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唯有教會他們禮,義,信



事實上,李承乾所提出的這個問題,正是出自夭夭如今的疑惑.

前提是北辰已經足夠強大,可以以武力隨便征服任何一個國家,那麼,若是他到時身為人君,該當如何?

究竟是學禦史大夫魏琳的'夷狄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還是學他父皇的'四夷可使如一家’.

這對于夭夭來說,可是一個終極難題,因為這事關她殺還是不殺自己將來要遇到的這些人.

張玄卿沒想到,太子殿下一上來,就拋出這樣的難題.

關鍵是……

這個難題,尚且僅僅只是屬一種假設.

假設北辰已經足夠強大,能夠隨意滅掉任何一個國家,那麼,殿下若是身為人君.

接下來,卻是要如何處理中原人,與夷狄之間的關系.

可以說,這道問題,即便是張玄卿,也是一時間被問到了.

"太子殿下為何有此想法?"

既然自己回答不出來,張玄卿也只好先問為什麼.

李承乾隨即也是回他道:"因為本太子相信,在不遠之將來,一定會有那一天.左庶子接下來還有事?"

"額……無事."

"既如此,那便與我一同去拜訪宋老以及他的那位學生可好?"

……

看看!

那種明君的氣質,又源源不斷地從對方的身上冒出.

龍鳳之姿,天日之表.

這原本是一位自稱會相面的書生,拿來形容當今陛下的.

然而……

再觀如今之太子殿下,或許比之當年陛下,也毫不示弱.

之後,兩人便真的一同去了.

其實……

有關這個問題,可以歸類到為'安邊’,意思就是如何才能使邊境安定.

但李承乾又把'安邊’再細化了,他想知道的是,如何才能真正讓四海臣服.

而不是今日臣服,明日之後,又給叛變了.

……

一座豪華府邸的後院之中.

宋老,以及他的那位弟子,恰好也在.小童在旁邊煮著茶,好不悠哉.

當李承乾還沒有到達府邸之時,兩人還正說著,這位太子,看似也不是什麼喜歡結交天下有識之士的人,倒是替他的這位弟子,覺得有些可惜了.

而他這位弟子,事實上也是一個對這些功名利祿,不怎麼感興趣的人.

對他老師說道:"這樣更好!反正,弟子對這些也毫無興趣."


"你……你這人真的是!"

正當老者也對面前的年輕人的吊兒郎當,也毫無辦法之際,家仆突然便急匆匆地走了進來,稟報道:"家主,太,太子殿下求見."

聽到這話,老者頓時雙眼也是一瞪.

"快!快把我鞋履拿來!"

李承乾就在門外等著,畢竟,硬闖進去,也不好.

另外……

李承乾還帶了禮物.

是夭夭給他的,畢竟,第一次上門,若是空著手上門,多不好意思,所以就給准備了一些上好的茶葉.

很快,李承乾便見到了宋老,而且,也是被順手迎了進去.

路上……

宋老也是客氣地道:"太子殿下能親自到來寒舍,實在是讓寒舍蓬蓽生輝."

李承乾也是不在意地回他道:"宋老客氣了,我今日未經應允便自己找上門,倒是自己都覺得有些唐突."

宋老:"太子殿下言重了.不知太子殿下今日來,是為何?"

李承乾便道:"上一次,宋老不是說有一位弟子,想要舉薦給我嗎,前段時間,家中有事,如今終于是找到時間來拜訪了.另外……順便也是來向宋老這樣的大儒請教請教.今日來,應該沒打擾到宋老招待客人吧?如果本太子沒有猜錯的話,這一位,想必就是宋老你當初所指的那位弟子."

宋老也是高興地道:"正是!子叡,還不見過太子殿下."

郭子叡便道:"草民見過太子殿下."

李承乾:"免禮.不錯!看上去,就跟一般士子很不一樣,頗有幾分晉朝的風骨."

又閑聊了片刻,李承乾這才把自己這一行的目的,給說了出來.

咳!

說實話,即便是大儒如宋老,也不過是把古往今來的一些書籍上,以及別人說過的話,都再重複一遍罷了.

其中一個便是十分歧視夷狄,言之璧如禽獸.

既然對方是禽獸,那自然不能當成是人來看待.

所以,李承乾便問道:"所以,若是一旦有那一日,宋老是教我有一個殺一個,有一對殺一對?如此一來,是否太過于殘暴?"

宋老也是忙解釋道:"太子殿下,我不是那個意思.而是……"

李承乾:"而是什麼?還是說,其實也不必殺了他們,可以奴役他們."

顯然,這有點觸及到宋老的知識盲區.

而在宋老終于都快要撐不下去的時候,他的弟子,卻是站出來了,道:"太子殿下的問題,都是建立于一個不可能成真的假設之上,然而實則,以我朝的實力,根本無那樣的可能,即便是打下來,如東突厥,也不過是把他們的人打散罷了,即便是真的有人歸附,也只是他們當中的很少一部分,根本算不上征服."

"他們大部分的人,還是會流竄到各處,茫茫草原,我中原之人,由于風俗不同,也不可能遷移到那樣的地方去生活.那夷狄,就還是夷狄.談征服,何其困難,殿下此問題,便好比,假如殿下能把月亮給摘下來,那接下來該把月亮安放在何處是一樣的,因為在世上,根本就無如此可能,因而根本就沒有討論的意義.只不過……"

"只不過,即便這是不可能發生之事,但若是真的發生了,草民倒是有一些想法."

李承乾:"是何想法?"

郭子叡便道:"曆朝曆代,治夷狄,有用武而征伐之者,有修文而和親之者,也有閉拒而不納之者,此三者皆所以與夷狄為治之大要也.然,太子殿下的提法又與他們不同,以往只是征伐,如今,殿下還要多加一個'服’字,那便只能是效法先人,以禮義信以成德了.古之聖人,其禦天下,禮行而民恭,義行而民服,信行而民用情."

"所以若是太子殿下真的想令夷狄臣服,唯有教會他們禮,義,信.然則……因生活習性之不同,而且若非長時間的融合,這是斷然不可能成功的.既然太子殿下給出了一個不可能的問題,那草民便以一個不可能的答案,來回答殿下你."

"當然,草民說斷無可能,卻也是自己推測的,草民從未見過夷狄,也不知夷狄能否為我們所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