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鄭玄薦才



第九十九章鄭玄薦才

許定發現他從來沒有這麼喜歡粥,又討厭粥.

打著飽嗝到來政務廳,此時戲志才等人正在加緊處理文件,所有人都忙碌得停不下來.

當然這群人中還是有一個悠哉悠哉的,許定走過去重重的一拍他的肩膀道:"奉孝,怎麼大家都忙得沒有吃午善,只有你在這里偷懶."

郭嘉辯解道:"主公你這可冤枉我了,正因為大家都沒有吃午善,所以我在想要給他們訂什麼樣的午善,好讓他們有力氣干活."

"少貧嘴,趕緊去幫忙."郭嘉的性子懶散,而且誰都指揮不動他,許定可是知道的,為此戲志才等人沒少打他的小報告.

不料郭嘉一本正經的回道:"主公,就算我加入他們,想來也是忙不過來的,我在想我們是不是多招點能人志士過來,這樣忙下去,大家遲早會累死的."

"忙完這陣在說,先去干活."許定沒好氣的說道,不過仔細一想覺得郭嘉說的對又補道:

"這事我記下,有時間我去網羅些人才過來."

郭嘉道:"主公何必等能後,現在就要人才,我可是聽說鄭公那里准備給你推薦一些人才,只是有些猶豫."

什麼意思?

鄭玄推薦人才.

這很好呀.

許定道:"能讓鄭公推薦的人,想來都是有才干的,難道我會棄人才而不用?"

郭嘉道:"這個難說,主公你去鄭公那里看一看就明白了."

郭嘉露出狡黠的目光,故意不把話說明白.

許定真想捉起來要拷問一下,不過最後只好揮揮手道:"好吧,我這就去鄭公那里,你給我在這里老實干活,不准在偷懶了,要是我回來看見你還在閑逛,那就將你弄到島上去."

威遠島更缺人手呀.

上面就程昱一個人,根本不夠.

郭嘉聞言趕緊去干活了.

雖然威遠島很肥沃,是一個不錯的地方,但是上去了天知道什麼時候才能下來,要知道那里可沒有花酒可以喝.

見鬼的連女人都沒有多少,鬼才願意上去.

許定才懶得管郭嘉了,然後叫上典韋去了東萊學院.

來到東萊學院,許定直接奔進了鄭玄的辦公地點.

"伯康來了."鄭玄仿佛在等著許定來似的,以經讓人准備了茶.

這茶還都是向許定學習的,就是簡單的放點中藥類的葉子,一沖一泡喝現的,也不需要抄茶這個步驟.

許定道:"鄭公知道我會來?難怪郭嘉遮遮掩掩不肯說實話,故意引我."

鄭玄笑道:"第一次向伯康引薦人才,老夫也有些忐忑呀,這五人都很有才華,只是他們有點特殊,怕康會有些想法,所以一直沒有跟你提,現在你回東萊了,各方面發展肯定需要大量的人手,所以我向郭嘉提了一下."

許定道:"鄭公有話就直說,我這里哪來的這麼多的忌諱,只要是人才,你情我願,願意為東萊某福,我許定一定熱烈歡迎他."

能被鄭玄看重,這些人才華肯定是有的.

許定想不出為何郭嘉跟鄭玄都有點諱莫如深的意思.

鄭玄道:"我要向伯康舉薦的這五人都來自北海!"

說到這時鄭玄停了一下,然後注意著許定臉上的表情.

被海國跟東萊可是成見很深.

許定有點詫異,愣了一下,然後才回味體會著鄭玄的意思.

不由苦笑起來:"原來如此,我說鄭公跟奉孝都打啞謎,原來你們是怕我……哎……鄭公你們想多了,我只是對東萊的世家跟官吏有所不滿,但是我並不排斥東萊的人才跟百姓,相信這一點你們都是明白的,難道說這五人都是東萊世家子弟?"

聽到許定這樣說,鄭玄就放心多了,搖頭道:"非也,這五人都是寒門."

寒門!

寒門顧忌什麼?

許定啞然失笑.

接著鄭玄讓手下弟子去將五個東萊的人才叫過來,很快五個青年男子走了進來,先向鄭玄拜禮,然後才向許定行禮.

許定道:"都不用客氣,在這里鄭公最大,都坐吧,還未請教各位的高名."

許定這樣說話,算是給足五人面子了,首先表示自己對他們一視同仁,並且會重視.


五人挨個介紹道:

"稟府君,學生北海朱虛管甯,表字幼安."

"稟府君,學生北海朱虛邴原,表字根矩."

"稟府君,學生北海營陵氏儀(後改名是儀),表字子羽."

"稟府君,學生北海營陵王修,字叔治."

"稟府君,學生北海孫乾,表字公祐."

管甯!

管甯割席!

原來是這位.

邴原.

邴原泣學!

邴原自制,也叫邴原戒酒,這一位同樣是名士.

沒想到這兩個就是北海國的,而且都是朱虛縣.

氏儀這到是沒聽過,想來應該也是一位能人吧.

王修也有所耳聞,是一個人才.

至于最後的孫乾,這位在原曆史中劉備當了豫州刺史然後被鄭玄推薦過去的,從此成為劉備的二大說客之一,跟著劉備顛沛流離.

最後劉備得了益州,好不容易得了一個秉忠將軍,福還沒有享受馬上就掛了.

說出來也是讓人唏噓.

消化了五人帶來的小小驚訝,許定想了想道:"有一事不明,雖然有鄭公推舉,但是五位應該都知道我東萊與北海國並不和睦,今你五人效命過來,不怕北海方面有非議嗎?"

管甯道:"甯從事何需與燕雀明曉!"

口氣很沖很大.

傲得很.

這是大佬!

難怪最後會跟好基友華歆割席分座,各奔天涯.

這脾氣真不是一般人能接受的.

這是一個認准了一條道就走到黑的主,而且不接受反駁,這人要麼適合做學問,要麼就做一些得罪人的事,比如督郵之類的法家鍘刀.

邴原道:"東萊安定,法政清明,乃原之所向."

邴原只講了來的原因,並不言其它,邴原家是徹頭徹尾的百姓人家,而且少窮喪父,跟世家地主這一些本來就不是一個階級的.

這樣的人可以許以相應才干的重職,但是不能成為心腹.

接著是王修,他的意思跟邴原一樣,而且此人跟邴原有差不多的身世.

邴原是少時喪父,王修是少時喪母.

氏儀道:"府君在營陵大破過管亥,庇佑過儀之桑梓,儀覺得無人敢言府君之過."

氏儀是帶著報恩的想法,氏姓本來就不是什麼大族,經過黃巾這麼一折騰,自然有所損失,要不是許定帶著東萊兵平掉管亥等人為首的黃巾,他的家族還不知道要蒙受多大的損失呢.

所以這也解釋得通.

這樣的人可以委任重任,囑托密事.

接著是孫乾.

這一位不愧是後來劉備的二大說客之一,張嘴便道:"府君有容人之量,用人之明,文武兼備,且東萊法度清明,政令暢通,乾想不出還有哪里更適合發揮乾之才能.

且老師推舉,不敢二心."

先是拍了許定的一通馬匹,講了各種好,接著又說長者薦,不敢遲,充分表明了自己又是一個尊師重道之人.

答得很完美,堪稱滴水不漏了.

這讓許定不由多看了孫乾幾眼.

果然此人還是有兩把刷子的,這樣的人搞外交是最合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