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長安城亂



三日後董卓會帶小皇帝及百姓出城祭拜太祖陵.

一時之間長安城無數的暗子活躍起來.

"呵!陷井呀!李儒這是要干什麼?"

被許定派出青州的血影閣掌舵之人君羨來到長安之後,流連于各大酒肆之中,他雖然跟很多藏在長安的暗子一樣,都是來殺董卓的,不過他卻一點都不心急.

作為一個合格且高名的刺客,要懂得冷靜,看得清局勢.

看著酒肆里行行色色的人,君羨的一雙火眼金睛很容易就找到了不少與他一樣來長安潛伏的人.

這些人不泛有高手,但是躲不過他的眼睛.

雖然不知道是誰的手下,不過這並不關君羨的事,他只是冷睛旁觀,從不驚擾與交集.

真正的刺客就是要獨行俠,只有獨行俠才能完成最危險與艱巨的任務.

人多容易壞事,而且不保密.

長安城的師徒府.

王允與幾個老伙計,盤坐喝茶,同樣在商量著什麼.

"董卓此舉有些反常呀,不過是擊敗馬騰而以,用得著祭拜太祖陵寢嗎?而且他還要陛下也同去,他會不會是想對陛下做什麼?"王允右邊坐著一個面正方儒的中年男子,此人叫士孫瑞,官職尚書仆射.

王允左邊另人一開口道:"先帝只余陛下這一個血脈,董卓應該不敢亂來吧,而且他想亂來,怎麼也要等到關東諸侯或是南邊那幾位親宗敗王之後."

此人姓楊名瓚,也是當朝重臣之人,出身名門望族.

王允道:"沒錯,現在董卓還不敢對陛下不利,我猜他是想挾持陛下為他當護身符,因為呂布不在長安,他最近連府門都不敢出,可見老賊何其惜命也."

"那怎麼辦?董賊難得出來一次,呂布又不在正是殺他的好機會."士孫瑞有些心急道:

"現在關東諸侯忙于混戰,無力顧及關中與朝廷,尤其是許袁兩家斗得你死好活,如果有這兩家聯手,便可趁虛殺進關中,可惜現在只能靠我們了.

我們不能等太久,現在陛下年紀漸漸成長,一但年紀過大,不利于董卓控制,必會招來殺身之禍,我們要及早除了董卓才行."

楊瓚也憂心忡忡道:"是呀要盡早除了董賊才行,不能再讓他猖狂下去了,你們看關中,司隸被他們禍害成什麼樣了,在這樣搞下去,朝廷真的要亡了."

王允臉帶猶豫之色,微微搖頭道:"我覺得時機還是沒倒,殺董卓不能輕率,不然一擊不中,必引火燒身,日後董卓必然更加警惕,在殺便是難如登天了.

所以沒有百分百的把握我不贊同出手."

王允覺得這次董卓之行必然不簡單,總感覺哪里有些不對勁.

董卓太小題大做了,好像是在給某些人動手的機會一樣.

時機很重要,哪怕計謀不是很高名,只要時機對了,輕輕一推力,便可以收獲勝利.

王子師自幼聞名太原,乃是少年成名,其智並不輸當下年輕俊傑,看問題還是相當精准的.

士孫瑞,楊瓚自知道官職,名聲與才智都不如王允,自是以他馬首是瞻.

聽到王允不同意動手二人也只能無聲感歎.

不過士孫瑞還是有些不甘的最後說了一句:"子師,我們是能忍得住,不草率向董卓下手,但是沒人能架得住其它人對董卓下手呀.

關東其它諸侯我就不說了,許定與董卓乃是不死不休的死敵,誰知道他會不會派人來刺殺董卓.

如今朝中大臣們也是怨恨縱生,保不准有人挺而走險,與董卓玉石俱焚."


現在荀攸還被關在大牢里呢,上次的刺殺以然讓董卓對朝臣不信任了.

誰知道哪一個莽撞的會再出手.

王允聞言沉默良久,大漢忠臣不少,但是也有很多過于熱血沖動的急性子.

這些都是朝廷的良才呀,枉死了確實可惜.

許久王允這才抬頭道:"那就做好准備吧,我覺得三天後會出事,大家盡量避開董卓,免得被友方誤傷,而且這幾日通知道大家盡量少出門,少結交往來.

最好不要派死士參與,以免中董卓的陷井,我們要多保存實力,待時而動呀!

陛下還很需要我們,如果連我們這些忠臣都沒有了,將來誰來保護陛下."

"呃……好吧!"

士孫瑞,楊瓚互視一眼,只好又歎息回了一句.

大漢風雨飄搖,國祚堪憂.

接下來二人出司徒府,各回各家,順便通知道所有親朋友好友,不要有所動作.

上面的幾個大老發話,下面的群臣自然也是收起剛剛要伸出去的手.

三日時間一閃而過,很快這一日董卓派重兵保護車架,開道出城.

董卓自己則與天子劉協同乘坐于一輛馬車之中.

龍輦六馬並排拉著緩緩行過寬闊的街道,在一眾百姓跪伏之下使出了長安城.

看到董卓坐在天子的車上,暗中痛恨董卓之人無為手握成拳,目射凶光,一股股暗暗積蓄的殺意久久不散.

只是出城的安排由西涼軍于兩道上執守安排,重兵巡視跟隨,沒有人出手.

很快董卓帶著劉協安然後來到太祖陵墓,一翻祭拜胡說之後,開始折回.

就在董卓與劉協折回之際,長安城內突然多處走水,很多店鋪或是民房著火,甚至官員家的院子也莫名的被點著.

當然這些人很多都是董卓的直接狗腿子,是董卓提拔或是直接任命的心腹.

他們這些人的家里同時著火,城分布于城中各處,這一下整個長安城可就亂套了.

西涼軍被迫行往各外滅火,同時緝拿縱火犯.

"真的有人動手了,哎!生東擊西,調虎離山,小把戲,根本瞞不過李儒那條毒蛇的."司空府里,一少年聞扣了城內之事,放下手中的筆,,旋即對管家道:

"去,選一間燒起來不會危機整個府邸的院房點了."

"呀!公子,這是何意,我們司空府又沒有遭到賊人,而且我們也不是董卓的爪牙,為何要無故燒自家的房子."管家大驚,同時很是不解.

少年公子道:"燒了董卓才能放心我楊家,李儒條蛇才不會盯上我們.

而且我們自己點了房子,也是在幫那些放火的人,他們是知道誰是忠誰是奸的,不會誤會我們.

相反我們去通知府衙跟西涼軍,算是間接的幫了那些要放火的人引走敵人,他們反而會對我們心存感激."

"還是公子高名,看得明白這些,老奴這就去辦."管家忙下去安排去了.

人走了,少年公子抬頭輕聲喃道:"最重要的是,我點了,後面就會有人效仿,我這是在救大家呀,誰不感謝我楊家,一舉雙贏,哎,這司空府也不是我的家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