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七章 放榜



龐學士恭恭敬敬地上前,把李承乾所寫下來的那個數字,給取了下來.

把紙一攤開,就看到了李承乾所寫的八五七九七五八四三,只見,若是按照龐學士所寫下來的,似乎還要多了幾位.

當然,龐學士之所以沒有繼續往下寫,那是因為再往下寫,似乎就有些賣弄了.

在分,厘,毫,絲,忽之後,後面的數一律統稱為'微數’,也就是可以忽略不計.只是……讓龐學士不解的是,李承乾這答案又是從哪里來的?

看過了以後,龐學士也是心中一驚,說道:"啟稟太子殿下,不知太子殿下這數是如何得出來的?"

雖然李承乾只在上面寫了這麼幾個數,但是卻跟他算出來的結果,一點誤差都沒有.

唯一的解釋,可能就是太子殿下自己也用算籌算了,但是太子殿下應該是不知道這算出來的結果,有什麼意義.如此一來,龐學士覺得,太子殿下之所以會讓他去算這分數的結果,也就很清楚了.

應是太子殿下不知道這算出來的數有何用,因此,才不禁產生了疑惑,所以,這才讓許學士給他帶話.

如果是這樣,那就好解決了!

作為弘文館十八學士之一,若是太子殿下有疑惑的話,他當然都能夠給太子殿下順手解惑.

聽得龐學士的話,李承乾也是干咳了一聲,這才說道:"這數,其實不是我算出來了.不過,龐學士你只需告訴我,一百零三除以一萬兩千零五,結果是不是這個數."

龐學士:"確實是殿下所寫出來的這個數,只不過……"

"只不過什麼?"

"只不過,即便是在古籍當中,也極少有對這個數的描述.因為,這是一個極小極小的數,小到要用我們平常不可能用到的字,方才可以去表達它.殿下可聽說過劉輝?"

"就是那位傳說中的數術學家?"

"對!"

龐學士接著又說道:"劉輝在利用割圓術計算圓周率的時候,方才提到過這種數的表示方法,就是使用的分,厘,毫,絲,忽,微.其實,這種表達方式,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殿下完全可以看做是把個,十,百,千,萬調轉過來,且依序縮小十倍."

因為李承乾關注的並非是這個,所以,倒也不是很在意,不過聽了龐學士如此一解釋,他便仿佛懂了.

這麼說來,夭夭所計算出來的結果,只是少了後面的這些'分,厘,毫,絲……’作為點綴罷了.

"你方才說,結果無誤?"

李承乾便又問道.

"額……依臣看來,確實無誤."

龐學士.

"那便行了!辛苦龐學士了,你可以下去了."

"……"

龐學士行了禮,一臉懵逼地來,然後又一臉懵逼地離開.

實在是搞不懂太子殿下這玩得是哪一出?

不過他搞不懂也很正常,因為,這是他想太多,李承乾說白了,只不過是想知道夭夭有沒有蒙他罷了.

見到答案完全一致,而龐學士也親口承認了,那接下來,他要做的就不是跟龐學士在這里討論學術,而是回去找夭夭才是.

把手頭上的事情三下兩下就全部清理干淨,接下來,李承乾這才擺駕回自己寢宮.

而與此同時……

夭夭這邊.

因為實在是太過于無聊了,所以也是想著要不要到母後那邊去走一圈,看一看.

結果這才走到一半,就發現宮中大亂.


一問才得知,皇後今天要生了.

所以……

後面她又回來了.

畢竟,先不說別的,好像不管生男生女,都跟她似乎沒什麼關系不說,還有這皇宮之中的親情,也實在是讓她覺得不太好把握.

正想著……

迎面也是見到了來找她的李承乾.

夭夭見到了李承乾,把皇後今天要生的事情告訴了他.

李承乾卻比她要淡定多了,說道:"有父皇在陪著,我們就別過去打擾了."

可能畢竟思想觀念是不同的吧,你看若是在另一個文明當中,不說丈夫陪著,肯定一家老小都在產房外面等著啊,甚至什麼小姨,小舅之類,都有可能在場,更有寶寶出生以後看到的第一個人長什麼樣,以後就會長成什麼樣這樣的說法,一直在流傳著.

不過……

畢竟這是時代不同吧.

此時還屬于古代,這規矩肯定也是不同的.

兩人便一起回了東宮,而李承乾,也是攬著她,好一頓親昵.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

差不多太陽都快要下山了.

皇後那邊這才傳來了消息,舉國哀痛.

還好……

最終夭夭沒過去,不然,皇帝怒火發泄之下,誰能幸免.

那位不知道是皇子,還是皇女,最終也沒有來到人世間,至于具體的原因,也就不得不而知了.

據說是由于皇後心情過于緊張,宮縮不正常,而且,胎兒是腳先出來的.

這事發生了以後,自然,也是引起了夭夭的強烈不適.

但似乎想來想去,她似乎也沒法做什麼就是了.

畢竟,她總不能說,她會接生吧.

而且,她也真的不會.

夭夭的心事重重,李承乾自然也是看在眼里,只能是抱著她,安慰她,還跟她說,雖說孩子沒有生下來,但母後卻是平安無事.

就這樣又過了幾日.

隨著科舉試放榜,如此,這事才被慢慢地沖淡了,而皇宮之中,也仿佛從來都沒有發生過任何事一樣.

不過也是!

難道還要大操大辦,好讓所有人都知道麼?

而為了讓夭夭不要亂想,李承乾也是讓夭夭從她出的那些題的答卷中,挑幾個她認為是可造之材的,舉薦給他.

所以,今年在正榜之余,還多設了一個副榜.

正榜,當然指的是通過了明經以及進士考試的人,人數加起來,只有三四十人,而副榜,則是夭夭所舉薦的.

貢院門口,人群之中.

看完了正榜上,根本沒有自己的名字,此時的李季常也是臉上一陣苦笑.

也對!


原本他就是想要考明經的,結果信了周邦熠跟崔英明那兩人的邪,一起報了進士,這要是都能考上,那就真的有鬼了.

而周邦熠跟崔英明兩人,自然是榜上有名.

見就李季常沒考上,兩個人也是對視了一眼,拍了拍好友的肩膀.

"季常兄!"

兩人說道.

"你們不用安慰我了,我自己什麼水平,自己清楚.本來就不可能考上,只不過,心中還是有些不甘罷了."

對啊,憑什麼這兩貨考上了,他卻沒考上.

正常人肯定都會這麼想.

一開始,三人也沒有留意到,在正榜之外,還有一個副榜.

直到有一個人,突然大叫了起來,"我考上了!"

這時,所有人這才朝著他望了過去.

這個說自己考上之人,正好便是孔老板的侄子孔奐,明明他都覺得自己不可能的了,路上,劉過還非得拉著他,安慰著他說:"孔奐兄沒事,這次沒考上,下次再努力努力就是了,但是榜還是要看的."

結果,當劉過還在著急地找著,為何這榜單上竟然沒有自己的名字的時候……

因為孔奐看完看得早,也離開得早,正好往旁邊這麼一溜達的時候,就見到了那張榜之人,還又貼出了一張榜單.

只能說,這張榜單,就顯得不那麼重要得多了,都甚至讓人不禁懷疑,到底有沒有法律效力.

前面至少都還是用的官府常用的文書,然而到了這邊的時候,卻連個官府常用的文書都沒有,只是張貼了一張大字報.

不過,孔奐隨便一望,卻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居然就在上面,而且還是在第一的位置上.

他當時就止住了自己的腳步,問那貼榜的官吏,說道:"這是什麼榜單?"

因為正常的進士,明經榜單,放榜時,在榜頭都會豎貼四張黃紙,然而到了最後這一榜單的時候,卻什麼都沒有.

那官吏聽得他的話後,也是對他很是佩服,因為沒看到其他人都瘋了似的往前面那兩個榜單上面擠麼,一個個都仿佛眼睛放光,恨不得把貢院牆上的榜單給撕下來看,這位年輕人倒是不錯,竟然還能如此淡定,然而實則……卻是這位官吏不知,孔奐就是第一個放榜以後便往前沖的,畢竟,參加科舉是改變他全家命運的唯一途徑啊.

只可惜,他一眼就看完了,不管是進士還是明經科的榜單上都沒有他的名字.當然因為他本身報的就是明經,所以自然,本身進士科的榜單就不可能會有他的名字,但讓他沒想到的卻是,明經科上沒有他的名字,可這最後一個榜單上,卻有他的名字.

或許是習慣吧,而且錄取的人數也不是很多,所以一般來說,往些年,都是只張貼兩張榜單就夠了.

所以試想想,當這兩張榜單張貼完了以後,後面一行人自然是一哄而上,根本不等那張榜的官吏把第三張榜單張貼上去,便把那貼榜的官吏給擠了出來.

沒辦法!那官吏最後便只好把榜單又往外再挪了七八步.

而孔奐,因為看完得早,出來得也早,因而,也成了第一批發現這第三個榜單的人.與他一起發現這第三個榜單的,還有那些後面才來的.

因為上面有自己的名字,所以,孔奐自然也是好奇地問官吏,這張榜單又是什麼?

為何他的名字會在這張榜單上面.

那官吏也是回他道:"這是副榜."

"何謂副榜?"

"就是除了正榜之外的榜."

"那這榜單有何作用?"

那官吏便回道:"上了這張榜單,也算是通過了科舉試,也有可能當官,當然,只是有可能.後面,還有會殿試."

殿試,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首先被提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