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二十一章 用笑來掩飾自己做得如此過分



若是以往的時候,當夭夭她這麼問他的話,他都只會覺得自己會不會冷落了她.

不過如今……他卻似乎不會這麼覺得了,因為,他回過頭來一想,好像夭夭每天最專注的時候,也就是陪著他一起看這些東西的時候.

見夭夭來了,李承乾也是很快放下了手上的考題,把夭夭攬到了自己的懷里.

回她道:"上元過後,一年一度的科舉試就又要開始了,父皇如今把科舉試,甚至連同官員考核舉送都交給東宮,可見父皇對我的看重."

可偏偏也正是因為這樣,他才會覺得壓力很大.畢竟為國選用人才,乃是一個國家重中之重的事情,自然馬虎不得.

"所以,你不嫉妒父皇了?"夭夭此時也是問道.

真是一把劍直戳戳地戳到了他的心上,不過那其實也不能說是嫉妒,而應該說是對比.

"我從來都沒有嫉妒過父皇,只是,從小到大,都一直會跟他暗暗地進行比較."

"因此,才明明已經沒有很忙,卻還是要把東西帶回來看?連陪我的時間都沒有?"

夭夭以一臉並沒有不開心的樣子說道.

李承乾知道她並沒有生氣,也是接著道:"嗯!既然父皇把這麼重要的事情交給了我,我自當要上心一些."而且,他還想做出一些政績出來,讓他父皇為之對他刮目相看.

只不過……

由于能力有限,他似乎也只能從考題出得行不行,能否有助于選拔人才這方面,來考慮.

他大概明白,跟往些年一樣肯定是不行的,但是具體你要讓他說出那里需要改進,說實話,此時此刻,他也有點沒什麼頭緒.

因而,只能是看著這些考題,在發呆.

聽完了李承乾的話,夭夭也是順手拿起了這些考題來看了看.

北辰的科舉試有很多不同的科目,加起來起碼也有十多種,但是,卻並非所有科目,都是常設的,一般為人重視的,也就兩個,一個是明經,一個是進士.

至于秀才,這個由于難度太高,至今沒有一人能通過考試.

其實也是,以秀才的要求來說,要求對有關國家的大政方略問題,作策論五篇,一般若是誰真的有這樣的見識,那放到朝廷之上,至少也都是能有上朝機會的人了.

若是放到更為求賢若渴,例如另一個時代的春秋戰國,都怕得是直接要被封為相國,佩戴六國相印的存在.

這秀才一門,其實或許就是為了發現一些不出世則矣,一出世必一鳴驚人的隱士.

倒是另外兩門,明經以及進士,就相對要簡單得多.而且報考的人,也是最多的.

此時,夭夭所拿起的,便是一份進士的考卷,唔……開始一上來,便是填空題,謂之帖經,然後,是雜文兩首,有箴,銘,論,表等,最後則是策問,總共要寫五篇,主要是對時下國家的政治,經濟,法律,軍事,政務,漕運,鹽政等等方面提出問題並作回答.

這麼說,其實進士難度也不低,如果說秀才是站在更高的高度來提問,那麼進士,可能就是針對實事,分化得更加細致一些.

隨便瞄了一眼這些題目,夭夭肯定是做不出來的,所以,隨後她也是任性地說道:"哎,太難了,看完了以後就不想答了."還說,"還好當太子妃不用考試!"

李承乾聽得她這話,也是頓時有些哭笑不得,心想著,就算後面的策問你不會,那帖經,詩賦你應該總會一點點的吧,不過,回頭一想,夭夭有時候連最簡單的典故都看不懂,寫詩也只會打油詩,頓時,便又明白了.

這考題若是讓她來答,還真的是難為她了.

可有時候,他又不禁會想,她是真的不會嗎?

不會的人能寫出那麼多驚才豔豔的句子來?

所以,隨後他便也是開口道:"你當真不會?"

夭夭可愛地左右搖了搖頭,李承乾便繼續追問道:"那你之前那麼多順手捏來的句子,又是從哪里來的?"

李承乾這話就問得很有侵犯性了,"我背的!"


夭夭看著他這種侵犯,卻半點都沒有不高興.

"背?"

"嗯!你若是想要的話,我還有更多."

李承乾微微地擰著眉頭,似乎臉上掛滿不信.更何況,你要背,那你也得先要有才行吧.

"那你背一句我聽聽."

"那你想要什麼類型的?"

居然還能選類型,這著實把李承乾給氣到了.從小到大,他從未被人如此羞辱過.

好!既如此,那他出題便也是了.

隨後,他便說道:"那……你就背一句與這一次的科舉試有關的出來."

"……"

只見下一秒,夭夭整個人就愣住了,並且露出了有點尷尬的神色,當然,此時李承乾也在盯著她,兩人相視笑了片刻不到,李承乾也是道:"怎麼?背不出來?"

夭夭卻是繼續笑著,這還不簡單嗎,比如說:春風得意馬蹄疾,一夜看盡長安花.把長安換成辰都就行了.

只不過……

畢竟沒有那樣的典故,所以,一開始,夭夭都是先放著的,等把更多有關的東西,都彙總了以後,她再考慮該選用哪一個.

所以,她的笑或許並非是背不出,而是,她在借著笑,在給自己篩選罷了.

終于……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夭夭這才不再繼續搜素.

順便,她已經初步完成了對這些內容的甄別,有些,是不好拿出來的,比如說: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這豈不是拿滿朝的將相開刷嗎,雖然道理的確是那麼一個道理.又比如說: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這個就太抽象了!

想來想去,夭夭還是覺得孟郊的《登科後》比較妥當.

所以,便拿過紙筆,磨著墨水,真的要寫.

李承乾此時,也是在旁邊看著,"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辰都花."

最後,夭夭又補充了一個詩句的標題,《登科後》.

當然,寫完以後,夭夭似乎還覺得不夠完美,所以,隨後便又寫了一首,"禦筆封題墨未乾,君恩重許拜金鑾.故鄉若問登科事,便是當初老榜官."題目:《登第報家人》.

很明顯,這寫出來的東西,跟她之前的打油詩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

所以,當看到此時,李承乾已經有點心里怦怦直跳的了.

不過……

這都不要緊,夭夭接下來還能抄,科舉是為了什麼,對于李承乾而言,自然是為了選拔人才,對于那些考生來說,自然是為了當官,但是,在夭夭看來,讀書人科舉不應該這麼膚淺,也需要有人站出來,懷抱著遠大崇高的理想,即便這種理想並不現實,正是帶著這種想法,接下來,夭夭便又咬著唇寫下了,"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後面附上--你為何要來參加科舉.

她寫完,笑著看著他.

心里想著,好像有點過分了!

但是,沒辦法,她忍不住.

她知道,她這麼做,李承乾一定會被驚到,而此時此刻,李承乾確實也瞪著雙眼看著她,間接的證明了,他著實已經被驚到了,所以她才會笑,試圖用笑來蒙混過關,用笑來掩飾自己做得如此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