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我已經教訓過太子妃了



元正的宴會,也就不多提了.

不單單有地方官員,也有當地一些頗為知名的有學問的名士.

說實話,若不是為了今後行事方便.

李承乾都懶得招待這些人.

他表面上求賢若渴,暗地里,卻根本沒想花心思在這些人身上.

這主要也是因為,他目前來說,也不怎麼需要人才.

所以,今晚的晚宴表面上十分熱絡,可實際上,也就是隨便見見面.

大家先混個臉熟.

然後……

臨走時,因為所有人都對今日的美酒贊不絕口,李承乾也是答應了,明天讓人每人府上都送去一小壇.

正所謂吃人嘴短,拿人手軟,即便如今還暫時用不上這些人.

但萬一有一天恰好就有能用得上的時候呢?

宴席散去之時,有一位老者或許是喝高了,就不忘跟他說,他有一位弟子,倒是想推薦給太子殿下.

看!

這就是效果.

其實,像這種直接將自己認識的人推薦上去,成為門客,或者直接當官的,在這個時代並不少.

只不過……

得是真的有料才行.

聽得對方的話,李承乾也是說道:"你喝醉了,來人啊,將宋老扶好,別不小心摔倒了.宋老年事已高,路上回去的時候,要小心著些,注意看路."

緊接著,便有東都內監上前來,將對方給扶穩.

這時,也有其他人出來說道:"臣順路,臣可以帶宋老一起回去."

然而李承乾一看對方也走路都站不穩的樣子,我看你還是算了吧!

原本說好的通宵達旦,然而……

隨著酒精度數的提高,大部分的人都不得不提前退場了.

李承乾今天也有點暈.

不過好在,在來之前,他已經喝過牛奶,是夭夭給他喝的.

然後……

在來之前,夭夭也是讓他真的要多吃點菜,這樣才不容易醉.

這就跟其他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其實真要說的話,李承乾的酒量並不一定就比其他人好上多少,但勝在科學.

晚宴結束.

接下來,李承乾也是回到了承恩殿.

讓女官,宮女准備好洗澡水,洗完了,又嗅了嗅身上的酒氣,最後還是覺得算了,就在這承恩殿睡吧.

而隨著元正這一天一過.

然後,緊跟著的下面的日子,就比較常規化了.

普通人家,一般都是走訪親友.

官員,士族,也是互相往來.

商人這邊嘛,自然得多少備上點禮物,搞好一下關系.

至于李承乾這邊……


其實也有通過下面的人,來反過來邀請他的.

只不過……

李承乾都一一拒絕了.

比如說前面那個宋老,就想在當地設宴,順便,再讓自己的弟子跟太子殿下好好相識一下.

不過,最後卻是被李承乾給婉言拒絕了.

畢竟……

李承乾哪有時間陪你們這些男的.

他如今正忙著陪夭夭一同出游呢.

當把太子殿下甯願跟太子妃一同出游,也不願意見有識之士一面這件事,再聯想到,最近私底下慢慢也是傳得頗為廣泛的彭家家主無法吃羊肉,該怎麼說呢,宋老聽完了以後,也是頓時啞言,果真是紅顏禍水?

可這一點都不像啊!

說實話,若不是因為第一眼看到太子殿下,便被他的龍章鳳姿,以及謙謙君子德所吸引,他卻也是斷然不會隨便向對方舉薦自己認識的人的.

只是沒想到……

最後對方竟然不選他的弟子,反而是跟太子妃一同出游.

不過太子殿下沒請到,太子左庶子,宋老卻是請到了,等到兩人聊得正酣後,宋老也是把這個問題稍稍地提了那麼一嘴.

張玄卿其實也是頗為有些尷尬,但他也不怕照實話說了,畢竟,遮遮掩掩也沒什麼意思.

便說道:"太子殿下最近,身上的確有出現這樣的事情."

宋老也是問道:"這太子妃是什麼來曆?能把人迷得如此神魂顛倒?"

張玄卿便道:"這個,身為臣子,我不敢妄言."

張玄卿這麼說,反倒是讓人更加產生了好奇.

其實張玄卿自己如今也在糾結著,要不要勸諫一下太子殿下.

畢竟,太子妃都讓太子左右內率的禁內侍衛直接進到別人家了,這不說吧,他枉為人臣,這說吧,又如何說呢,難不成……他要逼著太子妃去跟別人道歉麼?

因此,這事只能說不好辦.

他得先想清楚,他進諫的目的是什麼.

如果是換做平時,要聽說了這樣的事,他肯定二話不說,就直接找上太子殿下,直斥太子殿下做的不對了.

可問題是……

在元正之前太子殿下的表現還是不錯的,愛民如子,大有一副要成為明君的樣子,既如此,他就不能把話說得太絕,以便給雙方都留一條後路.

等到太子殿下跟太子妃終于都回來後的第二天.

張玄卿也是很快便找了上門.

"臣見過太子殿下!"

"免禮!太子左庶子不好好趁著這一段時間,放松放松,進宮求見是出了什麼事?"其實李承乾大概知道是什麼事,只不過,是他裝作不知道而已.

果然!

接下來,張玄卿便列舉了一番,古往今來,那些因為女人而誤事的例子.

然後……

沒等張玄卿說結論,李承乾便已經開始學會搶答了,說道:"左庶子這是要我不要太親近女人?"

張玄卿便露出自己也是一片肺腑的表情,回道:"太子殿下聰穎,臣想說什麼,太子殿下都已經猜到."

李承乾便道:"左庶子的話很有道理,其實,我也已經知道彭家那事,想必,左庶子也都知道了吧?"

見張玄卿不說話,那就是默認了.

李承乾便繼續道:"這事的起因,我也問過太子妃,太子妃的確做得太過了,讓左右備身潛入對方家宅,實在是嬌蠻任性,但是,這也的確跟對方一開始完全不在意的態度有關.所以我以為,兩邊都給予適當的小懲大誡,也未嘗不可.其實……在第一時間得知了此事以後,我已經教訓過太子妃了,至于那彭家……不知左庶子以為,接下來該當如何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