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下) 第二部 第三百零一節 下賭注英軍傾巢出 擬計劃海盜對海盜


雖然楊開泰的病逝是早在人們意料之中的事。但當他的死剛從親王府傳出時,還是成為了街頭巷尾最熱門的話題。一時間就連原先沸沸揚揚的印度洋之戰也在李老會長的死訊面前黯然失色。作為一個商人死後能受到朝野受到如此關注,這在之前的曆朝曆代都是一件難以想象的事。人們在感歎中華商賈地位提升的同時,亦有不少有識之士清楚這種關注並非來自于楊開泰本身,而是源自于目前叱咤風云的香江商會。

不過無論楊開泰的死訊在中原如何受人關注。對于千里之外的印度洋來說,華、奧、英三國之間的戰爭才是真正性命交關的事。亞丁之戰將原本就已劍拔弩張的印度洋徹底推向了戰爭的深淵。亞丁、巴士拉、紅海、孟加拉灣,殘酷的掠殺戰燃遍了整個印度洋。數以千計的船只在華、奧、英三國艦隊的炮口下葬身海底,弘武十二年的這個夏天,印度洋成了世界各國商船的共同噩夢。

面對因戰火近乎陷入癱瘓的印度洋航線,無論是中國商人還是歐洲商人都顯得憂心忡忡。相比擁有廣闊內陸市場以及太平洋商場的中華朝。印度洋之戰對歐洲各國的影響要遠大于中國。而在眾多的歐洲公司之中又以英國的東印度公司損失最為嚴重。特別是隨著荷蘭艦隊加入戰局,遠在美洲的英屬西印度公司也受到了沉重打擊。于是乎,英國艦隊既要顧及印度洋航線,又要護衛美洲航線。原本耀武揚威的英國艦隊立刻就變得捉襟見肘起來。

戰局演變至今無論是英國當局,還是東、西兩大印度公司的上層都已心知肚明,以英國的兵力不可能支持兩線作戰。那樣做的結果只能是讓英格蘭共和國與東、西印度公司集體破產。因此此刻擺在英國面前的道路似乎只剩下了兩條。一是向中華朝投降,將布置在印度洋的兵力調往美洲以保證西印度公司在大西洋上的勢力。當然這麼做的結果就是放棄英國之前在印度洋上的所有殖民地以及市場份額。而東印度公司也就隨之名存實亡了。二是戰勝中華朝,這樣一來不僅能保住英國在印度洋的利益,同時也能瓦解中荷聯軍解決美洲的危機。但誰都知道英國與中華之間實力懸殊。而目前局勢也不允許英國采取其擅長的“海盜戰術”來慢慢蠶食中華朝在印度洋的勢力。更何況之前兩年的拉鋸戰已經證明中國人在這方面的戰術並不遜色于英國。

雖然英國本土對印度洋之戰的前景並不看好,雖然美洲的殖民地不斷地發來求救信。但英國政府與東印度公司最終還是力排眾議,從美洲及本土調集了一支由十五艘戰艦組成的龐大艦隊趕往印度洋。並由英國海軍元帥布萊克親率旗艦“海上群王”號指揮。這艘三層甲板擁有104門火炮的戰列艦是英國乃至整個歐洲目前最大的戰列艦。其噸位及火力都直逼中華朝的“龍艦”。因此當這支代表歐洲最高規格的艦隊從倫敦出發時。不僅是英國人包括整個歐洲都對這支艦隊充滿了自豪與一種難以言喻的感情。就連先前一直在北海徘徊的荷蘭艦隊也收斂了不少。

西曆1661年(弘武十二年)12月英萊克艦隊繞過好望角抵達馬達加斯加。此地是英國在非洲東海岸的一處重要殖民地,同樣也是英國艦隊在印度洋的大本營。奧斯曼人對西方的基督徒打心底里心存戒備。就算目前與英國聯盟也時刻防備著異教徒對穆斯林世界侵入。而在另一邊相比歐洲本土在印度洋謀生的歐洲人對布萊克艦隊的態度就冷靜了許多。事實上布萊克本人亦希望艦隊能低調進入印度洋。


雪白色的總督府內英國艦隊的精英齊聚一堂。雖然時值11月可東非氣候依舊炎熱得令人無法忍受。但坐在首座的布萊克依舊是一身筆挺的軍裝,花白的短發梳得一絲不苟,給人以一種異常洗練的感覺。在這個時代的歐洲短發可謂是英國共和派的標志發型。1642年,克倫威爾及其追隨者集體將頭發剃短來向國王查理一世和保皇黨的人表示對立。在之後的英國內戰中議會的新模范軍亦用一頭短發來與留有波浪式或卷筒狀長發的車王軍加以區分。克倫威爾執掌大權之後,這一習慣又被引入了海軍。

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如此秉承新模范軍的清教風格傳統的。此刻坐在布萊克右手邊一個海軍將領就是其中的典型。卻見他留著一頭亂糟糟的棕黑色長發,紅色的軍裝大大咧咧地敞開著。映襯著黑色胸毛的白襯衫上滿是肉汁與朗姆酒流下的汙漬。這個無論從任何角度看上去都匪氣十足的將軍卻是加勒比海上有名的混世魔王——亨利·摩根。

據說這位摩根將軍1635年出生在威爾士的一個大戶人家的莊園。1655年,英國海軍從西班牙人手里奪得加勒比海的牙買加島。為了對付當地的西班牙勢力。英國方面在加勒比培養起了“皇家海盜”。而那時的摩根還只是一個小小的英軍士兵。在那里他結識了島上的小偷、騙子、逃奴、殺人犯,並同這些人合伙組成了海盜拿著英國政府頒發的“搶劫特許狀”四處襲擊西班牙人的商船和據點。幾年下來摩根以其辛辣殘酷的作戰風格在加勒比海域打下了不小的名頭,加之他的叔父又是英軍軍官。因此五年前摩根與他麾下的海盜接受了英國政府的招安轉眼成了正規海軍。

“轉正”之後的摩根既是英國軍官,又是海盜統領。這樣一來西班牙人可算是徹底災星臨頭。就在去年摩根剛剛率軍襲擊了巴拿馬。巴拿馬乃是西班牙人在中美洲的重鎮。素以防守嚴密著稱。許多有經驗的海盜都認為想要攻破它是不可能的事。然而,摩根卻是一個不信邪的人。他竟親自率部駕駛著獨木舟趁著*夜色*(禁書請刪除)悄悄潛入港口。在順利突破了前兩道防線後,摩根的人馬被第三道強有力的防線擋住了。面對西班牙人的殊死抵抗,這位海盜將軍很快又想出了一個險惡的主意。他用先前被俘虜的牧師和修女作為軍隊的擋箭牌,押著這些“上帝的使者”沖擊西班牙人的工事。果然,篤信天主教的西班牙人立刻就慌了神。而英軍則趁機攻破了防線一舉拿下了巴拿馬。

巴拿馬之戰讓亨利·摩根名聲大噪。西班牙人更是既駭又恨地稱其為“可怕的人”。而這一次的亞丁則讓鄭森成為了英國人口中的“可怕的人”。因此英軍方面不假思索地就把摩根調來了印度洋。在他們看來只有“加勒比的混世魔王”才能對付得了那個“印度洋的瘋子”。

此刻在聽完另一位亨利船長講述完英國商船在亞丁的悲慘遭遇後。摩根微微睜開了他那雙因朗姆酒而充血的眼睛,然後揮了揮手不耐煩地打斷道:“我知道那個中國小子。在加勒比時還同他照過幾次面。是個有意思的家伙。不過我來這里不是聽你們說這些廢話的。你們只要告訴我和我的弟兄哪兒有那些黃皮膚猴子的商船,以及他們的據點在哪里就行了。”


給摩根這麼一搶白。亨利船長的臉刷地一下就漲得通紅。不過忌憚于摩根的“威名”,他也只好將心中的怒火強行壓了下去。畢竟在海上無論是水手還是海盜都十分迷信。而像摩根這樣遇神殺神遇魔誅魔的主可不多見。惹這樣的人人可不是個好主意。因此亨利等人很快就閉上了嘴把頭低了下去。

眼見摩根如此囂張作為場內最高長官的布萊克輕咳了一聲打斷道:“在座的諸位應該都清楚,目前的情況容不得我們在印度洋做長時間的糾纏。因此我們這次作戰目的旨在與中華艦隊一決勝負。通過一次大的海上會戰來給中國人以沉重的打擊。並就此迫使其來到談判桌上與我們談判。”

“元帥說得對。只要像當年對付西班牙人的無敵艦隊那樣好好教訓一番狂妄的中國人。英國不僅能保住印度洋的利益,同樣也能一解大西洋之困。所以說英國的命運此刻就掌握在諸位將軍的手里了。”身為東印度公司代表的愛德華神情激昂地向眾人打氣道。其實他心里十分清楚這一仗不僅關系著英國的命運,更聯系著東印度公司的存亡。因此無論是花任何代價東印度公司都要放手一搏。在這一點上現任的共和政府無疑是同東印度公司坐在一條船上的。因為已經失精神支柱的共和政府目前唯一的統治支柱就只剩下了印度洋的勢力。也正是抓住了這一把柄東印度公司才能與英國政府一拍既合。共赴這場驚世豪賭。

摩根當然也喜歡賭博。但他更在乎的是自己能從這場豪賭中得到什麼。因此他當即便聳了聳肩直白地哼哼道:“不管是會戰,還是襲擊。這我都無所謂,元帥你就直說我摩根該怎麼做吧。還有我手下的弟兄能得到怎樣的獎賞。”

給摩根這麼一挑頭,在場的其他英國將領立刻就來了興致。這個時代的戰爭被後世戲稱為“商人的戰爭”。這一方面是因為大航海時代的戰爭十有八九都與商業有關。二來則是指這個時代的軍人普遍都沒有什麼“愛國主義”情結。相比後世的軍隊這個時代的歐洲軍隊更像是一群雇傭軍。英國的新模范軍素以愛國守紀著稱。但在克倫威爾死後。失去精神支柱的英軍也很快就墮落了。而像摩根這樣的半海盜式人物更是壓根就沒有過愛國的概念。

明白這一點的布萊克當即便示意眾人安靜道:“我軍目前的任務就是了這場決定的會戰做准備。在此期間首先需要派出一部分艦隊去對中國人進行騷擾,以引出其主力艦隊。然後誘使其在我軍選定的時間地點與我軍進行會戰。”說到這里的布萊克微微頓了一頓,隨即回頭向摩根微笑道:“我想摩根准將在這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所以這項任務就交由閣下來負責。印度洋沿岸的港口幾乎都有著數百年的曆史。那里有香料、絲綢、茶葉以及東方商人積累下來的黃金。這些都足以讓諸位滿載而歸了吧。”


有了上司如此赤裸的保證,摩根等人當然是各個喜上眉梢。卻見他頭一個拍胸脯保證道:“元帥放心,我們一定會讓那幫黃皮膚猴子為他們所做的事付出代價的。弟兄們讓我們在印度洋好好干一票吧!”

“對!好好干一票!中國人每殺死一個英國女子,我們就殺五百名中國婦女;每殺死一個英國孩子,我們就得殺一百個中國兒童;每殺死一個英國男子,我們就殺一千名中國男人;才能相抵!”一個比較虔誠的軍官大聲叫囂道。

“不夠,不夠!應該我們把他們的貨全都搶了。把他們的船全都炸了!”幾個海盜出身的軍官顯然更在乎東方的財富。

眼見整個總督府因眾人的欲望而變得沸騰了起來。布萊克卻在此時打斷了眾將的叫囂說道:“諸位請先靜一下。報複中國人是遲早的事。不過這里是印度洋而非大西洋。對于印度洋的環境我軍了解的還沒有中國人深。此外的兵力上我軍也遜于對方。所以對中國人的騷擾還需制定一份詳細的計劃。”

“元帥說得對。不過中國人在印度洋的兵力雖多,但他們也有一個弱點那就是缺少補給港口,這就大大削弱了中華艦隊的機動力。如果是像鄭森那樣以兩三艘戰艦在印度洋西岸游擊還沒什麼問題。但他們的主力艦隊想要以同樣的方法在印度洋西岸就會困難得多。因此我們可以把中華的主力艦隊引入印度洋西岸兜***,直至其筋疲力盡,在與其決戰!”這一次說話的是海軍中將羅得尼。同樣出身新模范軍的他比起摩根這樣的海盜來更知道什麼是節制、紀律與戰略。

耳聽羅得尼這麼一說,布萊克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因為這也正是他所想的辦法。不過此時的他並沒有就此放松心情。因為布萊克十分清楚羅得尼並沒有說出中華艦隊最大的優勢。那就是其身後那個龐大而又富庶的帝國。對于中國人來說,一次戰斗或是一次戰役的失敗最多不過是損失一支艦隊。而對于英國人來說一次失敗就可能意味著整個英國海軍的覆滅。這才是英國海軍與中華海軍之間真正的致命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