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平州建立(三更)



"太史慈!"

看到帶兵攔截的人,袁胤等人吃驚一片,全都驚亂了.

"哈哈哈!袁胤小兒,你等出逃之計早以被我主猜透,今我率大軍圍截了爾等,爾等插翅難飛,還不束手投降."太史慈洪聲喝道,一眾將士也齊齊聲高呼:

"插翅難飛,束手投降!"

"插翅難飛,束手投降!"

"插翅難飛,束手投降!"

與此時同,袁胤等人的身後也傳來呼應之聲,無數的火把被點亮.

"大人,現在怎麼辦?"史家兩兄弟,面對著四面楚歌,以然六神無主了.

早就沒有了白天囂張之勢.

"怎麼辦?還能怎麼辦,給我殺,沖殺過去,殺過去就能活命."袁胤五官扭曲,臉色猙獰,拔了劍吼道:

"給我殺,想活命的給我殺!"

世家就是世家,在某些方面,培育人才還是有些作用的.

"對!殺出去,殺出去!"史家兩兄弟也跟著大喊數聲,拔劍揮動往前沖去.

"冥頑不靈,給我射!"

太史慈張弓搭箭,一箭射出,一眾將士紛紛將箭矢射出.

跟著袁胤往前沖的士兵紛紛中箭,袁胤本人也不能幸免,被射中摔倒下去.

身後的史家兩兄弟則直接中箭身亡,連與太史慈等人交手的機會都沒有.

太史慈收弓換槍帶人往這邊沖殺而來,開始還有些人抵擋,結果被擊殺了十數個之後,袁胤的並將們紛紛避讓.

太史慈順利的殺到袁胤的跟前,一手提舉起了他,袁胤的將士們見了,嚇得全部跪降.

本來他們就不太想打,此時被圍,袁胤被俘虜,他們更無心作戰抵抗.

反正威海侯仁義,優待俘虜,降了便是.

說白了袁胤的這些兵將打順風仗還行,要讓他們拼命,真的有點難為情.

此時漢江城也被許定給順利收下,未傷一兵一卒.

"嘖嘖!這城被袁胤修得可以,挺好的,當郡府都可以,要不然就當州府吧!"許定這是第二次帶此城了,上一次此城還叫仁城,那時屬于馬韓國,還是一座簡陋低矮的小城,隨後經過漢軍的修整加寬加高.

接著袁胤來了,又加擴加高,還搞出了兩級城,弄出一種異域風格的樣式.

一邊走,一邊查看,許定對這城還挺滿意的.

不出意外,這是半島目前為止最高大堅固的城池.

"主公,我看可行,此城剛好在三郡交界之地,又離海岸近,威遠島與東萊的船支往來也方便,不管是地理位置還是城池規模,都足夠成為州府了."審配贊同道.

沮授也道:"正南所言有理!不光是城池高大,位置優越,而且四周也被砍伐平整了大片土地,適合耕種,宜聚人口."

袁胤辛苦當了惡人,苦心建造經營之地,反而成全了許定.

"那好!公與跟正南都說可行,那這里以後就是州府了,以後就是仲德的辦公之地."許定一錘定音確立了下來.

沮授與審配相視一笑,自家這位主公還真是雷厲風行,不光定了州府,連坐鎮的人選也定好了.

"主公,有了州府,是不是應該還要立州?"甘甯咧嘴問道.

"興霸說得沒錯,確實還要立州,我想想."許定想了想道:

"就叫平州吧!"

平州!

平滅之志!

陳平之願!


一語雙關,再合適不過了.

就這樣,一人一句,統管半島的平州建立,整個半島也正式納進大漢版圖,再沒有任何爭議.

天亮之前,太史慈等人押著半死不活的袁胤等人進了漢江城,隨同的還有田豐.

李典則帶著第三軍都尉人馬跟二萬降兵繼續呆在原地等侯新的命令.

"主公,我等以將袁胤俘虜,袁胤此賊就在外面,要押進來嗎?"太史慈進府後,立即參拜道.

許定道:"不用了,袁胤送進大牢,等半島戰事全部結束後跟其它人一起受審."

"是主公!"太史慈親自下去傳令安排.

田豐則道:"主公我聽袁胤降將說,高句麗四十萬犯境,二十萬進攻樂浪郡,二十萬進攻我黃海郡."

許定道:"沒錯元皓,高句麗此次出兵四十萬犯我大漢,二十萬以然在樂浪被我軍全殲,還有二十萬在黃海郡,有五萬圍伯甯,十五萬攻打漢城的仲德,天亮之後我會帶兵立即南下圍殲他們."

田豐道:"那主公,漢江城這里…?"

田豐的語音托長了幾個音節,大意是指那些降兵.

袁胤的兵馬可是號稱十萬,被自己干掉了一萬多人,基本還有八萬之多投降了.

這個數量有些多.

"元皓放心,他們都是我大漢子民,先前只是跟著袁胤走上歧途,被逼無奈,首惡袁胤以被俘,從犯史家兩兄弟跟郭王都以死,其它將領也無與我軍作對之心,他們願意留下的我全部帶走南下圍敵,不願意的我們也不要強求,先看押著,等半島結束後放他們回中原便是!"

說實在的袁胤招募來的這些將領他還真看不上,能用的留下觀察,適當的合理安排,不能用的通通打發走.

相反他更看重這八萬青壯,不管是以後充實部隊,還是分派各地當屯田兵,或是務農,都能發揮大作用.

"如此也好!"

雖說許定的做法還是有些仁義君子,不過總的來說袁胤的這些將領們也沒有犯什麼錯,而且先前也帶頭投降,並沒有作什麼抵抗,也算是對自己的一種救贖,放回中原也是一種另類的宣傳,所以田豐沒有再勸許定殺了他們.

其實許定知道不管是本方的謀士還是將領,對這個做法多少有些微詞.

所謂無毒不丈夫,打仗打天下就要心狠手辣不是.

但是許定真的不敢苟同,他畢竟來自于後世,對這個時代的某些法則同樣也不感冒,于是他對眾人道:

"知道嗎?我的一個長輩,曾經說過這樣的話,他說對待異族,對我大漢之外要先霸道在王道,對我大漢對同胞我們要先行王道在施霸道."

先霸後王,先王後霸!

為什麼有點懂,又有點不懂!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要先行霸道,打服打怕他們,他們才會願意坐下來來聽我們講道理,這個時候我們才能發揮我們博大精深而又廣博的心胸教育教化他們,他們才會願意接受我們的忠,義,仁,孝,慈,禮,歉,忍."許定先說了何謂先霸後王,接著又道:

"而對我們自己的子民與百姓同胞,我們應該先敞開我們的心胸,施放我們的善意,團結那些能團結,教育那些能教育,發展那些我們能發展的同仁志士.

而對那些不能團結,也不願意接受教育的人,我們也要給與一次機會讓他們改過自新,結果他們還是改不了,還是不能團結,還是成為不了同道中人,那麼我們就只好使用霸道之策,直接毀滅他."

絲!

好一個對外先霸後王,對內先王後霸!

細細一品味,眾人覺得這種方略實在是最為正確可行的.

不管是對內還是對外,都直接否認了以前各派各家單一的政治態度與主張.

光單純的王化不行,光單一的霸道也不行.

二者分段進行,誰也缺不得誰,綜合用之,方是上上之選.

"主公英明!"

眾人細細想來,對許定這個觀念,表示了一致的認同.

天亮之後,許定留下田豐跟樂浪郡來的五千將士看守漢江城,管理七萬降兵.

自己帶著一眾人彙合第三軍都尉人馬,以及原屬袁胤的兩萬大軍,合計四萬浩浩蕩蕩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