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袁術軍敗



"如何了?"袁術退到竹邑,急不可耐的問道.

袁渙道:"主公,王修沒有反撲,其它徐州軍也只是將彭城,還有下邳國的良成等北部給重新占領,其它的都在救災滅蝗,暫時可能我們就這樣與徐州方面保持相對的平穩吧."

蝗災沒有過去之前,袁渙估計徐州方面跟他們都不會想生戰事.

應對這場天災才是當下最重要的.

哪怕汝南是大郡是富郡也經不起這樣的折騰.

"真是便宜了許定!"袁術突然有種無力之感,好好的局面怎麼一下子搞成了這樣.

上天對他太不厚道了.

拿起報紙又看了一下,袁術丟在了地上.

如果說突然降臨的蝗災幫了王修跟徐州一把,那萬年公主之事就太惡心人了.

許定的夫人宮尚竟然就是萬年公主劉穎.

許定搖身一變又成了駙馬,成了當今天子劉協小皇帝的姐夫.

這特麼的故意耍人的吧.

從心底里他是不願接受這個事實的.

但是卻也沒有任何懷疑.

雖的事可以亂說,這種事許定肯定不敢胡來編造的.

袁渙的臉上同樣是顯出苦色.

萬年公主一出,什麼聯盟,什麼私匿玉璽都將不攻自破,還順帶打了五大諸侯一巴掌.

天下人都在看笑話吧.

壞消息當然不止這些,很快袁術就收到了更壞的消息,許定擊敗了曹操,拿下了半個兗州,然後其部第五校尉軍兵出任城國,以經悄悄增援到了予秋城,向沛國的郡府相里城奔來.

相里城在竹邑的左翼,一但渡河睢水就有可能包抄襲擊竹邑的後方.

這對袁術大軍是一種大威脅.

袁渙不得不做出新的戰略調整,以應對王修等人的有可能反撲.

不過接下來一兩天又是和平的情況,第五校尉軍並沒有越過睢水,就卡在相里城.

袁渙還是覺得王修等人此時對武反撲的可能性還是小了一些.

"報!主公大事不好了,許定部第六校尉騎從山陽郡越境,先攻梁國後攻陳攻,沖汝陽城去了."

"什麼?"袁術大驚失色,待問清了之後忙道:"來人,傳令各軍各將,全部從徐州撤出,給我趕回汝南."

老家要被許定給踹掉了.

袁術怎麼能不急,這是真的著急上火了要爆肝了.

此時袁術啥也不想了,能保住豫州就不錯了.

袁術大軍收到命令各部趕緊回援汝南.

他帶著五萬大軍先走一步,其他的隨後跟進.

濄水河下城父聚城!

"報,將軍,袁術主力接近了,以經在架設浮橋了,我們要打嗎?"第六校尉軍的探馬回報.

趙云問道:"袁術身邊多少了,後面還有多少?"

"將軍,袁術親統五萬先行,後方陸續還有七八萬人馬…"探馬將情況詳細回報道.

其他都尉將領們聽後都道:"將軍打吧,袁術後續的兵馬拉得有點遠,正好截擊袁術."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要打就打袁術本人.

所以將領們都跟激動.

不過趙云卻搖搖頭道:"袁術的這五萬必然是大軍中最強最好的,老卒肯定很多,所以我們打後面的部隊.放袁術過去."


"可是將軍,那可是袁術呀!"不理解的將領急道.

趙云淡然清靜回到:"沒關系,袁術什麼時候殺都行,現在我們沒有吞豫州,真殺了袁術,你們覺得對誰最有利."

許定的任務就不是殺袁術,而是用最小的代價重創袁術,打怕他,打殘他的部曲.

讓他無力東顧,讓他不敢再對徐州有覬覦之心.

所以這次的目標還是以消滅袁術有生力量為主.

所以趙云沒有選擇袁術的這五萬大軍硬碰.

因為即使能勝,自己也會折損不少,而且萬一將袁術給殺了,那就真是弄巧成拙.

反壞了許定的計劃.

所以袁術帶著這五萬大軍安然後渡過了濄水,然後急向宋國新陽方向奔去.

袁術走手袁渙負責集結其它大軍,整合後大隊擁來濄水河,因為袁術等人安然過河的原因,袁渙與其它將領們都有些大意了,所以並加探明四周的情況,大軍就沿著袁術先前走的兩條浮橋依次過河.

任他們怎麼也沒有想到,等過去二至三萬人馬的時候,突然,兩條鐵騎從左右沖出,朝著剛剛過河立足未穩的大軍滾滾而來.

鐵騎踩踏的地面隆隆作響,地面震動不停.

等袁術大軍發現兩支鐵騎殺來的時候以經晚了.

誰也沒有想到在汝南郡腹地還有青州的鐵騎.

而且就埋伏在他們主公剛剛渡河西去的地方.

畢竟下城父聚城還在在袁軍的手里,這城也沒有受到襲擾.

青州的鐵騎竟然敢在眼皮子底下玩偷襲.

膽子也是大到沒邊了.

"快快,刀盾兵!刀盾兵!槍兵,槍兵,弓手,弓手在哪里……"

過河的這三萬袁軍一時兵找不到將,將找不到兵,亂哄哄一片,壓根無人節制調度.

倉促之間哪里能建立起防禦.

不僅沒有防禦,相反第六校尉騎的將士紛紛開弓,弓箭反早一次袁軍開始射出.

如雨的箭矢飛來,將密集的袁軍給射得成片成片倒到哀嚎.

"殺!"

鐵騎所過,袁軍盡被沖擊撞飛,或是被踩踏而亡.

兩支騎兵隊伍如同兩把鐮刀一個從左殺來,一個從右殺來,將哄亂的袁軍給切瓜砍菜給殺穿過去.

兩把鐮刀互相交叉切割,不斷的揮動著死神的武器.

沒有節制又無人可擋,無心敢戰,自然紛跑潰散的更多.

靠近河邊的還好,干脆沿著浮橋跑回了東岸,或者跳水猛游過去.

其這的要麼往下城父聚城逃去,試圖讓守將開門放他們進去,第六校尉軍分兵了,一以副都尉五百人馬為一小隊,散成十二支分散追砍來回沖殺.

畢竟此時三萬袁軍以敗,不需大騎兵來破陣了,只需要從後追殺便能收獲滿滿.

當然保持五百人的中隊也是怕袁術手下有能力突然聚集起一批散兵做殊死搏斗.

不過這樣的事情幾乎沒有可能發生了,袁術的將領除了紀靈與張勳悍勇一些,其它的也就橋蕤,李豐,梁剛,樂就還算忠勇敢戰.

不過這四人中梁剛,樂就以經戰亡.

李豐跟在袁術身邊,橋蕤守在汝陽.

所以西岸現在是無人主持大局,也沒有一個敢戰之士.畢竟主管這支大軍的袁渙也還在東岸,沒有過河.

所以三萬大軍任第六校尉軍砍殺追擊,像攆兔子殺雞一般.

"軍師我們要過河嗎?西世無人主持大局,下城父聚城的人也不敢開城放人救人,我們總不能眼睜睜的看著青州的騎兵將我方三萬大軍就這樣輕松的給消滅了."有人眼著眼睛向袁渙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