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太子殿下你可是要三思啊!



初初的小麥推廣,其實是為了防止大河中下游出現春旱災害而不斷推廣的.

而且一開始小麥的吃法,也不是磨成粉,而是直接像栗米一樣吃.

北栗米,南水稻,小麥的推廣與發展,其實一開始十分有限,不然,在曆朝的史書當中.

也就不會頻繁地出現,大臣勸皇帝要向哪個地方推廣小麥種植技術這樣的事.

李承乾畢竟大部分時間都生長在關中,所以對小麥沒什麼好感也是正常.

甚至,此時辰都的一些地方,還認為小麥是有毒,不過小麥外面的那層麥麩可以解毒.

所以當吃小麥的時候,你必須連同麥麩一起吃下,這樣你才不會中毒.

醫書當中,也有"小麥,微毒"這樣的記載.

這顯然是因為古人對小麥的認識還不足夠,其實一般來說,北方的小麥都是沒毒的.

原因是不容易受赤黴病的影響,赤黴病是小麥患的一種病,而這種病,嚴重時甚至會危害人的身體.

所以,當遇到患有赤黴病的小麥的時候,就不要吃了,不然,吃了會中毒,或許就是這樣傳出來的.

而在古時,或許便是因為有人吃了這樣的小麥,而最終偶有出現中毒現象.

這說起來,應該也是李承乾不理解夭夭為什麼要種小麥的原因吧.

小麥本身就是只有最窮困最窮困的人才會去吃的糧食,吃的時候,麥麩難以下咽不說,關鍵是這麥粒還有微毒.

這東西放到關中肯定沒人吃,給到軍隊的士兵,吃了這種糧食,恐怕也是會影響士氣.

雖說現在大家都明白了解毒的方法,那就是吃小麥做成的面食的時候,一定要帶湯一起吃.但種這個還是沒前途啊.

面對李承乾的疑問,夭夭也是不知道,原來大家對小麥的成見這麼深.

或許,她有點錯誤地估計了小麥在大家心中的地位.

這個時代,應該是剛好處在小麥逐漸取代栗米成為北方霸主的這麼一個過程中.

而因為古人對小麥的認識不夠,最終也導致了認為小麥有毒.

這大概就跟河豚有毒是一樣的.

但有毒就不吃了嗎?

有毒也要吃啊!誰叫你窮.

士大夫吃河豚,有毒,是尋刺激.而百姓吃小麥有毒,是因為這個可以不用挨餓.

"唔……不過要如何跟李承乾解釋呢?"

算了,她也懶得解釋了,反正,這個時代的人都自己知道如何解毒.

不過,為了防止赤黴病再次吃死人,這個感覺還是要說一下的.

夭夭不知道他手還起水泡了,不然,一定還會在信上寫上臣妾給太子殿下吹一下,就不疼了.

對于東宮的外臣們來說,如今的太子殿下完美地符合他們心中的形象.

絲毫不比陛下來得差多少.

可以預見,北辰至少百年之內,應該都不會出什麼昏君.

但也有一點,讓外臣們很是注重的.

這一天,左庶子張玄卿便對同為左庶子的于志甯道:"我見經常有驛卒進出太子殿下的寢殿,是從辰都傳來的?"

其實一開始他問出這句話,也沒想太多,就是有點好奇,辰都有什麼急事.

但是若是真的有急事,那太子殿下肯定也會跟他們說.


只不過,太子殿下在收到了驛卒快馬送來的信件以後,卻如同石沉大海,因此,張玄卿方才有此一問.

于志甯聽得對方的話,也是與對方說道:"具體是從何地傳來的信件,老夫也不得知,不過這樣也已經不是一日兩日的事情了."

于志甯並沒有說,那極有可能是太子妃的信件.

其實他都猜出來了,但是,如果是這樣說出來,那不會讓張玄卿這個暴脾氣干著急嘛.

他與張玄卿又往日無仇,昔日無怨的,沒必要給對方放出這種消息,讓對方去沖撞了太子殿下.

更何況,沒看到太子殿下如今都干得好好的麼.

正因為都干得這麼好,那麼跟太子妃時不時通通信,這又算得了什麼呢.

當然!這的確是有點浪費驛站的人力了.可皇孫也才出生不到三個月,太子殿下初為人父,對這方面比較在意,也是人之常情.

再加上,太子妃也是第一次為人母.

聽到了于志甯並不是很在意的語氣,于是,張玄卿也沒有很在意.只不過,語氣不在意歸語氣不在意,但後面想了想,他還是覺得,這似乎有貓膩啊.

如此,經過連日的觀察,以及向其他人打探消息,這才逐漸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不過正如于志甯的態度一樣,太子殿下如今愛民如子,實在是沒法去責備.

"罷了!暫時就由著太子殿下去吧."

李承乾再次收到夭夭的信,而信中,也提到了小麥中毒的原因.

"沒想到竟然是因為小麥得了一種病,而這種病不但能夠導致小麥減產,而且,還會危急人自身."

"另外,這種病的特點還呈現出北方少有,或者偶有發生,而南方,則是比北方更容易出現."

唔……

不過為什麼他在看完了以後,卻是覺得,她怎麼什麼都知道!

這天底下,難道就真的沒有她不知道的事?

罷了……

隨後,李承乾便召來了所有人,准備跟眾人聊一聊這小麥.

首先,是把小麥據說有毒的問題拋出,看看眾人都是什麼看法.

果然!

因為這里大部分人都是出自關中地區,自然對這個小麥印象不怎麼好.

吃起來比栗米口感差多了.

更別說跟白米飯比了.

甚至,還有一個從南方來的,也是說道:"太子殿下,麥飯粗粝,在我們南方,既沒有人吃,更沒有人願意種."

"那你們可知,為何這小麥有毒?"

左庶子張玄卿也是道:"這是由于小麥秋種夏熟,熱煩難止.唯有不拆去外面的麥屑,煮以為飯,則可免面熱之患.然而這樣做出來的麥飯,卻並不好吃.與豆羹一樣,皆野人農夫之食."

"原來如此!"李承乾也是道.

頓了頓,他又接著道:"這一趟出來,讓我對民間百姓的生活是更加清楚了解了.只不過……張左庶子似乎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張玄卿便不由得愣了愣.

李承乾便道:"其實根本沒有所謂的面熱之毒,只是由于吃了生病的麥子,所以農夫百姓這才跟著一起中毒得病.正好,等明年我們的麥子種出來以後,諸位都一起嘗嘗.若是生長的順利的話."後面他又補充道.

而群臣則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心想著太子殿下,你該不會是想以身試毒吧?太子殿下你可是要三思啊!是誰!是誰給太子殿下的種子!一定是那些胡人!畢竟他們就是以這為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