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袁紹求援 高干棄城(二合一)



袁紹揮揮手,示意眾人下去.

眭元進,趙睿等人想說什麼,但是知道自己的份量,于是躬身退下.

許攸則沒有走,而是等眾人走後,關闔起了房門.

"子遠,你說現在怎麼辦,冀州有難我們不得不救,但是幽州這邊我們才剛開始與許定部交戰,還未對其產生一兵一卒的損失.就這樣走了我不甘心呀."

許攸看了床榻上的袁紹,心道你不是不甘心,你是不知道撤兵回幽州還能不能保住冀州,你在權衡計算哪一個更劃算.

看穿這一切的許攸抱拳道:"主公,當斷不斷必受其亂,冀州我們是要回的,必須救,冀州才是我們的根本,如果沒有了冀州,就算我們得到現在的幽州,也成了甕中捉鱉,所以我們必訓全力以赴的奪回冀州."

"子遠言之有理,我也是這麼想的,那你覺得現在我們應該怎麼做才最好."袁紹又問道.

剛才一時失查,竟然忘記了自己的冀州比幽州重要.

許攸道:"四點,主公我們現在要做四件事,一是奪回益昌,新昌,臨鄉,方城四縣,打通與元圖他們的正面聯系,使之通訊恢複正常.

二是立即讓右北平的兵馬西撤進漁陽郡,漁陽郡北這的兵馬南撤進廣陽郡,在潞縣,雍奴,泉州一錢構建防禦體系,保得我們在幽州有暫時的立足之地,以應對東萊軍的進攻,否則我們冀州也失,幽州也失,兩頭空空,最後什麼都得不到."

袁紹點點頭,這正是他糾結權衡的所以.

接著許攸又道:"第三,立即派出使者,向劉備,曹操,袁術,呂布,孫堅等人陳明要害,分析未來大勢,求得援兵.

一但我冀州亡,那許定下一面就要打他們了,他們如果這個時候袖手旁觀,未來必定也會跟著滅亡."

"好!就按子遠你說得去做,立即差我去請援,讓崔元平,淳于瓊,郭援等人趕緊撤,讓馬延,張顗等人想必一切辦法奪回益昌,新昌,臨鄉,方城四縣,一定要打通與元圖他們的聯系,只有打通了他們,才知道鄴城方面的消息."袁紹心急如焚的命令道,說著話以然咳嗽起來,一口黑血印在了掌心.

許攸道:"主公還請多歇息,保住身體為要,下面的事我來安排."

袁紹微微點頭,此時不想在說話了,閉目修養起來.

許攸下去安排差使向各方傳令,其中在給曹操的信上,許攸格外的多提了提小時候的友誼,並派了最得力的人員送去.

"精銳盡出,雷霆一擊,難以保存呀."許攸搖搖頭然後跳望著南方又喃道:

"小老虎要看得清未來才好,不然這個天下還真的是許氏的了,關東之地莫敢逆其威,天下大變!"

…………

高陽城!

最近被搞得焦頭爛額的郭圖一個頭兩個大.

看著眼前的袁尚,郭圖的精氣神也像是被抽干了一樣.

"郭公!郭公!"

袁尚輕聲喚了幾句,他現在是逃難之聲,棄鄴城在先,所以天然的矮了一截,對郭圖說話都不敢太大聲.

畢竟他需要郭圖的支持,以換取在袁紹面前的寵信不失.

郭圖從失神中回神過來,問道:"三公子你接下來想怎麼做?"

袁尚早在路上就跟手下們商議過了,于是說道:"郭公鄴城形勢危機,需要援兵相助,我此來一是為了向父親稟報這個重要的消息,二是想向郭公求援,希望這邊派遣一支軍隊去鄴城,鄴城不能有失,一失我冀州就徹底完了."


說完袁尚就靜靜的等著郭圖的下文.

郭圖盯著嘴不對心的袁熙,想了好一會兒,這才道:"三公子有心了,此事我會讓人快馬加鞭送往薊縣的,至于襄助鄴城恐怖我這里無能為力,最近張飛跟他的第四校尉軍攻勢太猛,我跟張頜將軍都走不開,而且也無兵可調,不然高陽一失恐怕冀州更不保,連主公回來的路都沒有了."

郭圖雖然對袁尚怒其不爭,但是也沒有罵他,更沒有點破.

如果鄴城出事了,袁紹的妻兒全都要完蛋,唯一的子嗣只能是袁尚.

袁紹最多痛斥袁尚,未來的接班人還是袁尚.

他們支持的少主還是袁尚,事以發生,無可指責埋怨,因為這可能讓袁尚來頂罪.

袁尚更明白這一點,郭圖識趣沒提那事,所以他也相當給面子,問道:"郭公,那我該怎麼辦?"

"二條路,一是三公子直接去薊縣,二是三公子留在這里與我們一起抵禦張飛部,並且等著主公派遣的大軍回去援助鄴城.

我建議三公子暫時留在這里,等事情更加清晰明白了在做新的計劃也不遲."郭圖還算中肯的建議道.

袁尚道:"好,我聽郭公的."

這邊剛安撫下袁尚,第二天郭圖就收到了益昌,新昌,臨鄉,方城四縣被金吾衛攻下的消息.

這個消息比之鄴城被圍,更是劈得郭圖等人外焦里嫩.

許定方面的胃口真大,不光將鄴城給圍了,現在是連我們都不放過,徹底想將袁紹阻隔在幽州.

所以郭圖第一時間是讓張郃趕緊收攏兵馬,向自己這邊靠攏,直接放棄饒陽,武恒.

這個時候他很明白,冀州沒救了,長痛不如短痛,袁尚都放棄了鄴城,他還有什麼理由去管鄴城,遠不如先保存力量撤向幽州.

許定部精銳盡出,這是進行大決戰,兵馬必須集中一起使用,否則會被個個擊破.

所以他命令大軍向益昌,新昌,臨鄉,方城等地挺進進攻.

這到是與許攸的意見不謀而何,但是指揮三衛的是程昱,程昱同樣早有預案,三衛死死盯在這里,他還寫信給張飛,調度他緊咬郭圖不放.

同時又讓水軍在馬水,易水接連登陸,增援四城的三衛,像釘子一樣牢牢的紮在這里.

幽州境內開始大規模交戰的同時,清河郡最後的戰役也打響了.

隨著郭嘉,關羽等人的回來,于禁等人也終于不用在裝模作樣了,而是再次兵圍了甘陵城.

"城中的守軍聽著,鄴城以被我軍攻破,逢紀以死,袁熙以亡,我大軍在冀州各地勢如破竹,正向常山,中山等郡進攻,現在偌大的冀州均以歸順我主.

識相的立即開城投降,我主有好生之德,願意善待俘虜,如果等我們攻下城池,那麼阻擋過我軍奪城的人,不管是將還是兵,皆會曾受萬倍的打擊."

東萊軍在甘陵城的四門不停的宣傳.

城內聞聽了消息,皆慌張不已.

甘陵城被圍了,而且是被三支精銳的校尉軍,這要怎麼打,打不過吧.

鄴城以失,魏郡,趙郡,安樂,巨鹿皆以歸降,我們清河還打什麼?

一時之間城內亂轟轟成一片.

連高干也心神不安,亂了方寸.


于是帶著各部將領前來問崔林.

崔林苦笑一聲道:"東萊軍有攻城利器,鄴城比甘陵更高,更堅固,兵馬更多,但是都沒能守住,我們甘陵更不可能了.

而且主公也不會派兵來救我們了,所以守城以無望,大家各自突圍去吧."

"各自突圍?我們能路得掉嗎?"

"是呀!東萊軍應該還有騎兵吧,我們出逃怕是跑不了多遠就會被殺掉的."

"要不我們投降吧?"

"可是許定能善待我們嗎?我聽說降將或是俘將,他都不重用,全打發去海外了,投降他不跟流放一樣."

一時之間眾將議論紛紛說什麼的都有.

高干拉著崔林到一旁小聲問道:"先生,我們真的沒救了嗎?突圍要怎麼一個突法."

"看來將以經定奪了,這樣吧將覺得去幽州近一些,還是去司州近一些."崔林反問道.

高干道:"當然是司州,清河郡到河內只隔了一個魏郡,而去幽州隔著渤海郡跟河間國,而且有張飛擋在那里."

崔林道:"這就對了,將軍可出城往西,我們直接從郭嘉的正面突圍,死傷在所難免,只要突圍出去,便如鳥出籠,魚入海."

"多謝先生,那先生要一起離開嗎?"高干大喜,抱拳感謝道.

因為這跟他堂弟高柔說的一樣.

崔林道:"我如果不離開,還會為將軍出此計嗎?"

要他是投降許定,當然是先賣甘陵城,賣掉高干一伙人.

不過崔林還真不打算降,因為崔家必須分頭下注.

有崔琰一人在許定那里就夠了,他就算投降了許定,也改變不了,清河崔家被打壓削弱的事實了.

到不于在尋個下家,另立門戶,拉起崔家,將崔氏傳承興旺下去.

崔林也願意走,高干笑得很燦爛,然後將自己的另一個顧慮說了出來.

原來袁尚與逢紀之所以派韓珩,尹楷協助于他,其實也有監視之意.

如果高干選擇向西去河內,那必遭到韓珩,尹楷二人的反對.

二人忠心于袁氏,必往幽州方向突圍.

崔林道:"將軍,這簡單,讓他們二人為先鋒,讓他們去吸引東萊軍的注意力,我們從後在向西突圍."

高干聞言眼前一亮,豎起大拇指:"還是先生高明."

接下來高干找到韓珩,尹楷並說明要害關系,表示要突圍去幽州.

韓珩,尹楷二人也不想坐以待斃,困在甘陵城等死,遂贊同,並且接下了高干讓他們先先鋒的命令.

如果別的時候當先鋒就意味著要損失兵馬,打頭陣,但是這個時候當先鋒就意味著逃出去的概率最大,所以二人欣然領命.


入夜,寒風刺骨,北風呼嘯.

甘陵城的四座城門故意沒有點火堆火把,好似一點都不怕東萊軍趁夜攻城襲擊城門.

無它,只因為高干等人要突圍了,所以故意不點火,為的就是出城時更加的悄無聲息,看不到人影子.

韓珩,尹楷等人領軍先從北邊而出,悄悄的走,嚴禁喧嘩.

繞過東萊軍的大營,韓珩,尹楷等人大松了一口氣,然後看了一眼甘陵城的方向,尹楷嘴角微微一翹,迅即下令道:"點起火把,加速向北去幽州."

韓珩微微皺眉道:"我們不等高干,崔林了嗎?萬一他們出城遇到麻煩,我們也好施救."

尹楷笑道:"等什麼,如果高干他們被發現了,正好用來拖住東萊軍,此時我們以經安全了,難道還要回去跳進火坑?"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尹楷也不是善茬,為了自己性命,犧牲高干又何妨.

韓珩略微踟躕,不過沒拒絕反對.

眼下東萊軍勢大,接下來還能不能真正沖出東萊軍的勢力去往幽州找到袁紹還是兩難問題.

不過韓珩,尹楷二人未行多遠,突然前方與兩翼射來無數的箭矢.

正在前行奔跑的眾將士紛紛中箭倒地.

"敵襲,敵襲……"

韓珩,尹楷二人大驚失色,這里怎麼會有敵兵埋伏.

不是沖出了包圍圈嗎?

但是此時以經沒有時間讓他們想這麼多了,二人帶著兵將只能揮劍掃擋.

四周的敵兵沒有點火把,完全不知道對方有多少有,該向哪個方向沖才好.

箭矢跟不要錢一樣的不斷的射來,連續不斷,韓珩,尹楷二人的手下兵馬越來越少,尹楷實在受不住了,喝令道:"隨我沖!"

他直接往正沖前方沖去,親衛們匆忙跟進,後面的士兵也撒丫子的奔跑,哪里還管其它.

突然前方猛的亮起了火把,一員手持長槍的大將攔住了尹楷等人的去路,他的手面還有數十騎,在後面密密麻麻也不知道有多少人.

"殺!"

擋住尹楷去路的正是太史慈,只見他崔馬迎了下來,尹楷揮矛一刺,太史慈揮槍一擋,然後轉杆一壓,直接擊中了尹楷的肩膀,將他打下馬去.

然後太史慈回身一刺,落地的尹楷慘叫一聲身體一抽氣絕身亡.

太史慈殺了尹楷揮槍左右挑刺殺進敵軍之中,身後的親衛們同樣如猛虎一般,撲殺在這群以似沒有什麼戰斗力的綿羊群中.

殺得袁軍將士紛逃潰散,哭爹喊娘.

尹楷一死,袁軍將士要麼降,要麼死,要麼少數逃掉.

韓珩本人也在亂戰之中被流矢射中,然後被己方將士踩踏至死.

消滅了這股敵軍,太史慈命令人清點情況,找到了敵主將韓珩,尹楷,這才摸了摸下巴道:"軍師所料果然不錯,這只是小蝦米,看來要便宜云長了."