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借道東海



說完陶謙甩袖離開了大廳.

麋竺微鄂,恭送陶謙離去,臉上顯出一絲凝重.

明天的任務很重呀.

這要讓他如何與許定開口.

許定如此禮遇他,引為知己,怎麼好意思驅逐.

一夜輾轉反側,翌日麋竺帶著五萬石的糧食又去了蘭陵城.

這一次,許定不等麋竺過來,在離營十里就帶著騎兵來迎.

子仲見此更加感動.

見面後只閑聊沒敢提許定是否要在徐州占山為王的話.

不過許定卻主動提道:"子仲,這些糧食你拉回去吧,我也不好讓你為難,你就告訴陶使君,非我許定貪戀他這些糧草,說實在的,我從袁遺那弄來的糧草還是能夠撐些時日的.

而且非是我不想走,實在不知道往何處走,既然他對我以有敵意,我這就走,我這就帶著二十八萬的百姓去威遠島."

二十八萬?

昨天不是二十三萬嗎?

一天爆增了五萬.

麋竺有種不詳的預感.

許定不會是將東海郡西部一彭城國的北部的百姓都吸引了過來吧.

這樣的話,這些地方不會被他弄成空城.

一時麋竺不知道如何回話了.

"不過子仲我想請你幫一個忙."許定突然又道.

麋竺道:"君侯請言!"

許定道:"我想請子仲跟陶使君說一說,可否借道讓我們從東邊近海上船,這樣百姓可以少走很多路,而且也不會有繼續增加依附百姓的情況,我可不想從琅琊郡走過去,人數達到四五十萬."

數字對商賈世家子弟出身的麋竺來說太敏感了.

當然四五十萬對誰來說,都是一個敏感的字眼.

麋竺道:"好!我會幫君侯向主公去提的."

很快麋竺返加了郯縣,將事情原原本本的說了出來.

"什麼?他要借道往東,從這邊上船."曹宏忙站出來道:

"主公萬萬不可,許定一定是覬覦我徐州,此乃假道伐虢之計."

陶謙一聽,那臉色是唰得黑了,看麋竺的臉色都大為不對.

麋竺忙道:"主公休要聽他胡說,威海侯為了忠直仁義,並無覬覦之心,只是一心想將百姓送走,而且他對主公布政徐州也多有贊賞,還請主公明查!"

趙昱,王朗也見不得曹宏這種奸佞小人讒言誣告,紛紛站出來挺麋竺,表示許定有君子之風,當不會行如此齷蹉之事.

曹豹則站出來挺曹宏,表示許定不走就用武力,他的手下將領都饑渴難耐了.

陶謙一下子又為難了,沉吟了片刻,然後問向一直沒有說話的典農校尉.

典農校尉叫陳登,其父陳圭是沛國相,陳家在徐州是最高一等的世家之一,在陶謙這里的份量極重.

陳登看了看曹豹,曹宏,這二人殷切的期盼他支持他們,畢竟世家同氣連枝.


接著陳登又看向趙昱,王朗等人,同樣是目光熱切.

二人是名士,知道陳登有大才,平常也一起坐而論道,談古說今.

將眾人的目光收到眼底,陳登這才朝陶謙施禮道:"主公,威海侯的名聲到是不錯,從沒有聽說他做過不義之事,借道取我徐州恐有不實,不過也不得不防,畢竟他現在缺一塊陸陸基業之地.

當然如果我們惡意的假象一下,我更傾向于威海侯取琅琊郡."

說到這里陳登就停了.

大意很明顯,許定還沒有吞他徐州之意.

這次八九成是真的借道過路.

還有一層威脅,那是他來自世家的天然敵視.

許定可是世家殺手呀,東萊,北海的世家被他干掉得七七八八,盡管許定的名聲好,但仍然不受大部分的世家待見.

陶謙也不是笨蛋,經陳登一提醒,他才把目光放在北邊的琅琊郡.

如果許定真要圖謀徐州,此時應該進入琅琊,停在琅琊郡,趁機吃下.

琅琊不僅接壤東萊郡,而且東面又是海,確實是許定最佳的突破口.

可是他偏偏將大部隊停在了蘭陵城,一點沒有進琅琊的意思,這本身就是一種善意的釋放.

"好!我可以答應他借道東海上船,讓他回威遠島."陶謙一咬牙同意了.

曹豹,曹宏大為失望.

趙昱,王朗與麋竺大喜,仿佛打了勝仗一樣.

接著麋竺又到許定這里告訴他好消息.

許定當即命令大部隊開拔,然後帶著百十騎來到郯縣拜訪陶謙.

陶謙熱情的接見了他,進城後大擺筵席,到是賓歡主宜,二人聊得也極為投機.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後,見氣氛極好,許定趁機道:"使君你覺得當今天下大勢如何?"

冷丁被問起這個,陶謙放下了手中的酒杯,其它人也停下靜聽,不知道許定是何意.

陶謙沉吟說道:"君侯覺得如何?"

陶謙現在都快六十了,人老成精講的就是他這種人.

自然不會輕易發表自己的意見.

許定也不在意說道:"當今天下亂勢以成,董卓挾持天子,將朝廷攪得烏七八糟,順帶著將整個天下都攪亂了,可惜本次伐董未能盡全功,以至于讓他逃往了關中,我想在今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之內,天下會更加動蕩.

尤其是在袁家居心叵測妄圖私立天子的情況之後,我想關東大地將會戰火四燃,各州郡無法服眾,難免起干戈."

許定說的這一些,包括陶謙在內,所以徐州的官員都明白,天下崩壞之局以開,大漢名存實亡了.

接下來就是各方爭霸,猶如春秋戰國.

只是眾人還是不知道許定想干什麼?

所以陶謙歎了一氣道:"君侯說得在理,只是這亂局,哎……"

老狐狸,這是許定給陶謙的評價,別看陶謙看起來好欺負,很仁善,啥也不董猶猶豫豫的樣子,實則精明得很.

索性許定也不繞圈子了,直接說道:"亂世之中,謀安當為一要務,使君乃仁人恭善,志在穩固徐州,強民富州,實乃人之表率.

而我許伯康最為佩服使君這樣的仁人君子,至出士以來也一直盡心全力為百姓謀福,也只圖個維護地方的,既然你我二人都至力于維護地方安穩,不若盟約立誓,也好有個彼此照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