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八章 考得如何?



因為在時務策之後,又加考了二十道題目.

所以,當考完的時候,也已經到了午後,中間午飯時間,有負責監考的小吏給每人發了兩個面餅頂頂肚,如此,一直考到了午時結束,考試這才宣布結束.

所有人,停筆,有序離開考場.

然後,宮中的內監也是把試卷都通通收了起來.

這些答卷就不需要糊名了,因為,反正李承乾讓人拿回去,也都是給夭夭看的.

而迎著中午的日頭,來到外面的考生們,自然也是對這一次的考試議論紛紛.

是的!眾人還是看出來這一次考試的不一樣.

"你們看到了沒,竟然有宮中內監來把考生的名字全都糊上."

"這樣,豈不是看不到答卷上考生的名字了?"

"到時候,又該如何閱卷?"

"這還不簡單,卷子還是照常閱,只不過……最後這結果公布就……"

所有人都在討論著今天在考試中遇到的奇怪事情.

張伯遠因為之前就已經是勾搭上了一位考官,所以,在考試結束後,正好又碰上那位考官,便不由得多問了兩句.這才得知,原來今年科舉試已經進行了改革,在考試中,不再看平時的行卷以及公薦,而是看最後能不能回答得上他們最後考的那門的那些問題.

因為那考官在說出這話的時候,並不特別避諱,所以,此時跟他相熟,又或者是正好就在附近的考生在聽了這話以後,也是有人歡喜有人愁.

那麼說……

他們有的人與考官之間的交情是白搭了?

雖說只是請對方喝了幾頓酒,但是這花費也不少吧.

以及,之前他們那麼努力地行卷,如今,卻全都變成沒有用的東西了.

緊接著……

又有人想到了試卷最後的那些題目,這下,一小部分的人,似乎又覺得自己有機會了,比如說:孔老板的侄子孔奐跟劉過,就覺得自己忽然又有機會了.因為若是按照方才那名考官那麼說,這一次科舉試是直接通過答對的題數來進行排名,那對他們來說,明顯考試就變得更為公平了,再加上他們兩人都考的是明經,難度相對要低一些,想必,這一次能夠考上,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

當劉過過來拍著孔奐打招呼的時候,孔奐也是與他顯得頗為陌生,主要是,他叔不讓他與劉過進行來往.

這劉過,孔老板一看就知道不是什麼好人,作奸犯科,耍小聰明一流,尤其擅長鑽營,于是,這一段時間以來,孔老板就給他侄子禁了足,不讓他出門.

但畢竟現在這里是考場,孔奐要避,自然也是避不過的.

而劉過過來一拍他的肩膀,又看了看他的神色,就明白過來了,不過,他也不介意,畢竟,這樣的情形,他見得太多了.

只是問對方道:"休文,今日時務策考得如何?"

"額……還好."

"你聽說了?這一次科舉試已經改革,不再看行卷跟公薦."

"額……聽到了."

"這可是我們這些窮苦學子之大幸啊!這怕不會是……"

劉過此時已經在想著,是不是就是因為此前自己跟太子殿下這麼說了一下,沒想到,太子殿下竟然就改過來了.

對了!

一定是這樣!

不然為何前年沒改,大前年也沒改,就今年改了!


正是因為這一次負責科舉試的人是太子殿下!

禮部雖說是名義上的主考,然而實際上,怎麼考,卻是太子殿下定的.

此時,劉過已經不免有些躊躇滿志,想要躬身在太子殿下身側.

只能說,也不知他那里來的自信.

而被他如此一說,孔奐自然也想起了那天的事情,只不過,他卻是覺得,應該不會這麼巧.

更何況……

他叔都說了,兩人如此做,顯然是讓太子殿下不快,這才讓他們不要再見面.

當然,天真如他,其實也並非完全沒有往劉過所說的方向去想.

這麼一想的話,也的確讓人有些激動.

只是……

雖說太子殿下把科舉試改了,可最終,能否被錄入,也還是要看個人實力.

反正……

孔奐覺得自己這一次考試,就有點夠嗆的.

帖經就似乎有很多道都沒填上來,大部分都是前面挖空,一時間,竟然想不起來上一句是什麼了,而墨義,則是遇到了好幾道完全沒有印象的,只能憑他自己的理解瞎填了,更別說時務策了,本身時務策就是他的弱項,雖說只考了三道,但是,他感覺自己最多只會了第一道.

果然……接下來劉過也是說道:"不過以前就得知,休文你不擅長時務策,而這一次又恰好出到你不擅長的軍政,你這一次考得許是也有些吃力吧?"

見孔奐一臉菜色,劉過只好又拍拍他的肩膀,寬慰道:"沒事!就算時務策考得不好,還有最後那二十道題,你想來不會一道都答不出來,就最後那作畫,你畫了沒?"

這時,孔奐這才點了點頭.

回道:"不過我只做了最後一道畫畫."

劉過聽了,也是歎了一口氣,不過也罷,想來,其他題,對方肯定也答不上,不過劉過倒是覺得自己很多題都答得挺不錯的,尤其是第一道題,他甚至還引用了聖人之言,對這一番現象進行了解釋,而且,他還覺得自己解釋得很完美.

劉過與孔奐這邊也就不提了.

李季常跟張伯遠這邊.

隨著大家都把這消息傳了開來,自然,兩位亦敵亦友的老熟人,也都明白今年是怎麼回事了.

不得不說,這對于廣大的寒門學子來說,無疑是一件大好事.

只是……

張伯遠就可能有點被打擊到了,所以,李季常也只好是看了看他,便轉身回去跟周邦熠,崔英明彙合.

"考得如何?"崔英明遠遠便問他道.

因為三人都考的是難度更高的進士科,進士科對周邦熠,崔英明兩人來說,問題自然是不大的,但對李季常來說,難度就有點高了.

所以,當聽到崔英明的話後,李季常也是不由露出了苦笑,"這一次似乎考的不太好啊!不過罷了,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

"季常兄果然闊達!對了,後面的那個考試,你考得如何?"崔英明又道.

李季常也是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那些題目出得實在是奧妙!似乎都藏著什麼微妙的道理.比如說不管是那個更省力,還是那水杯的問題,都讓人覺得很有意思."

"那你那道從一加到一百的題算出來了?"周邦熠便問道.

"這……"

誰會知道這道題怎麼算啊,明明看著很簡單,但是卻讓人無從下手,他浪費了一會會時間,就不再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