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可能吃飯之時,她都不會自己給自己裝飯



翌日.

不用上課,皇帝在看完了她的上課記錄後,也是把她召見了過來.

因為他對夭夭所提出的四戰忽然有點感興趣.

夭夭將必勝的打仗分為四個步驟,只要這四個步驟都贏了,那這場仗也就贏了.

或許是因為文字的方式,更容易讓人掌握她的中心思想.

因此,皇帝在看後,一點都不覺得她這是小說家之言.

反而,說得似乎還十分有道理.

就拿他收服洛州那一仗來說,所有人都知道,他僅用三千余人,就打敗了王收加竇融三十*人.

為何?

無他,甲堅兵利而!

而他的這句謙虛的話,所說的兩點一個是甲堅,一個是兵利,在夭夭與衛國公的問對中,都有體現.

正正是其中的第二戰和第四戰.

至于第一戰的情報戰,以及第三戰的信息戰.

前者可以理解,然而後者,在他看來,卻是一個頗為新穎的角度.

在他看來,夭夭在問對所說出的這四點,非但不是誇誇其談,反而,有著十分深刻的認識,以及重要意義.

其實......

那是因為皇帝**配合上夭夭當時說話時候的語氣.

可能是狐狸精當久了,她跟別人所說的每一句話,都能讓人覺得她不是很靠譜.

衛國公一開始便是這樣被迷惑了.

只有當她的話被落實到文字上,這種影響才會徹底消失,而且,逐漸體現出她真正的軍事思想來.

她的這四戰,也就是四個步驟,其實是站在一個相當高的高度來回答的.

便是皇帝看完了以後,都深受啟發.

可見,她絕不僅僅只是懂得些許皮毛那麼簡單.

反而......

她不是那種只計較一謀一慮的得失,而是站在事實規律上面所作出的打仗總結.

今日,為了更好地了解她的思想,便把她直接召了過來.

書房.

"兒臣見過父皇."

"免禮,跟衛國公學習行軍打仗,學了一天,感覺如何?"

夭夭便道:"但凡是兒臣想知道的,衛國公都知無不言,且言無不盡,兒臣覺得很好.跟著衛國公學習如何打仗,讓兒臣獲益良多."

皇帝便起身道:"除了朕,當今天下最會打仗的,莫過于衛國公,只不過,你這問的如何通過路上馬糞,腳印的數量,來確定對方騎兵的人數,衛國公真的半點反應**?"

夭夭便道:"可能有,不過屏風擋著,兒臣也看不清,因而就當做是**."

皇帝:"還有這兩千人的部隊要帶多少鐵鍋,鐵鍋長什麼樣,多大,多深."

夭夭:"兒臣這不是沒經驗."

皇帝:"每人路上都要自己帶著糧食,路上走著不會累嗎?會不會路上走著走著餓了,都吃完了,這仗還**開始?"

沒錯,夭夭就淨是問這些問題.

衛國公其實是被問得頭都大了.

夭夭:"父皇你就別拿這些戲弄兒臣了.若兒臣要是有經驗,那還用問."

然後皇帝也不調戲她了.

皇帝:"那好,既然這些不能說,那就說說你的四戰吧."

夭夭便道:"果然父皇是個識貨之人.我這四戰可是在一個極高極高的高度,對打仗所做的總結,但凡這四戰做好,就**打不贏的仗."

皇帝:"別貧嘴了,一個個說."

夭夭:"上面不都寫著."

皇帝:"我知道寫著,但是我想聽你說."


夭夭便只好重複了一遍.

皇帝本以為,夭夭能夠在這些觀點的原有基礎之上,還能增加一些具體的措施,然而......

夭夭很快便搖了搖頭.

果然!

只是理論啊.

這倒是頗讓皇帝有些失望,包括夭夭所提到的信息戰.

不過......

對于夭夭把最後一戰定義為民心之戰,他卻也是頗為意外的.

皇帝于是便問道:"你為何要將最後一戰,說成是民心之戰?"

雖然他已經猜到了一些.

這的確是十分高的一個高度.

夭夭便道:"打仗一旦打多了,士兵當中必然會出現有厭戰的,因此,作為主帥,必須要清楚了解,而且控制好己方士兵的作戰斗志.敵人的是不可控的,只能看時機,但是我方的,是可控的."

皇帝:"哦,那具體做法呢?"

夭夭:"**.兒臣昨天早上花了一上午,在衛國公來之前才想的,腦子里只有一個大概."

為什麼夭夭要說是昨天早上,而且是在衛國公來之前才想的.

目的,也是不言而喻了.

就是想讓皇帝覺得她是天才.

不然,皇帝不可能讓她上戰場.

聽完,皇帝也只好腦袋有點疼,夭夭,理論的神,做起來,就有心無力.

雖然這四戰頗有幾分集天下兵家之大成的意味在里面,不過,這也太過于粗略了.

最後,皇帝便也是只好說道:"那你接下來繼續跟衛國公學吧."

說完以後,忽然間,他又覺得有點不對.

因為......

他原本的目的好像不是這樣.

難道還真的讓她帶兵打仗上戰場?

夭夭仿佛是能夠看穿他的想法一般,直接說道:"父皇你可不能反悔,若是兒臣能從衛國公那里學成出師,你可是答應了,可以讓我帶兵打仗的.而且還允許兒臣招募私兵,自己練兵."

皇帝便揮揮手,道:"行行行,朕不反悔,不過,還是等你能學成出師再來說吧."

夭夭:"那沒什麼事,兒臣便先行告退了."

皇帝也不說話,那就是代表默認.

如今,衛國公,也在自己府上養病.

本來並**在想太子妃的事,但後面,顯然又是沒忍住.

所以將之前的對問又拿了出來.

或許是因為現在的頭腦,比之昨日在東宮的時候,要清醒了不少了吧.

此時再次拿起那對問看起來之時,那腦海中揮之不去的太子妃很蠢的樣子,卻似乎無法再與此時紙上的內容,重合起來,她真的很蠢嗎?

這應該是沒什麼爭議的.

甚至,可能吃飯之時,她都不會自己給自己裝飯.

但她向他學**那股勁,卻是熱切的,且讓人心動的.

這也是他為什麼會笑的原因.

就如同見到了一個渾身都充滿純真的小孩,在探求行軍打仗的知識.

"父親,父親又在這里想什麼?"

"這是......"

然後衛國公便又把東西收了起來.

道:"還知道回來,這都什麼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