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多爾袞求饒了



淮安府城,大明天子行在.

"皇爺,臣在東虜那邊好些年了,對東虜的內情可是了如指掌的.東虜的軍制乃是兵民合一的路子,其屯墾田地,征丁披甲,納賦服役,都以牛錄為本.大致上以三百正丁設一牛錄,五牛錄設一甲喇,五甲喇設一固山,固山就是旗的意思.剛開始的時候只有四個旗,又擴充到八個,入關後又將投靠附庸的漢兵編為兩綠旗,名義上就是十旗.不過真正被東虜朝廷掌握的只有九旗,因為吳三桂的鑲綠旗只是空有一個名義.

由于蒙古人,漢人投旗的緣由,東虜朝廷又編了許多由蒙古人和漢人組成的牛錄,還在老八旗之下設立了專管蒙古人牛錄的八旗蒙古固山額真和專管漢軍牛錄的八旗漢軍固山額真.不過蒙古固山和漢軍固山所轄的甲喇數量不一.

因此老八旗就有了二十四個固山額真,一個旗有三個固山額真.而固山額真和旗主王爺剛開始的時候是一回事兒,發展到後來就成了兩碼事兒.旗主王爺是世襲的,通常就是一個旗下擁有牛錄最多的那位王爺當旗主.而固山額真則是朝廷委派的,通常都不是入八分或入九分的王公.

至于固山額真和旗主之間的關系也不一定,在皇太極掌權的時候,是固山額真壓著旗主王爺.可是如今多爾袞以旗主王爺的身份掌了大權,旗主和領有牛錄的王公們勢力大張,儼然成了固山額真的主子.

到了去年年尾,今年年初,多爾袞又想著要開墾關外老家為退路.所以又在每個旗下增設了一個關外固山,又從每個甲喇之中抽出一個牛錄去了關外,都由各旗的關外固山統領.而留在關甯的甲喇就只剩下四個牛錄了.

對了,新設的正綠旗只有漢軍,沒有蒙古,滿洲,不過卻有三個旗主,分別是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在三旗主之下,也是四個固山.

所以現在東虜朝廷能夠掌握的力量就是九旗三十六固山,大約一百二三十個甲喇,五百多個牛錄.

至于目前九旗所屬的牛錄數量和各牛錄的人丁數量,都已經亂了套.畢竟牛錄制是兵民合一的,各個牛錄的生老病死也沒一個定數,而且牛錄都是旗主王爺和入九分王公(現在是九旗了)的私產,也沒法削峰填谷的.所以臣只能說個約數,大致就是二百人到五百人之間.而合九旗之眾,也就是十七八萬戰士.其中的三萬現在去了關外,余下的十四五萬在關內,就是多爾袞能夠動用的最大兵力了.

這十四五萬人當中,至少四五萬人是不到不萬不得已不能動用的.他們得守著北京,看著山西,控制著漠南蒙古--漠北的喀爾喀蒙古一直賊心不死,漠西的瓦剌蒙古又一天比一天強盛,甘陝還有吳三桂.所以漠南蒙古是不能不鎮守的.

而要以區區十萬人對付咱們和張獻忠的幾十萬大軍,多爾袞的心能不虛嗎?向咱們求饒也是情理之中的......皇上,您看看,咱們現在饒不饒他?"

正在說話的是四臣祖可法,他現在已經帶著多爾袞討饒的親筆信到了朱慈烺駐蹕的淮安府城了.

當他抵達淮安的時候,史稱"南明第二次北伐戰爭"的形勢,那真是相當樂觀啊!

在遼東戰場上,登陸金州半島的高傑所部進展順利.搭載著總數超過2000的第一批登陸部隊的船隊,在崇禎二十年八月十三日傍晚順利抵達了老鐵山西北十里開外一處面向渤海的海灣.登陸行動隨即展開,在三艘各裝備有兩門12磅紅夷大炮的蜈蚣船的火力掩護下,登陸行動異常順利,幾乎沒有遭到任何抵抗.


成功登陸以後,4個營的高家軍就直撲鐵山鎮而去.在占據了鐵山鎮後,又以兩個營的兵力占領了雞冠山和老虎尾(就是旅順入口處的半島).隨後,這兩個營又在三艘蜈蚣船的掩護下,使用小木舟從老虎尾渡海占領了和老虎尾隔水相望的黃金山,從而完全控制了旅順口的入口.

在黃金山,老虎尾,鐵山鎮相繼到手後.高傑又抽調了兩個營的兵力,在進入旅順口蜈蚣船的掩護下,向金州中左所城東面的白玉山發起進攻.攻擊部隊沒費多大力氣,就倚仗著犀利的火銃擊退了硬著頭皮出城迎戰的曹木炭所部,還斬獲了上百顆"韃子首級".

在奪取了白玉山之後,金州中左所城就成了甕中之鱉,只等北洋水師把大口徑臼炮和後續部隊運來,就能一舉破城了.

而在高傑所部的2000余人圍攻金州中左所的清軍綠旗兵的時候,小黑山上的孔廷訓壓根不敢出擊,反而將小黑山下屬還能動彈的四個牛錄的兵馬人戶,都集中到了小黑山,擺出了一副依山死守的架勢,實際上就是放棄堅守在金州中左所的一個牛錄了.

在山東戰場上,形勢也出乎意料的大好.

首先發難的是史可法所部的曲阜團練,在他們兵不血刃的奪取了滋陽縣後,已經提前開到徐州的黃得功也開始發難,所部萬余人出沛縣,沿著大運河向濟甯州城攻擊前進.而曲阜團練軍也傾巢而出,由東面逼近濟甯州城.兩路大軍在八月十一日下午就在濟甯州城下完成了會師.

守城的清軍是正綠旗的一個甲喇(下轄四個牛錄),是尚可喜的隊伍,他們本來分散在濟甯州,滋陽縣,魚台縣,嘉祥縣一帶屯田.在明軍北六鎮開始大舉備戰的時候,他們就知道不對了,也開始放棄滋陽縣,魚台縣,嘉祥縣等地的據點,縮進了甲喇章京衙門所在的濟甯州,並且盡了最大的努力囤積糧草物資,修補城牆.還在曲阜練軍出動後,將家眷送去了清軍山東省內最緊要的據點聊城--聊城是清朝的山東巡撫衙門的所在,同時也是定南王孔有德的王府所在地,還是正綠旗左翼固山額真衙門的所在.

在送出了家眷之後,濟甯州城內的正綠旗兵丁也只能死守了.

不過在黃得功,史可法兩軍兩萬四五千人的猛攻下,濟甯州城內不足兩千(四個正綠旗牛錄滿編是兩千,不過有一部分人護送家眷去了聊城)的正綠旗守軍根本抵擋不住--正綠旗就是綠營的底子,戰斗力比老八旗差了一大截,而且濟甯州城又進行過"防炮改造",削低了城牆,還有沙袋堆出了一個斜面.倒是能扛住紅夷大炮,但是卻不利于抵擋人海攻勢.如果正綠旗兵丁配屬了大量鳥銃,斑鳩腳銃和火炮,倒也能彌補城牆易于攀爬的缺陷.

可是守濟甯州的正綠旗偏偏沒有多少火銃,火炮,結果在喊著"孔夫子保佑......刀槍不入"口號的曲阜鐵人兵的撲擊下,濟甯州守了五天就被打破,城內的一千多正綠旗兵丁都成了大清忠烈!

就在濟甯大捷的消息和一千多顆"韃子頭"被人送到淮安的幾日後,祖可法就帶著多爾袞的"求饒信"到了.

在信中,多爾袞除了答應發罪己詔認錯,還提出以黃河中游及徐州北部州界,加上兗州府境內的泗水河,以及兗州府和青州府的府界,再加上海州和青州府的邊界,一起構成北清南明的分界線.

同時,多爾袞還在求饒信中提出以清軍撤出陝甘交換明軍撤出呂梁山.也就是說,多爾袞會任由陝甘的吳三桂倒向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