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攻打四國



第一百三十四章攻打四國

對袁家不利的消息,很快從洛陽波折到了各州郡.

盡管所有袁家故吏門徒都在查禁,可是這種東越封就越傳得厲害.

並且顯得真實.

同時伴隨著這個消息,民輿對東北四國的反應也越來越激烈.

既然四國這麼有錢,現在又是屬于大漢的,為什麼不能在他們那里多收點稅,為什麼不能讓他們多貢獻一些錢財給陛下.

所以對四國的不滿也越來越大.

漸漸的人們知道了四國原來一直在積極備戰,在不停的修建城池關防.

更過分的是,他們一直在侵蝕著原本屬于大漢的樂浪郡.

這哪是歸附了大漢,分明是在蠶食著大漢.

于是激進的一派開始上表武力征服.

當然這一方面大都是武將.

這一日朝會,靈帝坐上寶座就問道:"眾卿,民間都在議論要不要攻伐四國以顯示我大漢天威,今天朕想問問你們,你們認為當如何?"

"陛下四國不臣當伐."主攻的大臣站出來說道.

主和的大臣則道:"陛下,四國均以臣服,以屬大漢藩屬,且並無過錯,怎麼可妄動兵戈."

"臣服,笑話,他們什麼時候真心依附過,不過是表面稱臣,暗地里在吞噬我大漢的國土,驅逐殘害我大漢的子民,其國富有,卻對陛下不恭,只以區區人參野果朝貢,怎麼是無錯了."主戰的大臣冷笑著說道.

"荒謬,四國何其窮困,怎麼到了你們嘴里就富有了."主和的趕緊出來堵這事,坊間傳言袁家跟四人有勾連,吞了天子的錢寶,自然一個個出來否認此事.

絕對不能承認四國富有之事.

不然袁家真是黃泥巴掉褲襠里,不是屎也是屎了.

"哈哈,這麼說你們是肯定了四要有過錯,吞噬大漢國土這回事嘍."一個武將站出來說道.

"這個……"

袁系一脈的人被突然轉折給打了一棍,知道這事不能在硬頂了,因為兩件事總要有一件妥協.

這就是政治.

死道友不死貧道.

保住了袁家名聲就行了.

于是紛紛熄火.

"既然眾卿都覺得四國有錯,那麼都是贊成攻伐四國,以示懲戒了."想到四國富有,拿下四國就有無數的財富搬進西園,靈帝劉宏心頭一片火熱.

"四國無禮當伐!"一眾大臣都回道.

不過同意歸同意,但是出兵的問題才是頭疼的.

因為眾人都知道皇帝是一個吝嗇鬼,一個守財奴.

出兵就要花錢,劉宏舍得嗎?

一但關系錢,勢必要扯皮,然後推諉,最後也只能流于形式,不了了之.

所以主和的袁系一脈才會馬上妥協.

果然接著劉宏便道:"那眾卿以為當以何人為主率軍征討四國,出兵幾何為好?"

"陛下,現在涼州局勢不明,尚無軍可派,而且軍費難籌,如果動用少府的錢糧,應該能征召三萬五萬的大軍."

"咳咳!眾卿,國庫艱難朕是知道的,不過少府也透支無力在應對軍費了."劉宏就像是被踩了狐狸尾巴,立即炸毛.

想用他的私房錢,門都沒有.

至于三萬五萬的大軍更是嚇得他熄滅了動武的念頭.


他可不傻,五六萬大軍吃喝拉撒睡,得花多少錢呀.

"陛下,既然沒有軍費,這一時半兒怕是征討不了四國了."主和的大臣站出來無奈出說道.

那意思是,要不等等,等你皇帝老人家有錢了我們在打仗.

劉宏還是有點不甘,然後掃過眾臣,發現都沒有人站出來說其它的,這是都准備擱置了.

別看主戰的叫得凶,但是皇帝不想出錢,他們也無奈.

上面的這位皇帝什麼逼數他們知道呀.

不過等了好一會兒,就在劉宏要打銷這個念頭的時候,皇甫嵩站出來說道:"陛下臣有本奏."

劉宏道:"愛卿請奏."

皇甫嵩道:"陛下,東萊太守威海侯許定托臣遞上一份請戰書,請陛下過目."

"哦!"

劉宏有點意外,沒想到皇甫嵩提到許定,這個時候許定送請戰書是什麼意思,似乎能夠猜個八九不離十.

于是抬抬手道:"呈上來,朕看看."

"諾!"

皇甫嵩唱諾完畢,然後遞上了許定交給他的東西.

大太監接過,然後呈上去給靈帝.

靈帝拆開一看,臉上頓時顯出喜色,看完後按在龍案前,這才傲視著群臣,淡淡的說道:"威海侯真乃朕的忠心臣子,懂得為國分憂."

群臣茫然,不知道許定搞了什麼幺蛾子.

靈帝接著笑道:"就在幾天前,威海侯以出兵四國了,他說區區小事就不勞朕來分心了,讓朕在京城等著他的好消息."

"什麼?許定出兵了."

轟的一聲,群臣皆驚呀.

許定怎麼就出兵了,怎麼這麼快.

這小子讓他去涼州,結果滿地圖的跑去剿匪,死活不去涼州.

結果這到好,才回東萊沒多久就帶兵跨海跳攻四國了.

這哪是士兵疲憊,東萊虛弱的樣子.

"陛下,臣彈劾威海候,威海候未經陛下准許,未向朝廷報備就擅開戰端,此乃大逆之舉,臣建議撤除其爵位,免其太守之職."

"陛下,臣等附議,威海侯此舉陷國于不義,使藩籬寒心當誅!"

頓時一個個袁系人馬出來喊打喊殺.

大有要把許定定罪消滅的架勢.

"陛下,威海侯一心為國,請陛下明查,且現戰事以起,當速派增援,等滅了四國在議."皇甫嵩站出來說道.

接著盧植,法衍,孔融,韓說等人也紛紛贊同皇甫嵩的說活,其它還有點良心,還有點為國著想的大臣也紛紛附議.

戰事以開,當然要等打完在說.

嬴了只要有功,一切都是胡扯.

輸了,輸了就輸了在談.

大漢什麼時候會為出兵而責備人的.

"眾卿言之有理,威海侯之事那就等滅了四國在提."靈帝大手一揮定了基調,然後又道

:"忘了跟眾卿提了,威海候在奏表上說了,此次出兵的軍費由東萊方面一力承擔,不需要朝廷府庫的錢糧,至于繳獲四國的錢物,一半交國庫,另一半抵軍費以及獎賞前錢厮殺拼命的將士跟隨軍的大漢義士."

朕的威海候就是這點好呀,搶來的錢都不要,都要拿來孝敬朕,這才是大大的忠臣,朕太喜歡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