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怎麼多了十萬人



他們走後半個小時,典韋帶著步卒終于趕到威遠島.

這時毛玠等人以經把軍械都送上了橋,並讓百姓在橋上架起了鍋,煮了熱食給他們.

典韋帶人停下休息,吃完後休息十來分鍾,大軍繼續出發.

當然他們還是用跑的,壓根沒理會後面的軍械,既然有屯田兵跟民夫,還有第一軍都尉出發,那軍械就由他們來護送好了.

他典韋可是管殺不管埋的,自當年跟黃巾打過之後,就沒有怎麼出手過了,早就手癢得不行了,難得有機會出戰,怎麼能落後.

李乾一看,得,典韋都抗命了,他也不管了,跟在典韋身後跑步前進,軍械的事交給了屯田軍跟民壯.

反正天橋直通樂浪郡,這中途也沒有敵人,橋下全是海,也是自家的洗澡盆.

于是,孫觀看著兩支絕塵而去的部隊爆了一口粗!

邑底里,是樂浪郡帶方縣海冥城西南一個小角落里不為人熟悉的偏僻之地.

平時除了偶爾有漁民來這邊的近海打點魚,基本沒人會閑得蛋疼.

所以丹昆特大橋架在這里之後,壓根沒有人發現這道奇異的風景.

天亮之前,黃忠與韓當終于到了橋的這一端.

重新踏上土地,眾人都有種踏實之感.

雖然橋面也是後厚實的水泥澆灌,刀劍難傷,但走在上面,總讓人有種飄的感覺,就像是要踏云上天飛升一般,尤其是昨天晚上那海風吹得,要不是有馬鐙這玩意,估計那一陣陣的海風能將他們帶下橋掉海里去.

看著天蒙蒙亮,雖然眾將士趕了一天一夜,累得沒有休息,不過黃忠還是對韓當道:"義公你帶三千人守在這里,我帶兩條人分作數隊去尋路,順便打探一下附近的情況."

"好!漢升你去吧!"

韓當也沒有異議,帶著三千人下馬休息警戒,布置一些簡單的防禦工事,雖然這樣做有些不必要,但是身為軍的人警惕他還是做了.

黃忠帶著二人朝著東而去,然後人馬又分作四批,向各個方向搜尋.

樂浪郡雖然偏于半島,如果是以前走路陸要從幽州的遼西到遼東,在跨過沛水,浿水才能入境.

在很多人的映象里,以為這里偏僻蠻荒,人口稀少吧.

然而事實卻並不是.

有記載樂浪郡最高時期有25個縣,近五十萬人口.

現在還有九縣十六城.

樂浪郡土地只有遼東的一半,但是人口卻是遼東的3倍.

黃巾之亂之前九縣十六城有25萬人口,而且全是實打實的漢人.

黃巾爆發之後,人口不降反增,大量中原地區尤其是幽州的百姓遷往遼東與樂浪.

前面提過,遼東遼西有兩張叛亂,而且較近于幽州州府,戰亂同樣波極甚廣.

所以這個偏于遼東還要遠的樂浪反而因此免于一場戰火,最後接收了大量的人口.

所以說樂浪郡在整個半島來說依舊是一塊肥肉,是各方面覬覦的所在.

自然袁家也不會放過它們.

袁胤到任後,便派出袁春出使去敲打樂浪郡太守滕遼,試圖拉攏其歸順于他,為他提供與許定的黃海郡作戰的後方基地.

結果滕遼拒絕了袁家的招攬.

威遠島就在樂浪郡的隔壁,一百多里地的距離,樂浪郡要是到向了袁家,那第一個受到攻擊的是他滕遼.

原本安定的樂浪就會帶來戰火.

于是袁胤便讓袁家動用關系,換掉了滕遼的太守,換上自家門生故吏.


只是新太守上任,樂浪郡的人並不支持他,也不歡迎.

直接拒絕讓他渡過浿水,將人擋在了遼東不准入境,並且與遼東方面也切斷了聯系.

這樣一來,別說新太守上任了,就是袁胤與大漢中原的聯系也被中斷了.

畢竟水路早被威遠島封鎖,現在陸路也被樂浪郡人的掐斷,袁胤能不急,能不怨恨樂浪郡嗎?

所以他就跟高句麗聯合了.

公元53年,高句麗太祖王,將高句麗分散的5個部落設為5個省,實行集權化統制,實力日漸增強.

56年,太祖王吞並東沃沮.

後又吞並東濊一部分領土,高句麗接著開始向大漢的國境侵蝕,矛頭直指遼東郡,結果被大漢跟扶余兩國南北夾擊給KO了一頓.

被教訓了一頓,高句麗並不死心,于是迂緩繞島,准備先攻占半島南部,吃掉東濊國與樂浪郡.

這樣他們就有了足夠的回旋余地與人口基數,還有多路徑夾攻遼東的戰略高地.

所以他們對樂浪郡也是垂涎以久,樂浪郡現在少去的那16縣,幾十個城池,就是先後被高句麗跟東濊國不斷吞並的.

當然東濊國吞並的那些土地最後又吐出來讓高句麗搶了去.

袁胤要跟高句麗合作,這簡直是一拍即合,男女干柴烈火見面就開炮的事情.

所以為了攻占半島,高句麗從五省抽集出了四十萬大軍,意在鯨吞半島五郡.

所以這就是高句麗與袁家之間的互相算計了.

高句麗告訴袁胤他們出兵三十萬幫袁胤攻打黃海郡與樂浪郡.

其實他們出兵四十萬,多出來的十萬全放在了樂浪郡,這多出來的十萬,除了攻下樂浪郡,還有一個目的,是扼守浿水.

這樣一可以阻擋遼東有可能的救援,畢竟兩郡都是漢人的土地.

唇亡齒寒這個成語可是漢人發明的.

二是繼續掐斷袁胤與中原的聯系,讓袁胤只能牢牢依靠他們聽從他們,直至高句麗吞下半島五郡,那個時候袁胤沒價值了可以殺,可以囚,然後跟中原的袁家要好處.

所以這就是高句麗的算計.

當然袁胤也有他的算計,何嘗不是想利用高句麗,然後在丟棄這把髒劍.

這些許定等人當然不知道,他們的敵人竟然又多了十萬.

等許定帶著府衛騎到了邑底里的時候,黃忠以經向四周偵查清楚返回了.

"主公,根據我們打探的消息,高句麗大軍南下,勢如破竹,連下駟望,屯有,鏤方,含資四城,分兩股大軍包圍了朝鮮城與帶方城."黃忠將探到的情況說出.

樂浪郡其實許定並不陌生,東萊的各將也不陌生,因為很早東萊方面就開始派人入郡收集情報了,對這個近在咫尺的郡,早就視為禁臠,所以一直沒有動,與之正常的交流交往和平相處著.

所以這里有天羅地網的人,不過數量不是很多,但是黃忠等人到來之後,他們還是及時的送上消息,因為許定等人不來,他們也要將消息送去威遠島了.

所以許定得到了較為具體的情報.

"不對呀!怎麼多了十萬人?"這就是許定納悶的地方了,高句麗不是只派了三十萬大軍嗎,怎麼樂浪郡多出了十萬.

這差距有點大了,多個兩三萬是正常范疇,十萬是鬧哪樣.

許定沒有想明白.

不過不重要了,不管高句麗是三十萬,還是四十萬,既然入境南侵,那就都別想鑽回高句麗的深山老林了,通通留下來作肥料吧.

"樂浪郡最重要的兩座城,一個是府城朝鮮城,一個是帶方城,只有這兩個城是最大的,城池也是最高的,附近的城池與百姓大都躲進了這兩城之中.高句麗以每十萬左右圍一城,而非一起圍攻一城,看來他們對破城很有信心."沮授分析說道.

審配哼道:"有什麼信心,不就是袁胤派人混進了這些城作內應嗎?不然駟望,屯有,鏤方,含資怎麼會如此迅速被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