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三章 這中原文化,果然是博大精深!



其實'吐蕃’這個名字,在之前的史書中,並不能見到,'吐蕃’之所以為北辰所熟知,還是直到當今皇帝上位之後,'吐蕃’遣人來使,北辰的人才知道,在自己的西南方向,竟然已經誕生了一個叫做'吐蕃’的王朝.

以往,大家都習慣性地稱呼吐蕃人為番人,土番等等,只把它們視為是一些不入流的外族,甚至都比不上胡人這個稱呼,來得有震懾力,只不過,在當今皇帝上位之後的第一次雙方的軍事上的對碰,便給雙方都留下了一個深刻的印象.

'吐蕃’對北辰的印象是,這群人真猛,五萬人打他二十萬,關鍵還打贏了他們,而北辰對'吐蕃’的印象則是,什麼時候游牧民族,也能建立王朝了,而且,竟然還仿似他們中原文明,皇帝不叫皇帝,而是叫贊普.

因為北方北辰還要防范突厥,所以,也騰不出手來對付'吐蕃’,更何況,相比起被動防守,直接對外進攻所耗費的軍費要多得多,而如今,北辰也是立國才剛剛過了不到二十年,之前國內的爛攤子都還沒有弄好,自然,也不會輕易對外動武.

打仗,真的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更別說,這對于北辰來說,還是一個全新的,未知的敵人,北辰是如此想的,能把敵人打退就行了,而吐蕃這邊,何嘗不也是這麼想的,北辰的皇帝雄才大略,而且勇武過人,那些士兵有多精銳,他也都看在眼中.

更別說,這中原文明,一看就比他們高級得多,若是真的持久地打下去,他們也未必能夠撐得住,而且,吐蕃也並非完全沒有敵人,在他們的南邊,以及西邊,都存在敵人,只不過,這兩個方向,都很難啃下去罷了.

原本,吐蕃人認為往東說不定能撈上一些好處,然而,沒想到的卻是,這反而是一個更可怕的存在,吐蕃現如今的贊普並非是一個只知道打打殺殺的蠢人,他深知自己跟北辰的差距,都說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此時吐蕃的贊普便是這樣的人.

他向往著中原的文化,所以近些年來,跟北辰的交往也越來越密,其中的交往包括但不僅僅只限于打仗,時和時戰,一步步地試探北辰的虛實,而且,遣使進入北辰,學習中原文明,再把經驗傳回去,說白了,這贊普很能認清自己的實力.

而且,在認清自己實力的同時,還能虛心學習別人的文化,甚至,他們還學會了種地,當然,這個就跟氣候有關了,本來,吐蕃的土地應該是不適合這麼做的,馬背上的民族才是他們的出路,然而,卻正好遇上了千年一遇的持久性的溫暖濕潤氣候,這便導致了原本不適合誕生王朝的地方,硬生生地誕生了一個新的王朝.而對于這樣一個新興的王朝來說,就好比是一個新出生的嬰兒,除了拳頭大一點,如同別的馬背上的民族一樣,會些燒殺搶掠,其他方面,都遠不及中原文明.而前面也說了,此時吐蕃的贊普並非是個蠢人,相反,同樣雄才大略,他在清楚了北辰的實力後,對'吐蕃’來說,對他自己來說,自然也不希望多北辰這麼一個敵人.

所以,之後便出現了遣人來使,而且還與其他外族首領,一起尊稱北辰皇帝為天可汗之類的舉動,一方面,麻痹北辰的敵意,讓他們有更充足的時間來發展自己;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這樣,在試探不成後,也能找個借口說,我們其實也是很願意與你們和平相處的,只是啊,說完以後,掉轉頭,又繼續能有更多的借口,來挑起事端.

這吐蕃雖然說不上是養不熟的狼,畢竟北辰也沒養過對方,一般見面都是直接開打的,甚至在前幾年,當吐蕃遣人來使的時候,如今的皇帝也都根本沒把這吐蕃當成是一回事,但吐蕃的存在一直都影響著北辰西南邊陲的安危,這卻是實實在在存在的.


那為什麼吐蕃一定要跟北辰杠上呢,這就不得不提到他南邊跟西邊的敵人了,南邊是天竺,當然,中間還有無數緩沖的小國,西邊則是波斯,波斯在北辰也是出了名的,因為在大家的印象中,波斯人就不存在窮人,一個個都富得流油.

這兩個敵人的存在,讓吐蕃無論是向南,還是向西擴張,都存在著很大的阻礙,更別說地形氣候等的影響,所以,原本是想向東看看會有什麼,結果便遇上了北辰,這也是兩者第一次爆發戰爭的原因,當時吐蕃贊普率領二十萬騎兵浩浩蕩蕩地向東進發.

原本以為,這里的人應該更好征服,然而沒想到的卻是,對方的段位比他高得多,在一場場仗打下來後,便發現,對方雖然人少,但多是裝備精良的精兵,而且,在戰術方面,也比他們要高明得多,往往只需要極少的兵力,便能夠大敗他們.兩千鐵騎就能追著他們數萬騎兵跑,這便是北辰的戰力,讓吐蕃贊普既害怕又擔心.

不過,雖說仗是打輸了,可這也讓吐蕃贊普很快認識到了雙方的差距,在看到如此高的文明以後,甚至對自己西邊和南邊的敵人,也都不太在意了,趕緊吸收這中原文明的先進的地方才是正道.既包括制度上的,比如軍政,也包括其他文明上的,比如學習農耕.

于是,越來越密集的交往,便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當然,就算是學習北辰的文明,卻不代表,吐蕃就完全臣服了,他只是忌憚于有如此一位鄰居,而且,不得不學習罷了,因為你不學習,就永遠不可能追得上對方的步伐,這也是為什麼,他們如今西面,南面都不顧的原因,因為這兩個跟北辰也根本無法比.

此時,在用來接待外國使臣的館舍中,這吐蕃的使者,便在打探著這北辰的相關消息,只見使臣阿旺晉美說道:"據我所知,這北辰的太子一直被養在深宮之中,之前很少露面,可打聽到他是個什麼樣的人,有什麼特別的喜好?"

那原本便在辰都作為學習北辰文化的班覺普布便道:"我這里打探到的消息也不多,只知道對方仁孝純深,而且,最近也逐漸開始親政,甚至,北辰的皇帝已經讓他監國兩個月,可見北辰皇帝對他的看重."

阿旺晉美:"畢竟這是北辰皇帝的獨子,跟他弄好關系,對我們來說,也有著莫大的裨益.對了,贊普讓我與你說,你所翻譯的《三國演義》很不錯,而且對寫書的叫做夭夭的人,也是十分神往,若是可以的話,說不定還得找著機會央求北辰的皇帝,把這個人賜給他,讓我帶回吐蕃.還說這中原文化,果然是博大精深!"

這……班覺普布當下便如同一盆冷水潑在頭上,整個人都不好了,蠕了蠕嘴唇,回阿旺晉美道:"阿旺晉美,咳……這《三國演義》,便正是北辰太子的太子妃所著."

"……"

班覺普布不能不立馬說出來,因為,若是阿旺晉美不知道,到時候傻乎乎地跟人家這麼說,北辰的皇帝會怎麼看,北辰的太子又會怎麼看,這不得不立刻要引起兩國爭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