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9章 "毒藥"大派發啦!



李過終于熬成了先帝!

還是個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的先帝,和劉備有點像.不過也有不如的地方,因為當今天下早就不是三分,大順是以川滇一隅力抗全國,已經扛到了國力疲敝的時候,可以說是真到了危急存亡之秋.

在大順國內有"再世諸葛"之名的李定國對于大順國力疲敝的情況感觸最深,因為他這些年大部分時間都呆在陝西前線,和大明司馬懿吳三桂(吳三桂堅持認為自己是大明曹真)斗志斗勇.

說實在的,李定國打仗的手藝和對面的吳三桂還真是半斤對八兩.李定國善打巧仗,吳三桂則能打硬仗.兩人懟了幾次,都是李定國巧妙用兵,戲耍吳三桂開局,最後又是吳三桂在戰陣上以寡擊眾,打得李定國節節敗退,只好含恨收兵.

不過李定國也吸取了《三國演義》里面諸葛亮總是糧盡退兵的教訓,一開始就做好了屯田和持久的打算,還用先出祁山再襲關中的策略,奪取了終南山北麓的許多黃土台地,並且利用那里居高臨下的地形布設了防禦,將明順交兵的主戰場牢牢的圈在了關中平原和秦嶺大山的結合部,可謂占盡了先機.

但是沒過多久,李定國就發現自己費勁心思占下的先機變成了一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

原來吳三桂率領大軍抵達關中後,李定國就發現自己的軍隊沒有能力在台地之下的平原地區打敗吳三桂的明軍,後者列陣而戰的能力太強了,打得是步兵,炮兵,騎兵,工兵的協同戰術.而且明軍步,炮,騎,工兵等四個大兵種下還有更加細分的小兵種,在戰場上可以進行各種協同配合,非常強悍.

在平原野戰無法取勝的情況下,李定國又不願意放棄秦嶺北麓的大片台地--他在秦嶺北部占據的台地東西綿延約50里,南北寬約8里,差不多就是400里見方之地,因為存在不少溝壑,所以真正可以開墾的土地沒有那麼多,但是也在10萬畝以上.而且都是熟地,看上去也比較富足,至少比李定國記憶當中的陝西要富足的多......

白白放棄那麼一片可以耕種屯田的富足之地,李定國和大順軍的將領們實在有點不舍了.

所以李定國就安排諸軍在這片黃土台地上構築堡壘,屯田開墾,以為持久之計了.

他本來想得挺好,10萬畝田,一畝哪怕產個六七十斤面粉,一年也能有六七百萬斤了,足夠兩萬大軍食用.

另外,緊挨著這些台地的秦嶺山坡上還可以開出許多土地種蕃薯,土豆--這種外來作物也已經流入大順了!一年總也能有個幾百萬斤和面粉混合食用,四萬大軍也可以支撐了.

再從漢中運點糧食過來,關中這邊就能維持五萬到六萬大軍,足夠可以和吳三桂長期對壘了.

想得是很好,可在實際執行中卻出了很大的問題!

李定國畢竟不是諸葛亮,諸葛亮善于民政,是一代名相,能把民少地寡的蜀漢治理的井井有條.而李定國只是個武將,說是農民起義,其實他根本不會種地--他被張獻忠抓去當義子的時候還是個小娃娃,根本不懂農事.

他實際上就是個在張獻忠軍中長大的武士,和他軍中的那般府兵二代差不多,都不會種地......

一個不會種地的李定國帶著幾萬不會種地的府兵二代去終南山腳下的黃土台地上屯田,能屯出什麼樣就可想而知了--那些台地雖然看著挺富裕,但是要經營起來是很難的,而且那里的富裕多半是因為向漢中這邊走私發起來的......

所以李定國的屯田一上來就屯虧了,第一年只打了不到100萬斤麥子,去了麥皮只剩下60多萬斤.根本供應不了多少軍隊,所以關中的幾萬大軍就只能依靠從漢中轉運和在關中的繳獲維持.

第二年,李定國就吸取了教訓,從四川征召老農來陝西......結果這些老農都是種水稻的,根本不會在台地上種小麥!

結果又種虧了,只好繼續從漢中轉運,而且運輸量比之前一年多了幾倍--因為之前有繳獲可以消費,現在沒有了.

第三年,李定國總算找對了人,從鞏昌一帶找來了能種西北梯田的農民,用了正確的方法種地,結果......顆粒無收!

找對了人,用對了方法怎麼還顆粒無收?

沒錯,這就是農業!


李定國他們遇上了旱災!

陝西的台地溝壑最怕旱災,而旱災又是不可避免的,三年一小旱,五年一大旱,是怎麼都免不了的.

而且共治十五年的這場大旱不僅旱了關中,而且還嚴重影響了漢中,鞏昌,保甯,松潘,龍安等大順治下地方的農業,連富得流油的成都府也減產超過三成.

在這種情況下,李定國似乎是應該退兵的,但他卻不能這麼干!

因為跟著他北伐的十余萬府兵大多來自遭受旱災的地區--這意味著他們都在承受嚴重的虧損!服役的能力已經大幅下降,如果讓他們兩手空空的回家去,那麼下一回還能不能召集起那麼多人就難說了.

而且吳三桂也知道了大順遭遇旱災的事兒,其實大明治下的陝西,河南,山西也都遭了災.

不過大明朝現在不怕旱災了,西北中原的這些省份在多年戰亂後人口驟減,再加上美洲灣和遼陽省的大開發,給了災區人民很好的去處.

所在災年當中,大明朝廷甚至不給陝西,河南,山西三省發放救濟,連田賦都不免除!

當然了,在災年當中願意背井離鄉去遼陽省或是去美洲灣的農民,朝廷會發放補貼--這才是真正的花錢買平安啊!

大順這邊沒有錢可以發,所以就只能發動戰爭去搶了!

在共治15年和共治16年兩年間,李定國這個"諸葛亮"在陝西地面上發動了一連串的攻勢,打得吳三桂手忙腳亂,還真搶到了一點財物,但是依舊彌補不了下面那些府兵的開銷.

就在李定國謀劃著在共治17年秋收後再發起一輪大規模攻勢的時候,大順國內的形勢發生了劇變!

李過駕崩,李來亨即位.......而且大順突然有錢了!

苦哈哈的大順朝,突然開始大發紅包了!

"紅包"由李定國的幼子李潤興押送到了一片素縞的定軍山大營,總共有88萬兩白銀和48萬貫銅錢!

"怎麼給那麼多錢?"李定國的副將羅虎看著一筐筐的白銀和銅錢,感到非常驚訝,"朝廷才多少老底子?這樣發錢,以後的日子還過不過了?"

李定國也皺著眉頭,"先皇過日子一直仔細,雖然摳了一點,但是能細水長流啊!今上這樣怎麼能成?"

李潤興笑著對父親和羅虎道:"阿達,羅侯,您二位且放寬心,現在朝廷有錢了!太孫,不,是撫軍太子去天竺大掠了一把,搶回來800多萬兩......所以今上才能給老兄弟們放賞,上上下下都有重賞,人人歡喜啊!"

"800萬也不多啊!"李定國搖搖頭.

"阿達您別操這心了,撫軍太子下回再去多搶一點,就什麼都有了!"

"還有下回?"羅虎知道一點李繼成干的好事,他兒子是李繼成的人啊!

"是啊!"李潤興笑著,"額也要跟著去了......得多搶一點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