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青玉案-元夕》的第二種讀法



在經過了一段差不多半分鍾的前奏過後,接下來,也終于是到了歌詞部分,不過在歌詞部分真正說開之前,不得不先提一提這一次的選景.

前面也說了,這一次的選景跟前面的完全是兩個極端,而且,上一次采取的是動畫的方式,而這一次,則是采取了實景,屋簷之下,方下了陣雨,雨滴在一顆顆地滴落,一位老人站在走廊屋簷之下,抬頭望向這天空,天空是一片灰暗灰暗的顏色,緊接著鏡頭一轉,也不知道是如何拍攝的,不過,可以看到的是,攝像機應該是飛起來了,而且,還飛過了二樓,一直飛到外面,可以看到在外面的青石路上,僅隔著一條街,相比起老人所處的清冷屋簷,外面,卻是寶馬香車,來來往往.

緊接著,畫面霎時間再次變化,拍的是老人在走廊中行走,而目標,則似乎是不遠處的一個高處的小亭子,他走了上去,而黑夜,也是緩緩到來,可以看到老人在黑夜緩緩降下之際,自己拿起一個酒壺,酒壺里的酒水如白練般落下.與此同時,在更高空處,憑空一望,隨著黑夜的來臨,萬家燈火隨之亮起,而通過一個被拉近的鏡頭,也是可以看到,隨著雨停,街道上也是開始出現人影,而且,整個街道,也是慢慢地變得燈火輝煌,人們來到大街之上,衣香笑語,一片歡樂的景象.這時,來人仿佛也是察覺到了什麼一樣,不由得把自己的目光看了過去,思緒,也隨之放飛了出去.

再一個鏡頭,便到了老人身穿平凡的漿洗千百遍的素衣,走出街道,但明明看上去不甚好光景的他,卻也似乎有著一身的殘香傲骨,大街上的人都穿上了好看華美的衣服.

只有他,還穿著這平凡的衣服,頗為讓人覺得淒清冷落,與街道上的那些戴著好看頭飾,穿著好看衣服的人們形成了十分鮮明的對比.

出門後,隨後他又來到了外面喝酒,似乎只有這樣,才能熱鬧起來,只是畫面一轉,卻是他的往日經曆的回憶,他當過起義軍,做過官,但似乎都不是他想要的,他給皇帝寫了《十論》,《九議》,然而上面看過了以後,便再無後續,而且反應冷淡.然後,他便被派到各處去治理荒政,整頓治安,然而,每每這一幕幕看下來,卻都不是他所願的,甚至到了最後,當朝廷再次打算征召他的時候,上面似乎還寫了兵部侍郎幾個大字,然而他都拒絕了,畫面再次轉回來,已又是回到現實之中,他再次拿起酒壺,酒水如白練落下,從高處望去,是開遍的星火千樹,以及那些在大街上熱鬧非凡,游玩著的人們.

等酒水都喝飽了以後,他也來到了大街之上,很快將自己的一身素衣也融入其中,他自然地在人群中穿行著,臉上無悲無喜.身邊有不少美貌的女子,頭上都戴著亮麗的飾物,笑語盈盈地隨人群走過,然而,他都不屑一顧.他在找一個人,但是找了好久,都沒有找到,在眾里尋他千百度後,終于,當看到在燈火闌珊處,看到了一個人,他才停了下來.

而那個人,也正是他自己.

這個在拍攝的中間過程中使用了剪切拼接的手法,所以當前面都以第三人稱視角去尋人,觀眾都得知攝像機下面這個只看到其背影的人便是自己,但是卻忽然在一個燈火零落之處找到一個跟自己一模一樣的人,自己也是這才停下來的時候,這種震撼是可以想象的.

而此時的唱歌,也已是來到了最後高潮的部分了,"待到元燈殘燭,自有風雪凝駐,寒夜天涯久別,眉間心上如故."


"余生便曆經年苦,輾轉千百度,唯此心難負."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一首《青玉案-元夕》跟前面李承乾所唱的那首《青玉案-元夕》完全是兩種不同的畫風,前者驀然回首,要找的那個人是一個在元夕佳節上遇到的美女,這美女估計沒有同伴吧,又或者是特意在這里等男主角,所以才把自己留在燈火闌珊之處,而後者,驀然回首,要找的那人卻是另一個自己,雖然不知道這究竟是怎麼回事,而且還有點嚇人,畢竟,為什麼會有一個能跟自己一模一樣的人站在那里,而他又為什麼要站在那里,還有'我’又為何要找他?找到他以後,為何又忽然心安了下來.

只能說,這都給了人以無限的遐想.

雖然短短四分鍾的時間,肯定是沒有辦法把所有事情都說完整的,但是通過畫面,通過歌詞的內容,尤其是最後倒數第二句的,'余生便曆經年苦,輾轉千百度,唯此心難負.’,似乎也可以猜到一些,'我’為什麼要找到自己,這體現的,或許是受冷落後不肯同流合汙之類的高士之風吧.只是……有一點也不明白了,畫面中,一開始的他好像還很積極,也很有抱負,然而到了晚年,別人都讓他試任兵部侍郎了,卻又為何,他卻自己辭免了,而且前面還有一次辭免.

這里所蘊含的信息實在是太多了,正常人,可能還真的不能完全看懂,不過像是翼國公這種久經官場,又或者是陳羽霖這種還在當官的,以及盧升之這種曾經當過官的,恐怕都多多少少能夠憑借歌詞,以及畫面猜出來一些,比如說要是把你調去一個閑職,你覺得皇帝根本不重視自己,那干脆辭免了也罷,又比如說,假如有個政敵,而把你找回來,只是政敵借你之手來實現政敵自己的目的,而不是對家國有利的事,自然,也會辭免了也罷.當然,這個前提是,你必須要真的有能力,能受人重視,才能這麼做,不然一般人,你說不想干,那以後就真的什麼都別干了.

而這畫面中的人,應該便是這樣的有能力的人吧,尤其是那句'唯此心難負’,說明他正是那樣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只是他的理想,他的抱負,都被上面的人無視了.而一旦了解了這些,那最後一句,也就變得好理解了,這首詞,想要表達的,正是借元夕佳節,大家都沉溺在美好奢華的氛圍中,只有他,卻十分清醒,沒有沉溺在其中.所表達的,正是受冷落後不肯同流合汙,以及孤芳自賞.

然而,這重要嗎?這都不重要!更重要的是!究竟是誰,能把這麼一首詞,表達出完全不同的兩種意境.

當陳羽霖跟盧升之反應過來,都不由得相視苦笑了起來,因為大概是除了那個寫這首詞的人,估計就沒有人能做到了吧.然而……她又是如何能把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創作出來的?難道僅僅只過了三年,她已經成長到如此地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