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伶仃》



現場的觀眾都沸騰了.

當然!現場的表演卻並沒有給到觀眾任何暴動起來的機會.

因為洛天依一登場圍著麥克風轉了一個圈後,緊接著,便立刻唱了起來.

"東漢末,狼煙不休"

"常侍亂朝野陷阿瞞挾天子令諸侯"

通過近距離的特寫,以及長距離鏡頭的適時定位,讓大家不自覺便產生,屏幕上的畫面就是出現在他們的背後的大舞台上的錯覺.

實則,肯定不是真的出現在大舞台上的.

在現場,除了大舞台上的三個特制的大中屏幕,在靠後排的位置,夭夭還特意設置了多個小一點的屏幕.

這些屏幕原本是給後排的觀眾使用的,但此時,卻是被她用來播放洛天依的AR.

只見在屏幕上,一個長得有得有點奇怪的穿著鎧甲的女孩子,在那里喋喋不休地開始唱了起來.

一開始,很多人還不習慣這聲音,所以也聽不清唱得什麼.

可話又說回來了,這重要嗎!

如此具有欺騙性的表演,此時在現場,能夠立刻反應過來的人,不過寥寥數幾.

所有人都被這出現的祥瑞所震驚.

畢竟對于鳳凰此等神鳥,可能很多人怕是一輩子都不可能見得到.

……

台上.

洛天依在賣力地唱歌.台下,多數人都還沒有反應過來.

這時候,坐在中場的兩千人中,靠後排的他們優勢就十分大了.因為,此時他們可以看得很清楚,也可以很是明明白白地看到屏幕上面的歌詞.不過或許對于大部分的人來說,此時聽明白歌也已經不是那麼重要的事,重要的是,這個長得有點奇怪的穿著鎧甲的女孩子,雖然你也不能說她長得嚇人吧,但是,她的出現,確是讓在場的所有人都嚇了一跳.

所以基本上,這首歌的前半段,大家都盯著畫面來看,根本沒有心思去留意歌詞,直到後半段,大家才慢慢地關注起,這首歌到底唱得是什麼.


至于後面出現的時間停止,雨點懸停,打雷等特效,還有最後的洛天依背後出現一對鳳凰的翅膀,把戰場的烈火清空,就更是不必多說了.

這已經成了一場視覺特效的盛宴.

洛天依唱完了以後,自然是要打個招呼的,不然,別人要是把她當鬼神來看,就完了.

鳳凰展翅之後,小手高高舉起,跟大家打著招呼道:"諸位公子,兄弟姐妹,上了年紀的老伯伯,嬸嬸,阿姨好!我是洛天依!哇!今天來了好多人啊!本來第一個出場還有點小緊張呢!(其實已經是第八個出場,或許是夭夭懶得改,又或許是夭夭故意為之.)不過一看到大家都驚呆了的樣子,瞬間就充滿了力量!感覺這一次的表演沒有白費了呢!好了,我相信聰明的大家已經猜到我是怎麼來的了,既然是這樣的話,我們下次有緣再見.哦!對了對了!還忘記了報下一個節目了呢,是由小箏姐姐表演的下一首歌曲《伶仃》,希望你們也可以喜歡!拜拜!"

屏幕上的畫面一轉,重新回到大舞台這邊,背景音樂也隨之變化,幽婉的音樂瞬時響起.怎麼說呢,這今晚的表演好看是好看,但就是容易憋出內傷,而且,你說要有一首不去認真聽,咱們私底下聊點悄悄話吧,又是不行的,因為,這里每一首歌都幾乎是世上難得一見的.可能你此刻錯過了,以後就再也沒有機會再聽到了.

就比如說接下來的這一首《伶仃》,只不過才剛剛放完了一個前奏,便已經吸引了不少人的耳朵了.

"秋雨涼晨霧厚"

"霧里小舟探出舟頭"

"江水綠澈悠悠"

"西岸老叟閑釣若垂柳"

整首歌的歌詞十分有畫面感,景物上刻畫了秋雨,晨霧,小舟,江水,西岸,垂柳,清風,孤樓,陳酒,秋草,人物上,也是刻畫了釣魚的老叟,登上孤樓的文人,還有趕牛的牧童,最後,則是重點描寫了文人踉蹌獨上孤樓寫完自己的新詩,松一口氣,但今年的他,頭發已經又多添幾分,嘴上說著俗世不如一壺陳酒,笑言往日不要回首,然而說罷之時,眼已濁淚已流.

這首歌要是換算成詩詞,大概便有點像是借景抒情的詩詞一樣.

自然,在詞句上,肯定就沒有那麼嚴謹了.而要是有人願意的話,完全可以把這樣的歌曲轉換成一首符合這個時代的詩詞來.不過話又說回來,根本卻也無須這麼做便是了,畢竟,古時之所以要寫得那麼嚴謹,尤其是對于詞來說,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也是因為詞牌名太少,大家一般在創作的時候,都必須在既有的詞牌名,也就是既有的規則下填詞.相反,夭夭則完全不存在因為詞牌名太少,而不得不重複填詞這樣的情況,畢竟,她最大的優點是一首歌換一個編曲,都根本不帶重樣的.

如果說古時是專精于文字的打磨,詞牌名是少之又少,而且大多都自宮廷和教坊流出,那麼夭夭則是背景音樂太多,想用都用不完.

這一點,事實上,太平公主也猜出來了,而且,更重要的是,縱觀曆朝曆代,能創作出一個詞牌名,已經是宮廷和教坊都要花費相當的時間,才能創作出來,然而,在這一次的表演中,你卻可以發現,'女子三十二樂坊’,又或者是'女子三十二樂坊’幕後的主人,這位夭夭姑娘,是真如傳聞的一樣,是相當的妖孽.

這不由得讓太平公主對夭夭又多了幾分興趣.而至于要是後世的人,不小心挖到了這個時代的墓,上面竟然有一首《伶仃》,那網絡上一定會說,今晨,在我市西郊挖到一個來自距今一千四百年前的貴族古墓,在這座貴族古墓中,我們發現了這樣一首曲子,竟然跟近現代的歌曲描寫十分相似,而據古墓的書簡中其他文字所記載,這是當時十分流行的一首曲子,雖然我們現在已經不知道當初這首曲到底是如何吟唱的,但難道在距離我們一千四百年前的北辰王朝,已經有了接近近現代的歌曲風格,這對于我們的考古界來說,顯然,又是一個千古難題.接下來,讓我們看看南開大學古代文物,古文字研究與鑒定考古學院的周柳教授有什麼想說的.

周柳教授目視攝像頭,說道:"這的確很讓人匪夷所思,北辰對我們來說,一直都是一個十分神秘的朝代,他神秘的地方就在于,曾出現過很多匪夷所思的現象,而這些現象,並非是一個那麼說,而是在多種史料中都能夠得到證實.而通過之前的一些史料來看,我們不排除這是真的.甚至,在距今一千四百年前,據一篇一開始還被認為是墓主開玩笑但後面證實里面的內容說不定是真的墓志銘中,也有提及到,在距今一千四百年前,在北辰的國都西郊,曾上演過一次能容納上萬人的表演,類似現在的演唱會,說是那個表演棚,長寬都超過百丈,換算到現在,就是差不多十八個標准足球場那麼大,當時不少平民都去看了,但在北辰之後的曆史中,便再也沒有提及到相關的描述,甚至即便是在近現代,能組織這樣一場表演都是極為不易的,畢竟能吸引上萬人的規模,那一定是大明星了,更別說是以當時的條件了.所以,這也被考古學界一致認為是不可信."

自然,這就是開玩笑了!

回到現場,一曲唱罷,疑問又多了一個.已經問不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