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王修異動 陶謙東移



與王修對弈的這中年男子姓張名昭,乃是彭城本地人.

素有才學,陶謙慕名察舉他為茂才,被張昭拒絕.

陶謙認為張昭輕視他,因此將張昭監禁.後經好友趙昱援救才被釋放.

在來徐州之前,許定曾給過王修一封信,信里裝的是張昭的詳細檔案.

出至彭城張家的張昭無疑是王修需要爭取的人員.

不管是守彭城穩地方,還是為許定挖掘人才,他都要與張昭接觸.

張昭此人最擅長的是書法,尤其是隸書,其次才是圍棋.

書法一道對于家貧的王修來說有些為難,索性棋藝還不算,所以到了彭城主動拜訪了張昭.

不過他並沒有直接招攬,也沒有表現這個意思,只是以棋會友,時不時的拉張昭對藝.

一來二去,便探討起了家國大事,百業民生,當然還有施政方向的問題.

王修沒忘記,許定給他的檔案里有一句話,張昭善政務,軍事方面不通曉.

所以王修從不與他談論軍事之類的.

王修沒有像陶謙那樣直接且強硬,初步獲得了張昭的好感.

所以張昭很熱衷于幫王修穩定彭城,因為他並不喜歡袁術.

相反他有些傾向向許定.

因為他的兩個兒子今天十五歲了,正是到了求學突破瓶頸的時候,需要去拓展新的學途,見識儲備更豐富的知識的時候.

家族的書籍,徐州的書籍以經遠遠無法滿足了.

而整個大漢,除了東來學院跟它的圖書館,沒有更合適,更安全安靜的成為學子靜土之地.

為了家族的延續,子輩承載更強的底蘊,張家必須做出新的選擇.

王修的到來無疑給了張昭同樣的搭線機會.

所以向來不善軍事的張昭又發揮了他天然對兵事的那種畏危特質,向王修建議,盡量與袁術之兵少正面交鋒.

以和為貴,拉長袁術的戰線,然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此扭在一起,讓袁術無法大范圍的開戰,以此保全徐州的元氣.

而這一點也正合了王修的意願,拖字決也是他此來徐州的主要策略.

徐州只要不失,與袁術對峙越久對他越有利,等許定那邊騰出手來,袁術的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所以這才有了袁軍輕易突破呂縣,夏侯博連戰連退,甚至為了讓袁軍合理的拿下武原,王修故意讓曹豹等人放在那里.

如此現在的局面是,王修的一字長蛇陣依然在,不過是將原來的一條大蛇變成了兩條長蛇.

而袁術大軍的兩只鐵拳螃蟹陣也變成了一字長蛇陣.

三條蛇纏在一起,想咬傷彼此,一擊結果對方可就難了.

"通知李進,他可以出擊了,必須給我拿下梧縣,拿下梧縣後不要動近旁的淄丘,給我打打竹邑."王修立即向各地發出新的命令.

很快李進部出蕭縣,直奔梧縣,這里袁術部只有一千來人的守軍,很快被喬裝的李進部給偷襲拿了回來.

畢竟這本就屬于彭城國,內應什麼的早就安置了不少.

拿下梧縣,李進又領人穿過淄丘直往竹邑,嚇得竹邑的守軍一跳,趕忙崔著汝南的援軍快點過來.

當然李進只是嚇唬一嚇而以,走到四分之三,又帶兵折回,這時淄丘的袁軍又去攻打梧縣,試圖奪回這里,剛好被李進給堵了後路,與梧縣城的第一校尉軍出城合擊.

袁軍接連在側後方吃了敗仗,這時袁術與袁渙才注意到王修換了打法.

"縛陽,彭城,梧縣,這又是一字長蛇陣;下邳,良城,淡縣,兩條蛇呀."盯著彭城的地圖又看了一遍,袁渙揉揉額頭喃道:

"一左一右剛好在我軍周圍."

袁渙這才發現自己的大軍也在不知不覺之中被動的變成了一條大蛇.

而且只能是頭動,身子跟尾巴動不了,是一條被釘死的大莽蛇.


小蛇斗大蛇,這是什麼打法?

袁渙有些看不董了.

王修不怕自己將他碾壓死嗎?

"曜卿管他這麼多,既然王修敞開了大門,那我們盡管吃就行了,淡縣就在那里,總不能因為擔心這個擔心那個就不打了."袁術可不管什麼陽謀與陰謀了.

拿下淡縣是他的一個執念了.

上一次攻打徐州沒能打下來,這一次一定要打下來.

袁渙閉目想了想道:"主公所言不錯,不管王修怎麼變,始終改變不了他們兵力少的弱點,只要我們各城都保持住足夠的兵馬,我們這條大蛇就是他無法撼動的存在."

袁術道:"這就對了,立即通知紀靈,馬上攻打淡縣,這一次一定要拿下這里,各它各將務必守好各城,不准單獨出擊."

淡縣!

此時陶謙與眾人也在商討.

不過商討的事宜不在是防禦堅守,而是撤退.

"主公不可呀,淡縣乃我徐州之根本,州府所以怎麼能說棄就棄,這樣不利于各城各縣抵禦外敵."曹宏堅決反對道.

王朗道:"曹宏你不想主公撤出淡縣居心何在,我想讓主公死守淡縣,然後被袁軍攻破城池抓去當俘虜嗎?"

"王朗你不要血口噴人!淡縣乃我徐州州府,怎可棄之,我們威海侯不是能人多嗎,讓他們都來支援便好,到時與袁軍在城外交戰,我相信威海侯的部下一定能成功圍殲袁軍的."曹宏朝陶謙拱手道:

"主公,如果威海侯的人不來淡縣,這便是沒有把主公放在眼里,威海侯從來不沒有考慮過主公,王修想間接害死主公.

主公千萬不能撤出去,不然徐州的民心就失了,徐州百姓還如何相信主公,請主公三思!"

陶謙臉色一暗.

麋竺站出來道:"荒謬,威海侯行事為人光明磊落,何須要耍詭計,王叔治讓主公向東撤,就是為了保護主公,以免主公出意外,否則不好向威海侯交代.

現在我們只是戰略東移,又不是離開徐州,只要能擊退袁軍,徐州的百姓自然明白主公的用意,誰敢責備主公,是你曹家還是我麋家."

"你……"曹宏氣得半響說不出話.

陶謙看著爭吵的兩派也是頭疼,最後一揮衣袖道:"就按王叔治的意思去辦吧,淡縣不過是一座城而以,失了便失了,我們去朐縣也是一樣的,大家要相信威海侯跟他的文武."

本來就有意將徐州大權交給許定了,陶謙也越來越光棍了.

他的身體越來越差了,不知道還能撐多久,總要為自己的兩個兒子博一個未來.

木訥呆板的兩個兒子,根本駕馭不了一州之地,甚至當太守都不行,他們的富貴榮華還需要自己妥善安排好.

其它諸侯他都不放心,唯有許定可以.

就在陶謙下完命令的時候,准備散會的時候,有一探騎從北而下,匆匆進了大廳.

"報!主公大事不妙,泰山郡南部被曹操虎豹騎給偷襲,現在琅琊郡也受到曹操虎豹騎的襲擊,其部以南下,正向開陽而去."

"什麼?"

唰的一下,陶謙的文武們全都變臉震驚.

曹操有騎兵?

還偷襲了泰山郡,又進攻了琅琊郡.

還南下了,正要打開陽,打完開陽不是直接可以進逼淡縣了.

曹軍的凶名在徐州可以止小兒夜啼.

包括曹宏大廳時有一半的人不由的打了一個哆嗦.

"主公我等附議,盡早遷移朐縣才乃是上上之選."

曹袁大軍要合流了,死守淡縣那是真的找死呀.

包括曹宏,原本反對的人紛紛站出來同意了.

沒有什麼比保命更重要,壇壇罐罐可以丟棄就丟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