江⑥,當為南詔的西界。南詔西南的驃國,為今緬甸。南詔之南的女王國當為後來的八百媳婦⑦。而八百媳婦的故地則在今緬甸撣邦東部。又按文宗太和三年(829),南詔曾攻入成都,及其南歸,至大渡河,謂此河為南詔境界①。所謂南詔疆域北抵益州,就是止于大渡河畔。綜合這些地方來說,南詔盛時的疆域,北至于今云南維西縣北,東北達到大渡河畔,東臻于今云南、貴州兩省之間,西抵緬甸境內的親敦江,南部當已伸入緬甸的東部以及老撾和泰國的境內。南詔以羊苴咩為都,其地在今云南大理縣。其別都在善闡府,為今云南昆明市。于其境內分設節度、都督和瞼。南詔盛時已在唐代後期,其時唐代各地皆設有節度使,南詔亦以節度統治各地,應在情理之中。都督也是唐代的舊稱,僅瞼為當地土語,實際上就是州的意思。南詔盛時,共有六節度、① ②《舊唐書》卷一九八《高昌傳》。

③ 《新唐書》卷二一九《勃海傳》。

① 《蠻書》卷六《云南城鎮》。

② 《蠻書》卷四《名類》。

③ 《蠻書》卷十《南蠻疆界接連諸蕃夷國》。

④ 《新唐書》卷四三下《地理志》七下。

⑤ 《新唐書》卷二二一上《西域傳》。

⑥ 向達:《蠻書校注》卷十。

⑦ 《蠻書》卷二《山川江源》;[法]伯希和:《交廣印度兩道考》十七。① 向達:《蠻書校注》卷十。

二都督和十瞼。六節度為弄棟、永昌、銀生、劍川、拓東、麗水。兩都督為會川、通海。十瞼為云南、白涯(亦稱勃弄)、品澹、登川、蒙舍、大厘(亦稱史瞼)、苴咩(亦稱陽瞼)、蒙秦、矣和、趙川②。都城羊苴咩周圍自成一個區域,不隸屬于節度或都督。弄棟節度治所在今云南姚安縣,永昌節度治所在今云南保山縣,銀生節度治所在今云南景東縣,劍川節度治所在今云南劍川縣,拓東節度治所在今云南昆明市,麗水節度治所在今緬甸密支那南恩梅開江畔,會川都督治所在今四川會理縣,通海都督治所在今云南通海縣。至于十瞼的治所就不必在此瑣陳了。

綜上所述,可以看到隋唐兩代疆域的廣大。隋祚短促,尚無若何變化。

唐代中葉以後,由于安祿山亂事的影響,版圖頗有削減。吐蕃強大,不僅隴右一道大部淪陷,而西域道阻,安西、北庭兩都護所轄土地,亦無由聞問。西南的南詔也稱雄一方,大渡河南皆成化外。後來雖能乘吐蕃內部多事,相繼收複隴右各處,然國力衰弱,是不可與天寶以前相比擬的。

隋唐兩代承南北朝之後,對于疆域制度多所厘正。最為顯著的是改原來的州、郡、縣三級制為兩級制。這是因當時州和郡幾乎相差無幾,不能不加以改革。隋唐兩代州郡兩個名稱曾更迭代用,其實還是一樣的。唐代更創立府制和道制,也是一時的新猷。道制到宋代改成路制,府制卻遞相因襲,至于清代末年。

隋唐兩代亦如其以前各皇朝,其文化以及典章制度對于周邊各族都有一定的影響。疆域區劃也不例外。周邊各族如突厥、回紇等習于游牧生涯,往來無恒居,自然說不上有什麼州縣設施。唐代雖在各族疆土中設立羈縻州縣,還難以起到和內地相同的作用。可是像渤海、南詔等從事農業生涯的民族,習于定居,有城郭邑聚,因而在其版圖內設官置吏,分疆治理,儼然和中原相同,雖一些名稱設施稍有違異,那是無損于整個趨勢的。

② 《新唐書》卷二二一中《南詔傳》下。

第四章隋唐各民族的分布及遷徙第一節突厥民族起源與突厥汗國建立突厥可汗自稱與“九姓回紇”同族,而回紇族出鐵勒。鐵勒于戰國、秦漢時稱“丁零”,因民俗喜乘高輪車,所以北魏時亦號“高車”,“或曰敕勒,訛為鐵勒”③。突厥既與回紇同源,則亦應源自鐵勒。隋唐之際,突厥強悍,役使鐵勒諸部為種族奴隸,遂模糊了其族出鐵勒的真相。

突厥的最初活動地在准噶爾盆地之北,約在今葉尼塞河上游,後來遷移到高昌的山北。公元五世紀中葉,柔然攻占高昌,由是突厥淪為柔然的種族奴隸,被遷徙到金山(今阿爾泰山)南麓,世為柔然“鍛奴”(突厥人工于鍛鐵)。①“金山狀兜鍪(即戰盔),俗呼兜鍪為突厥”,因而這支定居于金山之陽的鐵勒部落,遂以突厥為族號②。西魏大統十二年(545),突厥首領阿史那土門降鐵勒五千余戶,由之部落強大,為中原皇朝刮目,西魏文帝遂于大統十七年(551)以長樂公主妻之。西魏廢帝元年(552),土門大敗柔然,自稱伊利可汗,建突厥汗國于漠北地帶。土門死,子科羅(乙息記可汗)、俟斤(木杆可汗)先後繼立。木杆可汗在位時(553—572),滅柔然,破■噠,走契丹,並契骨,威震塞外,“東自遼海以西,西至西海(今里海)萬里,南自沙漠以北,北至北海(今貝加爾湖)五、六千里皆屬焉”③。

突厥汗國的分裂北齊後主天統三年(567),伊利可汗(即土門)弟阿史那室點密滅亡■噠(又稱滑國,建都于今阿富汗之北巴里黑城),擊敗波斯,自立為西面可汗。室點密征西域時,其下“有十大首領”,且“有兵十萬眾”,及平西域諸國和自為可汗後,號其部為“十姓部落”①。達頭可汗(室點密子)時,因“兵強而位下”,遂與東面沙缽羅可汗(即乙息記可汗之子阿史那攝圖)爭戰。時隋根據長孫晟建議,對突厥東、西可汗實行“遠交而近攻,離強而合弱”的反間政策②,更加深了突厥內部的裂痕。于是,達頭聯合阿波可汗(即木杆可汗子阿史那大邏便)及貪汗可汗等離心于沙缽略的勢力,于隋文帝開③ 《新唐書》卷二二二上《南詔傳》上。《蠻書》六《云南城鎮》:“云南、拓東、永昌、甯北、鎮西及開南、銀生等七城,則有大將領之,亦稱節度。貞元十年掠吐蕃鐵橋城,今稱鐵橋節度。”則當時所置為八節度。《南詔野史》上,則亦謂南詔有八節度,然其名稱不盡與《新唐書》和《蠻書》相同。除其中有六個節度之名同于《新唐書》外,另有東川、通海兩節度。又《蠻書》五《六瞼》:“太和謂之大和瞼,羊苴咩謂之陽瞼,大厘謂之史瞼,邆川謂之睒瞼,蒙舍謂之蒙舍瞼,白涯謂之勃弄瞼。”亦與《新唐書》不同。此處從《新唐書》之說。

① 《新唐書》卷二一七上《突厥傳》上。

② 林斡:《突厥史》第三章,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 年版。

③ 《冊府元龜》卷九五六《外臣部·種族》。

① 《周書》卷五○《突厥傳》。

② 《舊唐書》卷一九四下《突厥傳》下。

皇三年(583)正式獨立。自是突厥一分為二。西突厥“居烏孫之故地,東至(東)突厥國,西至雷翥海,南至疏勒,北至瀚海”③。即盡有今新疆和中亞大部地區。而東突厥于啟民可汗(沙缽羅子阿史那染干)時,為西突厥達頭可汗所迫而南遷臣降于隋。開皇十九年(599),文帝命長孫晟于朔州築大利城(今內蒙古清水河縣境)以安置啟民及其部眾。不久,因啟民部落“歸者日眾”,天子又采納長孫晟意見,“于夏、勝二州之間(今陝西靖邊及內蒙准噶爾旗地帶),東西至河(黃河),南北四百里,掘為橫塹,令處其內,使得任情畜牧。”①在此前後,突厥自漠北“或南入長城”,“或住白道(在今呼和浩特西北)”,接踵降隋者數十萬眾。文帝仁壽三年(603),竊居漠北的達頭可汗,由于鐵勒諸部造反,達頭遁走吐谷渾,其漠北部眾複歸啟民可汗。煬帝大業五年(609),啟民卒,其子阿史那咄吉繼立,是為始畢可汗。始畢乘隋末中原大亂,不惟使其族擺脫了隋朝統治,且將東突厥推向極盛階段:“東自契丹,西盡吐谷渾、高昌諸國,皆臣之,控弦百萬,戎狄之盛,近代未有也。”②西突厥處羅可汗率部內屬煬帝大業初年,西突厥泥橛處羅可汗(即達頭曾孫阿史那達漫)因“撫禦無道”,致“其國多叛”,又“大為鐵勒所敗”。朝廷因處羅生母向氏(漢人)居留京師,遂以向氏之命招降處羅。大業五年(609),煬帝西巡,令處羅會于大斗拔谷(即今甘肅民樂東南甘、青二省交界扁都口隘路),處羅辭以他故不至。煬帝大怒,從裴矩之策,鼓動處羅叔父阿史那射匱攻之。處羅大敗後率數千騎東走高昌,並于大業七年(611)降隋。煬帝對內徙處羅部眾分三處安置:使處羅弟闕度設統羸弱萬余口,居于會甯(今甘肅靖遠);特勤(即王子)阿史那大奈將余眾居于樓煩(今山西靜樂);命處羅將五百騎扈從天子巡幸,並賜號“曷薩那可汗”③。後來,李淵起兵太原,阿史那大奈“提其眾隸麾下”①。闕度設于隋末自稱吐烏過拔闕可汗,後為割據武威的李軌所滅。曷薩那可汗則于唐武德初年,被始畢可汗使者所殺。②東突厥破亡後部眾的遷徙和分布武德二年(619),東突厥始畢可汗卒,其弟俟利弗設繼立,是為處羅可汗。次年,處羅卒,更立其弟咄苾,是為頡利可汗。頡利自恃強大,幾乎年年南侵唐土。貞觀三年(629),太宗乘其內外交困和頻年災荒,派兵一舉滅亡其國,生擒頡利,俘突厥人十余萬口。“突厥既亡,其部落或北附薛延陀,③ 《隋書》卷五一《長孫晟傳》、卷八四《突厥傳》。

① 《通典》卷一九九《邊防十五·突厥下》。又據《隋書·西突厥傳》,其與東突厥以郁都斤山(今蒙古杭愛山之北山)為界。

② 《資治通鑒》卷一七八,文帝開皇十九年。

③ 《通典》卷一九七《邊防十三·突厥上》。

① 《隋書》卷八四《西突闕傳》;《資治通鑒》卷一八一煬帝大業八年。② 《新唐書》卷一一○《史大奈傳》。

或西奔西域,其降唐者尚十萬口”③。此後,太宗于貞觀二十年(646)破薛延陀,高宗于永徽元年(650)擒建牙帳于金山之北的東突厥別部酋長車鼻可汗。至此,東突厥“盡為封疆之臣”④。

朝廷對破亡後的東突厥降人頗為優待,而這種優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突厥人的地理分布。

其一,約半數的東突厥降人入居京師。

降唐的東突厥酋帥有大批人留于朝中任職,“皆拜將軍中郎將,布列朝廷,五品以上百余人,殆與朝士相半”。因此,其部眾“入居長安者近且萬家”⑤。按,最初降唐者約十萬口,以每家五口計,入居長安者約為東突厥降戶的半數。這種情況給長安居民的社會生活以頗大影響,突厥習尚不僅滲透民間,連上層社會亦為所染。

其二,即其部落,廣置突厥府州。

為了安置東突厥降人,太宗在東自幽州(今北京)、西至靈州(今甯夏靈武西南)的廣大地帶,主要以突利可汗(頡利侄)過去所統部落,置順(今北京順義)、祐(今甯夏境)、化(今陝西橫山北)、長(今內蒙古紅柳河上游西部地區)四州都督府。又分頡利過去統治的漠南地區為六州,左置定襄都督府(僑治甯朔,今陝西靖邊東北),右設云中都督府(僑治朔方,今陝西靖邊東北白城子),各以降酋為都督刺史,以統東突厥部眾。①其三,複立突厥汗國和舍利,蘇農等州的設置。

貞觀十三年(639),發生突厥降將阿史結社率等行刺太宗的未遂事件,于是朝中嘩然,多云突厥居留黃河以南不便。太宗遂冊阿史那思摩為乙彌泥孰俟利苾可汗,令率突厥和胡人渡河,返歸漠南故地。十五年(641),思摩于定襄故城(今內蒙古和林格爾)建可汗牙帳,東突厥返還者三萬戶,勝兵四萬,馬九萬匹,分布于“南至大河(黃河),北至白道川(今內蒙古呼和浩特西北)以北”的今內蒙河套以北、以東地區②。但這次大遷徙曆時不久就因薛延陀南下侵逼和思摩不能撫禦其眾,突厥人“悉棄俟利苾(即思摩)南渡河,請處于勝(治今內蒙古准格爾旗東北十二連城)、夏(治今陝西靖邊東北白城子)之間”①。朝廷為管理這兩州的突厥民眾,于貞觀二十三年(649)十月,以舍利吐利等部置舍利等五州,並隸云中都督府,以蘇農等部置蘇農等六州,並隸定襄都督府。②其四,完善和發展東突厥行政建置。

高宗永徽元年(650),朝廷將車鼻可汗降部安置于郁督軍山(今阿爾渾河上游杭愛山東支)一帶,設狼山都督府(在今阿爾泰山北)以統領之。並于漠北置單于、瀚海二都護府。單于都護府領狼山、云中、桑乾三都督府、蘇農等二十四州;瀚海都護府領瀚海、金微、新黎等七都督、仙萼等八州。“即擢酋領為都督、刺史”。至是,東突厥“盡為封疆臣”,“凡三十年北③ 《冊府元龜》卷九六七《外臣部·繼襲二》④ 《資治通鑒》卷一九三,太宗貞觀四年。

⑤ 《貞觀政要》卷九《安邊》。

① 《貞觀政要》卷九《安邊》。

② 《舊唐書》卷一九四上《突闕傳》上,《資治通鑒》卷一九三,太宗貞觀四年。① 《通典》卷一九七《邊防十三·突厥上》。

② 《資治通鑒》卷一九七,太宗貞觀十八年。

方無戎馬警”③。

賀魯破滅後的西突厥及其原役屬民族的分布阿史那賀魯,室點密可汗五世孫,原為西突厥葉護(突厥一等大臣,或別部大首領),居多邏斯川(今新疆額爾齊斯河),領處月、處蜜、姑蘇、葛羅祿、弩失畢五姓之眾。貞觀二十二年(648),賀魯為乙毗射匱可汗逼逐,遂率眾內屬。次年,以討伐龜茲功,被太宗擢瑤池府都督,領其部居于庭州莫賀城(今新疆吉木薩爾西)。自是賀魯密招離散,部眾益盛。高宗永徽二年(651),擁眾西走,擊破乙毗射匱可汗,建牙于雙河(今新疆博樂西)和千泉(今中亞塔什干北),自稱沙缽羅可汗,並統一西突厥十姓部落和脅迫西域諸胡國多歸屬之。當賀魯羽毛豐滿後,遂公開叛唐,入寇庭州,攻陷金嶺城和蒲類縣(今新疆奇台東南舊奇台城),殺掠唐邊民數千人。

對擁有勝兵數十萬和不斷侵擾唐西境的阿史那賀魯,自永徽三年(652)

起,朝廷數遣師征討,並于顯慶二年(657)徹底平定了叛亂;“盡收其所據之地,西域悉平”④。

“賀魯已滅,裂其地為州縣,以處諸部”①。

以西突厥十姓部落所置都督府主要有:處木昆部為匐延都督府;突騎施索葛莫賀部為嗢鹿部督府;突騎施阿利施部為潔山都督府;胡祿屋闕部為鹽泊都督府;鼠尼施處半部為鷹莎部督府。以上六都督府分布于今中亞巴爾喀什湖東南及我國新疆的廣大地帶。又于碎葉川(今中亞楚河)以東置昆陵都護府,以西置濛池都護府,擢貞觀中降唐並在討賀魯中立功的西突厥貴族阿史那彌射為左衛大將軍、昆陵都護、興昔亡可汗,押十姓中的五咄陸部落,阿史那步真為右衛大將軍、濛池都護、繼往絕可汗,押十姓中的五弩失畢部落。高宗還授權于彌射、步真等根據降者“部落大小,位望高下,授刺史以下官”②。降唐的五咄陸部落為:處木昆律部(活動于今新疆塔爾巴哈台一帶);胡祿屋闕部(活動于今新疆烏魯木齊西北馬納斯河西);攝舍提暾部(活動于今新疆博樂西博樂塔拉河流域);突騎施賀邏施部(活動于今伊犁河下游北岸);鼠尼施處半部(活動于今新疆焉耆西北裕勒都斯河流域);五弩失畢部落為:阿悉結闕部;哥舒闕部;拔塞干暾沙缽部;阿悉結泥孰部;哥舒處半部③。

史稱五咄陸部居于碎葉(在今中亞楚河南岸楚伊斯闊葉附近)以東。五③ 《唐會要》卷七三《安北都護府》,《資治通鑒》卷一九九,太宗貞觀二十三年。④ 《新唐書》卷二一五上《突厥傳》上。

① 《冊府元龜》卷九八六《外臣部·征討五》。

② 《新唐書》卷二一五下《突厥傳》下。

③ 《新唐書》卷二一五下《突厥傳》下,《資治通鑒》卷二○○,高宗顯慶二年。弩失畢部分布的具體方位史籍缺載,其大致范圍應為:東北與五咄陸部相接,西跨藥殺水(今中亞錫爾河),南鄰昭武九姓國(今中亞阿姆、錫爾兩河流域)。

十姓之外,西突厥的諸多別部也先後附唐,朝廷亦即其部落設置羈縻府州:葛邏祿謀落部(分布于今宰桑湖東額爾齊斯河南岸),顯慶二年(658)

置陰山州都督府;葛邏祿熾俟部(分布于今新疆額爾齊斯河以南烏倫河下游地帶),顯慶三年(659)置大漠州都督府。後又析其部置金附州都督府;葛邏祿踏實力部(分布于今宰桑湖西南地區),顯慶三年置玄池州都督府;咽面部(分布于今巴爾喀什湖以西地帶),置咽面州,長安二年(702)

升都督府;處月部(分布于今烏魯木齊東北),永徽五年(654)置金滿州,龍朔二年(662)升都督府;沙陀部(分布于今新疆巴里坤湖東),置沙陀州都督府。

其他諸部如莫賀達干部、都摩支部、處密部(分布于今烏魯木齊西北)、伊吾部(分布于今新疆哈密地區)、易薩部(分布于今里海一帶)等亦當置有羈縻府州。以上諸府州及二都護府,皆隸于安西都護府。①賀魯既平,“其所役屬諸國”,亦“皆分置州府,西盡波斯,並隸安兩都護府”①。龍朔三年(661)六月,在于闐以西,波斯以東吐火道十六國,“分置都督府及州八十、縣一百一十、軍府一百二十六”②。這些府州的民族和城邦國家主要是:吐火羅(今阿富汗東北部昆都士)、■噠(今阿富汗馬劄里沙里夫西)、訶達羅支(今阿富汗加茲尼)、解蘇(在今塔吉克境)、骨咄施(今塔吉克境)、罽賓(今阿富汗喀布爾河北)、帆延(今阿富汗巴米安),石汗那(今阿富汗興都庫什山北)、護時犍(今阿富汗北境希巴爾干南)、怛沒(今烏茲別克捷爾梅茲西北)、烏拉喝(今阿富汗北境)、多勒建(今阿富汗木爾加布河流域)、俱密(今中亞蘇爾哈布河流域)、護密多(今阿富汗東北伊什卡什姆)、久越得犍(今塔吉克境卡菲爾尼甘河下游庫巴的安)、波斯(今伊朗劄博勒)。③此前,西域其他諸族和城邦置府州的主要有:龜茲(今新疆庫車)、于闐(今新疆和田西南)、焉耆(今新疆焉耆西南)、疏勒(今新疆喀什)。還有昭武九姓胡之康(今烏茲別克撒馬爾罕)、何(撒馬爾罕西北)、石(今烏茲別克塔什干)、米(今烏茲別克朱馬巴劄爾)、安(今烏茲別克布哈拉)、東安(今布哈拉東北)、史(今烏茲別克沙赫里夏勃茲)、拔汗那(今烏茲別克塔什干東南)等國也都置有羈縻府州。①又有以“雜戎胡部落”置、“寄于北庭府界內”、隸于北庭都護府(治① 《新唐書》卷二一五下《突厥傳》下。

① 《通典》卷一九九,《新唐書》卷四三下、卷二一五下,馮承鈞譯沙畹:《西突厥史料》,岑仲勉:《西突厥史料補闕及考證》,林干:《突厥史》,薛宗正:《突厥史》等。

② 《舊唐書》卷一九四下《突厥傳》下。

③ 《唐會要》卷七三《安西都護府》。按:《通鑒》、《新唐書》等與《會要》所載府州數不完全一致。① 《唐會要》卷七三,《新唐書》卷四三下《地理志》七下。

今新疆吉木薩爾北破城子)的諸府州。如鹽祿州都督府、陰山州都督府、輪台州都督府以及玄池、哥系、金附、孤舒、西鹽、東鹽、叱勒、迦瑟等州。②此外,以“河西內屬諸胡”置而府州難于確定今地的,還有很多。③從以上唐在西部疆域的蕃州設置,可大體知道以西突厥為主體的西域諸民族的分布情況:西起今里海,逾咸海,溯錫爾河,涉楚河,東至我國新疆北部地區,為西突厥十姓部落及其別部游牧棲息地帶;今中亞兩河(錫爾、阿姆河)流域,為昭武九姓和吐火羅道十六國諸民族的城邦分布地;今新疆塔里木盆地北、西邊緣地帶為傳統的城邦民族焉耆、龜茲、疏勒、于闐等定居處。

西突厥十姓部落的散亡及遷徙賀魯破滅後的數十年間,因十姓二可汗內訌、後突厥汗國的寇侵和西突厥別部突騎施的崛起,十姓部落散亡殆盡。其間,有部分種落徙居內地。興昔亡可汗兼崑陵都護阿史那彌射,為繼往絕可汗兼濛池都護阿史那步真的族弟,早在貞觀六年(632),步真就因彌射被唐太宗冊為可汗而不服,為取而代之,遂謀殺彌射弟侄二十余人,彌射被迫率部落入朝。步真自立為葉護後,因部落離棄,步彌射後塵,亦攜家屬入朝。及至唐高宗冊二人為可汗,步真又伺機陷害彌射。龍朔二年(662),彌射、步真從■海道大總管蘇海政討龜茲,步真為找借口兼並彌射部落,遂向行營主帥蘇海政誣彌射“欲造反”,海政竟為其惑假傳聖旨收斬彌射及五咄陸諸首領。乾封中(666—667),步真亦死。由是“十姓無主數年,部落多離散”④。

調露元年(679),東突厥24 州叛唐,數年後,一個強大的後突厥汗國興起于頡利故地。其可汗阿史那骨咄祿和阿史那默啜在屢寇唐境的同時,竭力向西擴張,“自垂拱(685—688)已後,十姓部落頻被突厥默啜侵掠,死散殆盡”①。

在十姓多年無主的情況下,西突厥突騎施部興起。其酋長烏質勒、蘇祿等善于撫循其下,由是為十姓和附近諸胡所歸附。在西突厥有了新主的形勢下,朝廷卻頻遣彌射步真子孫入西突厥襲興昔亡、繼往絕可汗。由之遭到了突騎施等部的強烈抵制。故被冊立者或被拒之門外,或勉強回到本蕃,又終因突騎施“強狠不能制”,而不得不返歸長安。更慘者如為玄宗所冊立的十姓可汗阿史那昕(步真曾孫),在半道就為突騎施可汗莫賀達干所殺。自是,“西突厥遂亡”②。

在西突厥衰亡過程中,曾有兩次較大規模的內徙。一為武周天授元年(690)十月的阿史那斛瑟羅的率眾內遷。斛瑟羅為步真之子,原為在朝供職的右玉鈐衛將軍。垂拱三年(686),冊為可汗。在其還蕃治理五弩失畢期間,屢遭後突厥侵掠,致部眾“散亡略盡”。為回避寇擾,斛瑟羅于天授元年(690)② 《新唐書》卷二二一下《西域傳》。

③ 《舊唐書》卷四○《地理志》三。

④ 《新唐書》卷四三下《地理志》七下。

① 《舊唐書》卷一九四下《突厥傳》下。

② 《通典》卷一九九《邊防十五·突厥下》。

十月“收其余眾六、七萬人入居內地,拜右衛大將軍,改號竭忠事主可汗”①。另一次大的內徙發生于玄宗開元二年(714)九月至次年四月。這次內徙,是因統治西突厥舊部的突騎施可汗娑葛為後突厥可汗默啜擒殺,致十姓及別部某些首領率眾內附以求庇護。據《冊府元龜·外臣部·降附》載,先後有葛邏祿三姓部落、五咄陸胡祿屋闕等部、五弩失畢諸部二萬余帳(戶),分別詣涼州、北庭內屬。玄宗為安撫來歸者,敕令北庭都護湯嘉惠等接援;下制“皆以河南處之”②。又,“寄在涼州界內”有“興昔部落”,且置有隸于涼州都督府的“興昔都督府”③,當為斛瑟羅前次或此次五咄陸內徙者。

此外,居于“金娑山(今新疆尼赤金山)之陽,蒲類之東”的西突厥沙陀部,于憲宗元和三年(808)因不堪吐蕃壓迫,亦悉眾內遷。其部先被置于鹽州,後移眾于定襄川至神武川一帶。④後突厥的滅亡和遷徙高宗永淳元年(682)至玄宗天寶三載(744),為東突厥民族複興時期。頡利族人阿史那骨咄祿等盡複東突厥汗國故地,建立了強大的後突厥汗國。但這個靠征服和鎮壓維系的多民族政權,終因內亂和回紇等族的叛離而滅亡。天寶四載(745),被玄宗冊封的回紇懷仁可汗攻殺了後突厥最後一個君長白眉可汗,立國半個多世紀的後突厥遂壽終正寢。後突厥破亡,其部眾或依附回紇並最終為回紇所同化,或南徙降唐,或西遷中亞,其在中國境內,基本上不再作為一個獨立民族存在。

由于回紇“盡有突厥故地”①,後突厥余部大部歸化于回紇。如“本突厥之族”的葛邏祿“在烏德犍山(今蒙古杭愛山東支)者”,以及突厥拔悉密部徙嗢昆河(今蒙古阿爾渾河)流域者,就率先加入回紇民族,成為回紇十一姓部落的重要構成。②後突厥附唐者不少于萬余帳。天寶元年(742),後突厥貴族“西殺”妻子、默啜之孫勃德支特勤、毗伽可汗女大洛公主、伊然可汗小妻余塞匐、登利可汗女余燭公主、宰相康阿義屈達干以及阿布思、阿史德等部落五千余帳,驅駝馬牛羊二十余萬,款塞歸朝,玄宗“賦詩用紀其事”③。事實上,這批降人遠不止五千余帳。據《通典》等載,僅阿布思部落就有萬余帳投唐。玄宗將這些降戶安置于“朔方河南之地給其廩食,每歲仍費繒絮數十萬段,其河曲郡縣倉廩為之空虛”①。而南遷的突厥又不只被“處之朔方河南之地”,如宰相康阿義屈達干投唐後,曾被安祿山密奏為部落部督並兼范陽藩鎮先鋒使②,可知降部中當至少有一支被安置于河北道一帶。安史之亂中的脅從如康阿① 《新唐書》卷二一五下《突厥傳》下。

② 《資治通鑒》卷二○四,則天後天授元年。

③ 《資治通鑒》卷二二一,玄宗開元三年。

④ 《舊唐書》卷四○《地理志》三,《新唐書》卷四三下《地理志》七下。① 《新唐書》卷二一八《沙陀傳》。

② 《資治通鑒》卷二一五,玄宗天寶四載。

③ 《冊府元龜》卷九五六《外臣部·種族》,《唐會要》卷九八《回紇》、卷一○○《葛邏祿》。① 顏真卿:《康阿義屈達干碑》,《全唐文》卷三四二。

② 《通典》卷一九九《邊防十五·同羅》。

義屈達干、阿史那承慶等,當為徙入河北地區的突厥部酋。又,從安祿山反者還有阿史那從禮所率突厥、同羅、仆骨五千騎,後自長安遁歸朔方,其中之突厥騎士,即為南徙“朔方河南之地”後突厥部。此後史籍中只有一些有關突厥的零星記載,據《通鑒》等透露,開成二年(837)居于振武的突厥有一百五十帳反叛,“剽掠營田”,但很快被擊破。③此外,後突厥在散亡中,走依吐蕃、突騎施、中亞諸國者也大有其人。

如西遷中亞、西亞的突厥人,其後裔在阿富汗、土耳其等地曾建立過政權。④③ 顏真卿:《康阿義屈達干碑》。

④ 《資治通鑒》卷二四五,文宗開成二年。

第二節鐵勒族類及早期分布鐵勒,戰國秦漢時稱“丁零”,為匈奴所役使,故史稱其“本匈奴別種”⑤,或訛為“匈奴之苗裔”①。北魏時號“高車部”,或稱“勅勒”,後訛為“特勒”、“鐵勒”。

其種類最多,“自西海(今咸海)之東,依據山谷,往往不絕”③。分布于獨樂河(今蒙古土拉河)以北的有仆骨、同羅、韋紇(即唐代的回紇,韋紇、袁紇、烏護、烏紇均為初稱)、拔也古、覆羅、蒙陳、吐如紇、斯結、渾、斛薛等部;伊吾以西,焉耆之北,傍白山(今天山),則有契弊(即契苾)、薄落職、乙咥、蘇婆、那曷、讙、紇骨、也咥、于尼讙[護] 等部;金山(今阿爾泰山)西南有薛延陀、咥勒兒、十槃、達奚等部;康國(今烏茲別克撒馬爾罕一帶)北,傍阿得水,則有訶咥、曷■[截]、撥忽、比干[千]、具海、曷比悉、何嵯蘇、拔也未渴[謁]達等部;得嶷海(今里海)東西有蘇路羯、三索咽、蔑促、薩忽等部;拂林(即東羅馬帝國)東則有恩屈、阿蘭、北褥九離、伏嗢昏等部;北海(今貝加爾湖)南則有都波等部。諸部分隸于東西突厥;自突厥立國,“東西征討”,皆資其用,以制北荒”②。

鐵勒種類如此之多,早期分布如是之廣,很難認為其諸部來自同一源流。契苾、薛延陀的崛起和遷徙隋文帝開皇末年,晉王楊廣北征,時占據漠北的西突厥步迦可汗(即達頭)被隋軍擊破,臣隸于西突厥的鐵勒漠北諸部亦因此多有離散。大業元年(605),西突厥擊金山、白山等地帶的鐵勒,並濫誅薛延陀等部魁帥數百人,因而激起鐵勒反抗,共拒處羅,推契苾部酋長俟利發俟斤契苾哥楞為易勿施莫何可汗,建牙帳于貪汗山(今新疆博格多山),並立薛延陀酋長乙失缽為小可汗。“莫何勇毅絕倫,甚得眾心,為鄰國所憚,伊吾、高昌、焉耆諸國悉附之”④。不久,哥楞懾于西突厥強大,去可汗號,複隸于突厥。隋末,徙部于熱海(今中亞伊克塞湖)附近。

唐高祖武德初年,薛延、契苾、回紇、都播、骨利干、多濫葛、仆固、拔野古、同羅、渾、思結、斛薛、奚結、阿跌、白霫等十五部,“散布磧北”。回紇等六部在郁督軍山(今蒙古杭愛山東支)者,隸于東突厥始畢可汗,薛延陀等在金山者,西臣于西突厥統葉護可汗。①貞觀二年(628),西突厥大亂。薛延陀乙失缽之孫夷男,率七萬帳東依頡利可汗。時值東突厥衰落,夷男反攻頡利大勝,鐵勒共推夷男為主。三年(629),唐太宗為聯合鐵勒夾擊頡利,遂冊夷男為真珠毗伽可汗,夷男建牙郁督山下。四年(630),東突厥破滅,朔塞空虛,夷男繼續東遷,據有頡利⑤ 張星烺:《中西交通史料彙編》第五冊。

① 《舊唐書》卷一九九下《鐵勒傳》。

② ③《隋書》卷八四《鐵勒傳》。

④ 《北史》卷九九《鐵勒傳》,《隋書》卷八四《鐵勒傳》,《通典》卷一九九。① 《冊府元龜》卷一○○○《外臣部·強盛》。

故地,徙牙帳于獨樂水之陰(今土拉河南)。至是,薛延陀有勝兵二十萬,轄境東至室韋(在今額爾古納河流域),西至金山,南至東突厥降唐部落,北抵瀚海(今貝加爾湖)。②回紇、拔野古、阿跌、同羅、仆骨、霫等“諸大部落皆屬焉”④。

鐵勒諸部“並為州郡”

自貞觀十五年(641)起,薛延陀數南下入寇。十九年(645),夷男死,其子拔灼引兵寇河南,唐將執失思力大敗拔灼于夏州,俘其眾數萬,拔灼輕騎遁走,第二年被回紇攻殺。繼立之伊特勿失可汗降于唐大將李績。至是,薛延陀破滅。

因薛延陀破亡,“鐵勒百余萬戶”,“遠遣使人,委身內屬,請同編列,並為州郡”③。貞觀二十一年(647)正月,太宗即其部落設置十三個羈縻府州:瀚海府(在今蒙古朱爾馬台河畔),以回紇部置;金微府(在今蒙古肯特省一帶),以仆固部置;燕然府(在今年蒙古烏拉特中後旗西南),以多覽葛部置;幽陵府(在今蒙古東方省一帶),以拔野古部置;龜林府(在今蒙古格勒河流域),以同羅部置;盧山府(在今蒙古杭愛山東南一帶),以思結部置;皋蘭州(在今蒙古土拉河東),以渾部置;高闕州(在多覽葛、同羅北),以斛薛部置;雞鹿州(在同羅東北),以奚結部置;雞田州(在今蒙古烏蘭巴托西北),以阿跌部置;榆溪州(在今蒙古中戈壁省),以契苾部置;■林州(初在今內蒙境,後僑治涼州),以思結部置;置顏州(在今內蒙大興安嶺西南至蒙古東方省一帶),以白霫部置。①隨後內屬的鐵勒其他部落,也都先後設置羈縻府州:以骨利干部置玄闕州(在今貝加爾湖一帶);以結骨部置堅昆府(在今葉尼塞河上游地帶);以俱羅勃部置燭龍州(在今西伯利亞赤塔東);以薛延陀余部置溪彈州(在今阿爾泰山東南);分薛延陀余部置祁連州(在今甯夏境);以薛延陀南徙部落置達渾都督府(僑治甯朔縣,在今陝西靖邊東北),以領溪彈等五州;以白霫別部置居延州(在今內蒙巴林左旗東北)。

羈縻府州是即蕃人部落而設,故從以上鐵勒州府分布可知諸部落所在。

後突厥汗國建立後,在漠北的鐵勒諸部不堪突厥的奴役,回紇、契苾、思結、渾四部中主支率先度磧,徙于甘、涼二州之間。同羅、霫等繼至,詔置大武軍(在今山西朔州)北。由之在內地沿邊州縣出現了大批鐵勒僑治羈② ④《舊唐書》卷一九九下《鐵勒傳》。

③ 《新唐書》卷二一七下《回鶻傳》附《薛延陀傳》。

① 《資治通鑒》卷一九八,太宗貞觀二十年。

縻府州:多覽葛所置燕然州都督府,僑治回樂縣(今甯夏靈武西南);奚結所置雞鹿州,僑治回樂縣;渾部所置東皋蘭州,僑治鳴沙縣(今甯夏青銅峽西南豐安故城);掘羅勿部所置燭龍州,僑治溫池縣(今甯夏鹽池西南);仆骨部所置金微府改稱仆固都督府,僑治朔方縣(今陝西靖邊東北白城子);回紇瀚海府、契苾賀蘭府、思結盧山府、渾皋蘭州,僑治涼州境。①等等。

回紇的興衰及其民族的遷徙鐵勒回紇部,漢時稱“烏揭”。南北朝時游牧于獨樂河(今蒙古土拉河)以北者稱“袁紇”,為東部“高車六部之一”;散處于伊吾以西、焉耆以北者稱“烏護”。至隋曰“韋紇”。唐武德初年以後,稱“迥(回)紇”。至元和四年(809),其可汗改稱回紇為“回鶻”,“義取回旋輕捷如鶻也。”①薛延陀破滅後,回紇一躍而為鐵勒最大部落。貞觀二十一年(647),其酋長藥羅葛吐迷度被太宗委任為懷化大將軍和世襲瀚海府都督,又“自稱可汗”,“一似突厥”,自是回紇日漸興盛。天寶三載(744),回紇擊破後突厥後,其領袖藥羅葛骨力裴羅被玄宗冊為懷仁可汗,遂借大唐聲勢,統一漠北,強大的回紇汗國由是崛起。

回紇汗國在與唐修好、聯姻、受唐冊封的同時,並綜合了部分突厥民族和東部鐵勒諸部。回紇本部,原有九大姓氏,一曰藥羅葛,二曰胡咄葛,三曰啒羅勿,四曰貊歌息訖,五曰阿勿嘀,六曰葛薩,七曰斛嗢素,八曰藥勿葛,九曰奚[愛]邪勿,號為回紇“內九姓”。後破突厥拔悉密、葛邏祿,遂“總十一姓,並置都督,號十一部落”②。其實,後突厥其他余部留居故地者,亦應為回紇所融合,這從留居者罕見于史籍記載可以推知。①又,唐初散居漠北的鐵勒至少有十三部,玄宗之後,除少數部酋(如渾部酋長渾釋之、渾瑊父子,阿跌部酋長阿跌良臣、阿跌光進父子等)入居內地為官,因而演變為“蕃將世家”外,多數人則與回紇融為一體,並有仆固、渾、拔野古、同羅、思結,契苾、阿布思、骨侖屋骨恐等八部同回紇組成“回紇外九姓”。還有未列入“外九姓”的■跌(即阿跌)部,其都督世為回紇宰相,且于貞元十一年(795)後,取代藥羅葛氏為回紇可汗。這種鐵勒諸部回紇化的現象十分普遍,以至于唐後期罕有鐵勒民族的記載;史籍中偶爾出現的鐵勒諸姓部人,在講其族屬時,每冠以“回紇(鶻)”出身。其他民族歸化回紇者,如突厥、昭武九姓人,乃至漢人,也無不如此。如是大規模地綜合西北諸民族的情況,① 《資治通鑒》卷一九八,太宗貞觀二十年。

① 《新唐書》卷四三下《羈縻州》、卷一一○《契苾何力傳》、卷二一七上《回鶻傳上》,《舊唐書》卷一○三《王君傳》,《太平寰宇記》卷一九八《白霫國》,《全唐文》卷一八七《契苾明碑》等。② 《北史》卷九九、《隋書》卷八四、《舊唐書》卷一九九下《鐵勒傳》。並見兩《唐書》回紇傳等。又據《冊府元龜·外臣部·褒異》,唐前期已有稱回紇為“迴鶻”(貞觀二十二年)、“回鶻”(天寶四載)者,這里姑且存疑。

① 《新唐書》卷二一七上《回鶻傳》上。

致使回紇汗國時期(744—840)的回紇民族分布范圍極為寬廣:西起伊麗河(今伊犁河)流域,東到東可敦城(今蒙古喬巴山市西)東;北至小海(今貝加爾湖)以北,南與唐接;可汗牙帳置于烏德鞬山(今蒙古杭愛山)東端,即今蒙古鄂爾渾河畔,可汗行宮建在劍河(今葉尼塞河)上游,即今俄羅斯沙戈納爾。

文宗開成四年(839),由于上層內訌和自然災害,回鶻②急劇衰落。第二年,黠戛斯(即結骨)十萬鐵騎攻破回鶻都城(即牙帳所在),殺其可汗,誅其宰相,立國百年的回鶻政權至是滅亡。其民族也由是分五支南下、西遷。南下者兩支:一為特勤嗢沒斯等所率殘部;另一支為新立之烏介可汗所統部眾。

嗢沒斯系被黠戛斯所殺的厔馺可汗的兄弟,開成五年(840),與宰相赤心、仆固和特勤那頡啜各率其眾抵天德軍(在今年蒙五原縣境)塞下,請求內屬。朝廷一方面要求邊將不得邀功生事,另一方面運糧二萬斛賑濟溫沒斯所領饑民。次年三月,嗢沒斯約天德軍使田牟誘殺“桀黠難知”的赤心和仆固。那頡啜收赤心部眾七千帳東走橫水(在今內蒙杭錦旗西北),後來在東窺幽州(今北京)時,被節度使張仲武擊破,盡收其眾數萬人,分遣于諸道節度使下聽用。而嗢沒斯則于同年四月率其國特勤、宰相等二千二百余人降唐。不久嗢沒斯入朝,天子以其部為歸義軍,授嗢沒斯歸義軍使。嗢沒斯請置家太原(今山西太原),與諸弟為唐捍邊。八月,皇上賜嗢沒斯姓名曰李思忠。後來李思忠與歸義軍副使愛弘順(愛邪勿賜名)等統回紇、契苾、吐谷渾、沙陀兵討擊烏介,所至立功。其後人于唐末五代附李克用父子,複置家太原,思忠孫彥圖官拜太原少尹。①烏介可汗本名烏希,王子出身,于會昌元年(841)被部眾擁立為可汗後,南下保錯子山(在今內蒙杭錦後旗烏加河北三百余里處)。由于烏介騷擾唐朝邊民,侵逼振武(在今內蒙和林格爾縣西北)軍鎮,並劫持和親公主,遂遭至唐軍討擊,殺胡山(又稱黑山,在今內蒙和林格爾以北)一戰,大敗烏介,斬首萬級,收降兩萬余人。烏介僅統三千多人遁走黑車子(室韋)。會昌六年(846),烏介為其宰相所殺,其弟遏撚繼立,複有五千多人。宣宗大中初年,又為張仲武和黠戛斯所破,其眾或降,或為黠戛斯收歸磧北,或散匿山林②。

據上述材料,回鶻南下兩支十余萬眾,多數降唐,並被配隸諸道。唐末五代時,河東、河北地區的一些回鶻出身的節度使和大將,即為南遷回鶻的後人。

多數回鶻人則分三支西遷。《舊唐書·迴紇傳》稱:宰相馺職“擁外甥龐特勤及男鹿並遏粉等兄弟五人、一十五部西奔葛邏祿,一支投吐蕃,一支投安西”。《新唐書·回鶻傳》則認為,投奔吐蕃、安西的兩支為回鶻“殘眾”,這就是說,西遷主支為入葛邏祿的十五部。

應指出的是,這里的葛邏祿與回鶻十一部中的葛邏祿不同。十一部中的葛邏祿是指原隸于東突厥車鼻可汗、永徽元年(650)被高宗遷入郁督軍山者。② 突厥見于中晚唐、五代、宋初文獻的,只有一些零星記載,這里不贅。① 元和四年(809)回紇改稱回鶻,以下均稱回鶻。

② 兩《唐書·迴(回)紇(鶻)傳》,《冊府元龜》卷九四六《外臣部·褒異三》,《資治通鑒》卷二四七、卷二四八。

而龐特勤十五部主支徙入之葛邏祿,則是未曾東遷者。西部葛邏祿先隸于西突厥、突騎施,爾後于肅宗至德中(756—757)寖盛,徙入西突厥十姓故地,並“與回紇爭強”。因其同回紇為夙敵,故龐特勤徙入時,勢當有很大紛爭。由于史籍缺載,我們很難確知其詳。近年學者考證,遷入葛邏祿的回鶻後裔,曾于十世紀中葉在蔥嶺以西建立強大的喀喇汗王朝,其轄境包括中亞的怛邏斯、訛打喇和我國新疆的喀什、莎車、于田、和田等廣大地區。喀喇汗王朝汗族因自己原為中國漠北民族出身,故常以“桃花石”(即中國)名其國家,並自稱“桃花石汗”。①關于龐特勤十五部中的“殘眾”遷入吐蕃,實際上主要是指遷入處于吐蕃統治之下的河西走廊地區。據《新唐書·回鶻傳》載:宣宗大中(847—859)時,龐特勤“已自稱可汗,居甘州,有磧西數城”,且同唐互有使者往來,天子冊封龐特勤為“懷建可汗”。按:早在武周時代,就曾有漠北回紇徙入甘、涼二州,所以龐特勤部人的到來,如魚得水,並乘吐蕃之衰,遂以甘州為中心,將勢力擴展到肅(今甘肅酒泉)、瓜(今甘肅安西)、沙(今甘肅敦煌)、涼、蘭(今甘肅蘭州)、秦(今甘肅秦安西北)等州①。而此地的世家大族(如瓜、沙二州的張、曹家族),懾于甘州(或稱河西)回鶻的強大,都不得不以附庸地位隸于可汗。甘州回鶻自大中年間立國,相繼傳襲十汗,政權延續近兩百年。

西遷安西者,是指徙入安西部護府所轄西州(治高昌)等地,貞觀十四年(640)至顯慶三年(658)的安西部護府治所就置于此。回鶻“殘眾”遷至後,曾于此建國,史稱“高昌回鶻”或“西州回鶻”。然而,《新唐書·回鶻傳》謂:“有特龐勒(按,即龐特勤)居焉耆城,稱葉護,余部保金莎嶺(今阿爾泰山),眾至二十萬。”這就是說,這支回鶻最初的政治中心在原為安西四鎮之一的焉耆鎮,其部眾分布雖廣,但西州並不為其所有。懿宗咸通七年(866)二月,歸義軍(在沙州)節度使張議潮奏報朝廷說:北庭回鶻大酋仆固俊擊吐蕃,“克西州、北庭、輪台、清鎮等城。”②這條史料清楚地表明龐特勤將政治中心自焉耆移于西州,則是在其部眾西遷二十年之後的事情,其部稱“高昌回鶻”,也只能是在這之後而不可能在此之前。史闕五代時的“西州回鶻”與中原皇朝的具體交流記載,僅云其人“嘗見中國”①。綜上,西遷三支回鶻,根據最後定居地域的差異,入葛邏祿者,因活動于蔥嶺西楚河一帶,被稱為蔥嶺西回鶻;入安西、北庭境者,最後形成高昌(或西州)回鶻;入河西走廊者,因建牙甘州,史稱甘州(或河西)回鶻。而這三支回鶻的奠基人,從諸史籍記載看,都集龐特勤于一身:或云龐特勤率十五部奔葛邏祿,或稱其為葉護居焉耆,或講他稱可汗居甘州;這說明龐特勤不僅是回鶻西遷行動的組織者,且是西遷後形成的三地區回鶻的共主。① 兩《唐書·迴(回)紇(鶻)傳》,《冊府元龜》卷九四六《外臣部·褒異三》,《資治通鑒》卷二四七、卷二四八。

① 魏良弢:《關于喀喇汗王朝的起源及名稱》(《曆史研究》,1982 年第2 期);並見林幹《突厥史》第二章。

② 《新五代史》卷七四《吐蕃傳》、《回鶻傳》;林幹:《突厥史》。

① 《資治通鑒》卷二五○,懿宗咸通七年。

第三節吐蕃的昌盛和吐谷渾、黨項等民族的內徙吐蕃的興起和擴張吐蕃是今天我國藏族的祖先,又是公元七至九世紀于青藏高原建立的受唐冊封的古藏人的政權名。

早在新石器時代,青藏高原上就有人類居住。東漢時,諸多西羌部落,如越巂羌(即牦牛部)、發羌、唐旄羌等先後徙入今西藏地區,並逐漸同當地土著居民孟族融合。至隋時,在今西藏和青海西南等地分布著蘇毗(在今藏北和青海西南)、羊同(在今藏西北)、女國(在今藏西、蔥嶺南)、附國(在今川西和西藏昌都地區)、牦牛部(在今西藏山南地區)等羌人部落和政權。其中,以牦牛部落建立的吐蕃政權實力最強。約在隋末唐初,吐蕃贊普(即國王)朗日論贊兼並了蘇毗。其子松贊干布即位後(629—650 年在位),又征服了羊同,進而統一了西藏高原,定都邏些城(今拉薩)。貞觀八年(634),遣使與唐通好。十五年(641),太宗以宗女文成公主出嫁贊普。自是唐蕃結甥舅之好,“和同為一家”。兩百年間,新贊普繼位,必得請唐天子“冊命”,否則就不是名正言順的君王。②然而,吐蕃在接受唐朝冊封的同時,並未稍減向外擴張的勢頭,不僅破滅與其接壤的諸羌胡政權,而且入侵唐朝邊州和羈縻府州。

高宗龍朔三年(663),吐蕃發兵大破吐谷渾,吐谷渾王慕容諾曷缽與弘化公主(唐宗女,諾曷缽妻)引殘部遁走涼州。咸亨元年(670),大非川(今青海共和縣切吉平原)一戰,唐軍大敗,吐蕃“遂滅吐谷渾”①,並進而攻占唐以黨項等羌所置羈縻州三十和龜茲撥換城(又稱威戎城,即今新疆阿克蘇),致使唐“安西四鎮並廢”②。由于不斷對外侵伐,吐蕃版圖日益壯闊,至永隆元年(680),“東與涼、松、茂、嶲等州相接,南至婆羅門,西又攻陷龜茲、疏勒四鎮,北抵突厥,地方萬余里,漢、魏以來,西戎之盛,未之有也。”③“安史之亂”中,朝廷盡征河西、隴右、朔方諸鎮兵入靖國難。因此,乾元(758—759)以後,吐蕃乘唐西北邊防無備,遂攻占唐鳳翔以西、邠州以北數十州之地。乃至廣德元年(763)一度攻入長安。建中四年(783),雙方約和,于清水會盟中正式劃界:涇州以西至彈箏峽西口,隴州西至清水縣,鳳州西至同谷縣,劍南西山、大渡河東,為唐界;蘭、渭、原、會四州為吐蕃守鎮;西至臨洮、東至成州,抵劍南西界磨些諸蠻、大渡河西南,為吐蕃界。又在黃河以北、故新泉軍以北至大磧、以南至賀蘭山駱駝嶺置“閑田”,作為唐蕃在北段邊界和緩沖地。①簡言之,這條唐、蕃新界,基本上是南北走向,即北起賀蘭山以北,沿賀蘭山南行,經六盤山和今甘肅清水、成縣,再西南至大渡河,東為大唐,西則吐蕃。

唐、蕃新界劃分,表明吐蕃民族的分布,早已超越了其初興時的青藏高原的局限,不僅擁有唐前期的西域地區,而且擴張到唐帝國的關內道到劍南② 《新五代史》卷七四《回鶻傳》。

① 《舊唐書》卷一九六上《吐蕃傳》上,《資治通鑒》卷二四六,武宗會昌二年。② 《冊府元龜》卷一○○○《外臣部·亡滅》。

③ 《新唐書》卷二一六上《吐蕃傳》上。

① 《舊唐書》卷一九六上《吐蕃傳》上。

西川一帶。

晚唐時期,吐蕃內訌勢衰,唐朝乘機收複了河西隴右的一些“陷蕃百余年”的失地。但其昌盛時北徙東遷的吐蕃居民並沒有完全返歸故土,如今甘肅天祝縣的藏胞自稱“蕃蕃”,疑即唐代吐蕃民族之余緒。

吐谷渾亡國前後的民族分布吐谷渾原為鮮卑慕容部的一支,西晉初年,游牧于今遼甯錦縣西北一帶。約在西晉武帝太康四至十年(283—289),酋長吐谷渾因與弟慕容廆爭牧場結怨,遂憤而率部千余家西走。②初徙今內蒙陰山地區,“永嘉之亂”時(291—306),“始度隴而西,其後子孫據有西零(今青海西甯)已西[東]甘松之界(即今甘南一帶),[已西]極乎白蘭數千里(今青海都蘭一帶)”①。其孫葉延時,“自謂‘曾祖奕洛韓(即慕容涉歸)始封昌黎公,吾為公孫之子,案禮公孫之子得以王父字為氏’;遂以吐谷渾為氏焉”②。自是吐谷渾既為族稱,亦為政權稱號。葉延六傳至阿豺時(417—426 年在位),“兼並羌狄,號為強國”③。阿豺又九傳至誇呂(535—591 年在位),“始稱可汗”,“地兼鄯善、且末”,建都伏俟城④。大約在誇呂時,以鮮卑和諸羌為主體,綜合境內其他民族,基本上形成了吐谷渾民族。

隋開皇十一年(591),誇呂卒,子世伏、伏允先後繼立,並複以慕容為姓。煬帝以吐谷渾阻遏西域通道,遂于大業五年(609)

的西巡中,一舉擊破吐谷渾,伏允遁走黨項,“部落來降者十余萬口”,“其故地皆空”。于是吐谷渾民族分布地“自西平臨羌城(今青海湟源東南)以西,且末以東,祁連(今祁連山)以南,雪山(今阿尼瑪卿山)以北,東西四千里,南北二千里,皆為隋有。置郡縣鎮戍,發天下輕罪徙居之”⑥。吐谷渾亡國不久,就值隋末大亂,慕容伏允乘機複國,“悉收故地”⑤。唐建立後,伏允一面貢使不絕,一面連年內寇。貞觀九年(639),太宗派李靖等大破吐谷渾,伏允遁走中自盡。其子順降唐後不久,又為臣下所弑。太宗冊立順子諾曷缽為河源郡王、烏地也拔勤豆可汗,並以宗女弘化公主妻之。諾曷缽事唐恭謹,同唐建立了極為親密的依附關系。而強鄰吐蕃,因贊普尚文成公主,亦同吐谷渾通好共處。

高宗永徽元年(650),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卒,其孫以幼年即位,大權旁落大論(宰相)祿東贊之手。祿東贊極力奉行對外擴張政策。顯慶元年(656)出兵擊敗白蘭羌(分布于今柴達木盆地)。龍朔三年(663),吐谷渾大臣素和貴叛逃吐蕃,泄漏吐谷渾虛實。于是,吐蕃發兵大破吐谷渾,諾曷缽偕公主率數千帳棄國走涼州,“請徙居內地”。

吐谷渾既亡,故地盡沒于吐蕃。其族除部分內徙,多數則為吐蕃役屬。

② 《冊府元龜》卷九八一《外臣部·盟誓》。

① 吐谷渾西遷時間,說法不一,此據周偉洲:《吐谷渾史》,甯夏人民出版社1985 年版。② 《晉書》卷九七《吐谷渾傳》。

③ 《北史》卷九六《吐谷渾傳》。

④ ⑥《通典》卷一九○《邊防六·吐谷渾》。

⑤ 《隋書》卷八三《吐谷渾傳》。

吐蕃為統治該族,立吐谷渾王子為王,並以吐蕃公主嫁之。①吐谷渾王及臣民則要向吐蕃履行交納苛重的貢賦和服兵役的義務。作為吐蕃的附庸,只領有今青海湖西和柴達木盆地的部分荒涼地帶。後來,吐谷渾族屢有遷徙,留下來的或歸化于吐蕃族,或同其他民族組合為今天的土族。

內徙的吐谷渾,分布區域極為寬廣,西自河西走廊,中經靈、豐、夏、延、朔、蔚、潞、嵐等州,均有吐谷渾人的活動足跡。其基本情況如下:其一、唐高宗置安樂等州以處吐谷渾王室。

諾曷缽奔涼州後,一度圖謀複國,因而于咸亨三年(672)在唐援助下,徙居鄯州浩門河(今青海大通河)南。可是終非吐蕃對手,不久即退至靈州。高宗于靈州置安樂州,以諾曷缽為刺史。②後因部眾增多,又增置長樂州。諾曷缽的後人如慕容複等襲該州刺史直到德宗貞元十四年(798)以後。①而襲安樂州刺史也有八十余年,直到安史亂後,“吐蕃複取安樂州”,殘部再東遷至朔方(今陝西靖邊)、河東(今山西),其族稱也發生變化,“語謬為‘退渾’”②。

其二、武則天以歸德等州安置後至吐谷渾降人。

武則天聖曆二年(699),吐蕃大相論欽陵(祿東贊子)為贊普所攻,兵敗自殺。欽陵弟贊婆率部千余人內降,則天命他領眾鎮守洪源谷(在今甘肅武威東南、古浪西北)。欽陵子論弓仁亦以所統吐谷渾七千帳來降。接踵又有吐谷渾部落一千四百帳內附。③弓仁等所領近萬戶吐谷渾落腳何處,史籍語焉不詳。但《撥川郡王碑》為我們提供了線索。撥川郡王乃論弓仁卒後追封爵號。碑云“自公拔身向化,首變華風;澤、潞之間,始見戎州矣。..開元五年(717),兼歸德州都督”④。碑文說明聖曆二年的吐谷渾降戶被安置于河東道的澤、潞二州之間和關內道的黨項歸德州。按,歸德州僑治于銀州。論弓仁降後,于銀州、長安兩處置家,故其子孫“因家”于“自銀州至于京兆”⑤。弓仁之所以置家于銀州,當因其所統吐谷渾部落的多數被安置于此。又,銀州還是內徙黨項的集中居地,歸德州初置,就是為內遷黨項而設。論弓仁既為歸德州都督,正說明其所統吐谷渾降人至少有一部分被安置于此。歸德州為羈縻州,而羈縻州的都督刺史均為世襲,故論弓仁的孫子論惟清就曾世襲歸德州都督府都督。⑥安史之亂爆發後,論氏家族曾率部落兵自銀州等地南下勤王。①至于安置于澤、潞一帶的吐谷渾部落,從晚唐時期澤潞節度使劉從諫(825—843 年在鎮)一次就屠殺吐谷渾豪族三百余家②,可知徙居該地的吐谷渾人亦不在少數。除歸德州外,還至少有兩個羈縻州系為內徙吐谷渾而設。一曰渾州,為高宗儀鳳中(676—679)以自涼州而至的吐谷渾所置,① 《舊唐書》卷一九八《吐谷渾傳》。

② 王堯、陳踐:《敦煌吐蕃曆史文書》。

① 《資治通鑒》卷二○二,高宗咸亨三年。

② 《冊府元龜》卷九六七《外臣部·繼襲》。

③ 《新唐書》卷二二一上《吐谷渾傳》。

④ 《資治通鑒》卷二○六,則天後聖曆二年。

⑤ 張說:《撥川郡王碑》,《全唐文》卷二二七。

⑥ 呂元膺:《論惟賢碑》,《全唐文》卷四七九。

① 常袞:《授論惟清朔方節度副使制》,《全唐文》卷四一三。

② 《論弓仁傳》附《論惟貞傳》,並見《論惟賢碑》,《新唐書》卷一一○。僑治于延州金明縣(今陝西安塞東南舊安塞)西境,且設有以“羌部落”、“閤門”為名的兩個軍府(即折沖府)③。二曰甯朔州,以代宗時(762—779)內屬之吐谷渾部置,僑治于朔方縣城(今陝西靖邊白城子),有戶三百七十四④。後來郭子儀將甯朔州吐谷渾徙于夏州以西地區。⑤吐谷渾內徙者,一般是先至河西走廊的涼、甘、肅、瓜、沙等州,再陸續遷往內地。對同一支年徙者的多次安置,偵朝廷不勝其煩。因此,聖曆三年(700),武則天曾采納涼州都督郭元振的意見,詔使吐谷渾降附“即其所置之,因所投而居”⑥。故涼、瓜、沙、甘、肅諸州多有吐谷渾部落,並置有隸于涼州都督的吐谷渾羈縻州——閤門州都督府。⑦此外,吐谷渾部落中還有先奔後突厥複又投唐者。如開元三年(715),吐谷渾大首領慕容道奴與高麗莫離支高文簡、■跌都督■跌思泰等,“合萬余帳”,相繼自後突厥遠來附唐,玄宗“詔內之河南”(今河套南),並授道奴左威衛將軍兼刺史、封云中郡開國公①。道奴既擢部落刺史,表明朝廷當即其部落置羈縻州。其部落既被置于河套以南地帶,其州亦應在該處。

其三、吐谷渾赫連鐸等部與代北沙陀的爭奪。

文宗開成元年(836),生退渾(謂新附的吐谷渾)赫連部三百帳詣豐州內屬,文宗命振武節度使劉沔以善地處之。後沔徙鎮太原,赫連部又遷至云州境。時云州渾河川和蔚、朔、嵐、石等州及以西的振武、天德軍、夏、銀、綏等州均散處有吐谷渾部落。赫連部進入這一帶後,如魚歸淵,很快形成此地區強大的吐谷渾實力集團,並同本地區的沙陀李國昌、李克用集團發生正面沖突。酋長赫連鐸在朝廷的支持下,一度于廣明元年(880)大敗沙陀,李國昌、李克用父子遁走韃靼。韃靼原為突厥統治下的部落,唐末游牧于漠南一帶。李克用等既被逐出,赫連鐸遂以朝命為大同軍節度使,稱雄代北。參預討沙陀的吐谷渾另一酋長白義誠亦授蔚州刺史。但不久,李克用東山再起,中和三年(883),以鎮壓黃巢起義、收複長安殊功拜河東節度使。于是,兩支蕃人勢力爭霸代北的戰火重又點燃。自昭宗大順元年(890)至乾甯元年(894),彼此攻戰曆時四載,李克用“大破吐谷渾,殺赫連鐸,擒白義誠”②。自是赫連部衰微,殘眾散處蔚州地區。

五代時的吐谷渾,處並、鎮、蔚、忻、代等州,先後被後唐、契丹役屬。後漢劉知遠殺其首領白承福及大姓赫連海龍、白可久、白鐵匱等,“其羊馬貲財巨萬計,皆籍沒之”,“吐谷渾遂微,不複見”①。

此外,晚唐時因吐蕃政權瓦解,分布于柴達木盆地的吐谷渾獲得了自立的機會,而僑居河西走廊的吐谷渾由是有遷歸故土者②。又,黨項拓跋(李)氏、折氏于唐末五代興起于夏、綏、銀、府等州,在這些州同黨項雜處的吐③ 《新唐書》卷二一四《劉從諫傳》。

④ 《新唐書》卷三七《地理志》一、卷四三下《地理志》七下。

⑤ 《舊唐書》卷三八《地理志》一。

⑥ 《新唐書》卷二二一上《黨項傳》。

⑦ 《新唐書》卷二二一上《吐谷渾傳》。

① 《舊唐書》卷四○《地理志》三,《新唐書》卷四三下《地理志》七下。② 《冊府元龜》卷九七四《外臣部·褒異一》。

① 《資治通鑒》卷二五九,昭宗乾甯元年。

② 《新五代史》卷七四《黨項傳》。

谷渾人,則融合于當地統治民族——黨項之中。

黨項的內屬、遷徙和分布黨項,“三苗之裔”,“西羌之別種”③。魏晉時,其族微弱,及北周滅宕昌、鄧至等羌,“黨項始強”④。

隋時,黨項分布地“東接臨洮、西平,西距葉護,南北數千里,處山谷間”⑤。

唐時,黨項東界擴及松州。⑦黨項的種族,隋時有宕昌、白狼等羌,“皆自稱獼猴種”⑧。按,吐蕃亦自謂獼猴種,可見黨項與吐蕃同源。唐和五代時的黨項,以姓別為部,一姓又分出若干小部落,大者萬騎,小者數千,不相統一。其著姓有細封、費聽、往利、頗超、野辭、房當、米禽、拓跋、折氏等,“而拓跋最強”⑥。從其種族包容宕昌、白蘭諸羌,而且“以姓別為部”和“不能相統”的情況,可知黨項羌為隋唐時西羌之總稱。黨項諸羌初臣于吐谷渾,後為吐蕃役使。自貞觀元年(627)始,黨項諸部相繼內屬,朝廷即其部落設置為放極多的羈縻府州,並擢其部酋為世襲都督刺史。這些府州主要有:軌州都督府(在今四川阿壩附近),貞觀三年(629)以細封步賴部置。

領縣四。①崌、奉、岩、遠州(在今四川松潘西),貞觀元年(627)至五年置。②河曲(今青海東南黃河曲流處)十六州,貞觀五年(631)以內屬河曲黨項三十萬口置。③懿、嵯、麟、可等三十二州(在今四川若爾蓋與南坪交界處岷山一帶),為貞觀初和以後陸續置。並設西戎州都督府,以拓跋赤辭為都督,領懿等三十二州。④以上二府五十二州皆隸邊州松州都督府。但實際上,松州都督所領黨項府州遠不只這些。據《新唐書·羈縻州》載,唐前期松州都督管黨項州多達七十一個。然而這個數字仍不確切,據天寶十二載(753)的版籍所記,松州府有黨項州一百零四,“其二十五州有額戶口,余七十九州皆生羌部落,或臣或否,無州縣戶口,但羈縻統之”⑤。此外,隴右道的秦、成二州山谷地帶置有馬邑州(開元二十七年置);臨州有保塞州;洮州有黨項密恭縣;疊州有黨項安化、和同縣,又有宕、津、序、壹、枯[祐]、嶂、王、蓋、立[位]、橋等黨項州,並隸于疊州都督府。此外,劍南道西部白蘭[狗]羌于武德六年(623)內屬,第二年,以其地置維、恭二州;高宗永徽五年(654),特浪③ 唐長孺:《關于歸義軍節度使的幾種資料跋》,《中華文史論叢》第1 輯。④ 《冊府元龜》卷九五六《外臣部·種族》。

⑤ ⑦《舊唐書》卷一九八《黨項羌傳》。

⑥ ⑧《隋書》卷八三《黨項傳》。

① 《新唐書》卷二二一上《黨項傳》,《新五代史》卷七四《黨項傳》。② 《舊唐書》卷一九八《黨項羌傳》。

③ 《新唐書》卷四三下《地理志》七下。

④ 《冊府元龜》卷九一七《外臣部·降附》。

⑤ 《唐會要》卷九八《黨項傳》。

生羌卜樓部和凍就部內屬,以其地為劍州,于此前後,這一地區還置有西雅、娥、拱等羈縻州。①松贊干布之後的吐蕃,頻繁出擊吐谷渾和黨項諸羌。顯慶元年(656),侵占白蘭羌地(今青海柴達木盆地),又破吐谷渾國、白狗、舂桑(在今青海果洛、四川阿壩一帶)等羌,“並為吐蕃所破”②。至永隆元年(680),“盡收羊同、黨項及清羌之地,東與涼、松、茂、嶲等州相接”③。由之,導致大量的黨項羌州的廢棄和諸多黨項羌人的內徙。如乾封二年(667)至咸亨二年(671),因吐蕃入寇,隸于松州府的都、流、厥、調、湊、般、匐、器、邇、锽、率、差、蠶、黎等十四個黨項州被迫廢棄。安史之亂後,吐蕃陷河隴,松、疊二州以南的懿、蓋、嵯、諾、嶂、祐、台、橋、浮、寶、玉、位、儒、歸、恤諸州及西戎、西滄、樂容等州府,“皆內徙,余皆沒于吐蕃”④。內徙黨項大都被安置于靈、慶、銀、夏四州境內。據《新唐書·地理志》卷七載,僑治于以上四州的黨項州共五十一,府十五:蘭池州都督府。神龍二年(706),改六胡州置,後為宥州,處黨項拓拔部,唐末拓拔思恭勃起于此。初隸靈州都督府。

相興州都督府。初隸慶州都督府,後隸靈州都督府。

永平、旭定、清遠、忠順、甯保、靜塞、萬吉等七都督府。永泰元年(765)置。隸靈州都督府。

樂容都督府。領東夏州。隸靈州都督府。

靜邊州都督府。貞觀中,以拓拔部置,初在隴右,天授三年(692)後僑治慶州境,複僑治銀州。領布、北夏、思義、思樂、昌塞、吳、朝,歸、浮、祐、卑、西歸、嶂、■、開元、歸順、淳、烏籠、恤、嵯、悅、蓋、迴樂、烏掌、諾等二十五小州。徙銀州後,領小州十八。隸靈州都督府。

芳池州都督府。以野利部置。初僑治慶州懷安縣(今甘肅華池西北懷安鎮),後徙綏(今陝西綏德)、延(今陝西延安)。領甯靜、種、玉、濮、林、尹、位、長、寶等九小州。

宜定州都督府。本安定州,後更名。以拓拔、野利等部置。初僑治慶州,後于代宗時與芳池州並徙綏、延二州。領黨、橋、烏、西戎、野利、米、還等小州。

安化州都督府。以拓拔部置。僑治慶州境。領永利、威、旭、莫、西滄、琮、儒等七小州。⑤又,寶應元年(763)十二月,黨項歸順、乾封、歸義、順化、和甯、和義、保善、甯定、羅云、朝鳳等十州部落,“並詣山南西道都防禦使、梁州刺史臧希讓請州印”①。希讓奏報朝廷,並滿足了這些部落的要求。日本學者有人認為,這十州是指天授三年(692)所置朝、吳、浮、歸等州。①國內學者中則有人認為,十州指長壽元年(692)二月由吐蕃境內黨項部落萬余人內① 《舊唐書》卷四一《地理志》四。

② 《舊唐書》卷四一《地理志》四,《新唐書》卷四三下《地理志》七下。③ 《唐會要》卷九八《黨項羌傳》。

④ 《舊唐書》卷一九六上《吐蕃傳》上。

⑤ 《新唐書》卷四三下《地理志》七下。

① 《舊唐書》卷三八《地理志》一、《新唐書》卷四三下《地理志》七下、卷二二一上《黨項傳》。① 《舊唐書》卷一九八《黨項羌傳》。

附置,並考證這十州置于涇(今甘肅涇川縣)、隴(今陝西隴縣)地區,且由之得出結論:黨項州並非只徙于靈、慶、銀、夏之境。②因羈縻府州是就蕃人部落所置,所以在通常情況下,這些府州伴隨著部落遷徙而流動,故被人稱“行州”,因此羈縻府州的所在地就一定有部落的存在。但這並不是說凡有蕃人部落分布的地方就必有羈縻州之設。

值得注意的是,內徙黨項的人數極多。如武周天授三年(692),黨項“內附戶凡二十萬”,“散居靈、夏間”;肅宗上元元年(760)前,徙處涇、隴二州的黨項有十萬眾。③又,黨項在故土時,諸部落間“不相統一”,可是內遷後,由于互相依存,逐漸形成三大部落集團:其一,由野利越詩、野利龍兒、野利厥律、兒黃、野海、野梅悉等部落組成“六府部落”;其二,居慶州者,“號為東山部落”;其三,居夏州者“號(平)夏部落”④。後來平夏部酋拓跋(李)氏統一了黨項諸部,並于宋代建立了強大的西夏政權。

② 岡崎精郎:《唐代黨項的發展》,《東方史論叢》第1 卷,養德社,昭和二十二年。③ 周偉洲:《唐代黨項》,三秦出版社1988 年版。

④ 《新唐書》卷二二一上《黨項傳》。

第四節東北諸族契丹的分布和崛起契丹和奚同屬東胡民族,最初居于漠北,後為匈奴所破,分別保鮮卑山(在今內蒙科爾沁右翼中旗西)和烏桓山(在今遼甯阿魯科爾沁旗以北)。故二族之先民應為鮮卑、烏桓部落。北魏道武帝拓跋圭初年,為慕容元真所破,遺落“俱竄于松、漠之間”⑤登國三年(388),拓跋圭親征二族並“大破之”,契丹和奚遂于“逃迸”後“分住”①。契丹分布于潢水流域的東部,奚則居其西邊。

隋時,契丹部落漸眾,依托紇臣水(今老哈河)游牧,在“東西亙五百里,南北三百里”的范圍內活動②。唐初,其族興起,“東與高麗鄰,西與奚國接,南至營州(治所在今遼甯朝陽市),北至室韋”,“地方二千里”③。其君長大賀氏,有勝兵四萬,統八個部落,雖臣于東突厥,受其“俟斤”之號,但一有機會,就試圖擺脫突厥役屬。早在隋開皇五年(885)就曾“悉其眾款塞”。開皇末,又有“別部四千余家背突厥”附隋⑤。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內稽部落投唐,天子為置威州以處之。後來,威州僑治營州城中,複又南徙,寄治幽州良鄉縣④。二年後,別部酋帥孫敖曹求內附,“詔令當州(按,謂營州)城旁安置”⑥。太宗貞觀二年(628),酋長摩會率部內屬,致使頡利可汗恐懼不安。自是契丹徹底掙脫了突厥的控制,其松漠、乙失革、曲據(即李去閭)等部落相繼附唐,太宗特置玄州(僑治范陽魯泊村)、昌州(僑治昌平清水店)以安之。

貞觀二十二年(648),契丹君長“舉部內屬”。太宗為置府州,以羈縻之:松漠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內蒙巴林右旗南、西拉木倫河北岸)。以窟哥為使持節十州諸軍事、松漠都督,封無極男,賜氏李。

峭落州,以達稽部置。

彈汗州,以紇便部置。

無逢州,以獨活部置。

羽陵州,以芬問部置。

日連川,以突便部置。

徒河川,以芮奚部置。

萬丹州,以墜斤部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