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8章 額是海賊王



"快保護世孫去新首里城!云翼,跟孤去炮台山!"

現在的朱慈照果然成熟了許多,聽見有流寇水師或西洋人的艦隊靠近,依舊鎮定自若,沒有一點要跑路的意思.

在吩咐奶娘將世孫朱怡錦送回新琉球島的首府新首里城後,立即就帶著朱云翼一塊直奔炮台山觀察敵情.

炮台山當然是有炮台的,位于新首里島的西部,是一座延伸到海水中,三面環水的小山頭.把12斤青銅長炮架在這座小山頭上,就能控制一南一北兩個小小的海灣.其中位于炮台山南面的炮台灣則緊挨著位于新首里山谷中的新首里城,非常緊要.

不過守住了炮台山和炮台灣也不等于能保住新琉球島.因為這座島嶼上到處都是適合登陸的沙灘,守備的難度很高.

而朱慈照手頭的兵力又比較有限--雖然他所統領的西洋鎮開鎮時間很早,如果追溯到它的前身靜海軍,都有二十多年曆史了.但是因為南洋這發財容易活命難,所以西洋鎮的軍戶數量一直增長不上去.

南洋這地方,一方面資源豐富,盛產稻米,香料,蔗糖,木材,還有金,銀,錫等多種金屬資源,而且還處在東西方貿易的咽喉要沖上,賺錢太容易;一方面又各種疫病太多,使得北方移民的病亡率高居不下.

也就是說,"殖民南洋"基本上就是個拿命換錢的生意!

對于兩廣福建和日本九州島的窮光蛋們而言,下南洋就是他們人生的最後一搏!要麼衣錦還鄉,要麼客死異鄉......兩手空空下南洋,奮斗個五到十年,賺個幾千上萬兩身家回家鄉娶妻生子,舒舒服服的過完下半輩子才是人生啊!

一直在南洋呆著,誰知道什麼時候就給瘧疾放倒了?好不容易發了財,誰不想多活幾年?

願意紮根南洋的北方移民,不能說沒有,但數量卻是非常有限的.而且紮根南洋的漢人通常都不願意從軍......人家來南洋是發財的,不是來建功立業的.再說了,發財那麼容易,誰還當兵啊?

所以在發展了二十多年之後,西洋鎮節度使司的主力已經不是募兵了,而是封建5000余戶封建武士,稱為"西洋武士"--只有這些擁有小塊封地,有一大堆土著奴仆伺候的武士老爺,才願意冒著被瘧疾放倒的風險在南洋紮根從軍.

畢竟當封建主的快樂,是很難用金錢在大明本土和日本國買到的!

至于新琉球島上直屬于朱慈照本人的"洛府武士"(朱慈照封克難洛王),人數就更少了,只有區區五百戶,再怎麼努力動員,能上陣殺敵的也就千余人,而且這些老爺兵的戰斗力也不怎麼靠譜......

所以在洛府移鎮新琉球島後,這里就經常遭到盤踞緬甸的那伙"海流寇"的襲擾.

不過朱慈照也不是省油的燈,他有辦法對付李繼成手底下的"海流寇".具體的方法有兩個,一是堅守新首里城堡--這是一座耗費了尚氏王朝十多年心血和無數的人力,物力才修建起來的棱堡.雖然占地不廣,但是卻非常堅固,很容易長期堅持.而在南洋這里圍攻城堡,最大的困難並不是城堡本身,而是各種要命的疫病......因為圍城部隊必須在野外布署,所以染病的危險遠比守城的部隊要大.

守城的一方只要堅持到對手的軍營中爆發疫病,也就能不戰而勝了!


和長時間的圍城戰相比,朱慈照的第二個辦法顯然更加有效--幾乎每次都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讓"海流寇"退兵,那就是利用"銀彈"退兵.

具體的辦法就是給"海流寇"們一大筆銀子,讓他們深切的感受到大明天朝的皇恩,然後因為羞愧不戰而退.

這就叫"不戰而屈人之兵"......聽著仿佛很慫,但卻是成本最低,損失最小的退敵之法.

而對進攻的"海流寇"們來說,能得到黃白之物,他們也就心滿意足了--新琉球島的風景雖好,但是打下來也沒啥用......也守不住啊!這地方位于喇叭狀的馬六甲海峽西部出口,也就是那個大喇叭口的北側,距離大明馬六甲艦隊的駐地淡馬錫島只有2000里水路.大明的"馬六甲型"槳帆炮艦10天內就能開到......大明在南洋這邊的陸軍雖然不怎麼能打(能打的部隊也不舍得往南洋放啊),但是守衛馬六甲海峽的海軍艦隊(海軍駐紮在比較干淨和涼爽的港口,在海上活動時也不會染上瘧疾)可以厲害的很!

明朝海軍的"馬六甲戰船"看著有點像地中海一帶活動的大型加萊船,由長槳和風帆同時驅動.在高海況的海域是不夠瞧的(槳帆船適航性差),但是在常年無風少風的馬六甲海峽一帶,這種槳帆炮船就很難對付了.

因為有長槳可以劃水,所以它們可以不借助風力快速而且靈活的航行(馬六甲本來就沒多大風),搶占有利的陣位,然後用艦載的十二斤青銅長炮發射釘頭開花彈.

由于釘頭開花彈的普及,艦載火炮數量不再是各國海軍追求的硬指標了--火炮越多,防彈藥殉爆的難度就越大!

一個炮艙發生彈藥殉爆,一條造價幾萬兩銀子的大型戰列艦就廢了一半,修起來可麻煩了,要是有兩個炮艙爆炸,這條戰船不沉也得報廢......

而在這場由開花彈引發的海軍革命後,不能裝備12斤(或12磅)青銅炮(包括長炮和短炮)和相應的釘頭開花彈(需要配備防爆的彈艙和炮艙)的艦船,就不再是戰艦,而僅僅是武裝商船了.

哪怕可以裝備上百門火炮的一級風帆戰列艦也不例外--這種昔日的海上霸王也禁不住幾發釘頭開花彈的轟擊啊!哪怕遇上一艘載重二三百噸,僅僅只裝備了幾門12斤或12磅短管炮的輕型戰艦,也有不小的概率被打沉或打廢.

所以場海軍革命一方面提高了海軍的門檻,一方面也最大限度拉平了先發的海軍強國和後發國家在海軍實力上的差距.

要不然就憑大明帝國的海軍,再有二三十年也不可能成為世界第一海軍!

而流亡到緬甸的大順,如果不是恰巧遇上了這場海軍革命,也不可能搖身一變就成了印度洋上的"海流寇".

當然了,那種載重七八百噸乃至上千噸的大型轟擊炮戰列艦大順朝是制備不起的,也沒必要弄那個.但是在荷蘭人的幫助下,小而堅固,載重僅僅二百幾十噸,可以在側舷安裝8門荷蘭進口的12磅青銅短管炮的"海闖王"型槳帆戰艦,大順朝還是可以弄一些的.這型戰船,現在已經成了大順海流寇縱橫印度沿海襲擾馬六甲半島和蘇門答臘島沿海的利器了.

大順皇爺李繼成現在就安坐在一條二百五十噸的"海闖王"型槳帆戰艦上,率領著一支規模相對大順朝而言,絕對可以算是空前的龐大水師,緩緩的,浩浩蕩蕩的,由北而南,沿著馬六甲半島西部的海岸線推進,已經出現在了朱慈照的望遠鏡當中了.

他這次洶洶而來,可不僅僅是為了收幾個小錢,而是要在新琉球島建立據點,而且還以新琉球島據點為根本,和大明的馬六甲艦隊好好較量上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