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第三節 登陸旅順


當多爾袞與多鐸還在揣測著孫露的軍事意圖時,他們絕沒想到此時此刻明軍的一只腳已經踏上了遼東半島。其實不止是多爾袞、多鐸等人,就連旅順城中的老百姓至今也沒搞清楚究竟發生了什麼。先是城外海灣突然冒出的數十艘軍艦,再是從城北掩殺而至的大軍。放眼望去這黑壓壓一片的大軍以及一排黑洞洞的大炮早就將旅順的守軍嚇得魂飛魄散了。這些是什麼人?他們從哪兒來?猶如驚弓之鳥般的清軍不知所措地看著城外這群憑空冒出來的天兵天將。比起錦州、營口等遼東重要港口來小小的旅順口曆來就不是遼東的主戰場。清軍在入關後這里的守軍更是少得可憐。兩門土炮數百名的守軍如何能抵擋得住明軍來勢洶湧的進攻。于是在幾聲試探性的炮轟後明軍便順利的使這座遼東半島最南端的城池掛上了紅底金龍旗。

“旅順。恩,這地名取得好。當年太祖皇帝收複遼東時,也是乘船渡海在此登陸。至此一路風平浪靜的收複了遼東。相信我們這次一定也能從此地重拾先人的榮譽。”城頭之上看著一隊隊士兵快速的穿過長街黃得功朗聲長笑道。

“是啊,能如此順利的就占領旅順城還真是出乎了大家的意料。我軍從登陸到攻克旅順竟然沒遇到過一次象樣的抵抗。真讓人懷疑這里到底是不是韃子的老巢呢。”此時的李定國同樣又驚又喜的感歎道。之前指揮部也進行過多次沙盤推演以及實戰演習。明軍在登陸前可謂是設想了各種可能發生的情況。然而實際登陸旅順時卻順利得讓人不敢相信。李定國甚至都覺得隱約有些失落了。

“怎麼?李師長很希望咱們一上岸就遇上數萬韃子的熱烈歡迎嗎?”看著李定國有些失望的表情黃得功不禁哈哈一笑打趣道。

“哦,這倒不是。能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我軍在遼東半島的頭一個橋頭堡當然是好事。我只是覺得叛軍在此地的防守未免也太疏漏了。一個如此重要的港口竟然只布置了如此少量的守軍。未免也太兒戲了吧?”李定國脫口而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這個只能說是韃子沒想到我們會從海上攻其老巢吧。李將軍在加入我軍之前也從未想到可以直接從海上進攻遼東吧。”黃得功微微一笑道。其實他本人在第一次接觸到振虎行動計劃時也曾驚訝不已。甚至在登陸的前一刻都在擔心有意外發生。畢竟登陸戰的先期總是最混亂的。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參謀部提供的情報所言非虛,滿清確已外強中干。遼東雖是韃子的老巢卻同樣也是韃子的軟肋。

“是啊。當初我聽到首相大人的計劃時也覺得有些匪夷所思啊。沒想到咱們現在還真這麼干了。”吃驚歸吃驚,可一想到自己現在已經踏上了遼東的黑土地。甚至在不久之後就能兵指盛京直搗黃龍。一種莫名的振奮在李定國心中油然而生。只見他興奮的一個抱拳高聲請戰道:“軍長,我們既然已順利取得了旅順口。那我部集合完畢後是否即刻起程與劉師長他們回合啊。”

“不。李師長你部當務之急應在旅順先建立橋頭堡以接應後續部隊的登陸。我們雖已”黃得功搖了搖頭果斷的命令道。

“軍長,屬下倒認為我軍現在還是應該趁著叛軍還未來得極反應之機,迅速向整個遼東半島進軍。在旅順只留一個團左右的兵力負責接應後續的登陸部隊就行。”一直低頭沉思的參謀長閻應元突然進言道。

“哦,閻參謀何以見得?按參謀部事先制定的計劃我們第一批登陸部隊的理應先完成旅順口的工事並接應第二梯隊啊。”一旁的監軍梁權可側頭連忙向閻應元提醒道。

“梁監軍,總參謀部下達給我們的是‘訓令’而不是‘命令’。具體的情況還是要根據實際戰況由我們臨機處置的。”卻聽閻應元冷靜而又果斷的解釋起來:“兵歸神速,以奇制勝是我軍這次行動的宗旨。至少我們現在還不能肯定遼東的叛軍是否真的象參謀部情報所言那樣只有二萬余人。而旅順口也並不是遼東真正的重鎮。之後我軍還有營口、錦州乃至盛京沈陽等眾多關外重鎮要塞要攻克。萬一在我軍攻克這些關外重鎮前,關內的叛軍先得到消息入關增援的話。那到時候我軍的進攻將受到極大的阻礙。”


“閻參謀說得是啊。攻城掠地,行軍打仗士氣是最重要的。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占領敵方重鎮要塞,不但能打擊叛軍的士氣,更能鼓舞我軍將士的士氣。機不可失,請軍長三思啊。”正當李定國等人想進一步請命時。幾個明軍戰士突然架著一個頭領模樣的清軍上城頭報告道:“報告軍長,剛才四十一旅接手城中防務時搜查出到一個叛軍頭領。”

“哦?就是他嗎?”黃得功上下打量了一番那人後沉聲問道:“你叫什麼名字?居何職?”

“快說!”旁邊的戰士揮舞著刺刀跟著威嚇道。

“將…將軍…饒…饒命,饒命啊!”早已嚇得屁滾尿流的那個清軍頭領,一邊作揖一邊乞命道:“小…小人劉貴。是…是這里的守備。”

“守備?那你就是這里的守將咯?那城中原有多少守軍?你若老實回答,我們就不殺俘。”黃得功傲然保證道。

“回…回將軍,小的確是旅順守將,城中上下原…原有守軍200百來人。”或許是得到了黃得功的許諾劉貴頓時覺得安心了不少,連說話也變得利索了起來。

“胡說!旅順乃是遼東海防重鎮。城中怎麼可能才留有200守軍。該不會是你們存心設計什麼圈套想算計咱們吧!”李定國怒目一瞪,故意厲聲向那劉貴呵斥道。

“將軍息怒,息…怒。小的就算有吃了熊心豹子膽也不敢算計您那。”劉貴猶如搗蒜般連連磕頭求饒道。

“好了,好了。你老老實實的回答本將軍。為何旅順守軍會如此少?你們在整個遼東的駐軍分布又如何?”黃得功朝李定國使了個眼色後又寬聲安慰道。

“是,是。小的一定照實說,照實說。”劉貴象是抓住了根救命稻草,隨即獻媚著回答道:“回將軍,大清朝在關外分別設有盛京將軍府(駐今遼甯沈陽)、甯古塔將軍府(駐今黑龍江甯安)和黑龍江將軍府(駐今黑龍江愛輝)統轄各鎮。”

“什麼大清朝!那是偽國號。你們就是一幫犯上作亂的叛賊!”梁權可狠狠瞪了一眼糾正道。


聽梁權可這麼一喝劉貴心中的疑惑就更深了。雖然不知道大清朝什麼時候成了偽國號,更不清楚自己算是哪兒一國的叛賊。不過現在的他可不敢得罪眼前的這群凶神惡煞。于是他連忙附和著回答:“是,是,是反賊。咱旅順口就隸屬于盛京將軍府管轄。以前也算是個熱鬧的港口。不過自從攝政王帶著大軍入關後,關外的老百姓大多都拖家帶口著一起入關討生活去了。您說這關外的冰天雪地怎及得上中原的花花世界呢?能跑的當然都跑去中原了。如今留在關外的就只剩下一些老弱婦孺和深山老林里的野人了。加上這些年中原戰事不斷,遼東的駐軍差不多都被調去了關內。這幾年城里的駐軍自然是越來越少。若不是幾位天兵天將突然從天而降。咱這旅順口也差不多都給人忘了。”

聽完劉貴的一番嘮叨後黃得功等人不禁面面相窺起來。劉貴提供的情況與總參謀部的情報基本吻合。如果他所言非虛那現在的明軍確實可以放心的向遼東腹地挺進了。卻見此時的黃得功沉吟了一下又進一步問道:“那如今盛京將軍府由誰統帥?又有多少人馬駐紮?”

“回將軍,如今駐守盛京的乃是鑲白旗的蘇克薩哈將軍。至于盛京到底有多少人馬,小的就真的不知道了。”劉貴苦著臉回道。

“不知道?你小子該不會是想隱瞞什麼吧!”李定國一把楸起劉貴大聲吼道。

“不,不,小的,小的真的不知道啊。小…小的只是一個小小的守備啊。”劉貴哭喪著臉一個勁的比劃道。

“李師長放了他吧。看來他也只知道這些了。” 黃得功撇了劉貴一眼,朝李定國揮了揮手道。李定國見狀這才將劉貴一把推倒在地,鄙視的問道:“你是漢人吧?怎麼給韃子做起了狗!還留起了這麼條豬尾巴!”

“小的,小的是漢人。可誰叫遼東是滿人的天下呢。只要留了辮子漢人、滿人在遼東還不都一樣嗎。”爬在地上的劉貴不由老臉一紅支支吾吾的解釋起來。可一想起這幾個人說的是漢語且來勢洶洶劉貴不禁又好奇的抬頭問道:“就…就不知幾位將軍是哪國人?”

劉貴的提問可把在場的所有人都逗樂了。難道搞了半天他們連自己的身份都沒搞清楚嗎。還傻傻的問自個兒是哪一國人。強忍著笑意的閻應元不由蹲下來向劉貴解釋道:“我們是大明朝的軍隊。是來收複遼東,解救遼東百姓的。”

“將軍,您說笑了吧。小的以前是金州衛的千戶,好歹以前也給大明朝賣過命的。這大明朝的兵勇絕不是穿成你們這樣的。哪兒有這麼好的衣裳,這麼多火銃啊。那時三九嚴寒天咱們遼東的弟兄還穿著單衣呢。更別說火銃這玩意兒也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用的。”劉貴驚訝的嚷嚷道。其實不止是劉貴,包括旅順城里的老百姓也沒意識到占領城市的是明軍。因為無論是從裝束上,裝備上,還是從紀律上,人們都很難將眼前的這支人馬同以前的明軍聯系起來。

“我們確實是大明朝派來的,來收複遼東。我就是以前開原的黃闖子。”黃得功點頭肯道。雖然離開了遼東多年但他始終是出自這片土地的。面對如今遼東荒涼的面目以及遼東百姓木納的表情。黃得功打心眼里有一種說不出的複雜感情。

“黃闖子?你是黃得功黃總兵!這麼說大明朝真的又打回來了啊?”劉貴驚訝的叫道。眼見周圍眾人嚴肅的表情他這次真的相信大明朝又回來了。可他的表情卻依然木納得很,絲毫沒有歡迎同族解放者的興奮。過了半晌才反映過來的劉貴連忙朝眾人信誓旦旦的保證道:“我該死,我有罪。劉貴我先前鬼迷了心竅才會投靠了韃子。從今天起我一定效忠于大明朝。”


可是黃得功卻不耐煩的朝一旁的戰士揮了揮手,示意將此人給“請”下去。眼見著劉貴被士兵架下城樓的背影閻應元感慨頗聲的長歎道:“咳,看來遼東百姓受韃子統治時間太長了。他們似乎並不為我們的到來而感到歡欣鼓舞啊。”

閻應元的感慨無疑是道出了眾人登陸後心中出現的陰影。就象閻應元所說的那樣明軍在登陸遼東半島後並沒有受到想象中的熱烈迎接。老百姓在面對他們這群“解放者”時流露出的大多是疑惑和木納的表情。難道真的才過了幾年的時間這里的人們就忘記了大明朝了嗎?正當眾人疑惑不已時,卻聽黃得功果斷的開口道:“無論遼東老百姓還認不認大明朝。我們都必須完成這次的任務。記住遼東的戰果將直接關系到中原的戰事。諸位還是放棄不必要的雜念,專心于遼東的戰事吧。”

“是!”眾人立刻收起心思異口同聲的喝道。

“恩,不錯。這才象是咱們遠征軍的氣勢。閻參謀長把地圖拿來,咱們商討一下下步的計劃。”黃得功滿意的點點頭向閻應元命令道。

“是,軍長。諸位請看。目前我軍第十五師已經順利登陸金州衛,並占領旅順口以及其外圍的大孤山、小孤山。而劉師長的第十騎兵師也已在金州貔子窩登陸。就此我軍已經完成了振虎行動的第一階段。按照總參謀部的指示振虎行動的第二階段便是配合第二艦隊水路並進攻占營口!”閻應元指著地圖上渾河入海口上的一個小紅點道:“我和李將軍的意見一樣。認為我軍該即可北上與第十師回合攻取營口。如若我軍能在叛軍得到消息前占領營口。便可趁此機會迅速逆流而上攻其老巢盛京了。”

“好!就照閻參謀長和李師長的意見辦。李師長你部留下一個團四門大炮為後應以接應後續的登陸部隊。並負責監視整個四周海域。其余各部隨我等即可起程。目標——營口!”

“得令!”

隆武五年農曆四月十六日,明第四軍團順利登陸遼東半島占領旅順港。之後又連下金州、蓋州諸鎮。並于二十日進抵營口外圍的黃土嶺。與此同時明第二艦隊也于十八日穿越渤海海峽進入遼東灣。至此,明軍曆時三年預謀的振虎行動終于拉開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