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蠢蠢欲動的小皇帝



關中長安!

司徒府里,王允與士孫瑞等人聚集在一起.

"子師還是你說得對呀,幸好我們沒有動手,不然這一次就被董賊給算計了."士孫瑞無不慶幸的說道.

王允大為惋惜的點頭道:"可惜了那些忠勇義死,還有無辜被殺的眾臣."

"是呀,被董賊這麼一清洗,朝中忠直的大臣又少了一些."楊瓚深以為然的點頭,然後又小聲說道:

"聽說這幾日去了不少醫者,但是都不能醫治董卓身上的箭毒,董卓大怒將醫者都砍了,現在病情惡化,恐時日無多呀."

"略有耳聞,希望這一切都是真的,那樣董賊一死,西涼軍必然土崩瓦解,朝廷振興的機會就來了."士孫瑞臉上帶喜的憧憬道.

王允道:"究竟如何誰也不清楚,這會不會又是懂賊的圈套還很難說,李儒此人狠毒狡詐,不得不防,大家還是勿要輕動,靜觀其便為妙."

"子師所言在理,李儒就是一條毒蛇,這次謀害眾臣的計劃肯定出自其手."楊瓚贊同說道.

一想到李儒,他有就種惡寒.

董卓所行爆政,基本的建議都來自于李儒.

這些年坑害殺死了多少同僚,洛陽付之一炬全是這個禍害.

鍾府!

身為廷尉整正的鍾繇也對董卓中毒的事情極為關注.

無它因為他以與關東兗州的曹操取得聯系.

兗州地接洛陽司隸,是最靠近董卓的勢力之一,也是唯一有能力西進與董卓發生沖突戰事的諸侯.

所以也是鍾繇最先聯系的一家.

而且去年許定對他說過的那一番話也讓曹操的心思漸漸活絡了起來,將目光重新放在了西邊.

許定說得沒錯,他曹操的未來在西,西邊是他很長一段時間之內需要擴展的.

即使現在沒有實力對付董卓,無法拿下司隸與關中,但是以後說不定會有機會.

所以他要提早布局,派了不少人前往關中,與各大世家還有重臣取得聯系.

鍾曹兩家是一拍即合,很快就勾搭上了.

想了少許,鍾繇決定還是將這消息送給曹操,並且付上一份自己的意見與看法.

"董卓中毒尚有疑慮,中箭乃為事實,今關中恐有大亂,董卓欲清除所有異己,人人自危,其大軍猛將皆在涼,孟德當早做打算,若有機會當機立斷,迎救天子扶危大漢權在孟德手中……"

為免意外信函由家養死士出南門過武關繞道荊州豫州送到曹操手中.

不光有鍾繇,還有其它大臣也多與天下諸侯有所暗連,比如割據漢中的張魯,比如劉表,袁術,袁紹,就是並州的劉備也搭上了些小族小臣.

許定那邊更不用說,地羅地網也自有渠道送回去.

而且朝中也不乏與他通好的國之重臣.

當然這些消息董卓都沒有進行攔截,相反讓各關卡放松檢查,讓他中毒的消息,迅速的傳到關東各地.

過了幾日,長安城開始流傳一個說法,董卓醫治無效死了.

也有一種說法,董卓的箭毒被清除了在部,但仍然有一部分殘余侵入血骨之中,現在重度昏厥不醒人世.

而且董卓也沒有在現身過,就是李儒頻頻進出府邸,然後代發命令,運轉朝廷.

同時李儒代董卓授予董瑾校尉之職,加議郎,統領董卓警衛兵馬,二十四小時守衛丞相府.

不少人前去探望董卓,但是無一例外都擋在了府外.


就是董卓心腹郭汜,利你李傕二人也沒能進去.

一時惹來更多的人猜疑.

"此事當真?"

皇宮深處,十三歲的劉協看著眼前的中年男子不確信的問道.

眼前的男子叫董承,乃是李傕手下將領,因向董卓敬獻了不少財寶,董卓見他也姓董,遂提拔了他,並將他的女兒許給劉協當妃子.

當然這只是名號上的,因為此時的劉協還沒有到可以揮霍男人資本的年紀,所以董承只是他明面上的老丈人之一而以.

二人的關系並不算牢靠.

"回陛下,此事千真萬確,現在長安城都在瘋傳,有說丞相死了,有說丞相昏迷了,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現在大權都在李儒手里."董承道:

"而且李傕,郭汜等人也見不到丞相."

"原來如此,那愛卿有何打算?"別看劉協只有十三歲,但是他還是挺聰明的,這些年被董卓給軟禁挾持,城府也更深.

董卓的死太可疑了.

沒有人比他更了解董卓的狠辣還有李儒的陰毒.

董卓受了箭傷是不假,但是那箭有沒有毒他也不確信.

所以他聽到董卓的事後只是微微吃驚,並沒有表現得過于心喜,更沒有張嘴就罵董卓.

因為宮中耳目眾多,況且董承也不一定可信.

天子從來就是孤家寡人,劉協雖然年幼,而且從沒受到正規的帝王心術培養,但是他以經初步掌握了帝王的權術.

所以他現在誰都不會去信,臣子只可利用,不可信賴.

別提望他們會有覺悟被你控制.

雖然董承現在名義上是他的老丈人,看似是一家人,但是更要防患.

畢竟他本來就是董卓下面的將領的部將,而且他是外戚,大漢就是被外戚跟宦官敗壞掉的.

劉協從小長在董太後的宮殿里,對外戚之事感觸最深.

董承道:"臣人言輕微,並無打算,只願以陛下安全為主,陛下可以放心誰也不能傷到你."

董承的話半真半假,同樣是無懈可擊,聽上去並無其它明顯的意圖.

"董愛卿忠心可佳,不過時值亂世,很多事也不是愛卿能左右的,朕到是很希望能有更多像愛卿這樣的忠勇之士,如此朕才能真正放心的睡踏實覺."劉協突然抬頭望向了外面的云朵,有感而發道.

董承道:"陛下放心會有的,天下間忠于陛下跟大漢的人還有很多."

很快董承從劉協這里出來,出來這道宮門,很快他拐向了朝政的大殿.

"怎麼樣?陛下可還好?沒有咒丞相吧."

大殿內站著一個人,手里拿著扇子背對著董承.

董承恭敬回道:"大人,陛下很掛念丞相的安危,並無不敬,不過他對眼下的形勢很擔憂,所憂宮里不安全,希望臣跟大人說說能不能加強護衛之事."

"沒有不敬……哈哈哈,別是嘴上不說,心里一直在大罵吧."男子大笑三聲,笑得很陰寒,接著道:

"既然陛下害怕不安全,那就給他多找些忠臣陪陪,我來看看有多少人願意為他拋頭顱灑熱血."

"是大人,末將明白了."董承聞言回了一聲,然後默默的退下.

董承告退,男子轉過身來,偏瘦的臉上顯出一絲戲謔.

"我們的這位陛下要長大了,不過還是太嫩了,雖然掩飾得極好,卻還是不甘平庸,看來真的要選一個可靠的宗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