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戰略調整 冀州幽州一鍋端(三合一)



"是主公!"

許定既然定下了基調,郭嘉自然不會多事.

畢竟這事那個方法確實是殺傷一千自損八百,還有損名譽的坑招.

"對了主公,公孫瓚那邊送來了信,他真的約我們于居庸關外一戰,以同等數量的精騎一決勝負.

若我們贏,他直接讓出幽州,若我們輸向天下昭告永世不得進犯幽州,不能打他幽州的主意,而且要全面退出遼西,只能以遼東為界."郭嘉將幽州送來的信函交了上來.

許定沒有拆開,而是問道:"他肯定還有其它條件吧!"

"主公英明,公孫瓚還說,主公不得參戰統兵,可以出動第六,第七,甚至歸義軍中的任何一支鐵騎,他都以同等數量的白馬義從為代表出戰."郭嘉笑著回道.

許定道:"他到是聰明,有自知之明."

這是許定預料之中的事.

公孫瓚要是敢跟他許定打,早打了.

許定想了想道:"答複他,就說可以,我們就讓第七校尉騎出戰,人數五千,還有將此事也登報讓全天下都知道."

"主公此事也昭告天下,會不會不妥當,我不是說怕漢升將軍輸,而是怕其它諸侯趁機從中作梗,暗中搗亂,影響我們的計劃."郭嘉有些憂慮的勸道.

關外對決,勝者得幽州,這太兒戲跟簡單了.

現在不是春秋時期,打仗還講禮儀什麼的.

天下除了公孫瓚敢這麼干,在無一家諸侯敢這麼跟他們賭戰.

如果有,那真是性福的,幾下子就掃平了天下.

"搗亂,這事有誰能搗亂,無非是袁紹跟劉備兩個人爾,袁紹不是以經在做了嗎?一直跟幽州的世家勾勾搭搭,在挖牆角了,他都以經做好了先謀幽州,讓我們跟公孫瓚痛痛快快的打一場的打算,他才不會破壞決斗的."許定坐下來,將信放在一旁的桌子:

"至于劉備,只多是勸幾句公孫瓚,讓他不要跟我們決斗,即使決斗也不要賭上幽州,不過是在耳邊煽風點火,慫恿公孫瓚跟我們頑抗到底罷了,除此他還能干什麼?

公孫瓚這人好面子,我們就滿足他,而且就是要讓全天下的人都知道,這樣他才不會變掛,我們才能在大義上占有幽州,這樣接下來誰在幽州搗亂,我們也有足夠的理由收拾他.

幽州的百姓也才能更擁護我們,才能知道誰才是真正的想幽州好,為他們著想的."

"那主公袁紹怎麼辦?總不能讓袁紹就這樣,一直在幽州搗亂?"眼下開戰在即,黃忠擊敗公孫瓚,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但是袁紹趁機占有幽州,打起來還是會有損幽州,破壞幽州的安定.

袁紹明顯是想趁這個機會,把這周的其它郡縣給收回去,順便在幽州給許定挖一個大坑,變成戰爭泥潭.

許定當然早已看出了他的意圖,想了想道:"這樣,袁紹不是要幽州嗎?那就讓他去搞幽州吧,我們的大軍不是都集中在平原郡一帶嗎?直接進攻清河郡,攻打魏郡,打到袁紹的鄴城去,我倒要看看袁紹是想要幽州呢,還是想要冀州."

郭嘉迅速在腦海中補充了敵我雙方的兵力部署圖,這些信息他最清楚了.

稍加分析突然覺得許定這個方案,未嘗不是一個非常高明的策略.

袁紹想將幽州變成阻擋遼東軍的陣地,他不可能是直接開空頭支票,忽悠拉攏世家.

世家也不是白癡,如果袁紹一兵一卒都不派,那麼這些世家豪強也不會支持袁紹.

本來袁紹能動用的兵馬就不多了,如果再調一些去幽州,那麼他整個冀州體系的防守就相當的薄弱.

表面上東來軍進攻打幽州,爭奪幽州,實際上派出一股大軍直接長驅直入攻打鄴城,抄了袁紹的老巢.

那麼袁紹不僅根基失去,而且即使占據冀州,也會被己方的大軍四面包圍.

袁紹到時候想逃都逃不掉,簡直是一步妙棋,這樣表面是打公孫瓚,實際上把目標定在袁紹身上,一舉瓦解兩大諸侯,徹底平定北疆.

好好操作未嘗沒有可能,所以郭嘉眼神熠熠生輝起來不斷的放出金芒.

"那主公這個方案需要好好規劃一下,重新制定戰略,將仲德,志才,公達,還元直等人都招回來好好商議一下."

同時攻打兩周,而且要消滅眼下最大的諸侯勢力之一的袁紹,必須要周密行事,各個環節都要規劃好,不然打成持久戰,變成消耗戰,這可就不好了.

所以郭嘉建議所有能回來的謀士進行一次磋商定計.

許定道:"這是當然,這一次計劃一定要周密詳細,因為要同時攻打兩州,鯨吞十六郡,地盤之大,人口之眾是我們需要挑戰的.

後面的糧食以及其他的替補官員都要准備好,到時要向各地抽調人手,治安,保障都要跟上."


一下子浸吞兩州,雖然有些倉促,任務非常的嚴俊,如果袁紹不搞事情,許定拿下幽州就會先安安心心的的發展.

各種缺口也不會很大,不過袁紹既然要出手,那也只能先跟他決戰,消滅他這個北方實際上的最大威脅.

袁紹一滅,劉備就好打了,劉備一亡,北方徹底平定.

接下來就可以全面南下,掃平袁術,劉表,孫堅等人,最後再向西.

基本的方針還是沒變,只是收取冀州的時間要提前一些.

不過現在許定有五州之地,人力,物力,財力都能支撐得起來,所以他也不怕打.

如果他不顧一切的讓外族軍團參戰,戰事會打得更快更順利.

不過原則就是原則,底線就是底線,別說現在不需要,假設自己有一天被其它諸侯按在地上摩擦,他也不會調用打內戰的.

命令送達到各地,許定手下的各大謀士們能回來的回來,不能回來只好安心做好份內工作,為接下來的大戰保證輸出,維持地方穩定.

在這期間,東萊的報紙不斷刊印分發天下.

很快人們就知道了出身颍川的棗祗棗子農這麼一個人.

作為許定最開始的跟班之人,不顯山不顯水,少有人知,文不如郭嘉,戲志才等一流謀士.

武也同樣比不過滿寵,呂虔等文士出身的武將官員.

但是默默耕耘十數載,今朝得見天日,一下子就轟動了整個大漢.

變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甚至有人搶著為他立傳著書,連許久不出動的大儒也連連發表評論,歌功頌德.

"賣報!賣報!威海侯公布驚天消息,其名下校尉棗祗培育出可產糧數倍的新谷物,普天同慶,大漢之福……"

"賣報!賣報!威海侯至到任東萊之後一直至力于發展農業,研究谷物,經數十年辛苦研究與探索,終于有所成就,威海侯表示,明年將向治下所有州郡推廣新種,務必多產糧,讓百姓多增收.

同時表示如糧種穩定可靠,將于以後逐步向大漢各州郡推廣,務必讓我大漢百姓人人都能獲得豐收,人人都能飽食,讓我大漢百姓不在有饑荒饑餓,人人都過上好日子……"

"賣報!賣報!威海侯嚴重痛斥血衣盟與一些不良世家勾結一起謀害棗祗,斷我華夏之希望,毀我華夏之脊梁,壞我大漢之山河.

威海侯表示,血衣盟與一些不良世家可以謀害他,可以使用任何下三爛之手段對付他,但是請你們放過棗祗,讓他繼續研究增產的新糧種,饒我大漢一命,不要毀了我華夏的希望,威海侯求求你們了……"

"賣報!賣報!東萊學院法科嚴重伸明,將會徹查發生在平州樂浪郡的謀害事件,並將凶殺緝拿公布,特此伸明,他東萊學院法科與血衣盟,某些世家將斗爭到底,還大漢公平公正……"

"賣報!賣報!為了幽州的和平,為了幽州百安定,威海侯與幽州公孫瓚將于居庸關外進行一場屬地爭奪決斗,勝者得幽州,敗者將永不染指……"

河內!野王城.

"還是威海侯厲害呀,什麼人才都有,竟然能將糧食產量提高數倍之多,有了如此良種,難怪他治下百姓能吃飽,這真是我華夏之幸事,我大漢之福份呀."張楊感歎完,然後問向董昭:

"公仁我們是不是應做點什麼?"

董昭道:"主公,如此大事應該慶賀,先發一份祝賀帖子給威海侯,在花錢送到東萊報館,表示我們對棗先生的支持,希望他在接在曆為我大漢研究更高產的糧種,以及主公的敬意."

"哈哈哈,還是公仁想得周道,好,就按你說的去做,我們要跟威海侯保持緊密的聯系."張楊二話沒說就同意了.

許定現在是天下第一大諸侯,加強聯系是很有必要的,而且雙方之間商業頻繁,這為張楊帶來了不少好處.

同時送些錢給報館,這樣不光能唰名望,還能近水樓台,購買良種.

"對了主公,對于棗先生遇襲之事我們做何反應."董昭問道.

提起這事,張楊的心情一下子就沒這麼好了,想了想問道:"你覺得呢?"

董昭道:"主公以棗先生的功績,必定能名傳千古,彪炳史冊,相信要不了多久,名聲將不少大漢任何人,全天下的人都會銘記其恩德,我們應該堅決的支持他,與那什麼血衣盟還有一些謀害他的世家劃清界限,方能善始有終."

張楊微微頷首,沉吟了一會道:"好!立即對外宣稱我河內堅決抵制血衣盟還有某些世家的丑陋行徑,願意幫助東萊學院的法刻追查此事,從現在開始一經發現血衣盟的人立即逮捕,如有反抗當場擊殺.

至于那些不良世家我們河內也會容忍,同樣嚴辦嚴查."

並州!

晉陽城!

"果色控制了輿論就等于拿了一把隨時能殺人的長劍,許定玩得好一手把戲,隨便拉出一個棗祗,就說他能讓糧產高達數倍,如此吹噓遲早會自食惡果."劉備在看完這份報紙之後,壓根不相信這是真的,于是拿起了公孫瓚與許定對決的那一份報紙,眼中不由露出一絲可惜.


公孫瓚這家伙腦子繡逗了吧.

跟許定到關外決斗,自己什麼本事不知道,難道不清楚許定的武藝.

放著好好的城池不守,搞什麼一千多年前的上古決斗來分勝負,決定底盤歸屬.

李肅道:"大哥,那這事我們怎麼處理?"

李肅說的當然是棗祗的事.

劉備道:"雖然許定的話不能信,不過暫時他的謊言還不會被戳破,只能等明天他大規模的拭種新種,產量無法從交州之地補充迷惑天下的時候才會被人發現.

所以這段時間,這個棗祗會成為一個焦點,甚至如孔孟子等聖人一般高高在上.

我們還是不要去觸這個黴頭,我們先發表伸明,同樣譴責一下血衣盟.

對了我們並州不是有一些世家不配合我軍嗎?就按給出的這個理由處理了."

李肅聞言又眸大放異彩,豎起大拇指道:"還是大哥厲害,如此許定到也幫我們解決一些麻煩,哈哈哈,他做夢也不會知道,他的劍變成了我們的刀."

劉備得意的點點頭,混跡了這麼久,他對政治方面的覺悟也越來越有心得了.

接著他又問:"對了,三弟最近怎麼樣?"

三弟當然是指後來跟他拜了靶子的麹義.

"三弟經過大哥你的安撫後好了很多,不過他一直念念不忘打回冀州去,想要重新招兵擴軍,可是手里沒錢,願意跟著他的人不多了."提起麹義,李肅就是一臉笑壞.

麹義這家伙至上次被袁紹擊敗後,雖然帶了不少兵馬撤出常山國.

不過李肅只讓他屯兵在上艾,並且沒有給錢糧,還挖走了麹義不少手下.

麹義的傲氣也越來越小了,不敢在自以為是囂張無比,來晉陽的時候開始喊他二哥了.

"三弟就是心太急了,袁紹乃四世三公,占有冀州之後,難以撼動,怎可與他輕易交惡,如今我們的敵人應該是許定,一致對外才是."劉備表面訓斥了幾句,然後道:

"現在應該多多休養,以待時機,不過秋意漸濃,天涼水凍,他的人馬未來多少糧草過來,你還是撥付一些糧草給他,我有預感可能會有大戰發生,說不得到時要靠三弟領軍沖陣殺敵呢."

老狐狸,讓我打壓麹義,自己卻在明面上裝好人拉攏他.

不就是怕我權力過大,控制的兵馬過多,對你產生威脅,所以想讓麹義來制橫我.

李肅暗罵腹誹一句,不過嘴上說道:"大哥說得及是,打仗還是三弟在行,我只會管管後勤,料理一些俗事."

"二弟也不要妄自菲薄,你才是我們並州最重要的人,你才是我們並州最大的功臣,二弟上馬能打仗,下馬能治軍,文武雙全,無人可比,我永遠都需要二弟,現在我們並州發展勢頭雖然不錯,不過隱患也不少."劉備長歎一聲道:

"北面不是鮮卑就是匈奴這些異族,想在進一步以無可能,西邊過了黃河就是關中,西涼軍虎視眈眈,李儒一直在盯著我們的河東,隨時有可能進攻.

南邊張楊同樣也對我們警覺不已,占著天井關,想打上黨隨時都可以.

東邊不用說,袁紹堵著我們,想東下暫時也無望,如果東北方的伯圭戰敗了,我們又要面臨另一個大敵許定,那時就更危險了.

我並州不容易呀……"

說著說著,劉備又開始掉眼淚了.

李肅好一陣頭疼無語,這特麼就我們兩個人,能不能別裝了,不掉眼淚會死,你哭給誰看.

別老是惡心我一個人呀.

雖然萬般厭惡,很不喜歡劉備這個習慣,不過李肅還是習以為常貫了,嘴上稱道:"大哥放心,只要我們兄弟齊心,必定其利斷金,沒有什麼是能難倒我們的."

"對!二弟說得太對了,我們兄弟齊心,其利斷金,一定能中興大漢,一定能掃平一切逆臣的."劉備點點頭終于沒有在哭了,喊口號是他最喜歡做的事之一了.

冀州!

鄴城!

袁紹對眾人說道:"公孫瓚之事果然如我們預料的一樣,他要跟許定在關外決斗,你們有什麼看法?"

"主公,一切按計劃行事便可,不管公孫瓚跟許定誰勝誰負,幽州我們先拿過來,在將其打爛,讓他們誰都得不到."許攸說道.

逢紀道:"主公,許定公然登報,將此事公之于眾,怕是用意不簡單吶!"


袁紹一下子來精神,問道:"元圖覺得許定是何用意?"

逢紀道:"表面上,許定是想將此事做成既定事實,堵住公孫瓚的後路,讓他無從反悔,這樣他接收幽州就更另的順暢.

但是他還有一層意思,就是想看看各方的態度,這次事情一但做成,成為一個特例,那麼以後說不得他會直接在報紙上向各大諸侯發出同樣的要請,如此不用花費多少代價就能拿下各州郡."

"元圖所言在理,以後許定在報紙上公開決斗,我們各大諸侯是答應呢還是不答應,答應明顯中計,少數並團作戰,有誰是他許定的對手.

不答應又會失了民心,落下一下亂戰不顧黎民生死的臭名聲,許定此計很毒."郭圖憤憤的解釋道.

荀堪與許攸也是頻頻點頭,不得不說公孫瓚這是開了一個壞的頭.

而且讓許定狠狠的利用了一把.

將天下諸侯全給推進了火坑.

烤得大家會很難受.

報紙此物,殺傷力實在是太大了.

現在漸漸的顯出了其的威力,雖然冀州一直在禁,自己也搞報紙,但是不管是質量還是數量都比不過人家.

影響力大大弱于東萊方面.

畢竟人家月報是免費的,又還有旬報日報這一些豐富內函,經過這麼幾天的侵染,整個大漢可以說無孔不入了.

袁紹揉了揉太陽穴道:"那怎麼辦?公孫瓚鐵了心想與許定對決,而且報紙也刊登了,他不可能失信的,畢竟他這人極好面子,最重臉面了."

公孫瓚喜穿華服,愛炫耀,又偏執,你想讓他停止這個瘋狂的舉動是不可能的.

所以現在袁紹很頭疼.

許攸站出來道:"主公,如果公孫瓚突然暴斃,我想這決斗就沒必要繼續下去了吧."

公孫瓚突然暴斃?

這怎麼可能,難道許攸是想說.

袁紹突然明悟了,眼中閃過一絲精芒,不然很快隱去,用手半遮著臉繼續揉太陽穴道:"孫瓚怎麼可能突然暴斃,他若死了,幽州不是大亂了,許定更加容易獲得幽州."

公孫瓚才是現在幽州的大旗,他一死,誰還能擋得住許定.

紛亂的幽州系,立即就會投降的投降,逃得逃.

其它人到覺得許攸這個主意不錯.

殺死公孫瓚是暫停對決,然後阻止許定以此成為循例收滅天下諸侯.

不過建議的是許攸提出來的,自然沒有搶著說話.

許攸道:"主公,公孫瓚有兒子,有從兄弟,人結拜兄弟,我想每一個人多光都對公孫瓚的這個做法有意見吧.只要稍加點撥一下,我想他們會做出正確的抉擇的,如果最好實在不行,那麼我們就自己動手."

說這話的時候許攸眼露陰狠之色,做一個抹脖子的舉動.

公孫瓚除了有一個嫡長子公孫續外,還有其它的兒子.

公孫瓚若敗,他們怎麼可能這麼甘心的放棄手中榮華富貴.

就算他的兒子們懾于公孫瓚的淫威不敢動,但是手里有實權的從兄弟公孫越,公孫范呢.

甚至那些個沒有血緣的結拜兄弟劉緯台,李移子,樂何當甘心公孫家這顆大樹倒下嗎?

沒有了公孫瓚的關系,他們還能在幽州呼風喚雨,為所欲為,過著上流人的生活嗎?

肯定是不可能的,沒有了公孫瓚,他們什麼都不是,昨日總總富貴榮華,頃刻過眼煙云.

要不說許攸是做情報工作的人,對這種事的敏感程度還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可是子遠,就算如此,那如何保證幽州能不大亂,能不一邊倒的投向許定,能不反助許定拿下幽州,可別得不償失呀."郭圖站出來問道.

這正是袁紹最想問的,公孫瓚死不死不關心,他只關心自己做了好事,別成為別人的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