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4章 東林黨搶錢啦!



紫禁城,文華殿.

又到了內閣大臣,科道言官,京營戎政,錦衣衛緹帥,司令監秉筆們分班站立,又事上奏,沒事兒等著退朝的時候了.

朱由檢笑吟吟看著大家,然後伸手拿起案幾上的一本奏章,向文華殿上的大臣們展示了一下,笑著道:"諸卿,左都禦史孫先生給朕上了一道奏疏......"

說到這里,他忽然停了下來,目光也變得非常凌厲,目光從群臣身上掃過.他的目光從誰身上過,誰就是心中一顫.

沒辦法,他們都是閹黨,都是奸臣啊!孫承宗的奏章一定是彈章,看皇帝的臉色,許是信了......阿彌陀佛,無量天尊,天父皇上帝保佑啊!

看見奸臣們一個個哆哆嗦嗦的樣子,朱由檢心說:果然是奸臣好用啊!特別是捏著把柄的奸臣,全都做賊心虛,一個比一個聽話......看來是不會有人反對開中法了.

想到這里,朱由檢放沉了聲音:"孫先生建議恢複開中法,由都察院全權負責鹽務,並以鹽換糧,專供遼西八萬將士的糧餉器械馬匹等各項開支......諸卿以為如何?"

什麼?

孫承宗要恢複開中法......還要讓自己管轄的都察院接管鹽務,這是要搶錢啊!他這個東林領袖不是因為兩袖清風的嗎?怎麼也那麼貪了?

奸臣們都驚呆了,全都將質疑的目光投向了一臉正色的孫承宗......越看越覺得他是個貪官啊!

對了,東林黨本來就不是什麼清官廉吏!他們本來就和東南一帶的徽商,海商是一伙的,都是貪官汙吏啊!

滿朝奸臣們很快就"想明白"了......孫承宗這是要帶著東南的徽商,海商搶山陝鹽商的盤子--山陝鹽商大多靠巴結北方的武勳上位,因為他們當年也是靠開中法壟斷鹽業的,所以和當年掌兵的武勳勾結的非常緊密.

而當年實行開中法的時候,鹽商們是往大同,太原,榆林,甯夏,固原,甘肅等西北軍鎮送糧食的.所以得益的都是山陝商人,這些奸商也不是真的從東南運糧,而是就近在北方邊鎮附近開辦"商屯",也就是商辦農場.用農場產出的糧食去換鹽引......而要在北方邊境開農場,不和邊軍將帥勾結是不可能的.

而這一回再行開中法,就不是補給西北邊鎮了,而是補給遼西......遼西靠海,而且地方狹小,辦不了商屯,只能走海路運糧.

所以這次能從開中法中得利的,必然是和東林黨勾結的東南海商.

也只有他們,才能把幾百萬石糧食運去遼西啊!

而孫承宗,袁崇煥和都察院當中的東林奸黨,肯定能上下其手,狠狠的撈上一票了......

"陛下,"京營總戎英國公張維賢已經站出來了,"臣以為遼西地形狹窄,雖然靠近大海,但是沒有什麼良港可倚,補給非常困難,因此利守不利攻.屯重兵于錦州,甯遠都是浪費,應該收縮兵力于山海關.

這樣布署,有三萬人就可保雄關無虞,根本不必屯兵八萬.節約下來的兵力,還可以轉用于薊州,宣府,大同等鎮,當可確保北線長城安如泰山!"

原來你也是個奸臣啊!

朱由檢聽了這話,氣就不打一處來......你個張維賢原來是懂行的,為什麼不早說?上輩子為什麼不說?害得朕被袁崇煥蒙蔽,差點把大明朝都弄沒了!

孫承宗也被張維賢的話給氣著了,立即就反駁道:"依著英國公的意思,豈不是要盡棄遼西之地?棄了遼西......還如何恢複遼東?難道遼東,遼西的祖宗之地都不要了?若將來還要恢複,遼西城堡是不是要一個個打過去?"

這個帽子可夠大的!別看孫承宗這人治軍打仗的本事稀爛,但是給人扣帽子找毛病的本事是很厲害的,王在晉,張鳳翼,閻鳴泰,高第都吃過他的虧.如果不是涉及到幾百萬的鹽利,張維賢這個勳貴頭子才不會和他對抗呢!


可現在張維賢也沒辦法......幾百萬啊!他能不爭嗎?

"總憲此言差矣,"張維賢搖搖頭道,"遼西比雞肋都不如,守之無利,棄之亦不可惜,我棄敵未必會取......因為東虜取之,亦難布防.若其布防遼西城堡,兵多則無糧,兵少則被圍.若彼大兵前來,則進不能破雄關,退不能保糧道.因為彼之糧道,皆在東江水路兵鋒之下!

而我方欲恢複遼東,則必須練出雄兵二十萬!無雄兵,空有幾個城堡,怎敢輕言複遼?

而且複遼也不必走遼西而進,遼西沿海少良港,補給艱難.不如出旅順口,沿海岸進至海州和遼河河口一帶,不過300里地.而遼河以西,就皆為我有了.不僅甯遠,錦州可複,連大甯都是咱們的了......"

張維賢說著說著就發現不對勁兒了!

大明皇帝正惡狠狠的看著他呢!

這是為什麼呀?

哪兒來那麼大的恨?

朱由檢強壓下怒火,冷冷道:"遼西是祖宗之地,不能言棄......所以甯遠必須要守住!至于練兵......在甯遠也可以練兵!英國公剛才說要練兵二十萬才能複遼,諸卿以為如何?"

張維賢聽見朱由檢這話,都恨不得抽自己大嘴巴子了--因為又得練兵了!

而要練兵二十萬,少不得又是一番整頓啊!

"陛下,臣以為英國公所言極是!"王在晉馬上接過話題,"東虜並內喀爾喀五大營以及科爾沁部,擁兵亦不下十萬.若無二十萬精兵,怎敢言勝?"

孫承宗難得也和王在晉站在了一起:"精兵當然多多益善,有二十萬兵,就有必勝之把握了."

袁崇煥也說:"臣也覺得有二十萬兵最好!臣在遼西練兵八萬,遼南毛帥有兵三萬,帳前親軍也有三兩萬,余下六七萬人應該從薊州,宣府,大同等地抽調."

內閣首府黃立極則道:"京營當中也頗多壯士,加緊訓練一下也可以用來複遼."

什麼?還有京營?張維賢都給驚呆了,京營怎麼能和韃子打?你這個首輔想害死京營上下的軍官嗎?

現在的京營又稱三大營,分別是神樞營,神機營,五軍營.這個編制是嘉靖年間整軍時定下的,賬面上有十幾萬人.主力也不是軍戶兵,而是從畿輔,山東,山西,河南等地招募來的丁壯......理論上應該是丁壯,而軍官基本都是世襲的武臣.

不過這支軍隊早就已經朽爛不堪,軍官不知兵士,營兵只是注名支糧,買人雇役,朝甲暮乙,根本沒有什麼戰斗力.

朱由檢上輩子可叫這群京營賬面兵給坑苦了,大明朝差一點都給他們坑沒了.這一回還能放過他們?

當然了,他也不會馬上提出整頓京營......剛剛讓孫承宗,袁崇煥奪了鹽利,哪兒能馬上再奪京營武勳的空額?

"京營就算了,"朱由檢開口道,"京營是專門用來防備蒙古的,不必用于複遼......複遼有遼西的八萬兵,東江的三萬兵,帳前也練三萬,宣府,薊州,大同都得整練出兩萬精兵,總共二十萬,應該就可以複遼了.

袁卿,現在遼西有兵額十一萬,用不了那麼多,抽出三萬分于宣,大,薊三鎮,再以之為骨,整練本鎮精兵......你看可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