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屯田



所有人都沒想到,最終還是由衛國公點出了重點.

聽完了衛國公的話後,所有人這才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

當威脅解除了以後,眾人的目光,便再次落到了這提升漕運效率上面來.

封德鴻:"若是真的能降低漕運的損耗,提升漕運的效率,那陛下,臣以為,這倒是可以一試."

陳珪:"老臣也以為,此事可行."

……

皇帝見下面似乎已經形成了統一的意見.

而自己的擔憂,也沒有了.

接下來,便也開始下一步,第一個是給女子三十二樂坊批准用地.

這個就不能用封地一詞了.

然後是給女子三十二樂坊批准了起動資金,既包括銅錢,也包括實物.

甚至,還包括一些民力.

這主要是考慮到,如果是全部折算成銅錢的話,不管是運輸什麼的,都不方便,還不如直接在當地直接征用民力.

而這些支出,自然,也是讓七位當朝宰執心事重重.

不過只要一想到,這畢竟是改革漕運,如此前期花費多一點,也很合情合理.

而且畢竟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總好過,陛下又拿錢財去建行宮.

因此,很快,諸位也是把這事直接放一邊去了.

……

朝中大臣這邊.

漕運改革一事,很快就有了結果.

而夭夭這邊.

也在想著該如何跟父皇回信.

只見夭夭說道:"你還別說,這話說得還挺有道理.一個國家又怎麼能將漕運,掌握在他人之手呢?"

李承乾:"那怎麼辦?"

夭夭想了想,接下來也是道:"不過沒關系了……"

隨後,夭夭便把何謂'國有相對控股’的概念給提了出來.

把這東西給抄上.

顯然,父皇都已經忘了,合作的前提是女子三十二樂坊的所有收入,最終也會有百分之六十再次流入百寶大盈庫.

何謂'百寶大盈庫’,便是以供皇帝宮廷享樂及賞賜之用的,皇帝藏私房錢的地方.

夭夭自然不會蠢到給國庫,因為這可是未來李承乾打仗要花的錢.

……

寫好了以後.

又給李承乾看了看.

即便李承乾再不感興趣也明白,未來女子三十二樂坊,就是他們的私人財庫.

當然,對此,相信也沒有人會覺得意外了.

畢竟……

這女子三十二樂坊,一開始就夭夭一手建立的.

甚至……

她對女子三十二樂坊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只不過,她卻很少以自己是女子三十二樂坊的掌權人而自居罷了.

其實說白了!

就是夭夭根本看不上這麼點東西.

李承乾:"就這樣發出去吧."

李承乾叫人去喊了湯泉宮宮監過來,把信送了出去.

不過隨後……


又被給喊住了.

夭夭道:"等一下."

李承乾:"還有什麼問題?"

夭夭道:"順便再讓父皇批多一點地."她的想法是,以漕運糧倉為經濟發展著力點,日後漕運一旦暢通了,便可以通過水運,將沿途的經濟作物,糧食作物運往辰都售賣.而夭夭想種的經濟作物還有很多,比如說辣椒,這個時代的湯面雖說已經做得很不錯了,但是沒有辣椒,始終覺得有點不入味.

……

到得這一日晚上.

皇帝便再次收到了回信.

看到自己竟然還忘了這茬,也是頓時對女子三十二樂坊有些期待了起來.

而對于夭夭要求更多的地.

反正,地又不值錢,就隨便夭夭吧,不過這個具體要哪一塊地,恐怕還是要到當地的州縣,去親身實地考察一番才行.

夭夭把這個任務,光榮地交給了孔齊.

反正,孔齊此時閑著也是閑著.

隔了一天.

孔齊就來到湯泉宮面見了夭夭.

夭夭先是了解了一番孔齊如今店里的現狀,孔齊自然也是知無不言,托了夭夭的服,如今,他們店里已經有了幾名長期的簽約作者.

當然,這可不是夭夭教的.

而是孔齊自己摸索出來的.

就專門給他們店里提供一些短長篇的小說,要知道,模仿,抄襲從來都不是某個時代特有的.

現如今,隨著《紅樓夢》,《三國演義》的廣泛傳播,不少落魄的文人士子,也有了通過模仿這兩本小說,進而寫出相似文風,又或者干脆自己獨立特行,另起爐灶的新穎作品來.

而夭夭一聽,也是頓時覺得有點不妙.

她不得不為自己當初的年輕,而付出代價.

只好說道:"你如今還在印《紅樓夢》,《三國演義》?"

孔齊便道:"時不時還會有一些訂單吧."

夭夭便道:"那你書上作者的署名……"

孔齊自然是道:"這個……自然不敢再署太子妃的名諱."

就是夭夭這樣的小名,那都是必須禁止的.

夭夭點了點頭:"那還好!"

但是,就算是這樣,大多都已經口口相傳了.

只能說……

看吧,必須要讓曆史遺忘.

說完了這個以後,接下來,夭夭這才把今日召見他的目的說了出來.

夭夭:"有一件事,我想讓你去辦."

孔齊:"太子妃可盡管吩咐."

夭夭:"經營書店沒多大出息,交給手下的人去做就行了,接下來,我想讓你去實地考察土地."

孔齊:"額……"

夭夭:"我要在漕運航道兩邊,設置十多個屯田區,當然這是屬于商屯了,用來種植女子三十二樂坊的各種經濟作物.你也是女子三十二樂坊的一員,理應出一份力.日後,你們每兩人負責一個屯田區.每個屯田區,面積至少不應低于千畝."

孔齊:"太子妃你這是想把翼國公那塊地的經驗,擴大到漕運兩旁?"

夭夭:"沒錯,漕運接下來會進行改革,而改革完成以後,水上運輸將會變得極為方便."

這漕運的船,跟人都是自家的,不用白不用.

而且給朝廷漕運,也不是一年三百六十天都在運的,總有閑暇的時候.

利用這些空隙的時間,那雇來的人就可以順便做點副業.

甚至……

讓他們去屯田,也不是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