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根

"闌導早啊."

"早."

"闌導好!"

"嗯."

"闌導……"

早晨,闌海風風火火地走在電視台里,偶爾回應著沿途拋向他的問好聲,腳步卻也一刻不停.

大家知道闌海是急性子,因此也就沒覺得闌海傲慢目中無人.但就算闌海真的對他們傲慢,他們也不敢對湘南電視台的招牌導演有所不滿.

不說闌海手里握著的其他綜藝節目,只要《歌手》能一直火下去,闌海就能一直不必看人臉色地工作.

很多人都說闌海這次運氣好,躲過了一劫.

因為闌海曾強烈地希望韓覺能夠參加《歌手》,甚至追了好幾場演唱會,纏了好久.這些都不是什麼秘密.然而韓覺始終沒有參加,當初很多人跟闌海一樣,頗為遺憾.但黑客事件發生之後,那些遺憾的聲音統統沒了,很多人都說闌海運氣好,韓覺沒在節目里,不然事情發生後的種種輿論,對節目的沖擊是難以想象的,《歌手》就此毀于一旦也說不定.

但這並不代表節目在"大難不死"就"必有後福".

以往參加《歌手》的,大部分都是幾首金曲傍身的實力派老前輩,偶爾才混進幾個年輕歌手,作為踢館成員加入.相比較老歌手,年輕歌手在經驗和人氣都不占優勢,踢館失敗是正常,成功後一輪游也屬勝利,若是二輪三輪地贏下去,年輕歌手就要在公布排名時,一次次作出惶恐狀,懷疑自己是否聽錯,好似對命運的青睞難以置信.這時候老歌手通常會無奈幾秒後,笑著對年輕歌手給予鼓勵,讓對方自信起來,繼續加油.真也好假也好,至少面子上誰都過得去,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讓殘酷的競技也多了一絲傳承的意味.事後年輕歌手的粉絲在網上也十分謙遜,小范圍慶祝,誇自家偶像未來可期,不敢大聲喧嘩,不敢刺激到老歌手那覆蓋老中青年齡層的粉絲.

今年就很不一樣了.

今年《歌手》變革,參賽歌手普遍年輕化,沒有老一輩壓陣.歌手們要麼年齡相仿,要麼資曆相近,要麼水平相當,當然是誰也不服誰.比賽中途,歌手在待機室里看彼此的表演,一旦聽到不行的地方,若是心里感到不屑,嘴角和眼神就會變得十分玩味.每次比賽一結束,排名出來了,歌手里有的喜形于色,有的面露不快,情緒都十分直白好懂.到了網上,就更是粉絲的戰場了.

排名落後的歌手粉絲,一片憤怒,對結果表示迷惑,先抨擊現場的大眾評委的品位,再咒罵觀眾里混進了誰家的粉絲,最後懷疑節目有劇本.總之就是不服.

排名在前的粉絲冷笑不斷,把所有懷疑排名的人一律打成黑子,先問對方工錢多少,再嘲諷技不如人就來盤外招,真是下作,最後曬出偶像的成績證明實力配得上排名.總之就是不服也得憋著.

他們在話題廣場,評論區各種你來我往地相互抹黑,講抽象話,發陰陽怪氣的表情,曲解對方歌手在屏幕里的每個神態和表情,火上澆油.理智一些的粉絲和歌迷此時都不敢講話,不敢勸人冷靜,不然很容易被開除"粉籍".

路人看了紛紛避之不及,對飯圈的交戰感到厭煩,大感今年的《歌手》亂糟糟一地雞毛,真是無聊.

節目組也沒預料到十年穩定的口碑會惡化到這種程度,闌海對此也十分頭疼,去跟歌手們的團隊商量,讓對方約束一下粉絲,對方裝作無奈,回答約束不住.闌海聽到這種推脫也實在沒有辦法,只得感慨時代變了,現在的歌手跟以前的歌手真的不一樣了,現在的歌手在唱歌之外也要維持人設,根本不敢說一句重話,即便歌手有心管束,也被背後公司勒令不准,管得死死的.像韓覺那樣保持獨立的想法,拒絕飯圈化的歌手,真的是越來越少了.

好在因為章依曼的存在,總算不至于讓局面變得更糟.

章依曼連續獲得第一,其他無論哪家歌手的粉絲都沒什麼太大的意見,即便是最眼瞎的粉絲,也不敢明著說自家偶像比章依曼厲害,章依曼獲得這個第一是節目組偏心.因為這麼說會招來嘲笑.畢竟章依曼已經是金曲獎最年輕的歌後,沒理由現在來參加一個綜藝節目的比賽還搞各種小動作.並且章依曼的人氣在全球范圍都是頂尖,粉絲年齡層涵蓋老,中,青,幼,本身技術實力就已極其恐怖,更別說還得了韓覺的人氣和才華加持,由她拿第一,其他參賽歌手心服口服,歌手的粉絲即便表達不滿,最多也就說章依曼的音樂不符合他的口味,不敢進行其他攻擊.

在一片紛爭中,章依曼的粉絲們超然與外,閑著無聊,只能搞內訌,為章依曼下一場唱韓覺的歌還是唱其他人的歌而爭吵,為章依曼總決賽幫幫唱要不要請韓覺而爭吵,為章依曼談了戀愛耽誤發唱片而爭吵……

也正是因為章依曼的存在,才不至于讓今年的《歌手》變成只有年輕人和粉絲收看的節目.

闌海十分慶幸陣容里有個章依曼,也慶幸章依曼是韓覺的女朋友.


他當初覬覦韓覺,就是看中了韓覺在強大的唱功之外,還有不講道理的原創能力.這次邀請韓覺,韓覺雖然沒參加比賽,但他的新歌卻沒有缺席.韓覺為了給章依曼慶生,將十一首歌曲的小樣公布到網上,供人免費下載,而章依曼在節目第二期就唱了其中的一首.看她的樣子,是打算照著這十一首組成的歌單,將它們一一重新演繹.

有章依曼和韓覺的作品在,闌海覺得今年的《歌手》再壞也不會壞到哪里去了.

然而這樣的慶幸並沒能維系多久.

韓覺的黑客事件發生之後,事態急轉直下,一下子變得撲朔起來.

網上的輿論如深黑色的惡浪,一下子侵吞了韓覺和有關韓覺的一切,旁人沾之即死,避之不及.《歌手》里有個原本打算演唱韓覺作品的歌手,嚇得立馬打電話給闌海,要求更換演唱曲目.闌海看到了網上新聞,也不知真假,心情十分複雜.

後來的幾天,闌海關注著警方發布的案情報告,知道並沒有證據能夠證明韓覺犯了罪,但在目睹了群眾對韓覺的圍剿後,他明白群眾的情緒已經失控了,韓覺怕是毀了.

懷著那十一首歌剩下的歌怕是沒法重現的遺憾,闌海問章依曼要不要換首歌唱.沒想到章依曼說不換."我為什麼要換?"章依曼驚訝地問著闌海,闌海一下子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了.

這時候唱韓覺的歌是引火燒身,就算你是韓覺的女朋友,但也不該這麼不理智?

這樣的話闌海說不出口.

闌海制作《歌手》以來,一向尊重歌手的選歌意願,從不逼迫歌手唱他們不想唱的歌,所以章依曼眼下拒絕妥協,闌海也就尊重章依曼的選擇,讓她繼續唱.

事後節目播出,輿論果然追到了《歌手》里來,將矛頭對准了章依曼.那些曾經對章依曼不敢造次的其他歌手的粉絲們,仿佛看到了自家偶像坐上第一寶座的希望,一個個借機扯虎皮拉大旗,讓章依曼要麼別唱人渣韓的歌,再唱就是支持韓覺的罪行.

即便如此,章依曼在給節目組發下一期的演唱曲目時,依然是韓覺的作品.

"下星期會上一個奇襲歌手,到時候讓章依曼下來吧."闌海走到上司的辦公室時,上司是這樣對他說的.

闌海想也沒想地就表示了拒絕:"這怎麼行!"

上司低頭喝了一口茶,意思是這件事上面已經決定了,你的拒絕並沒有什麼用.

闌海急了,噼里啪啦語速飛快地說了一大堆,試圖在收視率,口碑和收益等各方面闡述章依曼對于《歌手》的重要性,他說節目要是沒了章依曼,收視至少跌一半,而且節目的冠名商和大半贊助商都是沖著章依曼來的,和節目簽了獨家授權的音樂平台也是因為有章依曼才賣了個好價錢.節目現在一半都沒過,如果這時候把章依曼弄掉,指不定要損失多少有形無形的價值.

"你先坐下來."上司表示這些他都考慮過了.

闌海不坐.

"章耀輝肯定不會同意的."闌海把章耀輝搬了出來.【艾都】和湘南電視台交好十多年,章耀輝和台里高層的關系,就像【藍鯨】老董事長和浙省電視台高層的關系一樣私交甚篤,"現在浙省台都敢放韓覺的節目,我們怎麼就……"

"就是【艾都】那邊也有這個打算,所以才這樣的."上司打斷了闌海的話.

闌海愣住.

"要不然你讓章依曼別唱韓覺的歌?"上司說,"她只要不唱韓覺的歌,就可以不下去.你把她說服了怎麼樣?"

闌海不說話.他知道自己說服不了章依曼,他也不想說服章依曼,因為這樣的說服本身就是一個侮辱.既是對他的侮辱,也是對章依曼和韓覺的侮辱.


上司站起來把闌海按到沙發上,苦口婆心道:"今年《歌手》賠就賠點,明年再來過就是了,這前提是節目還在.現在章依曼要是繼續唱韓覺的歌,挑釁群眾,你又不管,明年節目還在不在都是個問題了.你也別看浙省台那邊好像就骨頭硬,他們啊也就只能再撐一下了,陳老頭的面子保韓覺保個兩三期差不多了.昨天晚上那個黑客又跳出來發了視頻,韓覺死定了.你看看,這樣撐下去有什麼意義麼?沒有.之前大家被勸下來等真相,現在真相來了,反撲只會更嚴重……"

……

闌海走出辦公室的時候,整個人都是渾渾噩噩的,走路都走不快.

《歌手》在他手中誕生,對他來說就像孩子一樣,他一路看著嬰兒慢慢長成兒童再長成少年.這期間他結識了數百位歌手,接觸了無數的歌手,在這麼多人里面,韓覺和章依曼給闌海的印象是深刻而不可磨滅的.盡管他對兩人的接觸並不多,但他能感受到他們是擁有著赤子之心的純粹的人.

韓覺雖然有時刻薄,自我,但他從不虛偽.闌海始終不信韓覺這樣的人會犯下那樣的罪惡.但只有他相信並沒有用,這什麼也改變不了.

闌海懷揣這沉重的心事,慢慢在往辦公室走的路上,聽到了一旁的對話.

"韓覺新歌聽了沒?"

"新歌?他什麼時候發新歌了?"

"顧安你知不知道?"

"不知道."

"……反正你去聽,就一個字,牛!英文名我念不來,翻譯過來叫《波西米亞狂想曲》,我回頭發你!"

"英文啊……英文我不是很感興趣."

"聽聽看聽聽看,歌詞是講最近那個事的,很多人聽完這首歌之後,都評論說韓覺可能要自殺……"

"真的假的?!你回頭發我……"

闌海微微皺起了眉頭.

新歌?……

韓覺?……

顧安?……

狂想曲?……

自殺?……

什麼東西?

闌海恢複了以往的步伐,回到辦公室之後,立馬打開了電腦,搜韓覺的新歌.他早上醒來接到上司的電話後,直接就到電視台來見上司,都沒來得及看圈內的新聞.現在一搜,立馬就一條接一條地看到了凌晨睡覺時錯過的新聞.

美利堅公益音樂會,韓覺因為技術原因沒法參加後,突然以顧安的身份出現在屏幕里,進行了遠程演唱……

韓覺演唱的新歌,曲風多變,歌詞飽含深意……


網上有人解析了韓覺新歌的歌詞,懷疑韓覺的心理狀況不算健康……

闌海打算聽聽看這首新歌.

《波西米亞狂想曲》沒有音源,闌海在網上找到了現場錄音版,然後戴上耳機,點了播放.

音樂在耳機里回響.

第一遍聽,他沒有看歌詞,只是聽整首歌的結構,聽樂器的演奏,聽音樂性,十分耐聽.聽完了不禁為韓覺的才華感到振奮.

第二遍聽,他找到網友自行翻譯的歌詞,打算聽唱功,同時賞析歌詞.結果從第一句開始,他就怔住,手里握著鼠標,讓他有些不敢往下劃.

第三遍聽,他聽到了視頻里周圍觀眾的啜泣,聽到了韓覺唱至某段時,觀眾情不自禁發出的"No".

第四遍……第五遍……

"呼……"闌海摘下耳機,長長地呼出一口氣.

心里沉甸甸的.

他明白為什麼網上那麼多人對韓覺的心理表示擔憂.

他在圈子打拼這麼多年,從來不敢小看.有些明星功成名就,擁有著無數人豔羨的美好人生,但人突然說沒就沒了,新聞爆出來說死者生前得了抑郁,人們才恍然大悟,原來有一種病也是有多少錢都治不好的.

闌海拿出手機,急切地想給韓覺打一通電話,看看他情況怎麼樣.但屏幕里顯示出韓覺的手機號碼,他對著那個通話鍵就是按不下去.

那件事發生之後,他就沒有再給韓覺打過電話.一是他什麼忙也幫不上,打過去也不知道說什麼,二是他相信韓覺是無辜的,也認為韓覺內心可以強大到不受外界任何侵擾.

但是他忘了,藝術家敏銳的感知力是一把雙刃劍.他們能敏銳地感受到細小玄妙的情緒,然後准確表達,加工放大,替人們說出無法說出的心聲,替人們到達無法到達的世界.但同樣的,弊端也很明顯,這樣的人對于痛苦的感知,也是常人的十倍數十倍.

韓覺是闌海見過最有才華的人.如果韓覺不幸離開了這個世界,整個世界將失去前後五十年里最偉大的藝術家.那將是整個人類,乃至整個時代的損失.如果韓覺最後是含冤而死的,那所有人都是同謀.

他想起去年韓覺生日的時候,他跟著韓覺古煜一起去到了杭城邊上的福利院.在孩子的歡笑聲里,韓覺唱了一首《橄欖樹》,當時的韓覺,讓闌海感覺就像飄零了許久的旅人,終于找到了根.這個根讓他有了生的希望,茁壯成長,生根發芽.

正是因為闌海曾經目睹了韓覺對孩子們的尊重,了解到韓覺一直低調默默地對孩子行善,所以他才一直不相信韓覺會對未成年下手.而且那個視頻漏洞百出,他根本不信!

闌海又一次把那天拍攝的視頻調了出來.看著視頻里韓覺對孩子們一臉溫柔地說:【我以前也沒有家人,現在我有家人了.】再遙想韓覺唱《波西米亞狂想曲》時哀傷的那句【媽媽--】,闌海感覺自己正在目睹一群人對一個人精神上的凌遲虐殺.

闌海閉上眼睛,深吸一口氣.

他不能眼睜睜看著一個生命消逝.他要讓人們看看自己都干了什麼好事,他們到底在傷害一個怎樣的人.

闌海睜開眼,坐直了身體,抬起此時似有千斤重的手機,他把手機里的視頻導到了電腦上,然後登錄了自己的微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