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四國定



第一百四十一章四國定

"什麼?漢軍奇襲了我東濊國,大王他們以經往北逃了,召我回去."才回到金泉城,猛牛就收到了本國送來的加急戰報.

看完後整個人都懵逼一片.

漢軍不光打了馬韓國,而是從仁城派出了騎兵,渡過南漢江奇襲了東濊國.

東濊國沒有准備,被漢騎給攻掠了十數個部落,損失極為慘重,要不是東濊國王跑得快,也要成為漢騎的俘虜.

不過國王是跑了,但是王子什麼的全被漢軍給斬獲.

"來人,拔營北回,我們去營救大王."猛牛旋即下了令,然後帶著大軍北上.

馬韓國國王聽說猛牛要走過來問道:"猛帥,你們怎麼能回去,我們馬韓國需要你們,沒有你們我們就要滅國了."

猛牛寒著臉道:"如果我不回去,我們東濊國就要先滅國了,漢軍騎兵奇襲我國,我國多地被攻掠,人口損失達到了十萬眾,在不回就沒有東濊國了."

說完猛牛騎馬走了.

死道友不死貧道,這是多數人事關自身利益的時候的選擇.

看著東濊國的二萬大軍走了,馬韓國國王立在原地良久.

"漢軍太強了,我們打不過,來人,往辰韓國境方向撤."

與其被動挨打,不如保存實力撤向辰韓國,讓弁韓國國王,辰韓國國王也嘗嘗國土淪喪的滋味.

雖然矮哆給馬韓國國王出過以守代攻,拖垮漢軍的戰略.

但是現在想想,馬韓國國王覺得有一半是對的,有一半是錯的.

避開漢軍鋒芒是對的,保存實力是對的.

錯的是在本土,用本國的力量與漢軍周旋,這樣最後勝了也是慘勝,然後國將不國,一但漢軍撤走,馬韓國有被其它二國瓜分的風險.

所以,到不如干脆點.

不過馬韓國國王失望了,因為漢軍發現金泉城是空城後,沒有在繼續挺進,更沒有接收此城的意思.

看到目的沒有達到的馬韓國國王,于是帶著部隊又准備返回金泉城,並且收到了其它二國再次組建聯軍的邀請,于是大軍又會師金泉.

而隨後馬韓國國王被兩國下藥俘虜,他的二三萬大軍也全成了辰韓國的階下之囚.

"為什麼?你們這是做什麼?"馬韓國國王醒來後發現自己被捆綁了起來,上面是昔日與他並肩作戰的弁韓國國王,辰韓國國王.

"為什麼?難道你心里沒有一點數嗎?你放著好好的金泉城不守,故意躲進辰韓國,不就是想讓漢軍先對我二國下手,你好保存實力嗎?"弁韓國國王站起來冷笑道.

馬韓國國王想否認,不過見辰韓國國王怨毒的盯著他,便實相的閉嘴了.

辰韓國收起了仇視的目光,然後解釋道:"漢軍的水軍跟戰船開進了洛東江,我二國根本無城可守,而且我國上次被消滅了二萬多,打不下去了."

如果只是陸路,辰韓國國國王還想在抵擋一下,跟漢軍周旋,只是漢軍的水軍不光可以進攻沿海城池,還能沿內河洛東江進來,那樣幾乎沒有任何的抵擋之力.

而且他們也收到了漢軍的勸降條件,所以干脆投降算了.

這才把馬韓國給賣了,交了投名狀.

"馬韓國王別怪我們,我們是打不過漢軍的,而且漢軍說了只要我們承認四國領土是大漢的,可以保留我三國,讓我們像大漢的郡王一樣,不動我們王族,所以只好委屈你了."弁韓國國王膽子最小,最為惜命,沒有骨氣,說這話的時候還在防著馬韓國國王突然爆起傷人.

"三國,這麼說你們跟東濊國都屈服大漢了,你們想做漢人."馬韓國這才明白自己死得有多麼的冤枉.

漢軍只是消滅他們的馬韓國,其它三國並沒有打算進攻,然後就將四國聯盟瓦解得支離破碎.

弁韓國道:"東濊國我們不知道,應該也快投降了,不過我弁韓國跟辰韓國的子民本來就是先秦之人,我們跟漢人有著同樣的血,我們都是炎黃子孫,只要大漢對我們仁義,未嘗不能依附."


是呀,弁韓國國王的話到是提醒了馬韓國國王.

他們馬韓國才是半島的土著,才是這里的主人,弁韓國國王跟辰韓國國本來就跟他們不是一路人.

而且最為重要的是,三國出賣馬韓可以延緩東萊的吞並,等待機會反攻奪取原本屬于馬韓國的地盤.

矮哆說過大漢在變亂,很快會有一場巨大的政治變動,到時大漢可能變亂,許定說不定也會被擼掉,只需要忍耐一些時日.

可是知道這一點的時候他以經晚了,他馬韓成了各方犧牲的誘餌.

很快馬韓國國王的人頭送到了沃川漢軍手里,二國的的降表重新寫了一份,並且簽字蓋印,表示馬韓國,弁韓國,辰韓國,東濊國之領土皆為漢土,乃是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同時二國願意自降身份,將弁韓國,辰韓國改為郡國,接受大漢派出的國相管理郡國內的大小事務.

三韓的事情解決了,在來看東濊國.

猛牛帶著二萬大軍北返,然後先被攔在了南漢江,經過一番爭奪戰,死傷達到五千左右,吳敦放開了南漢東的防線,讓猛牛過了江.

不是說吳敦擋不下猛牛的進攻,而是這個時候沒有必要了.

一是南漢江到了結冰期,天氣一天比一天寒冷,他的戰船不太適合橫在南漢江中,于是撤回了仁城.

所以猛牛從南漢江東的中部渡河而去.

另一個原因是,趙云橫掃了東濊國,沒有捉到東濊國國王之後就帶著四千將士南返了,于是在路上設伏,襲擊了猛牛.

猛牛跟他的一萬五千殘兵又損失過半.

東濊國期待的三萬回援大軍損失掉了二萬,戰灰力銳減.

于是在聽到弁韓國,辰韓國投降,並且還能保留封國的待遇之後,略微掙紮了一下,也重新遞了降表,同意入了郡國.

自此,第一次四國半島戰爭結束!

"主公,現在馬韓國被滅了,新城也快建城了,是不是該起個郡名跟城名了."一切都搞定了,郭嘉也好,程昱也罷,或者是田豐,都來到了屯田軍新建的新府城.郭嘉起哄道.

其它人也看向許定,一個個心里升起自豪與自信還有那份莫名的激動.

不足二十天就搞定了四國,這一次出兵極為順立,一切都在計劃之中的,這讓眾人的嘔心瀝血得到了回報.

許定面向東萊方面,想了想道:"既然此郡靠著黃海,就叫黃海郡吧,至于府城就叫漢城吧."

冀州靠著渤海,于是有一個渤海郡.

現在半島靠著黃海,取名黃海郡也沒什麼不可以.

而新建的府城取名漢城,真是一語雙關.

既警示著什麼,也宣告著什麼.

既然取了郡名又取了府城名,許定想了想,索性又將整個馬韓國所有城池的名字全改了.

比如南漢江旁的仁城,就叫漢江城.

當然還有各地名,山名,河流名,全部漢化.

而且命名的權利全部交給此戰立過功的大將與士兵們.

于是一些奇葩的名字也相應而出,比如二狗山,三娃河……

當然最後還是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最多.

這方面主要是受東萊水軍的影響,畢竟許定早有交待,水軍發現的島嶼,可以由水軍將士的名字來命名.

于是一大批島嶼被安上了水軍將士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